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必输,日本为何全国失智偷袭珍珠港?难道管理层脑子进水?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偷袭珍珠港,美军在毫无防备之下受到巨大损失。此后日本唤醒了沉睡的美国,太平洋战争随即爆发,美国正式参加二战,加速了日本的灭亡。我们以结果论来看,日本人明知美国的强大,他们是怎么愚蠢到赌上全国的命运去惹恼美国的?日本到底是怎样搭上这台失智列车的?

偷袭珍珠港

我们先把时间拉回1910-1930年代,那时日本军事实力最强盛的时期。随着明治维新妄图脱亚入欧,日本接连在甲午海战,日俄战争,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胜利,跻身世界列强的行列,奉行帝国主义的精神。但从1920年代开始,日本与美国之间就开始有了贸易摩擦,日本军国主义势力逐渐抬头,日本除了帝国海军与帝国陆军不合之外,陆军自己也有派系斗争。这时的陆军内部,分为皇道派和统制派,他们都想要改革,但方向却完全不一致。

裕仁天皇

皇道派主张把苏联当做头号敌人,先打苏联。而统制派的目标则是对抗西方列强,主张先朝中国扩张,至于苏联,可以先与其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即可。皇道派把统制派主张的对华扩张视为不明之举,认为用武力完全蚕食中国会侵害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利益,这样就导致苏联渔翁得利,日本腹背受敌。但统制派这时已得到日本裕仁天皇的支持,并于1931年开始侵略中国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因为侵犯了西方在华的既得利益,这些行为引得以西方为首的国际社会一片谴责,日本此时军国主义正值疯狂期,对国际舆论无动于衷,甚至退出了国联,让日本在外交上被孤立,也和西方社会,特别与美国的矛盾进一步拉大。

1936年,日本二二六事件的爆发,导致皇道派青年军官政变失败,从此皇道派衰落,主张激进革命的统制派逐步掌握日本政治,真正意义上开始了军国主义之路。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爆发,日本全面侵华开始。虽然战争初期,日本进展顺利,但后期随着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加上中国国土面积太大,日军补给困难,战争陷入焦灼。而此时的美国,刚当上世界老大,对于国际政治的介入还是十分谨慎,还不像现在这样霸权,秉持着孤立主义的原则。孤立主义就是两方都不得罪,跟他们都有生意可做,当然最重要的是,两方势力必须要保持均衡,美国才能把资源,武器不断两方输出,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二二六事件

而此时,由于日本陆军在中国开始屡屡受挫,停滞不前就开始打苏联的主意,擅自北上进攻苏联,自然遭到耻辱般的惨败,这就是著名的诺门坎事件。至此,日军再也不敢惹苏联,同时日本的陆军北上策略彻底流产。这次失利除了苏军战斗力过于强大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日本在中国陷入持久战之后,这个本来就没啥资源的弹丸小国早已陷入极度匮乏的资源窘境之中,以至于最后连糖,食物衣服都要到配给的程度,这导致日本在和强国打仗时连弹药都能省则省,输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诺门坎战役

北上政策失败后,日本陆军的死对头,日本海军开始得势,执行南下政策。1940年,法国向纳粹德国投降,德日意联盟成为“轴心国”,势力愈发强大,而日本趁此机会武力接收了法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越南。由于当时英美在东南亚有大片殖民地,所以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见两方势力不再均等,而且日本已经深深侵害了他的利益,便不再孤立,正式开始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和封锁,冻结了其境内日本的所有资产。最要日本人命的是,美国把对日的石油和铁矿石等资源都给禁运了。

据日官方统计,从1935年-1938年,日本战略物资对外依赖进口情况大致为,铁矿石占比87% 铅92% 锌74% 石油更是高达92%,而恰恰这92%的石油中有80%都是美国贡献的。而美国这一禁运,直接打中了毒蛇的七寸,击中了日本要害。要是没有美国的石油,日本国内的储油量只能坚持两年,两年后日本的军舰大炮都将成为一堆废铁,日本就将不战而降。

日本南下政策示意图

日本这时紧急找美国谈判,罗斯福提出的解禁条件就是日本必须从中国关内撤军,然后停止南下。日本方面一听,南下政策还可以暂缓,而从中国撤军,自己花了几年时间,好不容易吃进嘴里的肥肉,怎么可能吐出来。加上日本这时全国上下已经被战争和军国主义思想疯狂冲昏了头脑,既然美国不卖,与其让美国卡脖子,还不如打一仗拼死一搏,万一在太平洋击溃了美军,整个东南亚的国家包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就会牢牢控制在日本手中,这些国家虽然也小,但物产丰富,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橡胶等战争所需资源,完美解决了日本了资源危机。

1941年10月,统制派中最激进的主战派东条英机担任日本首相。东条英机是极端好战分子,一直鼓吹只有战争才能突破美国制裁,日本国内媒体也推波助澜,制造出一种日本无敌,战争必胜的氛围。如果有人胆敢反对,必然会被打成“日奸”,加上裕仁天皇的鼓舞,全日本都陷入一种疯狂的状态,全国人民都搭上了这一列失控的列车。日本高层在开会后决定,应该在石油储备没使用完的情况下尽快与美国开战,以争取早日控制东南亚资源。而这个任务就交给了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曾是哈佛大学留学生,又曾担任过日本驻美武官,对美国强大的工业经济实力相当了解,曾经也反对过日军攻美。但山本又是一个资深赌徒,围棋,扑克样样精通,加之全国氛围这么一烘托,他决定这一次压上日本全国之力赌一把大的。他随后制定了偷袭珍珠港的计划,力图全歼美国太平洋舰队,并同时拿下东南亚,速战速决。山本的本意并不是要打垮美国,当然他自己也知道不可能,只是想用珍珠港事件为日本争取至少六个月的战略优势,把美国逼上谈判桌。

山本五十六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并于次日南下攻占马来西亚,初期日本确实得到一些甜头,但后期的结果并不如山本预估的那样。美国至此亲自下场,罗斯福对日宣战,并用两颗原子弹彻底打趴了日本,日本在这次压上全国人民赌上的国运彻底失败,也为自己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付出应有的代价。

罗斯福对日宣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珍珠港   日本   罗斯福   孤立主义   苏联   东南亚   军国主义   美国   中国   脑子   战争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