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

日美开战之前,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元和海军军令总长永野修身去见了天皇,产生了一段日本人对战争态度的对话。日本人解决事情的唯一办法就是发动战争,至于怎么结束战争,他们很少去想。在日本人眼里,过程大于目的,做不做是态度问题,做得怎么样是水平问题。首先他们没有想到他们干的事会引起几乎亡国,其次就是亡国对他们也无所谓,重要的是这一秒钟在爱国就行了。尤其是作为军人,想升官发财的门路只有一条:打仗。和谁打?无所谓,只要打得起来。

《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统帅陆海军”,不是“天皇是陆海军的统帅”或者“陆海军的统帅是天皇”。这和“德意志皇帝”,不是“德意志的皇帝”一样,国家成了天皇家族的私有资产。

威廉一世加冕前,威廉坚持使用Kaiser Von Deutschland,而俾斯麦则坚持使用Deutscher kaiser。这两个称呼关键在于“Von”。简单的解释便是“德意志皇帝”和“德意志的皇帝”,一种从属关系。Kaiser Von Deutschland,表明德意志成了普鲁士国王威廉家族的私产。Deutscher kaiser,只能表明威廉是德意志的皇帝,并不表明德意志属于威廉家族。最终威廉一世在俾斯麦与南德意志的压力下,接受了Deutscher kaiser。但他的孙子威廉二世还是成为了“kaiser 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也成为了末代德意志皇帝和普鲁士国王。

有人评说伊藤博文制定“明治宪法”时,没有认识到“天皇统帅陆海军”这一致命缺陷。真是这样吗?伊藤博文真不知道吗?反正咱不信,咱宁愿相信日本人骨子里对天皇的奴性和混好了必要侵略的劣根性。

首先“明治宪法”的“爹”是同时代的德国宪法,其次伊藤博文是留英海归。更为重要的是天皇拿回权力的过程相对不可思议,军阀打军阀,相对平淡无奇,德川庆喜“大政奉还”、胜海舟“江户无血开城”,相对与众不同,起码和中国王朝更迭史大相径庭。总之,天皇和倒幕派拿到了权力,原来的各藩藩主被任命为藩知事,从诸侯变成了国家公务员,俸禄和贵族地位得以保存。可以说明治政府除了把武士阶层干掉外,拥有权力的人“星星还是那颗星星,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所以明治维新的日本是新思想和旧思想混杂后产生的畸形产物,腐败不是主流,奇葩无死角。

回到开头。

天皇:一旦日美开战,陆军需要多长时间?杉山元:三个月。天皇:在中国事变开始的时候,你是陆军大臣吧,当时你说三个月,现在四年了。杉山元:中国地方太大,所以没有办法。天皇:如果说中国地方大,那么太平洋不是更大吗?杉山元无语。永野修身说,现在的情况是动手术还是不动手术的问题,不动手术肯定死,动手术的话,可能还有救,这时还是希望外交努力的。

以上是二战日本制度和日本高层,以下是日本中低层。

永野修身所谓的外交努力,指的是近卫文磨首相打算亲自和罗斯福谈判,目的是避免战争。但近卫文磨没有去?因为辻政信公开叫嚣,如果首相敢去,我会炸死他。当然,近卫文磨的话属于扯淡,辻政信的话或许能够兑现。

佐级军官、营团级干部为何如此嚣张?因为他们是“精英中的精英”,这些精英掌控着日本军队。当然,这是天皇允许和愿意的。因为“天皇统帅陆海军”,天皇通过什么部门统帅陆海军?陆军通过参谋本部,海军通过军令部。组成参谋本部和军令部的人是参谋,他们被称为“精英中的精英”。有句话:“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本来没错,但在二战的日本可不这样,日军的参谋不带长的比带长的还会放屁。他们放的屁,既响又臭。

中日战争的“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是参谋挑起的;日苏冲突的两次诺门坎事件,是参谋挑起的;日美战争的导火索“法属印度支那进驻事件”,也是参谋挑起的。而且这些参谋都是大佐、中佐、少佐级别的营团级干部。

日本的参谋为什么能够左右战争?因为日本的参谋不受他所在单位领导的领导。联队参谋归师团参谋管,师团参谋归军参谋管,军参谋归方面军参谋管,方面军参谋归大本营参谋管。作为关东军少佐作战参谋的辻政信,他可以直接向诺门坎战役主力的第23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下命令。辻政信甚至会指着联队长的鼻子破口大骂,你去自杀吧!

