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冠华能力如何?毛主席赞他一文顶两坦克师,联合国大会仰天大笑

乔冠华在联合国大会上仰天大笑的一幕,相信许多人还是有深刻的印象,那是中国扬眉吐气的一笑,也是乔冠华自信的一笑。

乔冠华的能力有多强呢?他虽然不是在战场上指挥军队作战的将军,也不是扛着枪冲锋在前的战士,他用自己的胆识和文化,征服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毛主席看了乔冠华的文章都感叹道:一篇文章有如千军万马,我看他的一篇文章,足足能够顶得上两个坦克师呢。

那么,乔冠华的能力究竟如何,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留学国外,学识渊博

1913年3月,乔冠华出生于江苏省建湖县庆丰镇东乔村,家境殷实,父母都是开明之人。从小乔冠华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资聪慧,学习成绩非常好,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由于学习过于优秀,乔冠华读初、高中时连跳几级,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的哲学系,成为该大学同届学生中年龄最小的学生。

清华大学对乔冠华来说只是一个起点,当年他年仅16岁,就广泛涉猎各领域的书籍,学习了许多有用的知识,为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进步青年,乔冠华也有报国爱国之心,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革命献上了一份力,支持并且参加爱国活动。1933年,乔冠华从清华大学毕业后选择赴日留学,继续攻读哲学,两年后又去德国留学,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一名出色的人才。

乔冠华不仅研究哲学,对军事、政治、文化也都有兴趣,在德留学期间,正是二战爆发时期,国际形势风云莫测,各国疯狂扩充军事力量,战争与军事这方面成为文人讨论的热点,也是国际问题的焦点。

在德留学期间,乔冠华抽空学习研究了军事科学,特别是对德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感兴趣,花了大量的时间来钻研它。

乔冠华不是读死书,而是会通过《战争论》和国际局势相结合思考,为他日后能够写出那些不同凡响的国际评论文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亡我之心不死,乔冠华作为一名爱国青年,决定放弃在哲学这种纯学术领域深造的打算,计划回国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中,为中华民族抗日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1938年,乔冠华乘坐法国的邮轮回到了中国香港,便投身于抗日救国的运动中,开始在媒体《时事晚报》发表政论、国际评论文章,呼吁全世界人民积极抗击法西斯的侵略。

1940年,乔冠华在香港创办“中国通讯社”,自任社长。当时,在欧洲战场上,法国与德国在马奇诺防线周边大打出手,一时间不分胜负。

在一家香港的咖啡馆里,乔冠华和众人就有关于德国是否能占领法国,攻下马奇诺防线的问题展开讨论。当时绝大多数人觉得法国的欧洲老牌强国,陆军强国,更具有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德国必败无疑,会放弃进攻。

乔冠华早年钻研过欧洲的军事理论,对法国的马奇诺防线也有较深的了解,看着欧洲战场上的战报,乔冠华在咖啡厅当着众多中外记者的面大声说道:依我看,三天后,法国巴黎会投降。

这句话把在场的人吓了一大跳,一些人并不认识乔冠华,觉得他是狂妄之徒,说话没什么根据。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乔冠华写了一篇《法国的崩溃》登报发表,文章有理有据,详细阐述了法国为什么会失败的原因,可相信的人并不多。

没想到,三天后,香港再次收到欧洲战场战报的时候,法国巴黎果然投降了,德国绕过了马奇诺防线,从阿登森林进攻,打了法军一个措手不及,战术新颖的德军摧枯拉朽之势占领了法国。

事后,人们再去看乔冠华的文章,会惊奇地发现,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有如此见识,笔锋犀利,让中外记者佩服不已。

联合国大会仰天大笑

早在1939年,乔冠华在廖承志、连贯两人的介绍下,加入了共产党,来到香港开展工作。日军占领香港后,乔冠华奉命前往重庆,在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在那里见到了周总理。

此后多年,乔冠华在周总理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和外交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时间来到1971年10月26日,已经担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欢送美国总统的特使基辛格回国。此次基辛格访华,就是为美国尼克松访华打个前站,乔冠华接待了这位美国好友。

两人在聊天中说起了这届联大恢复中国席位一事,基辛格笑着说道:“我估计你们今年还进不了联合国,待尼克松总统访华后,你们就能进去了。

基辛格的暗示很明确,他认为新中国想重返联大,需要有美国人的支持和帮助,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就可以重返联大了。

听了基辛格的话,乔冠华仰面大笑:“我看,不见得吧!”

