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褒姒灭周真实存在吗?探究西周灭亡与褒姒的关系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家国自有兴亡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唐 罗隐

古语有言“红颜祸水”,尤其是在先秦时期,不少朝代都流传着美人误国的传说,如妹喜、妲己、褒姒、西施等。

国家可能仅因一个人就灭亡吗?从罗隐的诗中可以看出,早在唐代人们就开始意识到古人对亡国责任的“嫁祸”心理。

时至今日,关于褒姒的“烽火戏诸侯”仍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有时候还会被用来当作教育下一代的反面教材。

褒姒是什么样的人?西周的灭亡和褒姒有什么关系?

一、有关褒姒的文献记载

《诗经·小雅·正月》简短地记载了褒姒灭周之事,“赫赫宗周,褒姒灭之”,浩浩荡荡的周王朝因褒姒灭亡。

《史记·周本纪》较为全面地记载了褒姒的故事,“褒姒极受周幽王宠爱,她的儿子叫伯服,幽王便将申后宜臼废除,让褒姒作周王后,伯服成为太子。

褒姒素来不爱笑,周幽王于是擂鼓燃烽火,诸侯以为有贼寇到来,赶至发现并无贼人。褒姒看到这种情形开怀大笑。”

小说《东周列国传》中也将褒姒灭周当作真实事件来记载,《晋书》、《国语》、清华简《系年》中也都直接或间接认同了褒姒灭周这个说法。

但如果仔细思考,赫然大周,怎会因一女子而亡?也有不少学者表示对这件事真实性的怀疑。

学者郭鹏认为,褒姒当时年纪已经四五十,容颜不再,周幽王不太可能为了博其一笑大动干戈,以烽火游戏褒姒。

西周的灭亡自然是各种政治力量互相竞争的结果。

郭鹏先生的推论有其道理,但没有史料能加以佐证褒姒四五十就一定年老色衰,春秋战国时的夏姬就是年长但仍美丽的例子。

夏姬是公认的春秋时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先后与多位诸侯大夫私通,嫁七次,九个男人为她而死。

夏姬过了三十岁时仍是眸若秋水,肌肤胜雪,美貌非常。因此不能肯定褒姒四五十岁就失去颜色,不再貌美。

徐铭灿先生认为褒姒和周幽王实际上是各取所需,两人之间有利益关系,所以褒姒上位。

李峰先生则认为周朝的灭亡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褒姒的“祸国”形象是被后人妖魔化了,是西周灭亡的替罪羊。

中国古代历史上存在不少妖魔化美人的现象,最为人所知的便是妲己,时至今日在许多百姓心中她仍是妖狐的形象。现在若我们回头细想,赫赫宗周当真是因褒姒而灭吗?

二、褒姒的出身

《史记》中有关于褒姒出身的详细记载,虽然有很强的神话性,但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以前夏后氏衰落,夏帝宫中降下两条神龙,这两条龙说:“我们是褒国先王所化。”夏帝不知是赶走它们还是留下。于是占卜吉凶,得到了不好的结果。

夏帝再次占卜,卜辞上说要把这两条龙美德唾液藏起来才吉利,夏帝便向两龙祷告,请求唾液。

两条龙留下唾液就不见了,夏帝将唾液封存在匣子里。随着夏朝的灭亡,这个装着神龙唾液的匣子传到商王手中,后来商朝为周所灭,匣子就传到了周王室。

到了周厉王之时,匣子打开了,龙的唾液流出,无法清洗。周厉王下令让一群女人赤裸对着龙的唾液吼叫,唾液变为一只大蜥蜴,爬到周厉王的后宫。

后宫有个七八岁的小宫女碰上了大蜥蜴,结果这个小宫女成年后竟然怀孕了,还没有嫁人就生子,宫女非常害怕,就把孩子扔掉。

周宣王时期,民间流传着一首儿歌,“檿弧箕服,实亡周国”,是说山桑弓和箕木袋会让周朝灭亡。

周宣王正好看到一对夫妇在卖着两样东西,就派兵追捕他们,两人四处逃亡,路上发现了被扔掉的婴孩,孩子哭声凄惨,两人心生怜悯就将她收养。

夫妇两人逃亡一直逃到褒国,在褒国定居,后来褒国人与周幽王发生矛盾,为了免除灾祸,他们就把这个小女孩献给周王,这个女孩就是褒姒。

这个故事具有极其浓厚的神话色彩,但显而易见褒姒的出身非常低微,仅是一个被家长抛弃的孩子。

人们无法理解出身这样低微的人怎能得到周幽王的宠爱,除了容色出众似乎也没有其他理由了,从这一点出发,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便产生了周幽王贪色灭国的故事。

