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外放这几年朝局的变动

我们大多数人对苏轼的第一印象是有才、豁达、懂生活的文人,或是兼通诗词书画的天才艺术家,而容易忽略的是:其实,他是一个官员。

作为官员,他的生活遭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朝局变动的影响。

自从他被谢景温诬告,外放杭州(熙宁四年,1071年),到他离开密州(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主持的变法遭受重大挫败,朝局动荡,王安石本人也两度罢相,最终隐居江宁(今江苏南京)。

(以下内容主体来自百度百科“熙宁变法”词条)

熙宁四年(1071年),开封百姓为逃避保甲,出现自断手腕现象,知府韩维报告朝廷,王安石认为施行新政,士大夫尚且争议纷纷,百姓更容易受到蛊惑。神宗则认为应听取百姓之言。

保甲,即新法中的保甲法。保甲法规定,乡村住户,每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

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为保丁。农闲时集合保丁,进行军训;夜间轮差巡查,维持治安。

保甲法的预期是:既可以使各地壮丁接受军训,给正规军打辅助,以节省国家的大量军费,又可以建立严密的治安网,把各地人民按照保甲编制起来,以便稳定封建秩序。

实际效果是:一方面,为节省军费,裁掉了部分正规军,导致这些人失业,成为游民,甚至盗贼。另一方面,百姓农忙时还要训练,训练武器得自行购买,训练中也不被当人看,苦不堪言,有人甚至自断指臂来避免成为保丁。

熙宁七年(1074年)春,天大旱,久不雨,朝内外守旧势力以“天变”为借口,又一次掀起对变法的围攻;免役钱激起群情汹汹、民心不稳,神宗忧形于色,寝食不安。

安上门监郑侠绘东北《流民图》以告急文件特进。神宗反复观图,竟夕不眠,认为“天变”不是小事,是因人事不修所致。

司马光又上《应诏言朝廷阙失状》,随着改革深入,变法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发生动摇。同年四月,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亦向神宗哭诉“王安石乱天下”。宋神宗对变法产生怀疑,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职务,使变法遭受重挫。


“安石乱天下”


王安石走后,韩绛接任宰相,同吕惠卿,曾布等人继续推行王安石的新法。吕、曾二人发生内讧,曾布被排出中枢,韩绛虽为宰相,但无所作为,实际由吕惠卿掌控权力。

此外,吕惠卿为防止王安石东山再起,构陷王安石兄弟王安国,甚至试图支走王安石。

熙宁七年(1074年)十一月,吕惠卿援引祭祀赦免的旧例,荐王安石为节度使。刚递上奏章,神宗便知道了他的想法,立刻问他:“安石不是因罪去官,为何要用赦免的方式复官。”吕惠卿无言以对。

熙宁八年(1075年),韩绛不能制住吕惠卿,因此秘密请皇帝重新启用王安石,神宗同意,王安石再次拜相,但这一次他已经得不到更多支持,加上变法派内部分裂、宋神宗的动摇,变法很难继续推行下去。

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长子王雱病故(背着王安石指使人给吕惠卿罗织罪名,反被吕抓住把柄构陷,遭王安石大骂,雱帮了倒忙,羞愤内疚而生背疽),王安石辞去宰相,由吴充,王珪接替,从此隐居江宁,法令亦陆续被废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神宗   保甲   正规军   军费   新法   宰相   太后   朝廷   军训   变动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