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少年捡到玉玺,交博物馆获20元奖励,44年后专家上门致谢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8年,陕西一个叫做孔忠良的孩子,在工作完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块玉石。当时他和父亲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估摸着可能是古董什么的,自己也不敢私藏,于是就上交到了当地的博物馆。

随后孔忠良勤勤勉勉地在地里耕作,44年后突然有一群西装革履的人找到了他,并表示要将他带走。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原来是和当年的石头有关,众人此次前来是为了表彰他的。那么当年的石头究竟有何来历?为何过了44年之后才重新找上门答谢?

路边捡到宝

孔忠良出生在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父母忙于农活,平时很少花时间陪伴小孔忠良。孔忠良也很懂事,平时上学放学都不用父母接送,就和自己的同学们一块走回村子里。

1968年,13岁的孔忠良在路上遇到了一个神奇的玉石,当时他刚好在学校因为一些事情迟了放学,只能够独自一人回家。走在路上的时候孔忠良喜欢在地上收集一些小物件,一颗破螺丝钉都能成为这个农村孩子的玩物。

于是孔忠良一路上就在不断搜寻着心爱的小玩意,走着走着孔忠良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石头,这块石头造型十分精美,一下子就吸引了他的注意。整个石头看上去呈正方形,而且颜色也十分迷人,虽然上面沾满了泥土,但是也不妨碍其散发出淡淡白光。

孔忠良看到如此宝物,自然想着收到自己的“小宝库”里,于是就将这块石头捡了起来。捡起来之后孔忠良擦掉了上面覆盖的泥土,一只奇怪的动物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石头上,不仅如此下面还刻着几个小字。

孔忠良也看不懂这几个字,但是他感觉这个东西很特别,不像是平时能够见到的东西。随后他就将石头带回家给父亲观察,孔忠良连忙往家里面跑,并且将自己捡到石头的过程全部都和父亲说了出来。

父亲孔祥发听说自己儿子捡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心里面也开始在怀疑,毕竟咸阳作为十三朝古都,经常会出现有人捡到文物的新闻。随后孔祥发就接过了儿子捡到的石头,一上手孔祥发就感觉手感很不一样。

整个石头十分光滑,而且上面还有一只自己从没见过的动物,随后儿子还提醒孔祥发下面还刻着字。于是孔祥发立刻就将石头翻了过来查看,发现下面确实刻着几个字,但是全部都是古文,这对于没怎么读过书的孔祥发来说简直就是天书。

于是孔祥发赶紧拿来了一些墨水,他猜这个很可能是古时候的印章,于是就沾了一些墨水印在了纸上。上面赫然出现了四个大字,阅历丰富的孔祥发认为这个刻着古文的石头,很可能是一个文物,而且自己在陕西生活那么久了,出现文物的可能性也不小。

但孔祥发毕竟不是专家,他也不敢肯定自己手上的这块石头是文物,再加上当时也没什么鉴定的工具。一开始孔祥发还想着问问村子里其他老人,看看知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但是转念一想,万一真的是文物,被一些心怀不轨的人看上了就很麻烦了。

思来想去,孔祥发最终还是决定将这块石头拿去当地的博物馆鉴定,毕竟拿给谁都不够拿给专家来的专业。孔祥发也没去考虑这个石头的价值,在他看来如果真的是文物就要上交给国家,不得不说那个时代的人思想确实比较淳朴。

他也做好了是假的打算,毕竟哪有那么好的运气,随随便便就能够捡到文物,大不了带儿子去逛一圈博物馆,也算是给孩子拓展下视野。随后孔祥发就叮嘱家里人,不能够将捡到石头的事情说出去,他还是很警惕的,毕竟现在还不知道石头值不值钱。

孔祥发父子都生活在村里,想要去一趟博物馆也不容易,第二天两人一早就出发了。想去西安博物馆要做三个小时的火车,孔忠良长那么大也还是第一次坐火车,一路上都充满了好奇,看风景比起鉴定更有意思。

经过长途跋涉之后两人终于来到了西安碑林博物馆,孔忠良还没有来过博物馆,于是父亲就带着儿子在博物馆观赏了一圈。孔忠良对馆内收藏的一众文物感到十分新鲜,父亲则在一边为孩子耐心地讲解着众多的文物。

小孔忠良听得十分入迷,对眼前的文物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随后孔祥发就告诉儿子:“如果我们捡到这个印章是真的,那么就会和其他这些一样放在这里。”孔忠良听完之后还十分激动,他没想到自己也可以有机会立下大功。