事实上,乔冠华还真说准了,就在这一天,联合国大会通过投票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 的一切合法权利,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是新中国外交的重要胜利。

几天后,联合国秘书长吴丹邀请中国派遣代表参加联合国大会,周总理、叶剑英得知消息后,就派谁去联合国大会打前站的问题讨论了起来。

当晚,毛主席邀请众人商议,听完周总理的汇报后,他说:联合国秘书长来电邀请,那我们就派代表团去。至于人选嘛,毛主席指了指旁边的乔冠华,“让乔老爷子(乔冠华)当团长吧”。

毛主席对乔冠华的期望很高,他指出在联合国的第一篇发言要讲出气势!肩负国家和毛主席的期望,乔冠华带着代表团出发了,一路抵达了美国肯尼迪国际机场。

由乔冠华率领的中国代表团来到联合国总部,礼宾司司长锡南·科尔莱非常客气,握住乔冠华的手说:我代表联合国秘书长向乔团长一行表示欢迎和良好的祝愿!

与此同时,锡南·科尔莱向乔冠华介绍了我国代表团的住所,表示有任何需求,可以向自己提出来,会尽最大努力提供相应的帮助。

乔冠华礼貌感谢了锡南·科尔莱和联合国秘书长为中国代表团所做的一切,与此同时,乔冠华还发表了一段演讲:

中国代表团是本着友好合作的愿望而来,是为寻求世界和平而来,是愿和美国人民发展友好关系而来。

在联合国大会召开的前几天,有关人员特意征求乔冠华代表团的意见,就是中国代表团面前的标牌到底写“CHINA”、“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RC”,三个单词的意思分别是“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缩写”。

乔冠华思考一番后还是决定沿用“CHINA”,因为台湾是代表中国的一部分,用“中国”很好,无需改成其它标牌。乔冠华将这件事报告给国内,周总理觉得有道理,批准了他的决定。

此后,在联合国大会上,中国代表团面前的标牌一直是“CHINA”,因为这代表着中国,包括还未完全回归的台湾,它也是我们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71年11月15日,对我国来说,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那天,以乔冠华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在锡南·科尔莱的引导下,走向写着“CHINA”字样的标牌的座位前。

大会开始后,各国代表相继致辞,当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老布什致辞时,他说:美国是反对恢复中华人 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的,但是美国失败了

由此可见,中国重返联合国,那是大势所趋,即便强大的美国也无法阻止,大会成员多数是同意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

大会最后登上讲台致辞的是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他首次出现在联合国的讲台上,修长的身材,穿着一件藏青色的中山装,戴着一副眼镜,健步走向联合国的讲台,神情严肃而坚定。

乔冠华在联大的致辞,语调中肯而略带严厉,显示其发言的分量,整整45分钟的演讲结束后,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乔冠华的演讲赢得了各国外交人员的尊重和赞赏,他把新中国的良好形象展现在了联合国的讲台上,通过这个平台,继而传遍整个世界。

大会结束后,各国代表团纷纷前来与乔冠华握手表示祝贺,他成为会场上最具焦点的人,各国记者争相要采访。

有一位外国记者挤到乔冠华跟前问道:乔先生您好,能否讲讲现在的心情?满面春风的乔冠华随之仰天长笑,那自豪、淋漓尽致的笑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片刻后,乔冠华对记者说:我不是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了吗?

那笑声就代表着乔冠华当时的心情,他仰天大笑的一幕,正好被外国摄影师拍摄了下来,并且登上了《纽约时报》,并且配上了《乔的笑》这个醒目的标题。

乔冠华的大笑,有很大的影响力,有西方记者甚至这样评价道:“乔的笑,震碎联合国议事大厅的玻璃”。

在联合国大会上,乔冠华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了毛主席和周总理交给他的任务,也算是不辱使命了。此后的6年里,乔冠华都是以团长的身份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联大各国的大会,他是新中国外交的大功臣,以非凡的能力,在外交史上留下了精彩的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联合国大会   基辛格   尼克松   坦克师   联合国   仰天大笑   法国   德国   美国   代表团   中国   能力   代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