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红军吞下密件后牺牲,敌人残忍对她剖腹,53年后儿女与丈夫团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革命年代的爱情,很少花前月下,多的是生离死别。

许多革命青年男女在血与火的斗争中,结下深深的革命友谊,进而走到一起成为夫妻。

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们唯有放弃爱情,甚至亲情,谱写了一幕幕令人扼腕叹息的凄美故事。

陆定一

1981年,有一位副国级领导,为了纪念在战争中失散被敌人杀害的妻子,还有自己当年失散的子女,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纪念。

他是一位老革命了,早先参加过红军,后来先后担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和解放日报》总编辑。

他的文章《老山界》《金色的鱼钩》,都被列入小学语文课本,读起来脍炙人口。他就是原国务院副总理、中宣部长陆定一

这篇文章饱含深情,感动了很多读者,而且竟促成了陆定一和失散的女儿的重逢。

大人物陆定一在革命年代的伴侣是怎样的女中豪杰?他们经历了怎样曲折的故事?

茫茫人海中,这位年迈父亲和失散子女是怎样重逢的?

让我们来一起了解烈士唐义贞和她的故事……

陆定一

忆红军妻子陆定一

陆定一是江苏无锡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到1966年,曾担任了21年的中宣部部长。唐义贞是陆定一的第一位夫人,1909年出生于湖北武昌金口镇。

他俩因革命相识相恋,结婚生子,又因革命而分离,天人永隔,一家失散多年。

唐义贞的英勇事迹,以及她和陆定一的革命爱情,研究最深入最全面的,当属陆定一本人。

晚年的陆定一对英年早逝的唐义贞烈士一直十分怀念,专门写了《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来纪念她。

他在文中深情地写道:

“唐义贞牺牲的时候,只有25岁。在民主革命中,牺牲的烈士千千万万。我所以纪念她,不仅因为她是我的亲人,还因为她是宁死不屈的革命者……”

《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

陆定一为世人保留了唐义贞烈士的珍贵资料,尽最大可能再现了唐义贞光辉的一生,也是对他们宝贵革命爱情的最好纪念。

也正是因为陆定一的革命深情,才使得唐义贞的故事广为人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研究,也使得流落民间的子女得以探寻自己的身世,最终迎来至亲的重逢。

唐义贞究竟是怎样一位奇女子?

唐义贞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金口镇当地有名的中医世家。

祖辈秉承着悬壶济世的风尚,才培养出唐义贞这样深明大义的子女。

她小时候就十分聪慧、心地善良,不仅在家能协助打理家务,在学校也十分乐于助人。

每到假日,她还招呼那些受封建婚姻迫害的女同学到家里暂住,对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早早种下了革命的萌芽。

唐义贞

1926年,在湖北女子师范读书的唐义贞接触到很多革命刊物,感觉到革命思潮与自己救国救民的愿望很一致,就逐步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危亡联系在一起。

思想进步的唐义贞和几个同学一起,光荣地加入了中共青年团。

1927年,在武汉的白色恐怖氛围下,18岁的唐义贞不惧危险,与密探、特务周旋着,在汉口江岸铁路工人中做组织和宣传工作。

为了不暴露行踪,她每天一早从后门离开家,专门走偏僻的地带,渡过长江到达工厂开展党交给的工作。

一次次完成了极度危险的任务,颠覆了人们对一个年纪轻轻的弱女子的刻板形象。

莫斯科中山大学旧址

由于她表现十分优异,1927年秋天就被组织上作为重点培养的人才,送往莫斯科的中山大学去深造。

而她和陆定一的缘分,也从异国他乡的校园开始。

比她大3岁的陆定一,早年就投身革命,1928年底,他作为中共驻少共国际代表、团中央宣传部长来到莫斯科,正是年轻有为,潇洒俊朗。

两个热血青年、革命战士志趣相投、惺惺相惜,很快由陌生到熟识,互生情愫,走到了一起。

1929年12月,他们在莫斯科结为夫妻,成为革命的伴侣。

国危山河破,亲人聚少离别多

一年后,新婚燕尔的陆定一在组织安排下回国工作。

唐义贞本来准备留下继续学业,但过了不久也有机会回国,她就结束学习返回,到上海和丈夫团聚。

小别重逢的他们,也许不会想到,这将是他们革命人生中难得的一段甜蜜和安稳时光。

1931年11月,夫妻二人共同赶赴江西瑞金苏区,走马上任新的职务。

陆定一当上苏区宣传部部长,唐义贞则担任了药材局局长。

而此时,唐义贞已怀上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当年12月底的时候,整日为工作奔忙的唐义贞不得不停下来,在一个叫“叶坪”的地方生下一个女孩。

唐义贞(左)

