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黄马褂”到底能有多少特权?为何和珅拥有20多件黄马褂?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在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下,黄色是皇家的专属色,平常百姓不可以随意使用,当时的黄色代表了权力和地位。清朝的帝王为了表彰一些重要的大臣,常常用黄马褂作为赏赐,奖赏给他们以资鼓励。

例如清朝时期的大臣和珅,他在清朝的外交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最初他的执政十分清明,不仅受到老百姓爱戴,还频频得到乾隆皇帝的赞赏,因此乾隆多次奖赏他黄马褂,以示皇帝肯定他的杰出贡献,充满着鼓励的意味。

黄马褂

一、古代的黄马褂究竟有什么特权?

在清朝,只有两种人才可以穿黄马褂第一种,是皇帝的御前侍卫,他们主要负责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直接上司就是皇帝本人。为了凸显出皇帝侍卫的威严和高贵,就要用黄马褂作为日常的工作制度,以此彰显和普通侍卫的不同。

第二种,是朝廷里的重要大臣,只有那些对王室和百姓有杰出贡献的大臣才有资格穿黄马褂,因为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荣誉,它类似于如今的高规格的证书和文凭,只不过这些证书由皇帝本人亲自授予的。

清朝大臣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皇帝给的黄马褂并没有什么特权,但一定加以珍惜和爱护,必须好好对待,不能任意丢弃或者损坏,因为损坏黄马褂就是对皇帝的不敬,是对皇帝嘉赏的藐视。严重者,小到撤官,大到抄家问斩。因此一旦被赏赐黄马褂,大臣们必须将它收藏起来好好供奉,只有出席重要的场合才可以穿戴它。

二、清朝的黄马褂也分有类别

尽管黄马褂本身不具备什么特权,但代表了无上的荣誉和尊崇的地位。一般被帝王赏赐黄马褂的人,在朝廷上都担任着重要的职位,在皇帝心目中更是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然而目前许多电视剧的情节中,黄马褂成了特权的象征,穿着它就可以为非作歹、横行天下

其实在清朝黄马褂分两种,一种是工作制服,一种是功劳奖励。

工作制服的黄马褂在工作期间必须穿戴;被皇帝奖励的黄马褂有两种,其中行围时期赏赐的黄马褂是不允许随意穿着的。

清朝的帝王日常出行时,身边总围绕着一大堆“内大臣”“御前侍卫”。这些人的身份高贵,大多是来自于皇家贵族,他们伴随在帝王左右,当然要体现皇室至高无上的风范。除了要穿“行褂”之外,他们还要在帽子背面佩戴“孔雀翎”,随行的侍卫们还要佩戴奢华气派的军刀。

御前侍卫

这些随从的衣物穿着,都是来自于明黄色的缎或纱,上面并没有花纹和图案。每当皇上外出的时候,远远看去,一行人金碧辉煌,蔚为壮观。

这种“行褂”在清朝的史书上有记载,被称作叫“黄马褂”。

这种黄马褂一般是皇帝随从的工作制服,在大清的史书里,它被称作是秃山褂子,代表着皇室的威严和不可侵犯的权势。

清朝不允许普通大臣和寻常百姓穿戴金色,或者黄色的衣物饰品。因为这会冒犯到皇家的尊严,违禁者会受到严重的惩处。而且这种充满工作性能的黄马褂,只能工作期间穿戴,工作结束后就不能佩戴了。

皇帝出行

三、皇帝赏赐的黄马褂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

赏赐的黄马褂,和工作服黄马褂不一样,这种黄马褂经常出现于清朝的电视剧里,是皇帝给予属下的恩典和赏识。这种性质的黄马褂并不是想穿就穿的,它大概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被称为行围褂子它在皇家出去打猎的时候由皇帝亲自下发赏赐。

咸丰皇帝以前,清朝皇帝按照宗法制要求,秋天的时候要去皇家狩猎场狩猎,也就是所谓的“行围”。狩猎期间,成功射杀鹿的人可以获得一件黄马褂。蒙古人里,如果有谁能够狩猎大型的猛兽,也能获得黄马褂。

狩猎期间所有的官员,全都要参加射箭比赛。清朝初年,满族的官员只要射中五箭,就可奖励一件黄马褂,汉人只要射中三次,就可以奖励一件黄马褂。

后来这项规定逐渐发展成,只要成绩勉强可以,陪同的官员几乎都会被赏赐一件黄马褂。

这里下发的黄马褂叫做行围褂子,和皇室举行摔跤比赛时,恩典下发的黄马褂是一样的,它们只能在行围和摔跤的时候穿着,平日里不能穿。

在行围的时候,只要皇帝赏赐黄马褂,就可以立即穿上,以此表示自己的行围表现很突出。往年行围时被皇帝赐予的黄马褂也可以穿进猎场,但是行围过了之后,就不能再穿戴了,不然就被认为冒犯皇家。

