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湘兵团为何堪称是国军最强兵团,有哪些底牌,究竟有多能打?

在国军中,廖耀湘兵团,拥有最好的士兵,最好的军官,最好的装备,当然毫无疑问就是最强兵团。

其中的许多部队,在抗日战争中打出了国威,在解放战争中也曾让我们吃过不少亏,都是能打的主。

当然,讽刺的是,这个所谓的最强兵团,最后稀里糊涂就被四野给“秒”了。

强大的廖耀湘兵团1:强军云集

廖耀湘兵团下辖的部队有:新六军、新一军、新三军、七十一军、四十九军。

其中,新六军、新一军,都是国军“五大主力”的队伍。

而且,这两支队伍正是最早更换全套美械的两个军,又在印缅战场上打出国威,曾干掉了日军“丛林之王”18师团;因此,即便放在“五大主力”中,也是最具国际威望的军队。

而其他几支队伍虽然名气不如前两张王牌,但也装备了大量美械,拥有不俗的战斗力。

1、新六军:曾让我军吃过大亏。

新六军,是廖耀湘的基本部队。

新六军是在抗战中扬名立万的。

他与新一军,是最早接受美式装备,并以盟军标准进行训练的部队。

由于“美式”标准对军人的学习能力有一定要求,因此,新六军的官兵文化水平多比较高。


抗战胜利后,新六军的一个连,代表中国军人,空运到南京接受了日军的投降,这是对他们在抗日中表现的最佳肯定!

解放战争爆发时,新六军官兵牛得不得了:我新六军,就连拉跑的骡子坐的都是美国飞机!一个新六军的士兵能打十个民主联军战士。

与我军交战之初,新六军确实展现出超强的战斗力。

(1)、威远堡之战。

四平保卫战中,我军阻击新六军。

威远堡,我三纵阻击新六军二十二师六十五团。

此战,除第一次试探性冲锋外,新六军的这个团都是一次攻击成功!

进攻刚取胜时,廖耀湘等人还以为打败的只是三纵的先头部队···

然而,很快,他们就发现:他们打败的是三纵主力!

新六军一个团,就突破了三纵,当时新六军确实牛!

(2)、沙岭之战。

1946年2月11日,新六军二十二师六十六团及师教导营驻扎在沙岭。

东北民主联军遂集中六个团的优势兵力,准备歼灭该敌。


结果:我军遭受沉重损失后撤退。

0此战,我军伤亡2157人,而敌军仅被歼674人。

此后,随着形势的变化,我军越战越强,我军开始屡屡击败新六军的部队,但是,其骨干二十二师,依然对我军保持着胜多负少的战绩。

2、新一军:天下第一军。

新一军,在国军中有“天下第一军”的名号。

在印缅战场上,孙立人将军和他的新一军,成为全球闻名的劲旅。


解放战争刚开始时,林帅对这个“天下第一军”十分好奇,多次亲临前线视察与该军部队的作战。

其中,有好几次,我军都是集中了优势兵力,试图歼其一部,但基本都没有成功。

因此,林帅对该军的评价是:装备好,步炮协同、火力配置、营连进攻和互相掩护的能力一流,唯一的弱点就是不敢拼刺刀。

在“五大主力”中,新一军被认为是“装备出来的”,其装备水平堪称国军之最。

四平保卫战中,该军一个师(还不是其最精锐的38师,而只是50师),能做到百门以上火炮以每分钟二十五发的射速持续轰炸!

而其战术素养,也是在印度由美国人一手教出来的。


总体上,新一军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不如新六军好,不过,他仍毫无疑问是最值得重视的精锐部队。

3、七十一军:难忘的四平之战。

七十一军,也是抗战中组建起来的部队。

该军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在抗战的烽火中发展了起来。

到抗战后期,该军已经成长为劲旅。

在陈明仁将军的率领下,该军参加了滇西大反攻,攻克坚固松山要塞,收复龙陵、龙山、畹町等地。陈明仁那句“拿不下回龙山,我就死在山头上”,更使他和七十一军扬名立万。


解放战争中,七一军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死守四平”。

面对占据优势的我军,陈明仁和他的71军在伤亡惨重,丢失大半街区的情况下坚决死守,坚持到敌援军靠近,使我军被迫撤出战斗。

老蒋赞之:“陈明仁守四平,知不可守而守之,东北数省赖以保全”,将七十一军的功劳吹到天上去了。


吹是肯定吹了,不过,七十一军确实算是装备、战斗力都很强,算是稍逊于王牌部队的精锐。

4、新三军:脱胎于新六军的新锐。

新三军,是陈诚主东北时期组建起来的。

新三军的骨干部队,是原新六军的14师。

这个14师,是原18军的骨干部队,后又调入新6军,可以说出身于两个王牌部队之中,十分精锐。

以14师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新3军,也装备了大量的美械,装备比较精良,也有一定战斗力。