她和丈夫一商量,就给女儿以出生地为名——叶坪

此后的日子里,两个人因为都有重任在肩,加上形势紧迫,更是聚少离多,经常一忙就是几个月不见。

在那段岁月,红军几次反“围剿”失败,到了1934年10月再次受到敌人重创。

红军主力决定进行战略转移,也就是后来在世界军事史上留下不朽传奇的长征

而唐义贞此时正怀着第二个孩子,没办法和大部队一起东奔西走,只能留在苏区继续革命工作。

在临近分别之际,陆定一看着挺着大肚子的妻子,内心十分不舍,他预感到这一去很可能再难相逢。

红军长征

其实唐义贞也知道,无论是留下,还是随队伍前进,都面临着敌人的无情追击,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但既然选择了革命,就不会在乎这些。

她唯一想的是,先找地方安全把孩子生下来,毕竟这是他们爱情的结晶、生命的延续。

所以这次的分离,在所难免。

他们二人互道珍重,临别还约定了第二胎孩子的名字,就叫小定

但正是这次生离,成了最后的诀别。

随着大部队的撤离,苏区的工作只能转入地下。

即便如此,每天都有同志被敌人抓捕、杀害,唐义贞小心翼翼地隐藏行踪,但带着3岁的女儿,又怀有身孕,十分地不方便。

毛泽覃

她思来想去,就决定忍痛把女儿送人抚养。

在一个叫雩都的地方,有一位名叫张德万的老乡与唐义贞相识,答应帮她找个人家寄养女儿。

忍痛送走女儿,唐义贞和毛泽覃、贺怡夫妻二人一道避开敌人,向长汀一带转移。

几人走了一整天,晚上走到长汀圭田乡的时候,唐义贞的肚子就开始剧烈疼痛。

贺怡同志意识到她要临盆,就赶紧找地方为她接生。

打听到正好当地有位伤残红军的家,就上门求助。

这户人家正是范其标家,唐义贞疼了一晚,第二天产下一个男孩。

唐义贞按照和陆定一的约定,给孩子起名“小定”。

唐义贞烈士遗物

她本想等身体略恢复一点,就带着小定离开,但白匪兵出没越来越频繁,再不走就危险了。

无奈之下,只能央求范其标隐藏孩子的身世,代为抚养,留下了一条毛毯、一个铜脸盆,还在一个包裹写上老家的地址,后来也就有了本文开头那一幕。

在逃亡路上,唐义贞本来身无长物,留下的东西几乎是她所有的家当了。

她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能保护小定,能亲手抚养他们的小儿子长大,等到与丈夫重逢的那天。

可战争中带着婴儿更给大人和孩子平添了无数危险,如今只有交给老乡,当做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来养着,还能多一线生机,多一点希望,将来革命胜利,再来母子相见。

唐义贞和陆定一

范其标一家也看出唐义贞的不舍和无奈,就对她说:

“放心吧小唐同志,我们既然答应帮你养大这孩子,就一定当自己生的一样,只要有我们一口饭吃、一件衣服穿,就决不让他饿着、冻着!等革命胜利了我们就让孩子去寻你!”

慷慨赴死,巾帼英豪令人敬仰

唐义贞离开范家不久,就遇到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她们一行人左冲右突,想尽一切办法突围,但还是在一条山沟里被俘。

她被抓后,趁着夜色和战友互相咬断绳索,逃了出来。

奈何敌人众多,又被搜到抓了回去。

她的胆识和气魄,使敌军感觉到她不是普通士兵,没准是一个重要人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就把她提出来严刑逼供,想获取更多我方的信息。

一开始,国民党感觉唐义贞一个女流之辈,吓唬吓唬就招了,没想到根本没用。

于是他们丧心病狂地对她用尽酷刑,唐义贞被折磨得昏死好几回,又被用冷水浇醒。

但她始终咬紧牙关,没吐露半点秘密。

审讯官决定先留下活口,再想办法从她嘴里弄出点什么,就把她单独关了禁闭。

唐义贞稍一缓过口气,想起自己衣角藏着一张撤退的路线图,如果让敌人拿去,会给前期撤离的同志带来巨大危险。

于是她强忍剧痛,颤颤巍巍拿出纸条撕碎,放到嘴里要吞下去。

唐义贞牺牲处

哪知监视她的敌人发现了这一举动,立刻打开门要夺下纸条,她拼命嚼碎咽了下去。

敌人狠狠地拷打她,问她到底吞下了什么?

