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的新式军队,如何进行界定?

新军被以现代化军队为目标而成立的。在建立的过程中无不要求从新式方法,用新式武器。

其制度主要仿照西方现代国家如德国、日本,从其控制上而言,要求军事权力收归中央,并且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要求军事将领专业化专门化,否定了过去的军队私人化以及军政不分的混乱关系,同时保证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官控制。

就这部分而言,与其前辈不同的是,新军确确实实是一支现代化意义上的军队。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各新军自成立之初,就未能彻底与传统军队斩断关系。

在新军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军队的弊病在新式军队中也没有得到消除,反而得到了延续。这两个因素导致了新军既现代又传统,它有着先进性,却也有着传统性,像是一支有着天生缺陷的现代化军队。

新式军队与传统军队的区别?至少就民族国家与传统国家而言,从政治发展的角度出发,专门化和专业化都是重大议题。

比如阿尔蒙德认为政治发展在结构方面的表现就是分化,变得专门化或自主化,白鲁恂也提到平等、能力和分化这三个向量是发展过程的核心,尽管上述两人从未将政治发展与现代化划上等式,但他们对于发展的定义倒可以被援引至军事领域。

比如,蒂利则认为由传统国家到民族国家转变的过程中就包含军事的专门化与政治的非军事化。

亨廷顿也认为,军事制度的发展与军人的职业主义息息相关\对于军事的现代化,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专业化、专门化,专业化指的应是能力的提高,专门化则是职责的确定,具体上可以包括军政关系的明晰、军人素养的提高、军事制度的改进、武器装备的提升等等。

就专门化而言,清朝在颁布了新军练兵政策以后,建立了统一管理新军的练兵处。练兵处作为机构的作用而言,主要是将与军队相关的一切事务,统一收归至练兵处,从而实现全国军队在如制度、人事、指挥上的协调统一。

而在传统军队当道时期,无论是旗营兵也好,还是湘军、淮军也好,都从未有过如此高度,往往各省自行其是,管理章程也是各自不一,这就使得太平年间军队管理混乱,乱象丛生,一到战时更是指挥失调,调动僵硬。

而湘军、淮军更是私人武装,是独立于政治权力的一股军事力量,并且往往能够侵蚀政治权力。

但是新军就制度设计上而言,受练兵处统一管制,而练兵处又是中央设立的行政机构,从而实现了一种文官控制,或者可以说是现代意义上的“以文制武”,在制度的层面使政治权力凌驾于军事力量之上。

就实际效果而言,练兵处设计以后,也确实在短期内统一了全国新军的多项制度章程,建立了统一的军制(三十六镇),并且还建立了对应的军官制度须知,在湘军淮军时期,军事力量是并没有对应的军官制度的,湘淮军队将领多是领文官衔或者绿营将领衔。

但练兵处终究只是一“练兵”机构。于是朝廷又设立了陆军部与军咨府,前者负责统管一切陆军行政事务,后者则仿照德、日参谋部,负责制定作战计划。

通过这两个部门,实现对军队和平时期和战时的控制。

除了设立专门的机构以外,在传统军队时期,军队所承担的任务而言,战争往往是其次的,其中更大部分的主要是一些日常工作,如巡防、屯垦、防汛、防火等。可以说,在传统军队时期,军队不但是军队,并且还在日常中承担警察、消防员等职责。

军队的构成往往也经常出现“父死子继”之类的关系。而在新军设立后,此类任务一般情况下不由军队承担,而是交由以往绿营、勇营等军队改编的巡防队所承担,与日常事务的脱离是军队功能更加专门化的体现。

罗尔纲还指出,新军的另一原则是“寓征于募”,可以说这是军队现代化的一种重大变革。就传统军队而言,其成员往往是征多于募,如绿营一旦入伍便终身为伍,不能自由退伍,于是便经常出现士兵开展副业的情况。

而尽管湘、淮军队是募兵而非征兵,但却缺乏相应的训练,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老兵在解散之后也不能再度征召。没有一套完整的入伍-训练退伍制度,是传统军队的重大弊病。

而新军则仿照西方入伍退伍制度建立了常备-续备-后备的募兵制以解决传统军队固有的问题。就专业化而言,新军的募兵要求比起以往可以说是极大提高了,不但继承了以往湘淮军募兵时重视人员质量、要求背景清楚无犯罪记录,而且还对于士卒的文化水平也提出了要求。

并且由于这一时期科举制的废除,使得不少读书人都纷纷投入新军,就后勤制度而己,湘军、淮军时期己有特定的规定,但是总体上还是传统性质的,没有意识到现代军队在后勤上的多功能性,尤其在军械的使用上,各地军队样式不一。

一到联合作战便出现混乱状况,而新军时期设立了专门的粮饷局、军械局、军医局。军队在后勤上不但设立了统一军队各种装备器械的统一这一目标,还在后勤制度上提出要建立相对应的医疗及卫生系统。

传统军队时期,军队以营为最高单位,而湘淮军队不同时期,一营人数在三百至五百之间变动,这种情况是由其军队性质所决定的。

然而这种编制却不适应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大规模战争,新军时期则将军队编为了军-镇-协-标-营队排的形式,更加符合现代战争的需要。

在军事教育上,清朝目标设立一套以小学堂中学堂军官学堂-陆军大学堂为教育顺序的军官教育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军官不但要接受军事方面的相关训练,还会接受普通教育以提高自身素养。

而军事将领缺乏训练,只知练兵不知练将恰恰是之前淮军等一干传统军队的重病,以致于中日战争时闹出部下要求死战,而主帅狂奔五百里的闹剧。

除了建立起国内的教育体系外,海外留学的军事将领的数量也日益增加,而这主要是以留学日本为主。

除此之外,军工厂的建设和管理也成为了新军相配套制度中的一环,以期提高陆军的战斗力,在军队的训练上,多仿照德国、日本进行现代军事训练。

为了彻底地向西化靠拢,在长时间内,外国顾问都在军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可以说,在新军时期,中国军队的专业化与专门化都前进了一大步,而且是迈进现代化门槛的那一步。

尽管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还很漫长,但以新军为主体的一系列改革计划如鲍威尔所说:为一支现代的、全国范围的,但还不是国家的军队建立了基础…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军队   湘军   新军   军官   清朝   时期   传统   政治   制度   国家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