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是如何被牢牢地绑上了满清的战车?因黄金家族林丹汗的败亡

#头条创作挑战赛#自元王朝被朱元璋逐出中原之后,蒙古大汗汗庭的权威日渐旁落,草原各部又恢复了成吉思汗建国之前割据自立、长期混战的局面。

作为黄金家族嫡系、忽必烈后裔的蒙古大汗们时常沦为权臣们的提线木偶,几度丧失继承汗位的资格。直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蒙古族女强人满都海哈屯和达延汗巴图蒙克通过不懈努力,才再次从形式上统一了除漠西以外的蒙古各部。

为了巩固成果,达到精简汗庭机构、重树黄金家族权威的目的,按照蒙古人的习惯,达延汗把所辖各部落分成左右两翼,每翼3个万户。

达廷汗时期蒙古左右翼分布图

其中,左翼三万户包括察哈尔万户、兀良哈万户(其牧地在今蒙古国西部,并非明朝边外的朵颜兀良哈三卫)和喀尔喀万户;右翼三万户包括鄂尔多斯万户、蒙廓勒津万户(后改为土默特万户)和永谢布万户。

除了兀良哈万户以外,其他5个万户的重要部落都由达延汗的儿子们统领,大汗的汗庭则设置在察哈尔万户境内。然而,达延汗的这一套措施没能做到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他在世时,右翼的永谢布万户和鄂尔多斯万户就仗着自己兵强马壮发动叛乱,杀掉了掌管右翼三万户的达延汗次子乌鲁斯博罗特。

所幸达延汗属于强势的可汗,他纠集包括科尔沁部在内的各路人马平定了叛乱。达延汗身故之后,继任者阿剌克汗还能对反叛的兀良哈万户实行强力打击,迫使后者从肯特山远遁到西北的阿尔泰山和唐努山地区。

达延汗

在征讨兀良哈万户的军事行动中,鄂尔多斯万户的3个儿子——衮必力克、俺答、博斯哈尔出力甚大,因此被阿剌克汗授予了“小汗”的封号。

这一举措为后来蒙古各部首领自立汗号、不尊大汗汗庭号令埋下了伏笔。在阿剌克汗死后,继任的蒙古大汗一代不如一代。

1592年,当汗位传到阿剌克汗的孙子布延手里时,蒙古大汗汗权所到,基本上只限于汗庭直辖的察哈尔万户之内了。1604年,布延去世,他13岁的长孙林丹巴图尔继位,号“呼图克图汗”,史书多称其为“林丹汗”。

其时的察哈尔部尚有浩齐特、苏尼特、多罗特、乌珠穆沁、克什克腾、阿剌克绰特、奈曼、敖汉等组成的“八大营”十余万部众,实力仍是漠南蒙古诸部最强的,足以应付常规性的外部威胁。

由此,这位年少的汗王得以用十年的时间整顿内部。在此期间,他任命内喀尔喀乌齐叶特部的锡尔呼那克为管理左翼三万户的特命大臣,争取到号称漠南蒙古第二大势力的内喀尔喀联盟向汗庭靠拢。他又修筑都城察罕浩特,使之成为察哈尔部稳定的政治中心。

林丹汗

为了迫使明朝同意和察哈尔部互市,借以累积财富,1615年8月,林丹汗集中察哈尔部和内喀尔喀联盟五万军队,大举袭扰明朝辽东广宁、锦州等要地,并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

虽然林丹汗逼迫明朝同意互市的目的最后没有达到,却也震动了漠南,导致疏远已久的土默特万户和鄂尔多斯万户开始恢复对汗庭的朝贡,甚至连科尔沁部都口头表示遵从林丹汗号令,漠南蒙古仿佛又重新统一到蒙古大汗的旗帜之下。

1617年,为了对付努尔哈赤的后金汗国,明朝万历皇帝被迫同意和察哈尔部开放互市。在看似一片大好的形势下,雄心万丈的林丹汗开始放开手脚对付后金。

1619年七月,努尔哈赤挟在萨尔浒战胜明军的余威,大举进攻辽东重镇铁岭。由于此前察哈尔部已经和明朝建立了针对后金的攻守同盟,林丹汗立即行动起来,派遣内喀尔喀联盟的宰塞率兵一万增援铁岭的明军。

