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三十七年皇太子的北镇女婿没那么不堪


他自幼聪明好学,饱读诗书,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并且文武双全,通晓满汉双语。七岁时能射杀老虎,二十二岁就监国参与管理朝政。他就是清朝第一个、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公开册立的皇太子、北镇的女婿——爱新觉罗·胤礽。

爱新觉罗▪胤礽

学霸级的童年

胤礽出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乳名叫保成。胤礽的生母是康熙帝的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在胤礽出生的当天,赫舍里氏便去世了。后来,康熙决定学习汉人的“字辈”文化,给儿子们定为“胤”字辈,“礽”的古意是“福气”的意思,这个名字,蕴含着康熙对嫡子的祝福。

胤礽一周岁的时候,康熙帝破例封他为太子。胤礽是大清王朝建立以来,第一个被明旨(不含追封)立为太子的人,也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子。

康熙帝对小时候的胤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完全是按照一国之君的标准培养他,亲自手把手教他读书识字。等到胤礽长到六岁的时候,康熙帝又让大学士张英、李光地、熊赐履三位学识渊博的大臣给他当老师。

每逢康熙外出狩猎,都会把胤礽带在身边进行锻炼。康熙十八年(1679年),年仅五岁的胤礽随父皇外出打猎,在马上连发五箭,射中一鹿、四兔。到七岁时,还射杀了一只老虎。虽说这种狩猎是一群卫士,赶着猎物们进入皇上及皇子们的射击范围,有点演戏的成分,但相对于其他皇子而言,太子胤礽确实不弱。清朝初期的几位皇帝之所以重视狩猎,不仅是把狩猎当作军事训练的有效措施,而且可以达到威慑、团结蒙古的政治目的。

据《满文老档》记载,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熙帝率领王公大臣东巡祭祖,特意带上了皇太子胤礽。人马行至辽西闾阳驿时,在山岗上恰巧有一只花斑豹出没,八岁的胤礽弯弓搭箭,一箭就将命中那只豹子,在场人员无不拍手喝彩。

康熙帝不仅对胤礽生活上呵护有加,尽力将他培养成文武双全之人,对其威信的确定也是煞费苦心。比如在每年的重大节日上,群臣向皇上行三叩九拜大礼后,还要向胤礽行二叩六拜大礼,以彰显其储君的威信。

现在有的七八岁孩子衣服都不会穿,凡事都要靠父母照应。而不到十岁的胤礽从康熙二十年(1681年)起,开始率领诸王以下、八旗三品官以上及王妃以至一品官命妇等进行各种祭祀等重大活动。清军攻克昆明的捷报传来,康熙帝召集众臣亲自宣读汉文捷书,命年仅八岁的胤礽宣读满文捷书。可见,胤礽不失为能文能武的学霸级人才。

可能有人会说,不对呀,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不是这样演的呀,那个胤礽不思上进,庸庸碌碌,还乱搞男女关系,堪称十足的渣男。其实,这都是二月河为了文学创作才刻意对胤礽进行丑化的。电视剧不是历史剧,就好比《还珠格格》里的乾隆,比邻家老爸都慈祥;《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乾隆与和珅、纪晓岚开玩笑,比姐夫小舅子都离谱。这都是编剧为了博得观众眼球而已。


胤礽的治国理政水平不差

康熙三十四年,康熙帝御驾亲征准噶尔时,特意让太子胤礽监国。父亲不在,胤礽在自己监国的那段时间里,不负众望,处理政事有条不紊。

当时胤礽不过二十出头,但是他精通文韬武略,十分老成,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展现了这位皇太子不凡的治国理政才能。

胤礽每天都派人前往边疆向康熙请安,并且将工作总结汇报给父皇,这让远在边疆的康熙内心无比感动。康熙曾经给胤礽写过一封信,大致意思说,你在宫里稳坐泰山理事,我在外面就放心了。如此悠闲的时光,以前可是想不到的,能够得到如此恩福,看来是行善积德了。你如此孝顺父亲,什么事都挂念在心上,父亲也祝你长寿无疆,希望你的子孙和你一样能够如此孝顺,如此恭敬。

此时的胤礽已经成为出色的国家储君典范。当时有一位法国传教士白晋曾经说过,此刻这一位只有23岁的皇太子,有着英俊端正的仪表,在北京的宫廷里,与其他同年龄的皇族相比,他是完美的,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皇太子。在宫廷之内,没有人不称赞他,大家都相信,有一天,他一定会和他父亲一样,成为一位伟大的皇帝。可见,这个时候的胤礽,可谓众望所归,是前程远大的大清后继之君。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五月,皇太子胤礽与三等伯石文炳之女石氏大婚礼成。石文炳的祖父石廷柱系奉天广宁(辽宁省北镇市)人,此刻胤礽正式成为北镇的女婿。一个月后,康熙正式册立石氏为太子妃。