当然,由于新3军组建时,东北战场的态势已经变得对我有利,因此,该军一直没有太多发挥的机会。

5、四十九军:相对弱旅。

四十九军,是陈诚主东北时期,从江苏调过来的。

在苏中时,该军在粟裕将军的“七战七捷”中就被打得到找不到北。

调到东北后,不到20天,该军又在“秋季攻势”中被林帅打得几乎覆灭。还好,军长王铁汉是东北本地人,靠着本地口音逃了出来,但从此不再带兵了。


此后,四十九军多个部队屡战屡败,基本上不是我军对手。

总的来说,廖耀湘兵团的下面的5个军,有2个(新1军、新6军)是“五大主力”行列的王牌部队;1个虽不是王牌但也算精锐(71军),其装备、战术水平都属上乘,确实是国军的最强兵团。

强大的廖耀湘兵团2:名将云集

这个强大的兵团,不但“兵强马壮”,而且“名将云集”。

1、廖耀湘。

廖耀湘,可能是国军中军事素养最高的将领之一了。


他先后毕业于黄埔军校和法国陆军大学,对中、西方的军事思想都研究极深。深到什么程度呢?他曾拿着传说中的八阵图与马奇诺防线放在一起研究,并早早预言:马其诺防线虽然坚固,但缺乏变通,不足为凭。(廖耀湘与对手林帅,是少有的两位,早早预言马其诺防线靠不住的军事天才。)

民国顶级战略家蒋百里在与他“论兵”后,大为赞许,将廖与另一位湖南老乡蔡锷相提并论。

而在解放后,刘帅也曾邀请他讲课,介绍丛林战、攻坚战、城市战等方面的战术。

而且,廖可不只是“纸上谈兵”!

作为黄埔六期的毕业生,他“出道很晚”,来不及参加东征、北伐,但却能早早爬到众多师兄前面,靠着是战功!(当时,同级别的军官,多为黄埔四期以前的毕业生。)

他在昆仑关之战的血战中扬名立万,在印缅战场又靠战功赢得了“中国虎”、“丛林之虎”的美名。


当时,廖耀湘是唯一一位同时获得美英中三国最高勋章(“自由勋章”、“十字勋章”、“青天白日勋章”)的将领。

解放战争初期,新六军的表现之所以好于同为王牌的新一军,在于廖耀湘发展了针对性的战术(如在步炮协同中,规定步兵必须在火炮覆盖几分钟内冲入敌阵地等)。

即便在最后的辽沈战役中,当老蒋、卫立煌、廖耀湘等人为方向争论不休时,廖也被军史家认为是“唯一一个头脑还算清醒的将领”。

2、潘裕昆、李涛、郑庭笈、龙天武、向凤武。

而廖下面的5个军长,也都是当时鼎鼎大名的名将。


这5个人有着相似之处。

(1)、都是黄埔毕业生,老蒋的嫡系。

潘裕昆和向凤武是黄埔四期;李涛是黄埔六期;郑庭笈和龙天武是黄埔五期。

(2)、都是从底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除李涛是参谋出身外,其余4人,都是从排长、连长、营长,一步步靠着胜过常人嗯表现提拔起来的。

(3)、都是血战昆仑关、印缅血战中扬名立万的。

也就是说,廖耀湘兵团下的军长,都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且已有威名之人,而且,这些威名都是一枪一炮,在枪林弹雨中实打实打出来的!


