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1年,57岁的康熙突然点名要51岁的德妃侍寝,太监宫女集体傻眼

1711年的一天夜里,57岁的康熙突然要翻德妃的牌子,值守太监再三确认后建议:“皇上,德妃娘娘51岁了,找个年轻的吧。”

康熙大怒:“朕就要她。”

值守太监不敢耽搁匆匆去准备,宫女们更是小声议论:“德妃娘娘都50多岁了还能侍寝啊,要是其他的妃子过了30岁就基本不被放牌子了。”

德妃,就是雍正皇帝的生母乌雅·玛琭,死后谥号为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德妃的出生并不是太高贵,父亲是包衣,官至护军参领;祖父是宫里御膳房总管额森。乌雅氏13岁的时候根据家里的安排参与选秀,14岁进入宫中当宫女,直到4年后才和康熙有了交集。

从此,乌雅氏频频被康熙召见侍寝,1年后生下四阿哥胤禛,康熙那个高兴啊,当场就封乌雅氏为德嫔。

但是根据满清的传统,位份不高的嫔妃所产的皇子,要将皇子皇女抱给位份高的嫔妃来抚养。虽然乌雅氏被封为德嫔,但还有位份比她高的嫔妃没有子嗣,进而刚出生的四阿哥胤禛就抱给了贵妃佟佳氏。

佟佳氏在选秀入宫的第二年就被封为了贵妃,是满清时代第一位被正式册封的贵妃,此外佟佳氏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康熙的表妹。

当时,年轻的佟佳氏因为还没有子嗣,所以抚养四阿哥胤禛非常的上心,甚至可以说是精心抚养,这让乌雅氏也放心不少。

不久,乌雅氏又怀孕了,第二年生下六阿哥胤祚,这一次康熙将乌雅氏的位份再一次抬高,封为了德妃。

成为了德妃后,有了妃位的加持,乌雅氏就可以抚养自己刚生的六阿哥胤祚了。

之后的近10年,,德妃先后又为康熙生下了四个孩子,分别是一子三女,可那个时候医疗水平有限,就连皇子皇女也频频夭折,这也是古人为什么多生孩子的原因。

德妃先后生的6个子女中,最后只有2个平安长大,分别是我们熟悉的四阿哥胤禛,十四阿哥胤禵

历史记载:爱新觉罗·胤祚,康熙帝第六子,康熙十九年生,二十四年殇,时年六岁。当年六阿哥出生后,康熙曾提过将四阿哥接到德妃这里,但是德妃拒绝了,理由是自己没有带孩子的经验,一个刚出生的六阿哥都让自己手忙脚乱的,实在没有经历再带3岁的四阿哥。

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十四阿哥胤禵出生,由德妃亲自抚养,由于之前的六阿哥夭折,德妃对十四阿哥非常宠爱,每天陪着胤禵玩游戏,晚上哄着胤禵睡觉。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贵妃佟佳氏因病去世,此时已经11岁的四阿哥胤禛只好回到生母乌雅氏的身边,但是由于四阿哥胤禛一出生就被佟佳氏抚养,而十四阿哥胤禵年近1岁,正事到处趴着牙牙学语的年纪,乌雅氏将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十四阿哥胤禵的身上,对四阿哥胤禛管的较少。

11岁的胤禛已经很懂事了,没有吵着要母亲关心自己,而是默默地看着母亲每天围着胤禵转来转去。在这之前,四阿哥一直认为佟佳氏是他亲妈,十多岁了才知道原来宫里的德妃是自己的亲妈,同在一个后宫里,离得又近,德妃就没来看过自己几眼,更没关心过自己。

这其实应了那句话:“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普通人家里,都是最小的儿子或女儿受到的关爱最多。

父亲康熙天天忙国家大事,母亲天天围着弟弟,而11岁的胤禛尚未成家,不能在宫外开府。渐渐地四阿哥胤禛越来越寡言少语,要么把自己关在房子里看书,要么就是去二哥太子那聊聊天。