在《史记》的基础上,刘项的《列女传》也记载了褒姒的出身,因为褒国的神龙,褒姒出生,成为周幽王的妃子后,废皇后太子,笑烽火,后来周朝果然灭亡。

司马贞注释《史记》时关于褒姒的出身说法也极为荒诞不经,说褒姒是“龙漦妖子”。

在充满神秘色彩的神话中,人们将褒姒妖魔化,认为她生来不详,天生就会带来灾祸,实际上是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为统治者开脱罪责。

有学者曾认为,时代越往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会被不断放大,褒姒就是这样的例子。

从现存史料来看,褒姒与夏族同姓,虽然夏朝灭亡,但在先秦时期“灭族不灭祀”是一条墨守的成规。

所以先秦时期虽然数次改朝换代,但到周朝,贵族仍具有很大的势力,因此褒姒进入周王室成为王妃,有很大可能是政治联姻,并非仅因貌美。

还有重要的一点,褒姒的儿子名为“伯服”,中国古代“伯”多用来称呼长子,因此废嫡存在,废长立幼很有可能是歪曲的说法。

事实上,西周时期贵族之间的联姻几乎都不能单纯地用婚恋来衡量,贵族联姻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皆为亲家达到政治上的联盟。

与贵族势力结合,对王权地位的巩固具有重要意义,这样的联姻方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不少见。

三、褒姒与西周灭亡的原因

据李峰先生考证,《史记·周本纪》中关于褒姒的记载实际上是其他众多文献的融合,充满想象和夸张,如“幽王为烽燧大鼓”,其中“烽燧”有很大可能是司马迁将秦汉长城的烽火台警报加入西周的想象中。

除此之外,《史记》还引用了《国语·郑语》中褒国人化为两条神龙的传说。

况且最终继承周朝王位的是宜臼,宜臼的政治立场与褒姒的敌对的,贬低对方也符合逻辑,因此对褒姒的考察应当厘清史料中的虚实。

《诗经·小雅·正月》中提到了周朝的灭亡,《毛诗序》以及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认为这首诗是在西周灭亡的时候创作。

诗中明确指出导致周朝灭亡的对象是褒姒和周幽王,描绘的场景也符合国家遭受战乱时的情景,诗人很可能作为士大夫亲历了国破家亡,并在诗中将国破的原因指向褒姒和周幽王。

从这首诗中至少能够看出周朝的灭亡与周幽王和褒姒有关系,褒姒是造成这场大动乱的原因之一,很有可能参加政权相争。

这首诗还提到造成现在这样局面的原因是有聪明的妇人散布谣言,侧面反映了褒姒在西周灭亡中起的作用。

《诗经·大雅》中也有不少诗篇反映西周末年时期社会上存在的矛盾,也暗示了因为统治者治理不当造成政局的崩坏。

从《国语》的相关记载中可以推测当时的西周王朝中以褒姒和申后之间的政治矛盾已不可调和,十分激烈。

褒姒依靠周幽王荣宠,申后的靠山是申侯,这两个势力集团为了争夺王位继承权争斗不断。

据《史记》的相关记载还能够推测,无论伯服还是宜臼在动乱发生时年纪都不大,极有可能处于被人操纵的状态。

西周晚期,周王室渐渐衰落,对褒国的控制也在减弱,周幽王降服褒国后宠幸褒姒,甚至不惜废王后太子,实际上有其政治原因。

褒姒背后是褒国,申后与宜臼的背后则是申国与其他诸侯国。

申国在当时的势力十分强大,其政治集团包括众多诸侯国,周幽王废除申后触动了申国利益集团,申国甚至不惜与敌对势力联合也要消灭周王室。

任何一个国家、政权的灭亡都不是偶然,“赫赫宗周”更不会仅因一个女子就亡国。

据相关史料记载,双方开战时,宗周的军力相当雄厚,但仍然无法抵御申国与其他势力组成的联军。

西周晚期的铜器铭文表明西周晚期的军事实力已经走向衰落了,周幽王面对强大的对手,一方面军备不足,另一方面又几乎没有政治盟友,拉拢褒姒也是理所当然。

结语

西周末年,褒姒实际上处于特殊的政治地位,她具备一定的军事力量牵制申氏集团,但能够身居尊位并非是因美色,而是周幽王希望通过褒姒夸大自身的实力,维持政权的稳定。

周幽王为了削弱对手、扩大自身,扶持褒姒上位,因此褒姒才成为王后,西周的灭亡则是长期以来周王室与地方诸侯积累的矛盾爆发,即争夺王位继承权引发的结果。

参考文献:《史记》《东周列国志》《诗经》《国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西周   史记   西施   神龙   周朝   唾液   王室   诗经   诸侯   烽火   出身   真实   政治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