林丹汗的援军还在路上,铁岭就已被后金军攻陷;努尔哈赤以逸待劳,回师攻溃宰塞的部队,宰塞和两个儿子沦为俘虏。

这位宰塞是内喀尔喀联盟的盟主卓里克图洪巴图鲁的继承人,他的被俘导致内喀尔喀联盟惊惧不已。内喀尔喀联盟中的某些部落很早就和努尔哈赤有来往,有的甚至和努尔哈赤结了亲家。

此前,1594年,内喀尔喀巴岳特部重要头目恩格德尔更是主动归附努尔哈赤。1606年,内喀尔喀联盟又派使者为尚未建立后金的努尔哈赤上了“昆都伦汗”的尊号。

努尔哈赤

因此,这一次为了争取内喀尔喀联盟全面彻底倒向自己,努尔哈赤没有直接杀死宰塞父子,而是软禁起来作为跟内喀尔喀讨价还价的筹码。很快他便得偿所愿。

1619年十月,卓里克图洪巴图鲁遣使向后金求和;十一月,双方就举行会盟,约定共同对付明朝。这一重大变动使林丹汗倍感震惊,于是察哈尔部的使团带着林丹汗的信前往后金。

信件开头就是“四十万众蒙古国主巴图鲁成吉思汗,问水滨三万人满洲国主英明皇帝,安宁无恙耶?”随后,信里更警告后金不得染指察哈尔和明朝互市贸易的广宁等地,不得再离间拉拢蒙古各部。

可以说,信件的字里行间充斥着这位年轻汗王的骄狂。对此,后金群臣激愤不已,老奸巨猾的努尔哈赤则回信讥讽林丹汗连事实上统一漠南蒙古这一点都做不到,就敢“骄语四十万,而轻吾国为三万人,天地岂不知之”。

这一番话显然极大地刺痛了林丹汗,他积极备战,等待时机给努尔哈赤一次重大的打击。1621年,林丹汗命锡尔呼那克率两千骑兵奔袭后金沈阳城;1622年,后金强攻广宁时,林丹汗又亲率大军支援明军作战,结果是屡战屡败。

这导致察哈尔内部开始分裂,乌鲁特部的达尔汉巴图鲁率领部分属民归附了后金。之后,努尔哈赤见林丹汗已经黔驴技穷,才开始反击,不过他没有立即诉诸武力,而是首先在宗教问题上做文章。

蒙古黄教

这一时期蒙古地区正流行着起源于青藏高原的藏传佛教(藏语里对僧侣的尊称为“喇嘛”,因而藏传佛教又被俗称为“喇嘛教”)。元朝建立初期,出于加强对青藏高原统治的需要,蒙古族统治者曾经大力扶持藏传佛教。元世祖忽必烈曾经封藏传佛教萨迦派(花教)教主八思巴为国师兼中原法王,总领全国佛教事务。

当然,这时的藏传佛教信仰主要还是流行于蒙古上层贵族之间,在蒙古下层民众中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真正让藏传佛教在蒙古人当中广为传播的人是16世纪后期漠南蒙古土默特部的俺答汗。

当时,土默特部势力进入青海,与喇嘛教僧侣发生接触。为了和察哈尔部争夺汗权,在高僧阿兴喇嘛的倡议下,俺答汗与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索南嘉措取得联系。

索南嘉措承认俺答是忽必烈转世并授予俺答“贤明法王”的尊号;俺答汗则尊索南嘉措为“达赖喇嘛”(法力无边的上师),允许藏传佛教僧侣在土默特部领地内传教并给予他们免税的特权,再开尊奉喇嘛教之风。

之后,察哈尔、喀尔喀、科尔沁等部的首领也纷纷宣布皈依喇嘛教,他们大力修建佛寺,迎请西藏高僧进驻讲法,一时间蒙古各部庙宇林立、僧侣遍地。

绝大多数的蒙古部落皈依的都是格鲁派,这就使在青藏地区本来只是喇嘛教一个普通教派的格鲁派信徒大涨。更有甚者,西藏的格鲁派领袖享有了罗马教皇一般的特权,以至于蒙古各部的首领如果没有西藏教廷赐予的各种封号,就不会被承认。

