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日记反复记录四人:想杀一人,错信一人,错爱一人,放错一人

作为国民党曾经的领导人,蒋介石从年轻时候便开始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蒋介石把写日记这件事情坚持了五十多年,他每天都抽时间用来书写日记,从来没有因为忙碌而停止过。

虽然现在一些重要年份的蒋介石日记,其中的内容已经遗失了,但从剩余公开的日记中,仍然可以从中知晓他当时的心境。

他曾经在日记中反复提到过的四个人,有他最想杀的一个人,也有错误信任过的一个人,还有错误爱上过的一个人,以及错误放走过的一个人。

今天让我们走进蒋介石的日记里的故事,看看他和这四个人究竟发生过什么故事,他们四人各自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想杀一人

蒋介石在日记里不断提到他关于宋庆龄的怨恨,其中写道:“最堪痛愤的,乃是无耻败类的‘宋庆龄'为虎作怅也。”

蒋介石想暗中杀掉宋庆龄的原因,主要在于他和宋庆龄两个人所站的政治立场不一样。

宋庆龄女士多次在公开场合,当众批判蒋介石的所作所为,违背了国民党建立之初的原则。

蒋介石曾经也多次向她提出缓和关系的请求,但她都没有就此妥协。

蒋介石在写给宋庆龄的信中也多次表达对她的不满,他写道:

“中正以为污蔑本党与政府,乃非污蔑现在当局,实为污蔑本党之总理,未知夫人思及之否?观夫人之传单,不仅污蔑总理,而且污蔑夫人之本身,请夫人再一详察。反对收回国权者是为卖国,即为国民革命之叛徒。”

而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妻子,宋庆龄女士在国民党中也很有威望的,她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威信。

蒋介石认为宋庆龄的行为是在故意处处刁难他,让他在国民党内颜面扫地。

于是,心怀怨恨的他便多次让人秘密制定杀害宋庆龄的计划,幸运的事情是这些谋杀的行动最终都没有成功。

随着蒋介石对宋庆龄不满的加深,他想要铲除宋庆龄的想法也越加强烈。

他曾经密切地观察宋庆龄住所周围的环境,在附近安排了很多的特务在秘密盯哨,让特务们一旦发现可疑的地方,就立刻给他报告宋庆龄的行踪。

不仅如此,宋庆龄还曾经在家收到过陌生的恐吓信件,有人往她的家里打过恐吓的电话,还收到过威胁她人身安全的子弹。

他们的卑鄙手段没有使宋庆龄因此屈服,反而使她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坚定地站在民主革命立场这边。

蒋介石见这些下三滥的手段威胁不了宋庆龄,便开始从她身边的人下手,以此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于是,他便派特务开始秘密策反宋庆龄周围的人。

特务盯上了宋庆龄家的保姆,想策反她家保姆,从保姆身上套取有用的情报,进而接近宋庆龄进行暗杀任务。

宋庆龄很快便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为了防止计划泄露,随即这个计划被放弃了。

然而,经过多次的失败,国民党特务们也没有就此泄气。

1933年,宋庆龄当时在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中担任着主席的职位,而特务们便把暗杀对象设定为盟里的总干事杨杏佛。

他们在上海亚尔培路上将杨杏佛开枪打死,而这个刺杀地点距离宋庆龄的寓所只有很近的距离。

虽然宋庆龄对杨杏佛的牺牲感到很悲痛,却也没有因为害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从而屈服。

蒋介石没有因为多次暗杀任务的失败,而放弃继续暗中杀害她的想法,他继续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在他败逃台湾的时候,他明白这已经是自己最后的动手机会了。

于是,他便嘱托自己信任的大特务毛人凤,去完成这个艰巨的暗杀任务。

然而,最后因为种种原因,蒋介石刺杀宋庆龄的计划还是没有成功。

错信一人

蒋介石在日记里提到他这辈子错误相信的一个人,那便是他结义的兄弟张学良。

他在日记中写道:“若非汉卿误我,致使共党不断做大,断不会有今日之局面发生。”日记里的汉卿便是指的张学良。

其中他们两关系从亲密无间变成形同陌路的转折点便是西安事变。

在父亲去世后,当时年龄才27岁的张学良便接替了他的位置,接下了父亲留下的大批东北军将士。

而当时国民政府内部分裂成蒋介石和汪精卫两股势力,而在国民党内手握重兵的张学良,便成为了两方人马重点争取的军队势力。

1930年,张学良根据当时的形势判断,选择支持蒋介石这一边。

有了张学良的帮助,蒋介石牢牢坐稳了国民政府一把手的位置。

蒋介石和张学良的深厚情谊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结下的,他们还效仿古人结拜为异姓兄弟,这一度成为国民党内部的一段兄弟佳话。

然而,他们两都没有想到过他们曾经这么深的情分,最终会走向关系破裂的局面。

1931年,手握东北军的张学良在面对日本侵犯中国的时候,却错误地选择让东北军不抵抗,而是听从蒋介石的决策,使得东北地区迅速沦陷。

张学良的做法迅速招来全国上下民众的谩骂,在谩骂声中,他对政策的正确性也产生了动摇。

在丢失了大片东北的土地后,蒋介石让张学良带领军队前往西北地区,进行围困中国共产党的行动。

当时全国人民要求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呼声越来越激烈,张学良也多次建议蒋介石顺应人民的呼吁,暂停内部消耗,一致对外抵制日本侵略。

