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高是不是不能吃肉了?

血脂高并不意味着完全不能吃肉,但是选择合适的肉类和控制摄入量是很重要的。

血脂高通常指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这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饮食在血脂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脂肪摄入的选择和控制。

肉类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但有些肉类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这可能对血脂有不良影响。特别是红肉(如牛肉、羊肉和猪肉)和加工肉制品(如腊肠、香肠、午餐肉等)通常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

如果你的血脂较高,以下是一些建议:

1、选择瘦肉:选择瘦肉,如鸡肉(去皮)、火鸡肉、鱼类和豆制品。这些肉类通常含有较少的饱和脂肪。

2、限制红肉和加工肉:减少摄入红肉和加工肉制品,如牛肉、羊肉、猪肉、腊肠等。可以选择更多的鱼类、家禽和植物蛋白作为替代。

3、去除可见的肥肉:在烹调过程中去除肉类上的可见脂肪,如鸡皮和牛肉上的脂肪。这样可以减少脂肪摄入。

4、选择健康烹调方法:选择健康的烹调方法,如蒸、煮、烤或烤制肉类,而不是油炸或煎炒。这样可以减少额外的脂肪摄入。

5、控制摄入量:控制肉类的摄入量,注意适量平衡的饮食,包括多种蔬菜、水果、全谷物、坚果和健康脂肪的摄入。

除了饮食控制外,还建议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以及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这些都对血脂控制和心血管有好处。




当然不是!

高血脂危害请看下图:



血脂一般包括四项内容:

总胆固醇 2.8~5.17mmol/L

甘油三酯 0.56~1.7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04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12mmol/L

对于单纯甘油三酯高,不是吃不吃肉的问题,是油炸食品,和肥腻的食物都要少吃,包括主食也要少吃,因为主食吃多了也会引起甘油三酯升高。

对于胆固醇升高的饮食建议:

1)控制摄入,不要吃蛋黄和动物内脏如肝、脑、腰等含胆固醇相当高的食物。避免油炸的食物,少吃动物脂肪。动物脂肪胆固醇含量高,可加速动脉硬化。少吃甜食,甜食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容易促进肥胖和动脉硬化。

2)多吃鱼类,新鲜蔬菜,大蒜、洋葱,燕麦片、荞麦等粗粮,以及海带、魔芋和新鲜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3)运动,运动可以消耗掉体内热量以及脂肪,可以明确降血脂。

高血脂可以吃肉,像鱼肉是鼓励吃的。但对于红肉白肉相对来说控制量即可,不是一点都不能吃。而很多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尽量少吃,请参考上图表格。

还有一个问题,胆固醇一部分是内源性产生,即使有一部分人不吃肉,瘦子,也会发生胆固醇升高。对于这部分人,只能靠吃药来降低胆固醇了。

我是小王医生,长期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知识。如有血脂疑问❓请您@小王医生说健康 。




可以吃,但是一定要选用低脂肪高蛋白的肉类,不要吃肥肉。原因是肥肉里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而蛋白质含量偏低。中华医学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中对高血脂的建议是:高胆固醇者要限制饱和脂肪酸,小于总能量的7%。这个供能比看起来不是很好理解,要是换成克数就是每天小于15克。

饱和脂肪酸会促进胆固醇的合成,使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的胆固醇升高,胆固醇升高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来源有两大类:一是肉类,包括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鹅肉、奶类。肉一定要选择里脊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不要吃肥肉,肥肉里的饱和脂肪酸很高,蛋白质含量偏低。肥肉包括五花肉、肥牛、肥羊、肥鸭、肥鹅、还有排骨,排骨看起来很瘦,但是脂肪含量是很高的,这就是为什么排骨特别香,口感嫩。还有就是不要吃猪皮、鸡皮、鸭皮等,这种皮里面,胆固醇是很高的,而且脂肪是以饱和脂肪为主。为了避免吃到肥肉,要是在家做菜的话有一个办法,就是把肉眼能看见的脂肪,那种白花花的脂肪都给它去掉。现在吃肥肉不单是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的问题,如果畜禽的饲养环境不好,会被污染,重金属、兽药残留都会堆积在脂肪里,所以吃肥肉比吃瘦肉更危险,哪怕它们是同一头猪或牛、羊。

二是食用油:除了炒菜用的油以外,还要注意加工食品里的饱和脂肪,例如:饼干。

作者:崇珊珊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王兴国老师营养特训班三期学员




本人血脂高,头晕目眩,措施:戒一个月猪肉和猪油,尤其是肥肉。服用深海鱼油胶囊配合通血管药物。走路。

目前戒猪肉已二十多天,己有好转感觉,坚持!




生活道公益健康认为,血脂高还是应该吃点肉的,因为补充体内蛋白质这个最重要的营养需求是必须的啊。

因为高血脂中医病机上来看,是虚为本,实为标。患病久了,都会有肾虚等症,实主要体现在积、痰、瘀血、气等方面。虚主要体现在肾、脾虚,所以说患病久了肯定有虚证了,这个时候就是要用点瘦肉等,优质蛋白的。这个用点实非常必要的。

所以说高血脂是要吃点肉的,一定不吃也不行的。这也说明有的长期吃素的人,为何也出现了高血脂呢,根源不在吃肉上。

就说人体内的血脂除了来源于膳食摄入的外源性脂质,还有肝脏、小肠脂肪细胞等处合成后释放入血的内源性途径,两种来源的血脂互相影响,即便吃得少了外源性脂质摄入减少,肝脏也会增加自身合成,保证体内的血脂水平,所以,单纯减少摄入只阻断了一方面的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小王   动脉硬化   脂肪酸   甘油   瘦肉   胆固醇   肥肉   肉类   猪肉   蛋白质   血脂   脂肪   含量   食物   财经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