太子胤礽的执政能力之强是公认的,即使被废了以后,康熙帝也并未否定他的能力。《清史稿·诸王传》记载:太子通满、汉文字,娴骑射,从上行幸,赓咏斐然。

胤礽的书法作品

胤礽不仅通晓满汉文字,并且能文能武,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骑马射箭,都是诸皇子中的翘楚。如果康熙像他爹顺治帝一样英年早逝的话,胤礽毫无疑问是一位优秀的接班人。然而,太子是个高风险职业,胤礽在皇储的位置上一坐就是三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在太子之位上坐的时间最长的人,坐得实在太久了,最终遗憾落幕。

两次被废康熙都脱不了干系

胤礽之所以落得被废的下场,与康熙有直接关系。当然,并非是康熙活的时间太长了,而是康熙的制衡之术没有收放自如导致。

胤礽成年后,治国理政水平初露锋芒。而此时的康熙太舍不得这个皇位了,他实在不愿意这么早就让出皇位,但是还担心太子羽翼丰满抢走他的皇位。于是,他开始采取自古以来帝王最擅长的制衡之术,把很多权限下放给其他皇子。尤其是兵权,很多皇子都有程度不同的统兵权力,唯独胤礽没有。从表面上看,康熙是对众皇子的封赏和历练,实质上是把太子胤礽的权限削弱了,让诸位皇子与太子相互制衡。

大阿哥胤褆、八阿哥胤禩等人基本上都是“野心家”,大阿哥能得到明珠的支持,拉拢朝臣,打压太子,本身就证明他也并非庸碌之辈;八阿哥胤禩生母卑贱,但他能得到九、十、十四阿哥的支持,这也表明他也有可取之处。这些阿哥势力的做大,本质上都是康熙的纵容所致。九子夺嫡,康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并非不知道其他皇子正觊觎太子之位。

此时,太子身边强敌环伺,他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政治斗争上,哪有还心思静下心来学习治国安民之道?他为了守住自己的“奶酪”别让他人触碰,自然开始处心积虑营造起自己的朋友圈。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皇太子胤礽被废。此时皇长子胤禔还不忘踩上一脚,他给康熙打小报告:“胤礽所行卑污,失人心。术士张明德尝相胤禩必大贵。如诛胤礽,不必出皇父手。”康熙气坏了,他看出胤禔已经磨刀霍霍了,只要他一点头胤禔就直接敢挥刀把胤礽宰了。

时隔不久,康熙发现胤禔居然用喇嘛的邪术暗害胤礽。康熙意识到这个胤禔不是什么好饼,直接夺去了他的爵位,囚禁起来。

在索额图诱导胤礽谋反这件事上,康熙也有难以推脱之责。索额图与明珠都与康熙有姻亲,胤礽的母亲是索额图的侄女。两大权臣明争暗斗十分激烈,索额图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他深陷和明珠的党争不能自拔。而这种党争,又是康熙喜闻乐见的,他依然觉得两大权臣相争可以相互制衡。在“索明之争”早期,康熙就知道索额图和明珠各扶持胤礽和胤褆,这本是大忌,但康熙并未及时加以制止。

索额图被康熙罢免之后,为了重新上位,开始和胤礽“潜谋大事”。以索额图的身份,只要他安心辅佐胤礽不犯错误,待胤礽登基,他仍然能恢复昔日尊荣。但是,索额图却将胤礽引上了“歪路”,他想要胤礽逼康熙交出皇权。而此时的胤礽在太子位上坐了三十多年,眼看弟弟们都羽翼丰满了,都在觊觎他的太子之位,而父亲康熙貌似并没有任何态度。胤礽实在撑不住了,加之索额图的怂恿,只好破釜沉舟赌一把。最终,索额图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仅自己白忙活一场,还断送了胤礽的大好前程。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在朝中大臣的呼吁下,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此时的胤礽如履薄冰,丝毫不敢再锋芒毕露,生怕康熙对他起疑心,他不得不选择“躺平”,目的就是想让康熙放宽心,他不会过早觊觎皇位。然而,已经心生嫌隙的父子俩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康熙看到胤礽如此碌碌无为,认为他彻底堕落了,已经无可救药了。于是,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再一次将胤礽废黜。

其实,熟读史书的胤礽早就知道,汉武帝刘彻的太子刘据、唐高祖李渊的太子李建成,包括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哪个有好下场?长时间的内心的焦虑和矛盾造成了胤礽以悲剧收场。

(图片来自网络,侵必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皇太子   爱新觉罗   阿哥   皇位   汉文   皇子   女婿   太子   康熙   明珠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