但蒋介石对张学良这样的建议,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仍旧一意孤行要坚持内战,置国家和人民于水火中而不顾。

不久后,蒋介石来到西安和张学良进行了会面。

张学良再次建议蒋介石顺应趋势,合作抵御外敌,但这个建议又被他拒绝了。

1936年的12月12日,张学良联合杨虎城把蒋介石扣押了下来,逼迫他立刻停止内战,开始进行抗日战争。

在国内舆论的重重压力下,蒋介石最终放弃了继续内耗的错误政策,正式开始将国政府的重心投入到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争中。

蒋介石和张学良也因为这件事情关系破裂。

他对此心怀怨怼,在事情成功解决后,张学良则被他设计软禁了起来,圈禁的时间长达54年。

错爱一人

对于蒋介石来说,他这一辈子中错误爱上的人是一个日本女人,她的名字叫做津渊美智子。

年少的时候,蒋介石曾经前往日本留学过,他在留学生活期间,认识了同样是留学生的戴季陶,他们两人由此结下了很深的友谊。

随着一个容貌秀丽的女生津渊美智子的出现,蒋介石和戴季陶都对她心生爱慕,于是两人便都对她展开了追求。

最后,美智子在两个人中选择了戴季陶,结成了伴侣关系。

虽然蒋介石因为失恋感到很难过,但作为好友,他还是真心祝福这对有情人的。

在这之后,蒋介石和戴季陶结束了自己的留学生涯回到了祖国。

当时美智子怀孕生下了一个男孩,便带着孩子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寻找孩子生父。

然而戴季陶当时是已婚身份,他的妻子对丈夫具有很强的占有欲,对于接近丈夫的女人都十分嫉恨。

戴季陶性格很懦弱,在家里是个妻管严,他不敢把美智子的事情告诉给自己的妻子,于是,他便找到好友蒋介石帮助自己隐瞒这件事。

蒋介石答应了戴季陶的请求,收养这个孩子为自己的儿子,还给他取名为蒋纬国。

蒋纬国晚年的时候接受香港记者孙淡宁的采访时说:“我并不具有‘第一世家’的血统,父亲在五十年代以后就不再否认我的真实身世。”

蒋介石自己有个亲生儿子蒋经国,但蒋介石对蒋纬国也是当成亲生孩子,对他万分宠爱,对两个儿子并没有厚此薄彼。

蒋介石将蒋经国送到苏联留学,将蒋纬国送到德国留学,希望两个儿子都能够学有所成,毕业后都能够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两个孩子从小没有在一处生活,感情基础并不深厚,并没有出现兄友弟恭的场景。

蒋介石将自己倚重的装甲部队交给了蒋纬国,希望他能有所作为,然而由于蒋纬国管理下属不严,造成湖口兵变的发生。

这也使得蒋介石对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产生了怨言,在蒋介石执政期间没有再提拔蒋纬国,使得他的职位一直停留在中将的位置上。

如果蒋介石没有在日本遇见津渊美智子,想来也不会有后续一系列事情的发生。

放错一人

在蒋介石日记中,他最为后悔的事情之一便是错误地把自己的哥哥蒋介卿放走。

他们兄弟俩小时候的关系并不好,在蒋介石还处于年少的时候,蒋介卿曾经仗着自己是长子的身份,在分家产的时候欺负过蒋介石母子,要走了大部分的家产。

而随着蒋介石身份的变化,这个曾经对待他刻薄的哥哥却换了个嘴脸,开始对蒋介石母子谄媚巴结。

蒋介石念在手足之情的份上,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让他谋取一官半职。

然而,蒋介卿却是个行为不端的人,他为人擅于吃喝嫖赌,始终没办法改掉坏习惯。

蒋介卿曾经在规劝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和蒋介石离婚这件事上出力甚多,也因此获得了蒋介石新婚妻子宋美龄的好感。

在宋美龄的推荐下,蒋介卿顺利任职浙江海关监督等重要职位,然而他却因为在职期间贪赃枉法而被免去了职位。

作为蒋介石的哥哥,蒋介卿的行为也使得蒋介石的形象受到损害,也因此蒋介石对哥哥很失望,让他回到老家浙江奉化工作。

然而,他却没有想到自己让哥哥离开的行为,会最终间接导致哥哥的死亡,这也是他晚年很后悔的一件事情。

蒋介石写道:“兄弟三人,今只残余一人矣。蒙难之中,使病兄惊悸,致其遭速亡。但余出险之讯,彼已闻知,当可慰。”

原来在西安事变发生后,弟弟蒋介石被扣押,目前生死不明的消息也传到了蒋介卿的耳朵里。

他担心蒋介石出事后,自己现在的荣华富贵会无法维持,受到打击突发疾病病倒了。几天后,蒋介卿因病重去世。

虽然蒋介卿在蒋介石年幼的时候,对他们母子刻薄无情,但毕竟他们两人是骨肉血亲,两人间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舍的。

他对哥哥的去世而感到内疚,以至于晚年把这件事写在自己的日记上。

蒋介石后来在腰伤痊愈后,回到家乡奉化的时候,给自己的哥哥蒋介卿举行盛大的丧礼仪式。

当时国民党的一些高官比如何应钦、阎锡山、冯玉祥等都前往参加哀悼。

参考资料:

《蒋介石阴谋暗害宋庆龄》——回忆宋庆龄

《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博弈》——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蒋介石日记研究述评》——档案与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西安事变   东北军   日记   特务   蒋介石   国民党   夫人   哥哥   错误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