最好的兵,最好的将,最好的装备,廖耀湘兵团确实就是当时国军最强兵团。

然而,这个最强兵团,最后确实稀里糊涂被四野秒了···

稀里糊涂灭亡

1、战略分歧下,陷入“等死状态”。

辽沈战役期间,廖耀湘兵团奉命救援锦州。


从廖接到命令开始,关于这个兵团“去哪里”,“干什么去”就在国军内部争论不休。

锦州失守后,老蒋的意思是“东西对进”,廖兵团与锦西、葫芦岛的“东进兵团”合作,一起收复锦州。

廖的意思是:占领营口,并从那里撤退。

卫立煌,则主要主张固守沈阳,实在不行就按照廖的意见往营口撤退。

争执不休,长时间没有结果。

如此,廖兵团长时间处于无坚固据点可依托的“行军状态”。

而廖兵团所在的,狭窄的辽西走廊,恰是最利于打大歼灭战的地方。

可以说,廖兵团,因为高层内部争执没有结论而长期处于“找死状态”。

2、关键时刻,保存实力,拱手让出生机。

在蹉跎几日后,廖兵团认为:无论是去营口,还是下锦州,先攻取黑山、大虎山是最为有利的。


于是,廖耀湘遂发起了对黑山、大虎山的进攻。

黑山阻击战非常出名,还被拍成了电影,咱们这里就不赘述了。

总之一句话:我军打得很艰难,最终靠着英雄主义精神挡住了敌人,为歼灭廖兵团赢得了时间。

黑山、大虎山挡住了廖兵团,既是咱们的部队英雄,也是廖长官在生死关头还以私心作祟,保存实力!

咱们前面提到,廖兵团最厉害的是新一军、新六军,而且,这两支在丛林作战、攻坚作战中杀出威名的队伍,非常适合在此战中担任主攻。

然而,廖将最精锐的新一军、新六军“雪藏”,让其他几支部队先去打。

都这个时候了,还想着保存基本部队···在国军一堆毛病的大染缸中,最好的名将也会犯浑,最好的军队也打不出好仗!

如此,打不下黑山、大虎山,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也就没有悬念了。

主官如此,手下就更不必说了,七十一军、四十九军的将士,都知道廖长官只爱惜自己的基本部队,各怀心思。

很快,这种心思,带来了更严重的后果。

3、吓破胆,自己放弃最后的生路。

其实,即便如此,当时我军尚未形成合围,廖兵团如果仍然全力往营口退,机会还是很大的。


其实,四十九军一部,就曾经逃出了包围圈。

然而,突然,该军先头部队遭到了我独立二师的阻击。

当时,除独立二师外,我军在此方向尚没有大军。

然而,或许是因为我军有重要炮参战,或许是因为实在想不到我军一个师就敢于奋不顾身来冲击,四十九军军长郑庭笈却判断:往营口方向,已有解放军大部队!

郑的汇报,影响了廖的判断,廖也误以为营口撤退之路已经被堵死···

如此,原本可能一路往营口的部队,又准备回沈阳了···

回到沈阳?他们不过在探出一点头以后,重新钻回我军的口袋里罢了···

在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徘徊、踌躇后,廖兵团,哪里很能“来去自如”呢?

4、遭遇“神来之笔”,导致崩盘。

总攻还开始的时候,廖兵团的司令部就被我三纵一支小部队端了···

坦率地说,精确断掉他们的司令部,有运气成分。



但是,这可不是“白来”的幸运。

廖兵团的电台信号,一直在我军的监听之下!

所以,廖司令指挥的电台在哪里,我军的攻击就到达哪里!

廖司令麻痹大意给我们指定了个大致范围,林帅对长短枪等缴获物资的数据分析又“缩小”了范围,最后,是我们的“神来之笔”。

廖耀湘的对手,实在太厉害了!

随后,廖耀湘进一步犯了低级错误。

在他逃到自己的基本部队,新六军二十二师后,或许是连续受到打击,心烦意乱,廖司令居然用明语在电台中呼叫和调动部队!这是怕我军听不懂呀!

林帅知道:总攻的时间到了!

林帅下达命令:不要休息,不要睡觉,哪里有廖耀湘的部队就往哪里打!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打!直到把廖耀湘兵团彻底歼灭为止!

后面的事情,不需说了。


装备精良、名将云集的廖耀湘兵团,稀里糊涂地,就覆灭了!


廖兵团中的新一军,在抗战时是一等一的好部队,将士们浴血奋战,毫不退缩。

解放战争时,到了东北后,士气不再。

为了激励士气,部队播放各种战斗电影。

效果不大。

随即,新一军成立了“军官之家”,招募一些有姿色的“女政工队员”,供军官们吃喝嫖赌,以此来维系士气。

新一军的变化,很有代表性!