蒙古黄教第一寺

但是面对这一现实,林丹汗没有因势利导,反而改宗与格鲁派对立的宁玛派(红教),招致信仰格鲁派的漠南右翼三万户和漠北外喀尔喀蒙古的敌视。这一切都被努尔哈赤看在眼里。

于是,努尔哈赤对症下药地摆出了一副尊奉格鲁派的虔诚模样。早在1615年四月,赫图阿拉城东的土山上就建起了迎奉格鲁派高僧的佛寺,旅居科尔沁部的西藏僧侣囊苏喇嘛曾两次亲赴赫图阿拉讲经布道。

1622年三月,囊苏喇嘛圆寂,努尔哈赤又特意划出辽阳南城外一片庄园修建寺庙,用以安放其遗体。这些高调的举动成功博得了蒙古各部的好感。

当然,仅仅凭借在宗教上耍手段是无法彻底征服蒙古人的。1623年,为了加大对内喀尔喀联盟的控制,努尔哈赤强制内喀尔喀联盟修改当年会盟的条款,把针对明朝的内容改为针对林丹汗。

这一急切的做法令内喀尔喀联盟难以接受,虽然因为和后金往来密切,林丹汗已经对内喀尔喀联盟日益猜忌,但毕竟同为蒙古人,卓里克图洪巴图鲁还是不愿和林丹汗为敌。

后金见此立即翻脸,恰巧反对后金最坚决的内喀尔喀扎鲁特部抢夺了后金使者的财物,恼羞成怒的努尔哈赤立即发兵征讨扎鲁特部。

卓里克图洪巴图鲁向林丹汗求援,却遭到拒绝,因为此刻的林丹汗正准备集中兵力进攻和努尔哈赤越走越近的科尔沁部。

蒙古汗庭

1624年,感受到察哈尔部威胁的科尔沁和后金会盟,努尔哈赤以承认科尔沁部首领奥巴自立为科尔沁部可汗为条件,换取奥巴同意双方一起对付林丹汗。

得到消息的林丹汗怒不可遏,于1625年10月远征科尔沁部,一度将科尔沁的老巢格勒珠尔根城团团包围,但最后被努尔哈赤派出的援军击退。

1626年4月,内喀尔喀联盟被明朝收买,准备断绝和后金的关系。刚在宁远城下被明军击败的努尔哈赤将失败的怒火倾泻在内喀尔喀联盟头上,派遣大贝勒代善出兵攻打内喀尔喀联盟。代善在西拉木伦河击溃了内喀尔喀乌齐叶特部,接着连破扎鲁特、巴林等部。

倘若林丹汗能宽恕内喀尔喀联盟之前和后金勾连,出兵协助内喀尔喀,虽不敢说能击退后金,但至少能给世人一个“蒙古可汗不会容忍自己的部属被外族侵袭”的印象,从而赢得民心。

结果,他却趁机把逃入察哈尔部境内的内喀尔喀部众吞并。此前十年东征西讨积累起来的汗庭威望,随着一次次军事失利和错误的决策而付诸东流。

1626年9月30日,努尔哈赤病卒。在其统治期间,努尔哈赤通过联姻、会盟、宗教和军事打击并行的手段,初步实现了削弱察哈尔部力量、离间察哈尔部和其他蒙古部落之间关系的目的,成功将科尔沁部和内喀尔喀联盟纳入后金的势力范围。

尤其是科尔沁部,后来成为后金乃至清朝响当当的皇亲国戚,第二代后金汗皇太极的大福晋哲哲(孝端文皇后)、庄妃布木布泰(顺治帝生母、著名的孝庄皇后)等均是出自科尔沁部。

皇太极

继承汗位的皇太极,在巩固了自己的权力之后,开始对察哈尔部内部进行分化瓦解。他主动遣使察哈尔部,表面上是希图双方和解,实质上却是在探听察哈尔部内部的虚实。

连年对后金的战争使察哈尔部蒙受了极大的人丁和畜群损失,部分察哈尔部王公也正希望通过缓和与后金的关系来休养生息,但林丹汗却傲慢地拒绝了后金的倡议。这一下便导致了察哈尔部内部分裂。

察哈尔八大营中的乌鲁特部、奈曼部和敖汉部都倒向了后金,阿剌克绰特部独立,连隶属大汗本部的浩齐特部都有部众出逃到漠北的喀尔喀三部。很快,林丹汗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内忧外患中,林丹汗留下多罗特部在辽河牵制后金,自己却于1627年3月带着大部分察哈尔部众西迁,准备收服永谢布、土默特、鄂尔多斯等部后,再集结兵力和后金对抗。

