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杨靖宇割头的日军,结局如何?毒杀自己妻儿后剖腹,侄女谢罪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全数退到山海关内,让出了大好河山。

不到半年时间,1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尽数沦落日军之手。

可东北人民的反抗从未停止,在白山黑水之间驰骋的各种武装组织,顽强地抵抗着日军, 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意志。

尤其令日伪军闻风丧胆,由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他们活跃在东北三省各地,用游击战的形式,不断袭扰敌人,有效地牵制了敌人的兵力。

1939年,日本关东军调集了22万重兵,以及7万余人的伪军,展开了一场围捕,妄图消灭东北抗日联军。

因为自然环境恶劣,缺衣少食,在敌人的围困、堵截下,大批抗联战士壮烈牺牲,谱写出了悲壮的哀歌。最终,由于叛徒的告密,杨靖宇将军暴露了行踪,但他坚持战斗至最后一人,牺牲在了密林。

残忍的日伪军,割去了杨靖宇的头颅,但执行这一任务的日军军官的结局竟然令人咂舌。

直至数十年后,他的后人还曾到东北对先人当年的行为表示谢罪和忏悔,这又是为何?

及腰深的雪中,三步两步,杨靖宇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1939年的冬季,蒙江一带的雪一场接着一场,日伪军的围困也一步步地紧逼。

在严寒中,抗联队伍忍饥挨饿,弹药即将告罄。为了能够突破日伪军的封锁线,杨靖宇改变了策略,将部队化整为零、用小股游击作战的方式,突破重围。

同时,杨靖宇还寄希望于早先布置下的秘密“窝棚”, 让抗联战士们栖身于密林,藏在“窝棚”里,挨过这个严冬。

关东军已经下达了不惜一切代价,消灭杨靖宇的命令。

在外围,日伪军已经布置了重兵,封路、围山;山区里,“讨伐”队以“拉网”的方式,一片林子一片林子地搜索,随着不断收缩着包围圈,抗联的小股武装不断被消灭。

在山脚下,一阵阵嘈杂的嘶喊声后,日伪军的“讨伐”队集结起来。

由于得到了汉奸提供的信息,日伪军准备再次上山寻觅杨靖宇的踪迹。

这一天,日军的飞机从抗联战士们的头顶飞过,撒下了一大片传单,警卫员拾起了一张,径直递给了杨靖宇,他看后愤怒地吼道:“要我们放下武器?除非日本鬼子滚出中国!”

在风雪中,杨靖宇率领身边仅有的几名战士与敌人周旋。

尽管几天已经没有吃上一顿饭,但杨靖宇还是激励着战士,说着:“天黑前,我们冲进青江岗,敌人就没招了。”

突然间,枪声骤起,日伪军发现了隐藏在雪中的杨靖宇以及身边的抗联战士。

日伪军人数众多,向着抗联战士们连续发起攻击,十几个战士先后牺牲。

在激战中,杨靖宇身边的小战士刘福太中弹倒地,黄生发的大腿挨了一枪,杨靖宇命令道:“小黄,你们随伤员撤到北山,我掩护你们撤退!”

就这样,杨靖宇身边本就不多的战士,再次分兵两路。杨靖宇和两名抗联战士踩着三尺多深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趟着,吸引了日伪军的注意力。

日军资料中详细记载了这次追踪杨靖宇的行动“早晨出发时,队伍有六百人,渐渐地大部队慢慢被落下,前面追击的队伍仅有200人、100人,直至仅剩下了50个人。”

而身材两米多高的杨靖宇,在雪地中,三窜两窜便将敌人远远甩在了后面,随后消失在了密林深处。

此时,“讨伐队”的警佐西谷眼见着已经发现了杨靖宇,却没有抓获,正在大发脾气,训斥着属下的日伪军士兵。

伪通化省警务厅厅长岸谷隆一郎更是狂躁不安起来,怒吼着:“封山,困死杨靖宇!”