廖耀湘兵团,精锐众多、名将云集。

精锐、名将的名号,是廖耀湘及他的兄弟一起打出来的。

当他们意气风发,保家卫国时,他们无愧是精锐、英雄。

然而,到了1948年,这些精锐之师,已经在国军这个大染缸里变质了。

此时的他们,虽有精锐之名,却不堪我英雄部队一击!




如此这般提问,显然是误读了廖耀湘兵团作战序列的变化过程,笔者很负责任地说:廖耀湘兵团从组建到覆灭,无论兵力还是战力,从来都不是什么“国军最强兵团”!造成这个错觉的最重要原因,是部分读者总以为,新一军和新六军始终同时在廖兵团的编成内。

研读军史要细,比如1947年8月廖兵团组建时,只辖新编第六军和青年军第207师,总兵力不过6万余人,全部美械装备倒是不假,但是怎么可能排名第一?而且这个兵团的番号也不是“第九兵团”,而是东北行辕下辖的第四兵团

这是陈诚到任东北以后,大肆扩军期间搞起来的,当时总共成立了四个野战兵团,番号也是东北行辕单独内部排序的。这一时期蒋军还未开始组建大型机动兵团,所谓的“兵团”跟“整编军”级别类似,一般只辖两个军或者整编师。

陈诚扩军的套路是“以老带新”,也就是将各主力军纷纷调出一个师,用来组建新的军级单位,于是1947年11月,他把新六军的第14师调出、第13军的54师调出、再凑上一个暂编第59师,共同组建了“新编第三军”

然后再把这个新三军塞到第四兵团里面,同时调出207师准备扩编为第六军,如此到了1947年底,廖耀湘第四兵团的作战序列为:

新编第六军、新编第三军、骑兵第二军(配属指挥),拢在一起不过7万余人,考虑到六个师的实际情况,其实这个第四兵团就是“加强版”的新六军,实力和战力,都没有随兵力成倍增加而翻番。

陈诚把东北搞得一团糟以后,1948年初灰溜溜跑路了,卫立煌到任“东北剿总总司令”(行辕改的),他也来了一番军力和编制调整,廖耀湘兵团按关内外统一的番号,改称为“第九兵团”,然而除了一些人员调整外,兵团所辖部队和兵力基本没有变化。

兵团基本配置为:新六军(军长李涛)所辖的三个师、新三军(军长龙天武)所辖的三个师、骑兵第二军(军长王照堏)所辖的两个骑兵旅,兵力仍然在7万来人左右,也没有额外配属炮兵和装甲兵,扯什么“国军最强兵团”?最多算中等偏上罢了。

直到1948年5月,东北野战军春季攻势如火如荼,长春被围,卫立煌有些慌了手脚,决定把沈阳地区的30万主力,划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以周福成第八兵团为主组成的“守备兵团”,其二是以廖耀湘第九兵团为基干组建的“机动兵团”

机动兵团的意思,当然是担负东北战场上的机动作战任务,因此卫立煌把猬集在沈阳周边的新编第一军、第49军、第52军、第71军等四个军,全部拨给了廖耀湘指挥,同时配属了大批特种兵分队,应该说,这一时期才是廖耀湘兵团最强的时间点。

它包含新一军、新六军在内的六个军,加上配属部队总兵力超过了13万人,从全国战场看,也应该是蒋军兵力最多的一个兵团,甚至超过了黄百韬第七兵团的峰值(五个军12万人)。然而这个所谓的“最强”,仅仅是昙花一现,因为它根本没有真正投入战场。

东北野战军打响辽沈战役包围锦州后,在微操大师的强硬命令下,卫立煌不得不从命,以廖耀湘机动兵团(称为第九兵团有点勉强)为基干,组建了援锦的“西进兵团”,以“东北剿总副总司令、第九兵团司令官”廖耀湘,兼任西进兵团司令官。

所以要注意,“西进兵团”跟第九兵团不是一码事,它的作战序列是有所调整的,最重要的调整包括:刘玉章第52军脱离兵团建制,奉命单独攻击营口,重新调入青年军207师的一个旅补缺;同时由于战场的具体态势,新一军、新六军、第49军和第71军,当时都缺编一个师。