木兰围猎

第二种黄马褂,就是在电视上见过次数最多的黄马褂。

这种黄马褂主要为了嘉赏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军,主要赏赐给功勋卓越的重要将领,也奖励给一些能够统领军士的高级文官。

如果要穿戴这种黄马褂,一般只能在重要的节日庆典,或者重要的场合才可以穿戴,平常的时候只能把它供奉在家里

这种黄马褂具有重要的身份象征,也代表了帝王的认可,所以官员们也乐于将它好好供奉。这种黄马褂象征着荣誉、身份和地位,然而却不代表着特权

因为这种黄马褂,基本都是因为军功才被赏赐,到了慈禧时期才陡然增加。

如果功臣犯了错事,皇帝也可以没收赏赐的黄马褂,以示惩戒。咸丰皇帝曾经将这种黄马褂赐予朝廷的重要使臣,还让他穿上黄马褂并骑着马绕紫禁城一圈,以此彰显荣耀和气势。

狩猎烤肉

行围褂子和职任黄马褂的作用和功能是不一样的,为了区分它们,清人在黄马褂上的纽扣设计了不同的样式。

因为军功受到赏赐的黄马褂的纽扣是明黄色的,狩猎的时候皇帝恩典的黄马褂的纽扣是黑色。拥有黄马褂并不代表特殊的权力,仅仅代表被皇帝欣赏和看重,得到赏赐的人都会认为这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影视剧出现有人穿黄马褂吃霸王餐的情节是很荒谬的,用黄马褂当金牌免死更是不可能的。

射箭活动

四、何坤为何拥有二十多件黄马褂?

和珅是乾隆宠臣中最出名的大臣,也是乾隆最信任的朝廷命臣。乾隆五十三年,和珅出任军务大臣,他成为皇帝身边最有权势、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官运畅通,家里的几代人都在皇帝手下办事,在官场上他能屈能伸,仕途蒸蒸日上的同时也深谙政治和官道。

和坤

他善于利用手中的权力来为自己谋取私利,通过精心策划的手段,他以权力为筹码,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正是由于圆滑出色的政治手段,和珅很快从一个大学士、军机大臣一步步走到掌管八衙门首领。

在和珅拥有的二十多件黄马褂中,大概有六七件是职务所需的工作制服,剩下的十多件黄马褂,才是乾隆亲自嘉赏给他的荣耀

起初的和珅执政清廉公正,深得帝心,经常得到各种恩典和奖励,黄马褂也赫然在内。久而久之,和珅就慢慢累积了二十多件黄马褂。

封建王朝实施的是“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度,皇帝拥有最高的统治权,皇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为所欲为。尽管黄马褂只象征着地位和权势,没有别的特权,但关于黄马褂的赏赐,完全根据皇帝个人的喜好进行下发和奖励。

乾隆皇帝

何况和坤本人十分擅长溜须拍马,在讨好皇帝方面有独到的技巧,作为皇帝心目中重要的宠臣,他屡获黄马褂赏赐也就不足为奇了。

和珅在做户部尚书的时候,每年的收入高达一千万两白银,竟然高于皇帝本人的收入。他在京城置办了许多地产,楼房、别墅、酒馆高达七十多座。和珅具有出色的商业头脑,他在贪污受贿很有自己的一套。在任职的期间,和坤就利用自己的官职,私自向民间放贷收取高额利润。

这些腐败行为引起了乾隆的高度警惕,然而乾隆并没有惩罚他,反而还支持他,甚至再次赏赐黄马褂给他。由于乾隆本人也十分奢靡无度,多次下江南游玩的花销,基本都是靠和坤出资。因此乾隆也在默认和坤的贪污行为,就这样,和坤在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下更加目无法纪了。

清朝武将

尽管和珅深受帝王的宠信,拥有的黄马褂高达二十多件,但还是没能逃脱被罢官处死的结局。

乾隆死后,国库虚空的问题再也瞒不住了。

嘉庆皇帝深知,补充国库就必须铲除和坤,一代权臣和坤就这样落下了帷幕,最终以被处死抄家收场,这也是历朝历代许多贪官的最终归宿。

由此可以得知,哪怕黄马褂拥有得再多,也仅仅是是清朝皇帝赐给大臣的奖品而已,他不具备免死的特权

说到底,执政为民,还是得虚心前行,两袖清风方可保全一生安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马褂   特权   乾隆   褂子   赏赐   侍卫   穿戴   大臣   清朝   皇帝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