所以后来就形成了这样的局面,同为德妃生的孩子,四阿哥跟太子走的很近,十四阿哥呢和八、九、十阿哥走的很近。

在后面众阿哥对太子之位的争夺中,压根就没把四阿哥当回事,一来太子有点懦弱,二来德妃与十四阿哥更有感情,三来除了太子外,八阿哥号称“八贤王”,十阿哥又血统最高贵。

原太子先后两次被废,大阿哥也因行诅咒之事被康熙幽禁,三阿哥一心只读圣贤书,其他阿哥们一看,自己的机会来了,纷纷在暗地里运作起来。

康熙一生有35个皇子,其中先后夭折和其他原因死亡24个皇子,在晚年可以参与太子之位争夺的有9个皇子,俗称“九子夺嫡”。分别是一、二、三、四、八、九、十、十三、十四共计9位皇子。

以十四阿哥胤禵为止,从十五阿哥开始的皇子们年龄都太小,也被康熙排除了。

其实这时候,首先被排除的就是八阿哥胤禩,八阿哥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以为自己玩得高明,其实都被康熙看在眼里。天天跟着八阿哥团团转的九阿哥、十阿哥也一起被康熙排除太子人选了。

到此时,一、二、八、九、十共计五位阿哥直接在康熙心里被排除,三阿哥只想当个闲散王爷,也被排除,只剩下四、十三、十四共三位阿哥。

而老十三胤祥是四阿哥胤禛的铁杆粉丝,康熙也知道,十三阿哥有勇有谋,军事素质一流,但是治国差点火候,主要是性格造成的,太直、太冲、太犟。

那么只剩下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了,康熙一看,好家伙,直接是一个妈生的,但也没办法了,其他的皇子要么野心太大,要么不成器,就这老四和老十四,先培养看看吧。

康熙一面任命十四阿哥为大将军,出征西北;一面在朝堂上扶持四阿哥,教其处理政务。

此时的德妃已经50岁了,凭着“母凭子贵”,德妃在后宫的地位越来越高,晚年的康熙也是经常到德妃这里说说话。

德妃虽然年纪大了,但是风韵犹存,说话端庄得体,是康熙很好地倾诉对象,所以晚年的德妃依旧被康熙经常翻牌子。

那时候,对于十四阿哥将成为太子的呼声很高,只等十四阿哥战事胜利,即可拔营回京。

可是在康熙驾崩之前,做了一个谁都没想到的决定,那就是传位于四阿哥胤禛。

1722年,康熙驾崩,胤禛继位,称雍正皇帝。

这下德妃不干了,对外声称康熙之前最属意老十四,才给老十四军权,派出去锻炼。民间也谣言四起,说是四阿哥胤禛篡位,把“传位十四阿哥”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

既然皇帝的老妈都带头怀疑儿子的皇位来路不在,那其他阿哥更是上蹿下跳,联合起来逼宫,因此在民间四阿哥禛篡改诏书夺谪的事越演越烈。

说起来,晚年的德妃也是老糊涂了,老四和老十四都是自己的亲儿子,谁继承大统都差不多,还是应了那句老话:“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一心认准小儿子才是亲骨肉,大儿子反而是别人家养的了。

在今天看来,篡改诏书根本不可能,因为诏书是用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的,汉字加个笔画改了,满文和蒙文可改不了。

一段时间后,雍正稳定了朝堂,开始了清算,直接将自己的弟弟老十四发配到了边疆。

一年后,德妃病重,临死前吵着想见自己的小儿子一面,而雍正每次都是以沉默回应,直到德妃去世,都没让老十四返回京城。

后来,雍正将老十四幽禁在皇陵,德妃去世两年后,改为圈禁,直到乾隆继位,十四阿哥胤禵才恢复自由,先后被幽禁和圈禁长达14年。

德妃的一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最后大儿子继位大统,自己也贵为皇太后,只是在做母亲这件事上,犯了很多人都犯的错误,那就是“百姓爱幺儿”。

如果在雍正继位后,不哭不闹,不怀疑不讽刺,而是全力支持自己的长子继位,那么自己和小儿子十四阿哥都可以善始善终。

一子成龙,何其有幸;一子成囚,何其不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雍正   康熙   生下   嫔妃   诏书   阿哥   皇子   宫女   贵妃   太监   晚年   太子   集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