具体作战序列是:新一军(第50师、新30师)、新六军(新22师、第196师)、第49军(第105师、第195师)、第71军(第87师、第91师)、新三军(第14师、第54师、暂59师),如果再计入207师(整编师编制)的第3旅,应视为12个步兵师的建制。

通常情况下军辖三师,廖耀湘兵团整整有五个军的编制,为什么没有15个师?现在知道原因了吧。不过特种兵确实配备了不少,卫立煌把剿总直属的特种兵部队大部分加强给了“西进兵团”。

包括东北剿总直辖之装甲兵团、炮兵第12团、炮兵第16团大部、通讯兵团的一个营等等,以及骑兵第1旅和第3旅,所以西进兵团的正确兵力描述为:下辖12个师另2个旅、加配属部队共约11万人。

许多军史文献将其描述为“11个师又3个旅”,其实是不专业的,青年军的一个旅就是师级单位,至于骑兵旅确实可以另外计算。老实说,廖耀湘西进兵团的装备水平和兵力规模,尚不及邱清泉的第二兵团和黄维的第十二兵团。

那两个以第5军、第18军为基干组建起来的大型机动兵团,均配属一个快速纵队,满编兵力也都在12万人左右,三者相比,廖兵团无论如何也算不得“最强”。许多读者甚至创作者想当然地以为,既然“五大主力”之二编入同一兵团,难道是实力最强?还是错误。

不仅仅是因为兵团内部有四个军缺编,其实新一军也得形容为“哥已不再是当年的哥”,一方面,新一军的核心部队新38师,早已被拉出去扩编为新七军,正在长春挨饿呢,所以这个王牌军实力还不如曾经的一半,根本无法与1946年相提并论了。

另一方面,新一军和新六军在前期与东北野战军的作战中,连续被吃掉了好几个主力团,不少团级建制都是重建的;再比如第71军的那两个师,也多次被歼多次重建(另外一个第88师就在锦州重建呢),因此这三个所谓的主力军,早都是外强中干了。

而邱清泉兵团和黄维兵团,分别是以整编第五军和整编第十八军为基干扩建的,这两个整编军(又被称为邱清泉兵团和胡琏兵团)是我军在中原和华中战场的大敌,作战相对狡猾,至淮海战役之前,从未遭到过毁灭性打击,心气也是不弱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廖兵团被全部歼灭的时间也是最短的,黄维第十二兵团在双堆集撑了23天,最终全军覆灭时,华野和中野仅俘敌46000余人;邱清泉第二兵团在陈官庄也坚持了一个多月,华野仅总攻即整整耗时五天,1949年1月6日动手,至1月10日才全部结束战斗。

反观廖耀湘兵团,自1948年10月26日被东野包围,至10月28日下午便告全军覆灭,仅仅60个小时!廖耀湘以下被俘88000余人,再去掉黑山阻击战该兵团损失的8000余人,在整个辽西围歼中,廖耀湘西进兵团的伤亡至多为10000余人,这就是最强兵团?扯么。

我们承认,东北野战军兵力绝对优势,炮兵火力也居优势,还有意外打掉廖兵团指挥部的神来之笔,但是从廖兵团各军的抵抗程度、整体战况的激烈程度、敌军伤亡数字来看,廖耀湘这个西进兵团,远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强大。

结论很清晰了吧:廖耀湘各时段率领的第四兵团、第九兵团、西进兵团,只能说是东北战场最强的一股敌人,如果称为“国军最强兵团”,则肯定是言过其实了,已经肾虚的两大王牌军,也根本撑不起“最强兵团”的场子。




蒋介石军事集团五大主力王牌军,分别是第74军,第五军,第18军,新一军与新六军被称之为国军五大主力。然而,这五支部队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依然是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的王牌军。但随着后来解放战争规模越来越大,蒋介石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成立了22个兵团。其中名气较大,规模较大,战斗力较强的就是淮海战役中,以第五军为基础创建的第二兵团,人数达到12万,还有以第18军创建的第12兵团,作战人员达到14万,并配有坦克,大炮这样的重型武器。第74军(整编第74师)在解放初期的1947年就被歼灭了,所以后来就没有以第74军(整编第74师)为基础组建一个兵团。不过重新组建的第74军归属邱清泉的第二兵团建制。

