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不在时,还有谁适合当总理?毛主席推荐一人,大家全票通过

1950年1月2日早上,北京中南海突然收到一封来自莫斯科的电报,发报人不是别人,正是在苏联访问的毛主席。

周总理看到电报后表情顿时凝重起来,毛主席在电报中说,苏联谈判最后一步,请周总理马上赶到莫斯科。

事关紧急,周总理决定马上动身,但是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国务院事情繁杂,周总理日理万机,这么多工作怎么办呢?

图|毛主席和周总理

经过通电话,毛主席为周总理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是选择一个“代总理”,让代总理接替周总理主持国内事务。

但是问题来了,新中国百废待兴,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是从战争中走出来的老一辈革命家,谁有这样的能力可以接替周总理处理事务呢?

刘少奇同志是有能力的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要先说毛主席去苏联后,代理主席的同志,那就是刘少奇同志。

在长时间的革命岁月,每当毛主席出差时,都是刘少奇接替毛主席,代行主席职务。

用毛主席的话说,刘少奇同志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

图|刘少奇

1945年毛主席去重庆谈判期间,就是刘少奇同志第一次代理主席职务。

去重庆谈判明显是蒋介石的鸿门宴,但毛主席还是从全局出发,决定和周恩来任弼时等一起到重庆和蒋介石谈判。

此去是凶多吉少,为了以防万一,毛主席在临行前做了一项重要安排,就是让刘少奇同志代理中共中央主席,毛主席外出期间,一切事务交给刘少奇同志打理。

这样的安排,足以看出毛主席对刘少奇同志的高度信任,当时在党内有能力的同志不少,但毛主席对刘少奇同志的能力没有任何怀疑。

图|毛主席去重庆

毛主席去重庆期间,也是刘少奇同志最为忙碌的时候,既要协调全国各地区八路军的行动,又要配合重庆的同志。

早在十几年前的苏区时,刘少奇的正确主张就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当时苏区缺医少药,经济和文化都需要大力改进,刘少奇同志提出的很多见解,都让毛主席刮目相看。

尤其是红军到达陕北后,他出任中共中央代表、北方局书记时,坚定地完成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决策,在延安期间,刘少奇同志还做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著名演讲,轰动一时。

重庆谈判后,毛主席回到延安因为身体不好,一直是有刘少奇同志主持中央的工作,一直到1946年春天,刘少奇出色地完成了毛主席交给他的任务。

图|刘少奇

而这次访问苏联,毛主席在出国前,依然把代理主席的事情交给了刘少奇同志,从1949年12月毛主席离开北京到1950年3月,近4个月时间,都是刘少奇在代理主席,主持日常事务。

这期间,刘少奇的工作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好评,首先是解放战争的尾声,在云南的卢汉起义后,刘少奇批准成为了云南军政委员会,再是进行了土改工作,基本上是按照毛主席的想法有序推进,在西藏等地,也有效解决了拉萨上层的活动。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农村基层政权不稳定,在刘少奇同志的认真工作下,最终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毛主席回国后,对刘少奇同志高度好评,毛主席说:“少奇同志是大公无私的。”

值得一说的是,毛主席十分佩服刘少奇同志的学习精神,他有什么不懂的就去学,难怪毛主席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1958年毛主席曾多次对党内的同志说,打算辞去国家主席职务,很多人当时以为,毛主席辞去主席职务,一定是朱德同志上任了。

但毛主席提出让刘少奇接任国家主席,毛主席说:“不是说朱德同志不适合,而是相比而言,刘少奇同志更适合。”

毛主席外出期间,一直都是刘少奇同志代理主席,毛主席对刘少奇同志的工作能力也是表示肯定的,所以刘少奇接任国家主席,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1959年4月,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刘少奇同志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他的真知灼见,接任毛主席名副其实。

图|周总理

毛主席亲自推荐代总理

1950年毛主席去苏联访问,后来又叫周总理也马上去苏联谈判,既然刘少奇同志代理主席职务,那么谁可以代替周总理主持事务呢?

