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969年,中央为何将天安门城楼拆除重建?

天安门就像一位见证历史兴衰的老者,从来不语却仿佛回答了所有问题。作为一座拥有六百多岁高龄的古城楼,始建于永乐、重建于顺治,历经火灾、战乱、地震洗礼之后,经过“三次重修”浴火重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又以崭新的姿态重新矗立于东方大地。

现在大家看到的集历史厚重感和现代文化气息于一体的天安门城楼,便是第三次重建之后的伟岸样貌。早在1969年,中央下达了一道紧急命令,将天安门城楼拆除重建,中央为什么要这么做?重建天安门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想必大家一定想知道答案。

天安门是古代宫殿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这座彰显着古人智慧和东方魅力的古城楼,始建于公元1417年。当时,定都于南京的大明王朝,即将在四年后上演一出“永乐迁都”,而这次迁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北京城重建竣工。

燕京不仅是明朝燕王朱棣的封地,早在元朝初建之际,元世祖就曾下令将燕京当做中都,这便是历史上记载元大都。当年,朱棣通过发动“靖难之役”,将侄子朱允炆赶下皇位,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了让后世敬仰的明成祖,为了巩固皇权和加强统治,他才下令迁都北京。

从1417年朱棣下令重建北京城,再到1421年迁都北京,仅用了四年时间就让北京城旧貌换新颜。当时,在众多来自全国的能工巧匠中,有一位来自苏州吴县的年轻宫殿设计师蒯祥,被任命为“承天门”总设计师,“承天门”也正是出自他的手笔。

1420年,位于皇宫正南、北京中轴线上的“承天门”落成,这座模仿南京“承天门”兴建的三层楼式建筑,给人留下一种庄严、大气、雄伟、高雅之感。朱棣从这座城楼的中阙大门入主北京,至此开启了大明盛世。

但由于“承天门”是一座木质结构建筑,在建成36年后遭遇了一场毁灭性的火灾,据史料记载当时天空中电闪雷鸣,一道雷电不偏不倚劈中“承天门”,霎时间“承天门”便被淹没在火海中。直到9年后蒯祥才再次领命,率人重新修建了这座古建筑。

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陷北京,大明王朝就此陨灭。但一年后“大顺”政权便灰飞烟灭,年仅六岁的顺治帝入主北京。七年后顺治下令重建“承天门”,并将其更名为“天安门”,相比于明朝时期的“承天门”而言,清朝建造的“天安门”规模更加雄伟。

顺治时期第二次重建天安门后,它又在北京屹立了300多年的时间,后期也曾历经多次修复,才使得天安门一直焕发着勃勃生机。即使是在战争年代,天安门也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损坏,但却因无人管理和修葺,呈现出了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一个月,天安门东西南三面象征着封建统治的宫墙被彻底拆除,至此天安门和金水桥才显露于世人面前。新中国成立时,一代伟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新中国成立了!”至此天安门再一次被赋予了重要的历史使命。

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在一阵剧烈的晃动中,导致八千多人丧生、近四万人受伤,直接损失高达10亿。事后据地震台播报,这是一场6.8级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北京也受到了波及,天安门也再一次于天灾中受到损坏。

为了挽救这座象征中国历史变迁的古建筑,中央紧急下令一定要对天安门进行抢救性修复。同年冬,天安门被一座巨大的黑棚子覆盖住,里面的工人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修复工作,从此处路过的北京市民,将消息传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人们都非常关注这件事情的进展。

不过绝大多数市民,都不知道为什么天安门会“凭空消失”,直到112天后天安门以崭新的姿态和市民见面,大家悬着的心才放到了肚子里。毕竟当年为了改造北京城,很多古建筑和古城墙都被拆除了,人们特别担心天安门会不会被永久拆除,事实证明这只是一次重建。

天安门第三次重建之时,距今已经有63的时间了,这座象征着国家尊严,以及华夏历史和文化符号的古城楼,于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当人们站在天安门广场,仰望这座古老的城楼时,想必内心中的自豪感一定会被拉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天安门城楼   燕京   北京城   天安门   大明   王朝   顺治   城楼   北京   年后   中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