可以看得出来,以国军五大主力为基础组建的兵团,那都是规模达到10万以上,并且是拥有重武器的强大兵团。然而,蒋介石在东北战场上成立的第九兵团(廖耀湘兵团,其建制,规模比第二兵团,第12兵团还要大,兵团总人数约18万。其阵容也很强大,下辖六个军,像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一军,新六军都归第九兵团管辖。

这样一来,东北战场上成立的第九兵团拥有两个王牌军。像第二兵团,第12兵团都是拥有一个王牌军,而第九兵团拥有两个,可见实力之强。因此,第九兵团也被誉为是蒋介石在解放战争时期,成立的22个兵团中实力最强大的一支兵团。

第九兵团下辖的新一军与新六军是国军集团中综合作战能力最强的王牌军。新编第1军:军长潘裕昆,新编第6军:军长李涛皆是黄埔系将领,也是久经沙场的名将,不然的话,也没有资格,担任王牌军的军长。

第九兵团除了这两个军以外,其它四个军,都被称之为是国军战斗力较强的王牌部队。如第71军是一支拥有铁军称号的部队,历任军长王敬久,宋希廉,陈明仁皆是黄埔悍将。在八年抗战时期,第71军南征北战,立功无数,赢得抗日铁军的称号。在东北战场上,该军军长由向凤武担任,后来他兵败被俘,1959年病逝。

还有第52军号称国军第六大主力,当时也归第九兵团编制。可想而知,一支兵团拥有四支王牌部队,它的实力是有多强。第52军历任军长也都是黄埔王牌悍将,首任国军长关麟征是一位让日寇将领都称赞的抗战英雄。而解放战争时期,第52军军长刘玉章也是一位狠角色。要知道,在第九兵团经历辽沈战役结束后,这支兵团下辖5个军全军覆没,只有刘玉章的第52军顺利突围,从东北战场上安全撤回关内。能够做到这一点,可见第52军不简单。同时,在解放战场上,蒋介石的王牌部队相继被歼灭时,第52军依然顺利逃脱,成为老蒋手中最后一支王牌军。

第九兵团下辖另外两支部队, 分别是新编第3军:军长龙天武与第49军:军长郑庭笈。这两个军虽然比不上新一军,新六军,第71军,第52军,但也是国军集团中半美系装备部队。比起普通的部队,这两个军还是要强一些,毕竟两位军长都是久经沙场的名将,强将手下无弱兵,新编第三军,第49军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一个兵团拥有六个军,而且都是战斗力最强的王牌部队,可见第九兵团实力有多强。也就是这样一支强大的兵团,也难逃覆灭,最终,被东北野战军歼灭于东北战场上,兵团司令员廖耀湘也成了我军俘虏。这也证明了,再强大的兵团,与人民为敌,失去了民心,最终都会走向灭亡。




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此期间,我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以及渡江战役等大型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歼灭了数百万国军。

而与解放军高昂战斗意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军却因互相掣肘等原因,导致出现逐渐败亡的迹象。当然国军并非都是不堪一击,其中也有一些战斗力强劲的部队,比如当时廖耀湘统率的第九兵团便是其中之一。

廖耀湘是湖南邵阳人,生于1906年,年幼时接受过私塾教育,之后又读过新式学校。

1920年,进入长沙私立岳云中学学习,毕业后在家人的支持下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班。进入上世纪三十年代后,廖耀湘被特批留法军事深造,回国担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骑兵队少校连长等职务。

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过南京保卫战,期间险些被俘,所幸还是顺利逃脱。此后,他因蒋介石赏识调任国军第200师参谋长、22师副师长、师长等重职。

1942年,廖耀湘率部远征缅甸,配合盟军阻击日军,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战成功挫败日军攻势。1944年,其成为新六军军长,下辖十四师、新二十二师两个精锐师。抗战胜利后,他前往南京参加了日军受降仪式。