唐义贞只给他们蔑视的微笑。

气急败坏的敌人把唐义贞直接拉到刑场,用枪顶到她头上,下了最后通牒,要么招要么就地枪决。

唐义贞早把生死抛到一边,根本不为所动。

随着一声枪响,年轻的唐义贞就此牺牲,敌人毫无人性地剖开她的腹部,妄图找到她吞下的机密,却一无所获。

多年后,贺怡同志对陆定一讲述当时的情况:唐义贞同时对敌人破口大骂,敌人把她的肚子剖开,让她痛死,唐义贞同志死的时候,满口是土。

如此惨烈的牺牲,敌人的残忍令人愤恨,唐义贞的无畏令人永远敬仰。

陆定一很久没有找到唐义贞,直到1943年11月,才从贺怡同志那里得知妻子壮烈牺牲的消息,还有在身临险境时,唐义贞的“遗言”:

“只要我一息尚存,必定为革命奋斗。相信你也一定会这样做的,至于夫妻,是次要的。如果能够团聚,当然愿意;为了革命而办不到的时候,只能随它去了。”

总是血脉相连,终得父子重逢之日

陆定一尝试找过两个孩子,但兵荒马乱,他又有重任在肩,就搁置了下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陆定一先后担任中宣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到了副国级。

陆定一

他心中一直放不下第一任妻子为他留下的两个孩子,他曾委托当地的同志协助查找。

但由于线索很有限,加上在他自己身上也发生一些大的变故,就没了结果。

而就在这一年,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一户人家里,15岁的男孩范家定第一次得知自己的身世。

他的养父范其标,一直惦记着那位姓唐的女红军托付的事。他告诉范家定当年的情形,还拿出三样东西给他看:当时女红军留下的毛毯、蓝布包裹,还有一个铜制脸盆。蓝布包上依稀有字迹,但却难以辨认。

年轻的范家定内心五味杂陈,自己不是范家亲生,那亲生父母现在何方?

没有线索没有头绪,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线索。10年后,他听别人建议用漂白液泡了蓝布包,竟然看到原有字迹:“送胜利县平安区琵琶乡卫生材料厂,唐一真同志收。”

经过多方打听,这位“唐一真”,正是红军女烈士唐义贞,而她的丈夫正是大名鼎鼎的陆定一

按说,范家定可以就此与父亲相认了,可天不遂人愿,兜兜转转直到1979年,父子俩才第一次相见。

已经十分苍老的陆定一和过了而立之年却素未谋面的儿子,人生中头一次见了面,真可谓是双双无言、唯有泪千行。

这条父子相逢之路,他们竟然走了45年。

陆定一把范家人请到福州相聚,向范家定的养父母表达了深深的感谢。

范其标请陆定一把范家定的姓氏改回姓陆,陆定一拉着老范的手说:

“在那样艰苦的年代,你们把他抚养成人,恩情胜过亲生父母,就留下范姓,改名叫陆范家定吧”

大家都接受这个建议,两家人的关系也更加亲近。

儿子找到了,却还有一桩心事未了,陆定一与唐义贞分离时,已经3岁的女儿叶坪一直下落不明。

陆定一和毛主席

陆定一常常念叨着,如果在自己去世前没能见到女儿,九泉之下无法向唐义贞交代的。

怀着深深的思念,陆定一写下了《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并公开发表。

文中他回顾了唐义贞光辉战斗的一生,和他们之间的过往,特别充满遗憾地描述了寻找女儿未果的情形。

结果正是这篇文章,使他多年寻女之事,彻底迎来转机。

1987年9月,一位叫赖章盛的人看到陆老的文章,他越看越觉得里面关于叶坪的种种细节,和自己母亲张来娣的情况极为相似,他鼓起勇气给陆定一写了一封信。

没想到陆老接到信后,就让陆范家定来到张来娣所在的南昌,在一个菜园中,他们见了面。

陆定一和女儿叶坪(右二)相认

看到这位妇女的面容,他的心一下子狂喜,太像了,太像父亲陆定一了。

经过有关部门同志协助进一步核实,这位张来娣就是陆老失散53年的女儿叶坪。

1987年11月,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顾委常委的陆定一来到南昌,见到了饱经岁月风霜的女儿叶坪。

当年分开时,她还是个牙牙学语的幼儿,陆老颤抖着手拉着叶坪,笑中带泪地叹息:

“回来了,都回来了,可惜义贞看不到……”

是啊,唐义贞英勇就义时,也许不会想到半个世纪后的这场重逢。

陆定一和陆范家定(左)、女儿叶坪(右)

但祖国人民远离奴役和战火的安定生活,一定如她所愿。

当年战火纷飞中,与丈夫分离、与女儿分离、与尚在襁褓的儿子分离,每一次分离,都让唐义贞内心流泪泣血。

但这个二十出头的女战士,却有着超乎寻常的毅力,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革命,为了心中理想,即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在那个年代,就是有一大批像她一样的年轻人在奋战不休,那正是这个国家和民族希望的火种,成为今日中华崛起之光热的源头。

资料来源:

1.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唐义贞:只要一息尚存定为革命奋斗》钟小辉 陈菊华2018年09月21日08:11

2.《 忍痛送走一双儿女,半个世纪后,因为一句称呼,父女竟奇迹团圆!》百家号【江西卫视】2019-09-10

3.《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作者:陆定一。载于《武汉文史资料》2006年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长汀   红军   密件   莫斯科   敌人   牺牲   苏区   烈士   儿女   残忍   年后   丈夫   女儿   同志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