汉奸,出卖了杨靖宇的行动路线

为了将杨靖宇以及抗联战士们困死,日伪军早已对山区的百姓发出了告示,敢于接济抗联的,按“反满抗日”罪论处,杀无赦。

摄于日伪军的淫威,百姓们连上山砍柴都不敢带着干粮。碰到了生人,更是不敢搭话。

除了围困,还有不断地分化瓦解。日伪军早就发出了高额的赏金,要买杨靖宇的项上人头。

他们还利用金钱和高官诱惑抗联战士以及杨靖宇身边的亲信投降。

而那些被俘的抗联战士中,有的人没有扛过敌人的威逼利诱,以程斌、张秀峰为首的叛徒,就是这样将抗联的习惯行军路线和隐身之处出卖给了敌人。

此时,杨靖宇和身边的两名战士在深山密林寻找到了一处可以藏身的“窝棚”。

在此之前,汉奸已经将杨靖宇暗中布置的窝棚捣毁了大部分,而眼前的这个“窝棚”里没有任何食物,他们只能剥开厚厚的树皮,用里层的嫩皮充饥。

情急之下,杨靖宇派身边的战士趁着夜色潜到附近的村里买些干粮,但在半路中却遇到了几十名日伪军,激战过后,这二人也惨死在了枪口之下。

不幸的是,日伪军在这两名战士的身上搜出了杨靖宇的一枚印章,从而认定杨靖宇就在不远的山中。

岸谷隆一郎命令警佐西谷再次纠集起“讨伐队”,准备搜山。

杨靖宇等待了许久,不见派出的战士们回来,已经预料到了有意外发生,便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了“窝棚”,孤身向西南方向走去。

他冒着刺骨的寒风,棉鞋早已跑烂,积雪钻进了棉鞋,结成了冰疙瘩。

第二天早晨,杨靖宇在山上遇到了几个砍柴的农民,他试探着拿着钱打算从他们那里买上一双棉鞋和食物。

这几个农民看见眼前这位身材魁梧的大汉,不由得想起了山下早已尽人皆知的通缉。

在心中已经猜出他究竟是何许人。其中一个农民壮着胆说道:“你还是投降吧,告示上说不杀投降的人。”

杨靖宇笑了笑,看着这几个农民,不免痛心地感叹着:“老乡们,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那还有中国吗?”

就在这天,杨靖宇没有等到这几位农民答应送来的棉鞋和食物,却等到了大批的“讨伐队”。原来,这几位拿起了杨靖宇的钱,径直去了山下找到日军汇报。

日伪军“讨伐队”终于在一处叫三道崴子的地方堵截到了杨靖宇。

此时,杨靖宇依然没有放弃抵抗的念头,他拖着沉重的步伐向山顶跑去,可脚步却越跑越沉。

据日伪军的资料中记述:“杨靖宇已经断粮数日,但行动速度依然迅速,他像巨人那样跑着,逃进了密林。”

敌人一边向杨靖宇奔跑的方向开枪,一边分左右两队包抄过去。警佐西谷率日伪军在后面紧追不舍,终于把杨靖宇围困到了一棵树下。

警佐西谷对着杨靖宇喊道:“杨司令,你跑不掉了,投降吧!”

杨靖宇靠着树,迅速将身上携带的最后几份文件焚毁,气喘吁吁地说道:“杨司令也是你们能活捉的吗?”

随后,警佐西谷不断向杨靖宇劝降,提到了程斌、崔胄峰都已经得到了高官厚禄。

可杨靖宇一听到叛徒的名字,用愤怒的子弹做了最后的回击。

日伪军一步步逼近,还打死了冲在最前面的两个敌人。

这时,一颗子弹击中了杨靖宇的左腕,手枪掉在了地上,汩汩的鲜血瞬间流出。可他又掏出了另外一支手枪,继续还击。

警佐西谷见生擒已无可能,便命令猛烈开火,一排子弹过后,杨靖宇胸部中弹,杨靖宇重重地倒在雪地上。

这一天,1940年2月23日,中国农历年的正月十六,杨靖宇将军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

为纪念杨靖宇将军,1946年,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佐西谷看到了倒在血泊中的杨靖宇,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急忙对身边的人说道:“立即去报告,杨靖宇已被击毙!”