带着儿子逛完之后,孔祥发就找到了一个工作人员,随后表示自己要见馆长。一开始工作人员还不是那么乐意,因为也不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不过后来还是同意带他们去见,毕竟当地确实有很多农民捡到文物然后过来找馆长鉴定。

刚好此时馆长也有时间,于是就将父子二人带到了办公室,然后开始和他们交流此行的来意,简单聊了两句之后馆长也明白了孔祥发的想法,随后就开始帮他们鉴定这块石头。

意外收获

“我们在路边捡到了一个石头,也不知道是不是文物,专门来找你们鉴定一下。”随后孔祥发就开始讲述起了捡到石头的过程,一开始馆长也十分惊讶,如此一个文物居然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捡到的。

后来转念一想也很正常,毕竟很多个朝代都在这里定都,咸阳底下埋藏着许多皇亲贵族的墓葬,如此一来见到文物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馆长听完之后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个石头原本应该是埋在某个墓穴里面的,因为一些特别的原因,出现在了道路旁边。

随后孔祥发就将石头拿出来,交到了馆长的手上,馆长刚上手的时候,和孔祥发当初拿到时的感觉一样。馆长手上的石头散发出特别的色泽,手感圆润之余颜色纯正,馆长也被眼前的这块石头所震惊。

馆长越是仔细观察这个石头,就越是发现石头背后的秘密并不简单,脸色也从一开始招呼父子二人时的微笑,变得十分凝重,眉头也不自觉地皱了起来。孔祥发自然也发现了馆长脸色的变化,他们也开始慢慢相信这个石头的价值。

整个现场的气氛开始沉寂了下来,馆长观察十分认真,孔祥发父子二人则紧张的大气都不敢喘,生怕影响到了馆长的判断。随后馆长终于开头说话了,他表示印章上面的动物是螭虎,能够用这只动物的主人身份崇高,必然是贵族身份。

从雕刻手法来看,这块石头的雕刻时间也有一定的年份了,历史价值不低。随后馆长就找来了印泥,然后在纸上面印了一下,赫然出现了四个大字。孔祥发对这四个字并不陌生,此前也曾见过,但是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馆长看完之后就坐不住了,他立马开始激动了起来,随后略带怀疑的语气询问孔祥发:“你们是在哪里捡到的?”听到这里孔忠良再一次跟馆长说起了当时自己捡到石头的经历,说自己在回家的路上捡到。

没想到馆长拍了一下大腿立刻坐了起来,然后连声称好,孔祥发看到馆长的表现也猜到了石头很可能是真的。于是连忙询问馆长这块石头的来历,此时馆长还沉浸在激动中,他说自己不敢肯定自己的判断是不是对的,需要找来几位专家一同鉴定,意见一致了才可以确定。

随后馆长起身去联系了当地几位专家,很快众人纷纷来到了现场,大家开始对这块石头进行研究。首先是上面的四个大字,基本上可以确定是汉朝时期的皇后玉玺,因为上面写着的正是“皇后之玺”四个字。

听到这里孔祥发立刻就兴奋了起来,随后就表示如果这个玉玺是真的,那他就要将这件宝物上交给国家。专家们听到这里心里十分高兴,因为当地很多人捡到了宝物之后,都会选择将文物据为己有,然后留在家中做传家宝或者卖掉换钱。

真正能够像孔祥发一样上交给国家的人其实并不多,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很多文物流入到了市场,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对我国的考古事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孔祥发的举动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赞赏,而孔祥发的举动也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孔祥发见自己此行的目的已经达成,于是就准备满心欢喜地带着儿子回家,另一边的馆长叫住了孔祥发。馆长表示按照规定,捐献文物是有一笔奖金和一份荣誉证书的,现在孔祥发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按理说应该要获得奖赏。

但是孔祥发压根就没想过领赏的事情,在他看来自己就是在地上见到了文物,外面的东西本来就属于国家的,自己不能够也不应该领这笔赏金。馆长则对其多次进行劝说,希望孔祥发能够收下,但是孔祥发说什么都不愿意接受。

本来馆长也打算放弃劝说了,但是一想父子二人坐那么久的火车,大老远地赶过来,为国家捐出了那么宝贵的文物。最后却选择一分钱都不要就离开,心里面实在是过意不去,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让孔祥发收下。

他表示父子二人长途跋涉辛苦了,赏金可以不要,但是博物馆一定要报销路费。听到这里孔祥发也不好意思拒绝了,勉为其难地收下了这些钱,最终专家们东拼西凑了20远零钱交给了孔祥发,并且十分友好的送了他们离开。

