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的那场河南大饥荒究竟是怎样的场景

1942年的那场河南大饥荒究竟是怎样的场景?

3000万人流离失所,300万人死亡,1942年的那场河南大饥荒到底是怎样的?80年过去了经历过那场饥荒的人多已死亡,到底还有多少人还记得这场灾难我们无法统计,写文没有其他的原因——只是想要让更多人(特别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了解当时的真实状况,知道那一代人的不易,居安思危。

1942年的河南,天空依然艳阳高照,这样的太阳把土地晒得很干,河流里没有一滴水滴,庄稼也是颗粒无收,而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全省夏秋两季大部绝收。大旱之后,又遇蝗灾。灾民五百万,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二十。“水旱蝗汤”,袭击全省一百一十个县。

灾民吃草根树皮,饿殍遍野。妇女售价累跌至过去的十分之一,壮丁售价也跌了三分之一。寥寥中原,赤地千里,河南饿死三百万人之多。

粮食早就吃完了,人们开始挖野菜,野菜也没了,就把树皮吃,最后连鲜树皮也没了,就吃一种叫“霉花”的野草,眼睛皮肤全都浮肿起来。还有“菩萨泥”吃了之后身体浮肿,皮肤按下去一个坑就再也恢复不了了。


当时的美国《时代》周刊驻扎亚洲的特派记者白修德在文章中写道:在河南已恢复了原始的物物交换时代。卖子女无人要,自己的年轻老婆或十五六岁的女儿,都驮到驴上到豫东驮河、周家口、界首那些贩人的市场卖为娼妓。卖一口人,买不回四斗粮食。麦子一斗九百元,高粱一斗六百四十九元,玉米一斗七百元,小米十元一斤,蒸馍八元一斤,盐十五元一斤,香油也十五元。没有救灾办法,粮价不会跌落的,灾民根本也没有吃粮食的念头。老弱妇孺终日等死,年轻力壮者不得不铤而走险,这样下去,河南就不需要救灾了,而需要清乡防匪,维持地方的治安。 灾年最的就是人民。

白修德在《探索历史》一书中写到1942年河南灾民大逃荒场景:

1.灾民的穿戴和携带:穿的都是他们最好的衣。灾民们携带者所有底细踏上未知的死亡之路。

2.逃荒方式。不外是扒火车和行走。行走的多是一家老小不能扒火车,扒火车的很多都从车上掉下来被火车碾过去,碾死了倒还好,有的腿不见了,身体还在轨道外挣扎。

3.卖人情况。迫于无奈很多人卖了家人。

4.狗吃人。可以说,在一九四三年的河南灾区,狗比人舒服,这里是狗的世界。狗可能还对尸体挑挑拣拣。挑那些年轻的、口嫩的、女性温柔的。有的尸体已被吃掉一半,有的脑袋上的头肉也被啃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一个骷髅。

5.人吃人。易子易妻而食。

当时的惨状我们只能凭借一些残留的报纸查询,如今的我们生活富裕,衣食无忧,现在的祖国足以应对这些,但是我依旧想把这些写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到那一辈人的不容易,珍惜粮食,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饥荒   豫东   河南   界首   饿殍遍野   清乡   赤地千里   百元   灾民   树皮   野菜   尸体   全省   粮食   场景   火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