后来蒋介石为率先抢占东北地区,迅速开始进行军事部署,而作为其“五大主力之一”的新六军则实施增援,廖耀湘所部开启逐步走上巅峰。

当时,廖耀湘的新六军整体实力较为强悍,不仅拥有货真价实的美械装备,而且都是由精兵强将组成,凭借这些优势根本瞧不起小米加步枪出身的解放军。

而在最初交锋之际,新六军也确实展现出了实力。

比如先后拿下盘山等地区,控制鞍山通向沈阳等地的交通线;迅速攻取威远堡,将林彪所部逼退至松花江以北地区。

随着陈诚上任东北行辕主任,开始以廖耀湘的第六军为基础组建第九兵团,该兵团下辖第六军、新第三军、骑兵第二军,总兵力超过7万。但陈诚治下的东北局势却逐渐呈现颓势,这让蒋介石大为不满。于是,1948年蒋介石紧急调卫立煌去东北主持大局。

廖耀湘所部的第九兵团,是蒋介石在解放战争时期组建的最强兵团之一。

为何这么说呢?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其兵力组成。第九兵团总兵力达到18万,其组成不仅有李涛任军长的新6军、龙天武任军长的新3军,而且后来还收纳了新第1军、第49军以及第71军,另外还拥有数量众多的特种兵分队。

仅从规模上看,第九兵团超过了包括黄百韬第七兵团等在内的其他所有兵团。比如以第18军为基础组建的第12兵团,最多时拥有14万人的兵力。

而以重建第74军为基础的第2兵团更是没法相比。从战将组成来看,新1军军长潘裕昆和新6军军长李涛都出身于黄埔军校,拥有丰富的战场经验和资历,而他们统率的部队也号称是国军中当之无愧的王牌之师。

除了上面的两个王牌军外,另外几个军也来头不小。其中第71军曾在抗战时期获封铁军荣誉,在黄埔悍将宋希廉等人的指挥下立下过赫赫战功。

而在解放战争期间,该军由向凤武统一指挥。此外,该兵团还拥有号称“国军第六大主力”的第52军,这也是一支曾令日寇恐惧的部队。在时任军长刘玉章的指挥下,第52军在解放军围攻战中最终竟能成功突围,让外界再度见识了它的战力水平,当然这都是后话。

正是由于拥有如此强悍的战力,廖耀湘所部才会成为国军的“救火队长”,在东北战场上被到处调动去执行“剿共”行动。只是在这种四处征战的情况下,部队却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继而影响了战斗力。

随着东北野战军发动辽沈战役,廖耀湘的第九兵团就此迎来覆灭。当时为拿下锦州这座战略城市,东野按照中央军委指示集中力量组织围歼战,以此来切断关外国军撤退路线。

面对如此不利的战场局势,卫立煌再度想到廖耀湘,以第九兵团为基础紧急打造所谓“西进兵团”,任命其兼任该兵团司令官。但是为时已晚,这支兵团在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的攻势下土崩瓦解。

1948年10月,东北野战军在前期一系列部署基础上,将廖耀湘兵团彻底包围。经过60小时的作战后,第九兵团下辖新1军等共计10万余人都被歼灭了,而作为总司令的廖耀湘也沦为我军战俘。

而在被俘后,廖耀湘心中仍有不满,认为当时自身实力确实不输解放军。在多年后分析战场失利原因时:他将原因归结于部队之间没有行之有效的通讯、缺乏应有的统一指挥等因素。殊不知,他始终不明白决定战争胜败的根本原因是人心向背,而不是技术配合、武器装备等。

解放后,廖耀湘被政府送往功德林监狱改造,直到1961年以特赦战犯身份被释放。此后,廖耀湘被任命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担任过第四届政协委员。1968年12月,廖耀湘病逝于北京,享年62岁。

纵观他的一生,曾有辉煌,也有过当阶下囚的低谷,而在解放战争期间亲自指挥国军王牌之一的的第九兵团是他人生的巅峰。在被俘后,他果断弃暗投明,以特殊身份去为国家、人民服务,晚年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抗战时期的新一军和新六军的底子是学生青年,因此它们是一支有文化、有朝气、有灵气、有信仰的军队。打内战恰恰相反,正因为有文化所以信仰首先崩塌。一支丧失了灵魂的军队,没有了气而只有钢铁。我看战斗力还真不如黄百韬的七兵团,黄百韬此人堪称正直、作风硬朗、爱兵如子,因此麾下官兵作战也异常勇猛不怕死。非嫡系能做到兵团司令,独一份,是打出来的,打到蒋介石信服他,容易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国军   兵团   辽沈   解放战争   黑山   营口   最强   军长   作战   底牌   我军   兵力   王牌   主力   部队   装备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