从当时党内的领导人看,新中国成立后大家都各司其职,一些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将帅都在各个军事岗位,可以接替周总理位置的人凤毛麟角,几乎没有。

毛主席自然是知道这一点,当周总理提出这个困难后,毛主席推荐了一个人,最后这个人经过大家商讨,全票通过。

毛主席说:“我建议,由董必武出任代总理。”

图|董必武

实际上,论资历,论贡献,论能力,论威望,毛主席推荐的董必武先生是完全适合代理总理一职的。

董必武出生于1886年,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董老”,如此尊重,并不单单因为董必武更年长,重要的是董必武不仅参加革命早,而且贡献很大。

辛亥革命后,董必武就毅然放弃了自己稳定的工作,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救国的革命道路,党内的同志都说,董老先生从一个晚清秀才成为坚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这是极其不易的。

不久,他跟随孙中山先生,先后加入了同盟会,开始了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

1919年从北大回到湖南的毛泽东开始创办《湘江评论》,董必武先生得知后,专门去购买,用行动支持青年毛泽东的革命思想。

1921年董必武还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了重要的创始人之一。

因为年纪的偏大,董必武先生一直以特殊身份领导着我党的隐蔽战线工作,这和日后周恩来领导的地下党一样。

当时在董必武手下工作的知名人物,一个是熊向晖,号称是我党最优秀的特工,曾经为我党传递过价值极高的情报。

图|沈安娜

还有一个是沈安娜,在董必武的教导下,沈安娜曾秘密潜伏在国民秘书处,国民党的很多高级会议沈安娜都了如指掌,这些价值不菲的情报都是董必武的功劳。

陈毅元帅就曾专门夸赞过董必武先生的情报工作,他说:“董老的一句话、一封信,抵得上十万大军!”

对于毛主席而言,他最敬重的就是这些老前辈,青年毛泽东在革命早期,没少求助他们帮忙,董必武也是“延安五老”之一: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董必武、林伯渠。

图|延安五老

值得一提的是,在长征前,除了吴玉章同志被派到国外工作外,其他四位老人都参加了长征,人老心不老,他们这种精神本身就值得敬重。

新中国成立前,董必武老先生还为国家的经济事业出谋划策,我们的第一套人民币,上面有“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小字,就是出自董必武之手。

所以毛主席推荐董必武为代总理,也是对董必武先生的高度信任,当时决定下来后,董必武老先生是拒绝的,他说自己力不从心。

毛主席多次劝说,董必武先生才接受了这个建议,当时他已经64岁高龄,但依然顶着压力,在周总理外出的2个月期间,硬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当时的新中国,刚刚从战争中脱身,可以说百废待兴,很多地方都面临着吃不饱饭的问题,董必武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

上任代总理后,他第一时间成立了“中央救灾”委员会,还特地提出了“生产自救、节约渡荒,群众互助,以工代赈,并辅之以必要的救济”的行动方针。

在董必武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干部都选择深入基层,了解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因地制宜,最后通过全国募集,筹集到了十几亿公斤的粮食送到各大缺粮重灾区。

不仅如此,董必武在2个月的时间内,还起草并主持了10几次大型会议,还参与并制定了《婚姻法》《人民法庭组织原则》等十多条法令通则。

等周总理从莫斯科返回国内,董必武老先生的“代总理”一职也顺利结束,他在日记中曾记录了当时的感受,他说:

国事甚是家事,吾心有余而力不足,两个月虽不长,可繁忙的,劳心程度却不是常人所感想,荣耀背后的考验需革命同志的团结努力方可实现。

不管是能力还是贡献,董必武老先生都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更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一致肯定,他是新中国的功勋。

图|董必武晚年

1975年4月2日,董必武先生在北京病逝,他和毛主席有着共同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并且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终生。

周总理逝世后,毛主席选择了华国锋

1976年1月8日,全国人民敬爱的周总理在北京逝世,但是国务院的事务还需要处理,毛主席提议让华国锋同志担任国务院代总理,主持日常事务。

三个月后,毛主席提议,让华国锋同志上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职位,中央政治局全票通过。

要知道,在新中国成立后,华国锋同志只是一个县委书记,也是如何被毛主席看中,最后还成为国务院总理呢?

