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唯一卷烟厂旧址即将建成商业区,烟鬼们抹不去的记忆

以前有朋友开玩笑说有个烟厂工作的朋友,有个酒厂工作的朋友,人生就完美。当时不抽烟,对这话题没放在心上。后来出外闯荡,学会了抽烟,不断地参加饭局,才得知抽烟是一项大开支,如果能像朋友开的玩笑那样,有位朋友在烟厂混,能抽免费的烟卷那也是节省一份开支。当然这只是笑话,烟厂里的职工不可能随便带走厂里的现成烟,哪怕是次品带走都会被处罚。

1957年,建设兵团农七师师部从炮台迁至奎屯,奎屯也从乡镇级行政单位升至县处级行政单位。50年代的建设兵团大部分都是男丁,地广人稀的西北大地,除了干活大半的时间都在无聊中度过,抽烟就成为打发时间的最佳方式。50年代的新疆也是刚起步,工业相对较落后,即便是烟卷都是从内地供应。但内地与新疆相距遥远,物资供应很紧缺,柴米油盐酱醋茶不担忧,但烟酒还是相对较缺乏,特别是烟,新疆还没有一家从事卷烟生产的企业。1958年,在众多烟鬼们提议下,新疆第一家卷烟厂正式筹备建设。

1960年新疆卷烟厂开工建设,起初命名七一卷烟厂,是农七师下属的一个生产单位。建设的初衷也仅是供应给农七师的烟鬼们,富裕时可以支援兄弟单位,后来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成为新疆烟民的主要来源地。为何说只供应农七师的烟民,建厂之初的年产量不足2000箱,得以看得出来供应范围的局限性。即便有先进的烤烟设备,职工嫌麻烦都不用。直到70年代后全国卷烟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起来,农七师才意识到再不扩大生产规模,新疆的卷烟市场会被省外烟卷占领,开始逐步对产量逐步增加。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不断成熟,意识到卷烟厂还可以挣到大钱,80年代开始扩大生产规模,至1984年新疆卷烟厂的年生产能力达3万箱。卷烟厂的产量和利润不断增长,但在计划经济的约束下,发展束手束脚,盈利大部分上交,每次扩建和改进工艺都要申请上级拨款。1986年,新疆卷烟厂划归中国烟草专卖局,此时正值国家工业体制改革,新疆卷烟厂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增加投入,至90年代年产量达10万箱。

1999年,新疆卷烟厂加入将军烟草集团有限公司,此时的新疆卷烟厂年产能力达30万箱。将军烟草集团是大型烟草企业,生产什么牌香烟不知道,不过引进的希尔顿生产线倒是挺成功的。很喜欢希尔顿的味道,如果一堆烟鬼聚在一起抽烟,其中有一个人抽的是希尔顿,其它品牌的烟味一定会被希尔顿给盖掉。后因产权到期停止合作,将军烟草用原配方生产将军烟,烟味跟希尔顿相似,但抽不出希尔顿的感觉。很多年没有抽过将军烟,不知现在的将军烟如何。

阿凡提作为新疆的标志性人物,谁不想利用阿凡提的名人效应来创造财富,用人名起名的香烟有云南的阿诗玛。2000年的阿诗玛10元一包,那时候的云南烟几乎能说是全国最好,云南卷烟厂是国内最赚钱的企业。阿诗玛是正面人物,香烟取名阿诗玛不妥,最后阿诗玛烟没有了。还有一种是刘三姐,刘三姐香烟是广西老牌香烟,20多年前经常抽刘三姐香烟,记得有2元一包的,有3元、5元和10元的,后来消失跟阿诗玛情况差不多。阿凡提图案的香烟没有尝试过,不知味道如何。

2005年新疆卷烟厂与红河卷烟总厂合并重组,成立红云红河集团,2013年项目扩建投资后年产量突破50万箱。2015年开始新疆卷烟厂的参保人员开始享受乌鲁木齐的社保政策,这就意味着奎屯正式成为老厂区。新疆卷烟厂的老厂址已经拆迁,这里往后将建设成商业区,而随着技改的不断深入,老国营厂的标配,大烟囱将不复存在,奎屯再也看不到冒烟的大烟囱。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烟鬼   新疆   阿诗玛   烟味   希尔顿   烟卷   奎屯   卷烟厂   旧址   商业区   香烟   将军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