或许当时13岁的孔忠良也没有想到,44年后自己还会和这块玉玺再次重逢。

44年后的重逢

其实当初孔忠良上交的这个玉玺大有来头,这是西汉皇后的玉玺,通常玉玺就代表着皇帝的皇权,其制作的材料一般是由黄金和白玉制成。在古代最著名的玉玺莫过于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据说谁得到了玉玺就等于获得了法统的合理性,可以称帝。

孔忠良找到的这个玉玺则是西汉时期皇后专用的玉玺,其代表的自然就是皇后母仪天下的权力,专家们在获得这个玉玺之后,立刻就对它的来历展开了调查。首先就是玉玺上的螭虎,这个特别的标志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通过研究可知,螭虎在战国之后就经常出现在各种玉器当中,但是如果要作为皇家用品的话,只有在汉朝的时候才是。在史记中记载,汉高祖在建立汉朝之后,获得了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上面雕着的就是螭虎。

从工艺上看,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加工方法,孔忠良捡到的这个玉玺,雕刻的风格明显是属于汉代的。而发现的地点是在咸阳,那么就说明玉玺是属于西汉时期的,再结合上面的文字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西汉皇后的玉玺。

但问题来了,一般来说只有皇帝使用的印章才能够被称为玉玺,除此之外,其他人使用的印章只能够被称为印。但是这个玉玺上面却刻着“皇后之玺”,这并不符合当时的礼法,如果是皇后使用的玉玺应该刻着的是“皇后之印”。

对此,专家推测应该是一位权倾朝野的皇后打造的,纵观整个西汉只有吕后有这个特权。而发现玉玺的地方又刚好和吕后的墓穴不远,有一种可能就是盗墓贼在挖掘吕后的墓时,不小心将这枚玉玺遗失在了外面。

当然,也有专家有不同的看法,毕竟这枚玉玺没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可以证明,不能够确定它就是吕后的玉玺。只能够说明在西汉初期的雕刻技术已经十分高超,而这枚玉玺就像是当时的产物。

此外一些专家还将一些同时期的玉玺拿出来做对比,基本上可以确定这枚玉玺就是汉朝时期的产物,但是使用者具体是谁却已经无从考究了。结合众多因素考虑在内,这枚玉玺很有可能是西汉每一代皇后都使用的,不属于某一个人。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吕后也很可能用过这个玉玺,而且这个玉玺的历史价值将大大提升。不过无论玉玺的使用者是谁,都不影响其作为我国唯一一枚皇后玉玺的地位,其历史价值远远高于经济价值。

这枚玉玺成为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同时也是我国的国家一级文物,永远为后世子孙所收藏。时间来到了2012年,陕西省当地成立了一个文化保护基金会,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表彰一些为保护文物作出过积极贡献的人。

当时的会长是王京平,一天会长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在博物馆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员工。对方询问会长是否知道皇后玉玺的故事,随后就将当年孔祥发父子的故事讲了一遍,王会长听完之后大为震惊,心想这不就是自己组织要表彰的对象吗?

于是王会长立刻动身寻找孔祥发父子,只是当年这件事情知道的人不多,现在时间过去了44年了,想要再找到当事人难度不小。为了找到孔祥发父子,王会长专门拜访了当年的老馆长,还有一些当年在博物馆工作的人,这才渐渐地打听到了一些消息。

当年还记得这件事情的人已经不多了,有的退休了,有的去世了。但是一说起孔祥发父子前来捐赠,大家都还是记得很清楚,于是就在这些交谈的细节当中,王会长终于找到了孔忠良。当时孔忠良已经在田地里耕作了44年,是一个朴实的农民。

突然有一天几个西装革履的人找到了孔忠良,并且表示要对他当年的行为进行表彰,虽然此时孔忠良的家境并非很优越,但是他还是一如当年父亲的作风,拒绝了所有的奖励。大家对于这位淡泊名利的老人十分敬佩,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老人的行为所打动。

最终架不住众人的劝说,孔忠良答应参加这次的表彰大会,在会上工作人员介绍了当年孔忠良的行为。而孔忠良则谦虚的表示,即便自己再怎么穷,也不能够侵占国家的财产,这个玉玺是属于国家的,不是属于他个人的。

当然,孔忠良内心还是十分激动的,他从来没想到过几十年过去了还有人能够记得自己,同时他还呼吁更多的人要用心保护文物。

孔祥发父子能够在面对价值连城的文物时,内心没有起一丝的贪念,这实在是难能可贵。孔祥发的举动也为儿子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让孔忠良即便是过了44年之后,也没有通过捐献的事情谋取私利。正是孔祥发父子的义举,我们才得以看到如此稀有的文物,这对于我国的文物事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玉玺   博物馆   专家   馆长   西汉   父子   皇后   文物   年后   石头   当年   少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