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盆申冤,包公审案,情节堪比聊斋,包拯真能日断阳,夜审阴吗?

#历史开讲#

说起包公,就会想到大宋开封府尹包拯。

20世纪90年代,一部台湾电视剧《包青天》的热播,让大宋清官包拯火遍了大江南北。

在国人的印象中,包拯脸如黑炭,额头一弯月牙印记,成了穿梭阴阳两界的“通行证”。这也是传说中的包公“日断阳,夜审阴”的由来。

真实历史中的包拯,以廉洁刚毅、不畏权贵、敢于替百姓伸冤闻名,故有“包青天”之名。后世,包拯的故事经过演绎,百姓将他奉为奎星转世。

民间关于包拯审案的故事广为流传,《龙图公案》、《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三侠五义》……这些故事里的包拯既刚正不阿,又神通广大,上至玉皇大帝,下到十殿阎罗,都对他有求必应,甚至有些小神还受他驱使。

在《包公案》所有的审案故事中,最离奇的要数《乌盆记》。如果给这个故事换个诡异名字的话,它更像是一个《聊斋志异》中的鬼怪故事。

《乌盆记》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它有何离奇之处呢?

张三追债

北宋年间,定远县沙窝村有一老汉张三以打柴为生。

某日,鳏夫张三想起3年前邻村赵大欠他400文柴钱,便去要债。当他拄着拐杖走到赵大门前,突然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

原本破烂的土屋木门,如今成了豪屋美宅,哪还有寒酸的样子?一时不敢妄动,张三便询问此屋邻居原因。

邻居略带嫉妒地说道:“赵大官人发了大财,早不是以前的破落户了。”

张三听后不悦,心想:这赵大如今也是有钱人了,怎么连老头子的柴火钱都不还。

想到怒处,张三抬起竹杖使劲敲门,口中连连呵道: “赵大,赵大……还我钱来。”

不一会儿,屋里传来不耐烦的应答声: “谁啊,没大没小的,‘赵大’是你能叫的吗?”

见到开门的是衣着鲜亮的赵大,张三唯唯诺诺地表明了来意,想要讨还那400文柴火钱。

赵大听后,爽快地还了钱。临走,张三还挑了院中一个漆黑的乌盆当利息。

回家之路有三里远,张三走得冒了汗,再被秋风一吹,猛然打了一个哆嗦,不慎将怀中的盆子掉落。

乌盆喊冤

“哎吆,是谁摔了我一个跟头?张伯……”

隐隐有悲声传到耳际,张三吓得连咽两口唾沫,弯腰捡起盆子就往家赶。一边走,还一边寻思:白日遇鬼,怕是命不久矣!

张三急匆匆赶回自己的草屋,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他顶好屋门,将盆子往床下一放,正准备躺下休息。

突然,悲切之声,渐渐大了起来: “张伯,我死的好惨啊!你要替我伸冤啊!”

张三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老头秉性忠直,便大着胆子回应: “你是谁,想要干什么?”

“我名叫刘世昌,本是个生意人。3个月前,我乘驴回乡,恰遇瓢泼大雨,便到赵大家里躲雨……”

一番哭诉,刘世昌将自己被害的经过详细道出:

一开始,赵大夫妇嘘寒问暖,热情款待酒饭。因为觉得性情相投,我便多喝了几杯,乃至昏睡不醒。

没曾想,赵大夫妇窥见我囊中银两。二人经不起诱惑起了歹念,趁着我昏睡之际,把我杀死。

赵大怕尸体引来官府衙役,一不做二不休,将我的尸身烧成灰烬,然后和泥做成了这个乌盆。

包公审案

听到这里,张三这才明白,赵大一夜暴富的原因。原来,这对夫妻是蛇蝎心肠,谋财害命的凶徒!

刘世昌继续哀求道: “求张伯替我伸冤,我在九泉之下,也感念您的恩情。”

张三见他可怜,动了恻隐之心,连忙答道: “天明之后,我就带你去包公面前鸣冤。”

老头儿热心肠,公鸡刚刚打鸣,他夹上乌盆直奔定远县县衙而来。

包拯升堂后,张三拿起乌盆,跪到衙门前大声喊冤。衙役带他进去问话,可刘世昌的冤魂却被门神阻在门外。

包公堂上高坐,和蔼问道:“老人家,你有何冤枉,速速说来。”

张三就把赵大夫妇谋财害命,刘世昌变身乌盆鸣冤之事说了出来,并拿出随身携带的乌盆作证。

“刘世昌……刘世昌……”包公连唤几声,见无响应。看到张三年老昏愦,便让衙役将他轰出衙门了事。

张三懊恼着出了衙门,口中埋怨道: “乌盆、乌盆,不是老汉不帮你,而是你自己太没用,见了包公连句话都不敢说!”

附身乌盆的刘世昌连忙解释: “张伯,我被门神拦阻,连门都进不去,哪还能自己鸣冤?”

包公听闻原因,提笔写了一个“令”字,让衙役贴到门上。

老汉二次抱着乌盆上了公堂,包公细问案情经过,刘世昌的冤魂从头到尾叙述了一遍。包公又问: “你可敢与赵大夫妇当堂对质?”

乌盆中答道:“有何不敢!”

退堂后,包公犯了难。此案虽有冤魂为证,但是没了尸身,又无其它人证、物证,如何让人信服?

想了一夜,计上心头。

当堂对质

第二天一早,包公命人在衙门前张贴告示:一日后,包公亲审“乌盆案”。

包公要审“鬼案”,此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县各地,老百姓觉得稀奇,纷纷争论不休。

此时,赵大正与狐朋狗友一起喝酒。听闻此事,不由心中惶恐。他马上赶回家中与妻子刁氏商议对策。最终,二人定下“死不承认”的约定。

就在夫妻对话之时,王朝、马汉早奉了包公指令,正躲在窗外偷听。随即,将赵大夫妻押回了大牢。

天明后,县衙外老百姓人山人海,就等着包公如何审这个无头案。

包公把惊堂木一拍,在衙役的“威武”声中,原告张三、乌盆和被告赵大夫妇都跪在了堂下。

先是乌盆哭诉了自己的遭遇,赵大夫妇听到鬼魂之言,吓得浑身哆嗦。可是,他们就是不认罪!

旁听的百姓义愤填膺,请求包拯严惩这对谋财害命的夫妇。

为了打开突破口,包公对赵大夫妇分开审案。在审讯刁氏时,包公诱骗刁氏其夫赵大已经招供,并把主谋推到刁氏身上。

刁氏没有什么见识,对包公所言信以为真。她恼怒丈夫无情,便坦白交代了所有罪状。

拿到刁氏的供状,再审赵大时,见其死活不认罪,包公只能大刑伺候。不料这赵大受不住刑,直接死在了大堂上。

赵大死后,刁氏也判了秋后问斩。赃款如数交给了刘氏婆媳。感念张三为夫鸣冤的义举,刘氏媳妇答应为他养老送终。

然而包公因为审案妄动大刑,致罪犯赵大当场毙命,落得个革职的下场。此后,包公带着家仆包兴回到京师,这才有了三口铜铡、古今盆、阴阳镜、游仙枕,以及师爷公孙策,侍卫展昭,锦毛鼠白玉堂等人的故事。#包青天开播30周年# #历史上的包青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包公   定远县   聊斋   衙役   谋财害命   盆子   冤魂   衙门   老汉   夫妇   情节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