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名臣录43 夏竦(上)

夏竦字子乔,江西九江人。他的出身与众不同。父亲夏承皓,宋太宗的的嫡系部将。契丹人南下寇宋,夏承皓奉命间道截击,间道即抄小道,半路与契丹人交锋,力战而死。太宗皇帝优抚其家人,录用夏竦三班差使,最低级武职。

夏竦虽然将门出身,但是天资聪颖,博览群书,文章写得也好。《宋史》里说他“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为文章,典雅藻丽。”曾以诗文干谒宰相李沆,诗中有“山势蜂腰断,溪流燕尾分。”李相激赏不已,将其诗集呈与宋真宗,并将其武职改为文职,擢为润州(镇江)丹阳县主簿。

欧阳修在《归田录》里说,宋真宗曾派他出使大辽。时夏竦丁母忧,又与契丹有杀父之仇,上表辞谢。表中有“父殁王事,身丁母忧。义不戴天,难下穹庐之拜;礼当枕块,忍闻夷乐之声。”当时人认为四六骈体对偶,这句最为精绝。

宋朝取士之道大抵这么三种:科举取士、特科取士、荫庇取士。夏竦荫庇取士属于照顾烈士子弟,官阶低,上升空间小。多年以后,夏竦参加贤良方正特科考试,赐进士出身,擢光禄寺丞,通判台州。后入国史馆为编修官,同修《起居注》,参与编写《册府元龟》,又于资善堂教书。资善堂是宋代皇子读书之所,太子也曾在此读书,所以夏竦应该是宋仁宗的老师呢。

作为帝王师的夏竦,宋仁宗即位后,官运亨通,政绩斐然。宋仁宗天圣年间,以户部尚书知洪州府,洪州即今之南昌。当时江西(江南西路)大疫,夏竦命官医熬药给百姓,医官说给了药也形同虚设。原来洪州风俗尚鬼神,有病不看医,看巫觋。夏竦大怒,这不都要死于非命吗?下令将为巫为觋者通通抓起来,施以杖刑,名气大者刺字发配。一年之内捣毁巫祠近两千家,巫觋悉数还家务农,绝其后路。又上疏皇帝,下诏江浙一带禁绝巫觋,令无后患。

宋仁宗景祐年间,以礼部尚书知襄州(襄阳)。适逢襄州饥荒,勒令大姓出粮,并开官仓放粮,募得粮食十余万斛,救活饥民数十万人。饥荒过后,襄州百姓达四十六万余人,百姓为其刻碑立表,以表感激之情。旋即京东饥荒,夏竦调任青州府,兼体量安抚使,赈灾救民。体量安抚使类似于后世的专职钦差大臣,全权处理赈灾事宜。

在青州,夏竦还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城里有条洋河,每遇洪水,水中立柱为激流冲倒,往往毁舟伤人。夏竦遍访青州城,找到一个狱卒,有巧思,懂制造,鲁班一样的高人。狱卒造了一座虹桥,彻底解决了桥梁难题,造福一方。后来汴河两岸都改成没有支柱的虹桥。事见《宋朝名臣录14 :京师建筑》。

夏竦为政一方,颇有政绩,《宋史》说他“其为郡有治绩,喜作条教,于闾里立保伍之法,至盗贼不敢发。”

夏竦为官以来,举荐贤良,奖掖后进,特别关照提携晚辈。做黄州知府时,属下庞籍大病几死,得到他的悉心照料,后在陕西为其所用,官至枢密使;范仲淹在朝中不得志,夏竦举荐其为属下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夏竦在安州(湖北安陆)为知府时,宋庠宋祁兄弟尚为布衣,得夏竦垂青,时常与之谈诗论文,二宋后来状元及第,宋庠皇祐年间官至宰相,两兄弟史称大宋小宋。

夏竦画像 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真宗   宋史   契丹   青州   武职   狱卒   体量   知府   饥荒   宋朝   年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