割掉杨靖宇的人头,岸谷隆一郎未得善终,殃及家人

杨靖宇的遗体上覆盖了一张白布单,绑在了一块门板上,从山上拉了下来。

此时,在日伪军心中,不禁泛起了众多疑问。这个身高两米的大汉,是靠着什么力量在断粮五天五夜后,还能坚持作战。

岸谷隆一郎命令手下掀开了白布单,在杨靖宇的身上至少有十几个弹孔,颧骨凸出,两腮塌陷,浑身血肉模糊。

随后,日军军医剖开了杨靖宇的腹部,发现在他的胃中只有草根、树皮和一点点棉絮,竟无一粒粮食。

日伪军对于这一结果大为震惊,不得不为眼前的这位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的壮举所折服。岸谷隆一郎默默流下了泪,沉默了许久。

可残忍的岸谷隆一郎还是下令:铡下杨靖宇的头颅!

历史也永久地记下了这个刽子手的名字。

之后,岸谷隆一郎将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研究中国人的抗日精神上面,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内心的痛苦随之不断加剧。

随着日军在战场上一步步的失利,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前夕,岸谷隆一郎在毒死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女儿后选择了剖腹自杀。

在遗书中,岸谷隆一郎提到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以及那个让他永远不能忘记的人——杨靖宇。

他写到:“中国拥有像杨靖宇那样的军人,就不会亡国。”

岸谷隆一郎的死,是死于日本军国主义的灌输,他甘愿充当日本侵略中国的工具,在中国他残忍地杀害了无数的抗日志士,身上背负了笔笔血债,可以说是死有余辜。

也许在他研究中国人的抗日心理后,认识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错误,可他的家人却成了这场不义战争的无辜殉葬品。

1999年,一位六十多岁的日本老人来到了位于吉林通化的靖宇陵园。

这位老人此行的目的是向杨靖宇将军谢罪,为日本向中国发动的那场侵略战争谢罪。而她的身份却十分特别,就是岸谷隆一郎的侄女岸谷和。

作为岸谷隆一郎直系亲属,岸谷和不仅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民表示友好,还对那段曾经不堪回首的历史十分感兴趣,花了大把时间研究岸谷隆一郎,研究中日关系。

用她自己的话来讲:“我在年轻的时候起,就赞同中国的革命,杨靖宇将军是我最敬仰的人。”

而对于叔叔岸谷隆一郎思想前后的变化,岸谷和有着更加透彻的见解。

她肯定地表示,岸谷隆一郎的思想在战争后期虽然有着种种变化,但他却无法改变自己曾经是一个忠于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者。

直至2019年10月24日,一个日本访问团,来到了吉林通化,拜谒了靖宇陵园。

同时,他们还带来了岸谷和对杨靖宇将军不幸遇难的一份忏悔,一份谢罪,并献上鲜花以表达敬仰之情。

这一年,岸谷和已经八十多岁,由于腿脚不便,所以未能成行。但是在日本的她,依然表示,对于日本的侵略行为,谢罪多少次也是不够的。

结语

在近代,日本在军国主义和法西斯思想的熏陶下,走上了侵略亚洲其它国家的歧途,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

在日本,也有很多在二战时期参加侵略战争的老兵,在回到自己的国家后,幡然醒悟,对自己的经历感到忏悔,向曾经犯下的罪行感到无尽的悔恨。

然而,时至今日还是有一些顽固的军国主义分子,依然不思悔改,不承认曾经犯下的累累血债,这是应当值得警惕的问题。

愿日本有更多的像岸谷和老人一样的人,面对现实,正视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日军   通化   伪军   窝棚   棉鞋   妻儿   日本   侄女   中国   战士   敌人   结局   身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