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哪些警告?证明你离糖尿病近了一步?

糖尿病在初期一般是没有明显的表现的,因此通常不存在前兆。但是如果出现以下的一些典型症状,那就是提示你可能患上了糖尿病。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另外还有皮肤感染、乏力、视力变化等症状,在早期这些症状通常较轻。

如果出现上述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的检查。

首先是医生问诊,通过询问出现的具体症状、时间,是否有合并其他的疾病,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平时的饮食习惯等来进行初步的诊断。

其次进行相关的化验检查,包括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尿糖、尿酮体、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之后医生再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化验结果,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并进行分型,接着就是根据糖尿病分型及患者目前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是需要综合治疗的,无论病情轻重都需要进行饮食治疗,同时患者还要学习相关的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以更好地控制病情。

除了饮食治疗,还有药物治疗。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和注射制剂两大类,具体的用药方案也是需要视患者的情况而定。

再者就是运动治疗。运动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还有,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监测自身的血糖,以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看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出现警告就已经晚了。在普通人群中进行糖尿病的筛查,是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关键步骤。

实际上已在不知不觉中患糖尿病7至10年之久,许多病人已经有了相当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甚至已接近失明、肾功能衰竭或截肢的边缘。许多人对糖尿病的危害一无所知,觉得“能吃能睡,不痛不痒”,“没什么了不起”。出现了三多一少,又用“能吃能喝身体好”、“有钱难买老来瘦”来安慰喝麻痹自己,结果贻误了病情。

糖尿病早发现

我们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设在北京同仁医院),已经研发出了一种“一目了然”的糖尿病自我预测图。用专业术语来说,称为“决策树”。我们的这项科研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临床流行病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这项研究成果,是根据普通人自己容易得知的健康信息而建立。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糖尿病的自我预测图(预警模型)。

其预测的准确性超过70%(注意不是100%)。

普通人可根据自我预测的结果,再决定下一步是否需要进行糖尿病诊断化验。

如何预测?见图

  • 第一步:自己的年龄是否≥50岁
  • 第二步:自己的体重指数(BMI)。这稍微有点麻烦。计算方法为BMI=体重(公斤)÷身高(米)÷身高(米)。
  • 第三步:有没有高血压(被医生诊断出来的)。

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

(1)多尿。糖尿病患者因血糖过高,导致尿糖过多,大量的尿糖有利尿作用,因此糖尿病人尿量增加。一般血糖越高,尿量也越多。正常人24小时尿量一般不超过2500mL,糖尿病患者,可达3000~6000mL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加。

(2)多饮。由于多尿,体内丢失大量水分,引起口渴,多饮。

(3)多食。由于尿中失去大量葡萄糖,再加上体内葡萄糖利用障碍,引起饥饿反应,故出现多食。

(4)消瘦。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糖从尿中排出,蛋白质及脂肪均大量消耗,体重减轻。

糖尿病还可出现以下表现:

①乏力;②反复出现皮肤感染(疖、痈)或泌尿系感染;③皮肤瘙痒;④视物模糊;⑤肢体麻木;⑥勃起功能障碍(阳萎)等。

撰文 杨金奎教授 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主任 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关注【内分泌杨金奎教授】头条号,通过【悟空问答】查阅糖尿病相关问题。




目前糖尿病患病人群越来越广,人数在激增,而年龄也在低龄化,特别是二型糖尿病,由于现代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大大增加了普通人的患病率。

那么,当糖尿病快来临时,身体可能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其实,很多人在确诊糖尿病的时候,并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

而有一部分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其实这时候的糖尿病可能已经比较重了,甚至合并有一些并发症。

有一部分会出现不典型的症状,常见于乏力,视物模糊,皮肤瘙痒,伤口不易愈合,皮肤瘙痒。

有些早期的糖尿病患者会表现为夜尿增多,或者下一餐前的低血糖症状。

有些女性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外阴瘙痒、反复泌尿系感染等。

还有一部分早期的糖尿病患者,并没有上述典型或者不典型的症状,往往是在体检或者系统检查时,发现血糖升高。

所以,对于不同何年龄段的人来说,定期进行体检还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因为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结果。

所以,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加强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何预防糖尿病?

1、控制好体重,防止肥胖或超重;

2、养成运动的习惯,避免饭后立即躺下和卧床;

3、调整饮食结构,少吃高热量、高糖高盐高油的食物,增加食物中膳食纤维的比例,多吃蔬果;

4、戒烟酒,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5、调节情绪,避免有太多的压力;

6、三餐定时定量,饥饿时可以吃些黄瓜或西红柿,少吃零食。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属于常见病、多发病,是由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脏、血管、肾脏、眼、神经等多系统损害,导致上述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甚至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严重代谢紊乱。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以及年龄增长、现代生活方式、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等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糖尿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2型糖尿病多见于成人,常在4岁以后发病,多数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糖尿病常见“三多一少”的临床表现,这是因为高血糖可诱发渗透性利尿而导致多尿,继而口渴多饮;高血糖可导致脂肪、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障碍,促进脂肪分解,蛋白质代谢紊乱,出现负平衡,从而引起消瘦、乏力,儿童生长发育受阻;患者容易饥饿,食量增加。高血糖可使眼房水、晶体渗透压改变而引起屈光改变,导致视力模糊,可伴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

胰岛素抵抗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可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升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是普通人群的4倍之多,因此,超重或肥胖者应加以警惕。此外,高血压、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脂肪肝、高胰岛素血症等都属于代谢综合征,其病理基础也是胰岛素抵抗,这些人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发现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也应该加以警惕。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可对心脏、血管、肾脏、眼、神经等多个组织器官造成伤害,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严重代谢紊乱。糖尿病常见“三多一少”的临床表现,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并可引起皮肤瘙痒和视力模糊。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病理基础都是胰岛素抵抗,可明显增加糖尿病风险,应加以警惕。




糖尿病,很多人都不陌生,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糖尿病患病人群也是在不断增加中。2013年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患病率约为10.9%,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7%。糖尿病的后备军也是越来越多。当身体出现以下警告时,说明糖尿病离你更近了。

  1. 血糖异常。血糖异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其中,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即空腹血糖6.1-6.9mmol/L)和糖耐量异常(餐后2小时血糖7.8-11.0mmol/L)等人群,6年内超过一半的人会转化为糖尿病。这部分糖尿病前期的人群,离糖尿病只有一步之遥,所以,如果你已经出现血糖异常,但是还未达到糖尿病的标准,一定!一定!要重视起来,糖尿病前期是能逆转糖尿病的最后一步了,所以一定要重视,及时采取措施,重视治疗。
  2. 视物模糊。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因为葡萄糖在眼睛积聚,暂时改变其形状,导致眼睛不能聚焦。在血糖稳定下来后约六至八周,视物模糊症状就会消失,眼睛也会自动调整。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早期的此症状多不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3. 多尿、泡沫尿。身体内胰岛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糖含量升高。身体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糖分,致使尿量明显增多且有泡沫。当出现以上症状时,说明已有高血糖症状。
  4. 反复感染,常见胆道、尿道、肺部、皮肤等部位感染,表现为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泌尿系   糖尿病   尿糖   胰岛素   葡萄糖   综合征   血糖   紊乱   肥胖   脂肪   糖尿病患者   症状   患者   模糊   皮肤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