然而,连续的失败并没有使林丹汗吸取教训,他一味依靠武力征讨横行于各部之间,又因为明朝崇祯皇帝停止和察哈尔互市而和明朝撕破了脸,最后甚至直入漠北喀尔喀。各种倒行逆施消耗了察哈尔部本就不多的力量,也招致蒙古各部和盟友明朝的强烈反感。

此时,皇太极正在按部就班地蚕食察哈尔部在辽河流域一带的故土。从1628年2月到9月,后金发起三次猛烈的攻势,歼灭了察哈尔的留守部队,杀死林丹汗的重要将领因特塔布囊和古鲁,全面占领了辽东。

战场场景

为了绕过由明朝宁(远)锦(州)防线以直入明朝内地,1632年,皇太极攻略林丹汗在漠南蒙古西部的根据地,和林丹汗做最后决战。

土默特、喀喇沁等蒙古部落早就对林丹汗极为不满,纷纷向后金投降。走投无路的林丹汗率部躲进毛乌素沙漠,饥寒交迫促使他不断骚扰明朝边境以获取粮食,许多部众出走。

为了加强对归附的蒙古部落的控制,皇太极除了继续推行努尔哈赤在位时采取的会盟、联姻等政策外,还开始着手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皇太极的新政首先在科尔沁部试点。1631年,后金将科尔沁部汗号撤销,将其领地划分为10旗,每一旗任命“札萨克”(蒙古语,意为执事官)进行管理。

这些“札萨克”全由各部大小王公贵族充任,后金依据他们部众的多少、职权的大小,授予他们亲王、郡王、贝勒等各级爵位,给予他们一定特权,但他们的官职不能世袭。

他们还必须在后金汗王划定的牧区游牧,未经批准不得越界,同时还要定期举行会盟,协助后金派遣的大臣开展处理诉讼案件、审定相关法律条例、查验户口及牲畜数量等工作。这就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盟旗制”。

蒙古汗庭

在短短几年内,后金在漠南蒙古各部持续推行这一新制度,前后设置49旗,完成了对漠南蒙古各部的征服,使之成为自己的重要马场和进攻明朝的跳板。

1634年秋季,43岁的林丹汗在众叛亲离之后病死于甘肃大草滩。这位末代蒙古汗王,和长城内的明朝崇祯帝一样,都有着重振祖宗基业的雄心,却时运不济,加上自身能力有限,始终不得强国要领,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1635年4月,林丹汗余部向后金军投降。林丹汗的妻妾子女尽为后金君臣所瓜分,察哈尔部众则被安插在辽西一带,如同其他漠南蒙古部落那样设“札萨克”管辖。

这时,连传说中的元朝传国玉玺也被皇太极所得。这一下,更使后金在名分上成了元王朝的继承者,为后金争取更多的蒙古部落归附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为了借助蒙古骑兵强化后金的野战力量,皇太极又将八旗军内的大部分蒙古牛录划出,单独设置蒙古旗,提高了后金军中蒙古族官兵的地位。在八旗制度的作用下,蒙古骑兵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提高,成为皇太极倚重的重要武力。

1636年十一月,皇太极在八旗贵族和蒙古王公们的簇拥下称帝,建立清朝。作为名义上的元王朝继承者,这位清朝皇帝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蒙古人的大汗,参加清朝建国大典的蒙古部落酋长们为他送上了“博格达彻辰汗”的称号。从此之后,每一代清朝皇帝都有自己的汗号。

清帝被尊为元王朝的继承者

本来,后金(清)是处于明朝、蒙古、朝鲜三方的战略包围中。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1627年),后金第一次进攻朝鲜,迫使朝鲜国王李倧接受后金条件,签定《江都条约》,与明王朝断绝关系,斩断了明王朝的右臂。

这次,又在明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1633年)征服察哈尔部,建立蒙古八旗,不仅解除了西翼侧的威胁,扩大了兵源,而且打开了由北方迂回进入明边的通路。从而扭转了战略上“四境逼处”的被包围形势,并将争夺全国统治权的战争提上了议事日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蒙古   察哈尔   努尔哈赤   科尔沁   漠南   喇嘛教   明朝   格鲁派   太极   满清   战车   家族   黄金   联盟   林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