二战时,包括二战之前(日清战争、日俄战争)日本有三个“二元化”,政治和军事二元化,军政和军令二元化,海军和陆军二元化。也就是政治和军事分离,军政和军令分离,海军和陆军分离。政府管不了军队,天皇统帅军队。政府只负责征兵和给军人发工资,至于军队在干什么?怎么作战?政府管不了。海军和陆军出了名的不和,双方用70%的精力窝里斗,用30%的精力对付敌人,陆军想要建航母,海军想要造坦克,都是参谋组成的部门,陆军叫参谋本部,海军叫军令部,谁也不服谁,名字都不可以一样。

二战日本有个复杂问题,“北进”和“南下”。没怎么复杂,谁抢着算谁的。他们在天皇和高层的默许或沉默下,把“下克上”发挥到了极致。当然,这种默许是通过杀人得到了,有一定放纵性,不可能放纵过度。什么时候过度了?天皇、高层、财阀们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比如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两颗原子弹先后光临广岛、长崎后,第三颗是不是该东京了。

“九一八事变”是中佐石原莞尔、大佐板垣征四郎、少佐花谷正和大尉今田新太郎“下克上”的杰作。被誉为世界三大东方指挥家的小泽征尔,他后面那两个字“征”就是板垣征四郎的“征”,“尔”就是石原莞尔的“尔”。“九一八事变”之前,把参谋本部派来阻止发动战争的作战部次长建川美次“灌倒后”,石原莞尔拿个铅笔竖在桌子上,往右倒不干,往左倒就干,结果铅笔倒在右边。不干了吗?不可能,日本人最擅长上坟烧报纸忽悠天照大神,无论什么时候不装一下不自在。

“两次诺门坎事件”是少佐辻政信“下克上”的杰作。配合他的有个板垣征四郎。时任陆军大臣的板垣征四郎有一句名言:只是一个师团的话,就不要那么烦了,让关东军去吧。这是一句很有名的话,曾被很多人引用来证明日本人对于战争的态度。陆军大臣不耐烦的一句话,百分之五六的军队无所谓了。

其实,板垣太理解辻政信了,他和石原不就是通过“九一八事变”得到了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车马簌的吗,他干嘛要阻止他的后辈。这一点板垣可比石原圆滑得多。到了“七七事变”时,当石原试图阻止牟田口廉也大佐等不要扩大战争之际,这些疯了的赌徒瞪大了眼珠子,你石原当年干的事和我们有区别吗,你石原发达了,我们还穷者呢!于是石原少将因“七七事变”结束了自己的军人生涯。

“法属印度支那进驻事件”是大佐佐藤贤了和少将富永恭次“下克上”的杰作。佐藤贤了这个让议员(他曾经的老师)闭嘴的家伙,是和辻政信一样的恐怖参谋。他的“下克上”强行进驻越南,使日本陷入了对美开战的深渊。

“法属印度支那进驻事件”,导致美国全面中止对日本石油出口并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对于挑事的富永恭次,只过了一时的外放生活,便马上荣升陆军省次官。至于佐藤贤了,不光没有任何处分,还于不久后荣升陆军省军务局局长。

佐藤贤了是东条英机的学生并铁杆。佐藤当中队长的时候,东条是联队长。一次佐藤手下的老娘得了急病,向佐藤借钱,佐藤没钱,于是去东条家借钱,东条也没钱,最后东条让妻子去当铺当了几件衣服后,才解决了佐藤的尴尬。通过这件事,佐藤对东条死心塌地。死心塌地的同时,惹出什么事都无所谓。

和“国军”相比,东条是联队长,团级干部,东条他爹是中将,军级干部。“国军”上校及以上军官过得什么日子,不用多说,显然日军军官的日子远远不及“国军”。日军的大佐、中佐、少佐为何不惜一切代价地“下克上”,不顾国家生死存亡地向人口最多的中国,土地最广阔的苏联,国力最强大的美国接连发动战争?一个字“穷”。从古至今,日本人穷出了时间,穷出了思想,穷出了无耻。

在日本人眼里,过程大于目的,做不做是态度问题,做得怎么样是水平问题。尤其是参谋们,首先他们没有想到他们干的事会引起几乎亡国,其次就是亡国了对他们也无所谓,重要的是这一秒钟里在爱国就行了。这不是军国主义的特性,这是日本民族的特性,只是参谋们把这种特性发挥到了极致。

参谋们从小进入幼年学校,中央幼年学校,毕业后进入军队,进入军队后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回到军队,回到军队后考进日本陆军大学校,陆军大学校毕业后,成为参谋,即精英中的精英。二战时期,日本的陆军参谋全部毕业于陆军大学校。从陆军大学校建校到1945年的60年间只有3000左右的毕业生,平均每年不到60个人,早年只有十几个,所以几乎每一名参谋都会成为将军。毕竟,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成绩在前20%的人才有报考陆军大学校的资格。二战日本被绞死的甲级战犯中,绝大部分都是参谋出身。“上等兵”东条英机是参谋出身,他爹东条英教是陆军大学校第一期的第一名。陆军大学校前几名的毕业生,会得到天皇御赐的军刀。而且日军参谋还有一个标志性的身份象征,参谋绶带。虽然日本海军培养参谋比日本陆军要晚一些,但都是一个德行。