图|华国锋

华国锋是地地道道的山西人,说的一口太原话,新中国成立前,华国锋在山西交城工作,当时解放军打到南京,按照有关要求,华北的干部“留一半走一半”,去接替南方工作。

为了全国解放事业,华国锋毅然带着妻儿告别了家乡,来到了湖南省湘阴县担任县委书记,随后又被调入湘潭县。

巧合的是,湘潭县正是毛主席的故乡,1955年毛主席曾到家乡视察,兢兢业业的华国锋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

还源于一篇纪实报道,华国锋调到湘潭后经过长时间的深入群众后发现,这里虽然号称是鱼米之乡,但这里的老百姓生活困难,甚至吃不饱,还有的人在啃树根,不仅如此,华国锋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大力发展农业等。

图|战争时期的华国锋

随后,他把这封报告递了上去,在那个年代,可以像华国锋这样说真话的领导屈指可数,这封报告无意间被毛主席看到了,毛主席对这个地委书记刮目相看。

1955年在家乡视察时,毛主席除了接见了省委的领导外,专门点名见了华国锋,那是毛主席那次接见的唯一一个不是省级以上的干部,毛主席说:“你的那篇文章我看过了,欢迎我们的父母官啊。”

毛主席告诉华国锋,我就是湘潭人,你说的句句属实。

这给了华国锋巨大的鼓舞,随后,华国锋在湘潭进行了大的农业改革,甚至提出了十分客观的建议。

不久后,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上,毛主席破例让华国锋参加,可以说,华国锋在这次会议上受益匪浅,毛主席的点名,改变了华国锋的人生。

当时在湖南做实验的农学院毕业生袁隆平正在做水稻实验,华国锋得知后专门找到袁隆平,并给与大力支持。

刚刚调到省里当省委书记的华国锋对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事业高度重视,在几乎没有人认可的情况下,袁隆平冒着风险给他批了大片实验片,让袁隆平放开手去干。

图|袁隆平在做研究

当时华国锋不在乎自己的名利,只考虑到南方百姓的温饱问题,袁隆平一次次的失败,华国锋就一次次的支持,两个人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70年在湖南举行的第二次农业学大寨科技经验交流会上,华国锋特地让袁隆平参加,他说:“工作中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不要怕困难,希望你们研究下去,相信你们可以成功的。”

不久后,华国锋专门和周总理作了汇报,希望拨款100万元支持杂交水稻的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袁隆平和同事们一鼓作气,克服种种困难,最后成功推广了杂交水稻,这项伟大的研究震惊了世界。

图|华国锋和袁隆平

而此时的华国锋早已经被周总理看重,经过和毛主席商量,决定让华国锋同志到中央工作,当时华国锋出任国务院业务组副组长,并可以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

虽然当时的华国锋还没有重大决策权,相比在省里工作也比较杂,但华国锋踏踏实实,全心全力协助周总理,完成了国内各种经济问题。

为了锻炼华国锋,周总理专门把经济和人才培养的事情交给华国锋,在几年的时间内,华国锋让全国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不仅如此,他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领导了国内高端国防项目研制,这一切毛主席都看在眼里。

1976年初周总理逝世后,华国锋担任代总理,期间唐山发生了大地震,毛主席因为病重,专门把华国锋叫到身边:“快,快去唐山,一定要尽力救人!”

华国锋知道毛主席心系唐山,毅然亲自奔赴前线,他站在唐山灾区对大家喊话道:

“毛主席对大家十分关心,我就是带着毛主席的嘱咐来的,这次地震考验了唐山人民也考验了全国人民,战士们和唐山人民必然会坚持到最后,毛主席和大家同在!”

没有想到,还没有一个月,毛主席突然病重。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华国锋当机立断,带领党内的同志及时稳定了社会秩序,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作出的重要贡献。

图|华国锋

在毛主席逝世的几年后,华国锋更是无限忠诚,他不仅全力把国家经济搞上去,而且还着重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以及教育事业,甚至在外交事业上也全力投入,让国家一步步向前发展。

1980年,华国锋表示要辞去国务院总理职务,一年后又主动辞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职务,他说要把机会让给更有能力的年轻人。

是的,毛主席没有看错,华国锋是党的好战士,是人民的好战士,他拥护党中央的领导,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无论是刘少奇,还是董必武,还是华国锋,他们都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奉献了毕生精力,还有毛主席的高瞻远瞩,他们都让后人永远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董必武   代总理   延安   苏联   唐山   全票   重庆   总理   主席   同志   适合   能力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