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的区划变动,13个地级市之一,黄石市为何有5个区县?

在之前的文章给大家介绍了很多城市区划变迁历史,每个城市的区划变迁历史都是有迹可循的,在中国的古代历史文化中,每个地区的行政版图都和历史因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接下来给大家说一下湖北省黄石市的区块变迁调整,看看黄石是如何一步步形成今天的区划格局的,历史类型的素材,寻找非常不容易,希望大家能够简单支持一下。

首先简单地说一下湖北省的发展情况,湖北省的简称是鄂,是我国重要的省级行政区,它处于中国东部地区,目前湖北共有12个地级市,一个自治州。湖北省的面积比较大,占了中国总面积的1.94%,2021年湖北地区的生产总值为50,000亿元左右,常住人口5,800万人,这样的数据可以说是相当亮眼的。


黄石市是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是长江中游重要的工业城市,也是沿江重要的开放城市,在以前的时候叫做大冶,北宋年间大冶县开始由来,黄石是中国青铜文化,矿业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

那么历史上的黄石是怎么形成的呢?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历史上的黄石。

早在先秦时期,楚国统治着黄石区域,后来秦朝统一六国,将中国划分为36个郡,郡下面治理县,不过当时黄石境内并没有县级行政机构,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西汉。

公元7年,黄石境内开始有了第1个县叫做下雉县,属于江夏郡管理,这是黄石地图上第1个有建设的县,但是在西晋时期这个县又被取消了。西晋时期,黄石境内的县叫做阳新县,由武昌郡管辖。


隋唐时期,江夏郡下辖的阳新县分置出了永兴县,这里说一点这个永兴县是现在阳新县的规模来源,以前的阳新县叫做富川县,后来并入了永兴县就不存在了。

唐朝时期采用州置,江夏郡改名叫做鄂州,是武汉的前身,并不是现在的鄂州市。

元朝时期采用的行省制度,当时黄石市境内的行政区划并没有很大的变化。

后来来到明朝时期,在黄石区域设立了兴国府,后来洪武九年改成了武昌府。武昌府隶属于湖北布政使司管辖。当时黄石境内的县是大冶县。


清朝时期这样的区划格局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民国时期,大冶县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民国采用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制度,当时的大冶县属于湖北第二专署。

1938年日寇入侵,在大冶县建立了伪政权。

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接管了大冶县。1949年大冶县正式被解放,6月9号成立了大冶县人民政府。同时经过批准设置了湖北大冶特区办事处,同年的9月还成立了湖北省大冶工矿特区人民政府。

1950年,将石黄工矿区改组为市,定名为黄石市,也就是说1950年8月21号黄石市正式成立。


这次为止黄石市的行政区划调整变迁正式结束,既然文章说到这里,给大家说一下黄石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黄石是靠着资源挖出来的,而现在黄石依赖的大型冶金厂大部分都萎缩,黄石的优势在哪里呢?它的地理区位比较好,离武汉比较近,但是也有弊端,武汉吸收能力太强,一直把大企业都吸收到武汉去了,造成本地的中小企业不太好发展。第二就是省里的支持力度也不太够,不过总体来说黄石的发展势头还是可以的。相信即使未来黄石成不了大城市,也一定是一座生活便宜,环境美好的城市。

在之后的文章中会继续向大家介绍其他城市的区划变迁调整,素材创作不易,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黄石市   湖北省   永兴县   阳新县   区划   大冶   黄石   湖北   区县   中国   变动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