这些参谋不懂社会,不懂政治,或许懂点军事。他们可以把败仗上报成胜仗,把胜仗上报成大捷。山本五十六为何不知死活地去前线视察,因为他在“大捷”后上路见的天照大神。

日美开战前,罗斯福跟日本人提出:只要不继续扩大战争,只要在亚洲老实地保持现状,美国可以承认日本在中国的所有即得利益,包括承认日本扶持溥仪的那个伪“满洲国”和汪精卫的那个伪“国民政府”。那时除了不正常的国家,好像只有苏联承认过伪满洲国。

对于美国人奉献的橄榄枝,日本高层欣喜若狂。只是在德国人、日本外相松冈洋佑和一群少壮参谋的鼓捣下,不得已被迫流产。而对于直接造成“法属印度支那进驻事件”的富永恭次和佐藤贤了,他们为何在得到法国维希政府的同意下,还要强行入驻,不光强占了越南,还和法军产生了小规模冲突,这是公开违反国际公约的。法国人受德国人的气,没怎么大发雷霆,可一群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小鬼子也来给气受,高傲的法兰西民族绝不能够忍受。

法属印度支那向西可以切断最后一条援助中国的通道印缅公路,向南可以占领亚洲最大的油田荷属印度尼西亚。一个是亚洲最大的市场,一个是亚洲最大的战略资源地,美国人不可能让给日本人,于是美国全面中止对日本石油出口并冻结日本在美资产,或许还有坐等日本人袭击珍珠港。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日本为何挑起日苏冲突?日本为何挑起太平洋战争?在日本人眼里,过程大于目的,做不做是态度问题,做得怎么样是水平问题。尤其是参谋们,首先他们没有想到他们干的事会引起几乎亡国,其次就是亡国对他们也无所谓,重要的是这一秒钟在爱国就行了。这不是军国主义的特性,这是日本民族的特性,只是参谋们把这种特性发挥到了极致。因为作为军人,想升官发财的门路只有一条:打仗。和谁打?无所谓,只要打得起来。

日本大化改新后,日本人和大唐帝国打了一仗,日唐“战舰”损失400:0。日本战国名义上统一后,日本人和大明帝国打了一仗,丰臣秀吉“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不光丢了性命,也成为德川家康的第一打工仔。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人接连和大清帝国、俄罗斯帝国打了两大仗,和德意志帝国打了一小仗,不小心之下,这几仗居然都赢了,于是日本人自信心暴走,接连入侵人口最多的中国,妄图入侵领土最大的苏联,最后耗子舔猫作死地和国力最强大的美国上演了频频射火鸡的太平洋战争。如果不是德国人太能打,日本最后的结局会更惨。




这是刻在日本人骨髓里执念,从祖祖辈辈开始就想着拥有一块广袤的,富饶的的土地。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和民族,却生活在如此狭小,而又贫瘠的土地上,常年地震不断,海啸,天灾让他们时刻保持的一种危机意识,他们觉得这是上天对他们的不公,所以他们要为自己的儿孙后代某得一块长久之地。目标就是中国大陆,所以从唐朝开始就侵略中国,明朝万历朝鲜战争,清朝甲午战争。民国的抗日战争。所以对小日本不能有一丝懈怠,时刻都要保持警惕。




一、显示本国各项实力,妄想称霸世界。

二、掠夺他国财富。

三、侵占他国土地。

四、日本人良心大大的坏。

……




日本是一个岛国,处在地震带上,国土面积仅只有三十多万平方千米。且资源匮乏,满足不了国内需求,对外依赖性太大。明治维新后,日本和欧洲列强一样,都实行了工业革命,为了掠夺资源和开发市场,发动了针对中国的日俄战争。扶植伪满政府成立了满州国,并大量移民到我东北地区垦田、开矿,以获得利益。日本军国主义开始抬头,首相田中义一提出了“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奏折。充分暴露了侵略中国,统治世界的狼子野心。由此,发生了皇姑屯事件和芦沟桥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经过中国军民十四年的全面抗战,日本投降,以失败告终。




当时日本精英层感觉到中国将要崛起,趁中国崛起前征服中国。从中国获得最大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印度支那   日本   日美   德意志   大佐   军令   亡国   统帅   日本人   天皇   事变   参谋   中国   战争   学校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