元代辽阳行省的教育发展有什么特点?其发展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历史开讲#

生员

同为官学的蒙古字学生员,元制规定:“于隋朝蒙古、汉人百官及怯薛歹官员,选子弟俊秀者入学。”除蒙古人外,汉人、色目人、回回人中的俊秀皆可参加。这与元朝推广蒙古文字相关,也为了培养通晓蒙古文的翻译人才。

医学的生员大部分也应出自医户,除一部分可以成为医官外,也在社会上扮演者治病救人的医者形象。阴阳学的生员出自阴阳户,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社会上的“异能之士”,这些人被纳入国家的教育体系进行统一的管理,有为国家培养阴阳官员和控制民间术士的目的。

同样受到官府统领的书院生员与官学的生员相比标准较低,可以容纳更大范围的人入学。而社学和私塾则带有教化乡里传播文化的作用,属于基础教育阶段。社学主要在农闲之时进行授课,私塾的种类较多,如富户私人聘请的教师和儒士开办的学堂都是私塾,在这类学校中,生员不但没有优待,反而需要交纳一部分钱物作为束修。

结合前文所述,元代辽阳行省的学官多数为江南地区人赴北方担任学官,这些学官无论官职高低,都不乏学识渊博安贫乐道之人,也会将传播儒学发展文化作为在自己的责任,这也体现了元代士人群体的精神面貌。在肯定辽阳行省学官对辽阳教育发展的重要贡献外,也要认识到元代学官群体有升迁困难的困境,学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较低,升迁要经历多次考核,每次考核都要间隔数年,很多学官终其一生都难以成为入流的官员。

从生员来看,辽阳行省与南方中原地区实行了相同的制度,官学多为儒户子弟入学。儒户子弟也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儒户可以享受免除部分赋役的优待,在学校学习时其食宿也会有学校的补助,同时也要负担起到学校学习或到学校教书的任务,因此官学生员的待遇还是很优厚的。

综上所述,随着元朝的建立,教育制度也在元代确立下来,在元朝统一中国之后,又将南北方的学制统一下来,以大德五年为标志,统一的学制在全国推行开来。元代的教育体制大体继承了宋金制度,并在此基础之上有了较大的发展。有元人评价:“我朝上自京师,下至州县,莫不有学。学有生徒,有廪膳,而又表彰程朱之学以为教于天下。则其养与教,岂不超乎唐宋而追踪三代欤?”虽不免有夸大之词,也足以证明元代教育的发展。

元代的教育发展有几个特点,一是教育扩展的范围更加广泛,边疆地区也开始了学校的普及,辽阳行省就是如此,除少数继承金朝学校外,元朝也在辽阳兴建了很多学校,路府州县均有学校之设。这些学校一般集中于辽阳行省的南部大宁路、辽阳路和广宁府路,北部各路的学校较少。在卫军、屯田军队、盐场也有学校之设,使更多人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二是学校的种类增加,除传统的儒学外,还建有蒙古字学、医学和阴阳学,这些学校多为元朝新建。但这类学校设置的数量应少于儒学,并不会在每个路府州县都有设置。

三是庙学合一,元代的学校通常会兼具教学与祭祀的功能,儒学与孔庙、蒙古字学与帝师殿、医学和阴阳学与三皇庙是相匹配的。因此如果一地建有文庙,那么就应该存在相应的学校。这样的情况在辽阳行省也是存在的,但目前可考的建有文庙的州县多数集中于大宁路,其他地区也应有庙学的建设。

第四是官学化现象较为普遍,除地方官学外,各地也应建有书院和社学,这两种学校在元代也由国家机关进行统领,从严格意义上看也应属于官学,真正意义上的私学应只有私塾或义塾等完全由私人出资建设的学校。私学在辽阳行省也应存在,不过文献记载较少。从《老乞大》等文献看私学的教学过程也很严格,这与官学也很接近了。

在对学官群体进行考察时可以发现辽阳行省的学官很多都是江南人前来赴任,这些人有在当时已经很有名望的儒士,也有有江南的官宦世家,很多人在辽阳任职时也有所作为,并且虽然辽阳环境恶劣较为落后,这些学官颇有安贫乐道专心学术的精神,以传播儒学发展地方文化为己任。通过这样一批官员的努力使辽阳行省的学校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促进元代的儒学文化交流和传播。

在看到辽阳行省教育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辽阳行省教育发展的不足之处。首先同中原与江南地区的教育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如懿州仅学田的建设就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很多学校的建设时间较晚,因此辽阳行省教育发展具有滞后性。其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经费不足、学校设施不足,学田被侵夺等情况,这些情况也在制约着学校教育的发展。

因此从整体上看,元代辽阳行省的学校在继承辽金学校的基础上,也有较大的发展,《大玄真宫祖碑》记载“此方雄蓝巨刹,楼阁相望,家庠户序,学校如林”体现了辽阳行省学校教育繁荣的情况。元朝灭亡后,明代在元代学校的基础上兴建了辽东地区的卫学,使东北地区的教育得以继续发展,为明清两代辽东地区教育的发展打下基础。但同时也要明确,辽阳行省的教育发展与江南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应对其总体发展水平给予过高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辽阳   行省   江南地区   元代   生员   蒙古   私塾   元朝   儒学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