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为何要劝人“千万读书你别做官”?原来官场不止是黑暗!

源自北宋后期的包公戏,在《铡美案》一出中有一段包公对秦湘莲的唱腔:这是纹银三百两,拿回家去度饥寒。教子南学把书念,千万读书你莫做官。

宦海沉浮几十年的包龙图,身在官场却劝人不做官,为什么呢?这个官场真有那么可怕吗?

今天在海口重游五公祠和苏公祠,参拜先贤,对此有了新的认识。感觉在封建时代,官场的可怕不仅是黑暗,还很危险,甚至是一个高危的职场!

“五公”,是指唐宋两代被朝廷贬谪来海南的五位历史名臣,即唐朝宰相李德裕、宋朝宰相李纲、赵鼎及大学士李光、胡全。苏公指北宋末年被从惠州再贬至海南的苏东坡。这些精忠报国的名臣屡遭贬谪,但丹心不泯,在兴修地方公益事业、传播中原文化和培养人才方面,为海南后世发展做出不少贡献。

在参观先贤事迹,激扬爱国情怀的同时,也让人有一个强烈的感受:

在封建社会做官,真的就是个高危职业!

人人皆知,民族英雄岳飞,是被奸臣秦桧所害。其实被秦桧构陷和牵扯到的官员何止岳飞一人!五公祠里供奉的,就还有一位宋朝宰相和一位大学士这样的高官,也是被秦桧所害。

中国古代几千年封建社会,特别在时局动荡,政冶斗争激烈暗潮汹涌的北宋后期和南宋,表面上有王法,实际上处处以人为治。官员不站队不攀附权贵不行,太正直太有才干也不行,猜不透皇帝的心思更不行。重则被迫害致死,轻则贬谪边荒酷热或苦寒之地。这一时期因不满权臣当道被贬至海南的州官以上的就有几十人,有的被贬官员碾转艰辛,尚未到达任所就病亡于途中。

北宋后期至南宋的官场,成为正直、爱国、有才华官员的高危职场。即使象苏东坡这样勤政爱民,名满天下的大诗人,也逃不掉被一贬再贬的命运。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在以人为治的封建社会,官场不仅仅黑暗,还成为一个高危的职场,这是大概率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堪叹啊!

附:

本文作者随手拍的照片:

关山月为苏公祠手书对联/ 苏东坡被贬海南期间手迹/ 草笠柴杖--陈列馆里的苏东坡塑像/ 黄庭坚《跋东坡书寒食诗帖》手迹

(癸卯雨水,写于海口旅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官场   先贤   海口   爱国   手迹   包公   封建社会   海南   宰相   北宋   官员   黑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