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6选3,物地生怎么样?

物地生组合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放弃赋分科目中难度最大的化学,这样选择学习难度小于物化生和物化地,但与之相应的,就是选择的专业面较窄,尤其是理学、工学、农学三大学科61个学科专业中,就有55个要求必选物理和物化,也就是说放弃化学,几乎放弃理科所有热门组合。

如果只是为了升学考更好的分数,放弃理科的热门专业,不选化学无可厚非,这也是大多数中下等水平理科生选择物地生的重要原因,即不愿意选择化学当炮灰,从而考不上本科,而放弃化学获得的成绩提升,可以弥补专业选择上的不足。

但对于中上等学生而言,不至于因为多选化学成绩就明显跟不上,因此大多数不会选择物地生。

总体来看,是否选择物地生,决定于所在的位置与目标,中上等学生建议选择化学,而中下等学生本身考取热门专业难度也较大,不如通过放弃化学获得更好的赋分提升成绩。




这是一个偏理科的组合,适合成绩优秀的学生,如果是成绩下游的学生,不建议选择;如果从考学的角度,可能选择地理更有利;但是如果从以后发展的角度,我建议可以把地理改成化学!这是因为:

一、单纯从考学的角度,这个组合对优秀生有利!

首先,从专业角度,因为有物理专业的存在,所以基本上绝大多数专业都可以报考,据统计,可报专业达到99%,可选的余地非常大。

其次,这是一个对优秀学生来说,相对比较容易得分的学科。物理学的好的,学地理一般问题不大,而且地理和生物,比起化学来说,也相对容易学好,作业相对少一些,所以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语数外和物理上,有利于各科成绩的提升。

最后,从高考赋分的角度来说,由于选择地理的人数较多,这对于中上游的学生赋分是有利的,因为有大量的成绩较差的学生,选择了地理的组合。从山东省2017年选课数据来看,物理地理生物组合的人数占6.78%,属于中上游的组合,也基本符合实际。

二、从专业发展角度看,选择地理不如选择化学!

对于一个将来可能从事理科专业的学习,不学化学,专业发展很可能受到限制!下图是北京大学对山东考生选考科目的要求,可以看出,和地理、生物有关的环境科学和生物科学,竟然没有要求选择地理或者生物,而是要求物理或者化学,这也足以证明化学学科在理科中还是占很大比重的。

我们再找一所医学类的院校,因为该生选择了生物,有可能选择医学类专业。这是天津医科大学对专业的要求,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专业,均需要选择化学和生物,才能报考,我真的不明白,一个将来要从事医学的学生,学好地理有多大用处?

毫无疑问,现在高考改革是站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设计的,但是,很明显,在初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也许对于学生的后续发展产生制约,所以考生在学校能力较强的情况下,不能仅仅考虑升学的需要,还有考虑以后专业发展,在选择专业时,应该了解更多信息,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获得更多的指导!




选科与高考填报大学专业有紧密的联系。

高考6选3,如果你选择物理、地理和生命科学的话,可报专业比例占99%。

物理,可选专业有:热能与动力工程,材料科学类,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机械类,信息与电子科学类,测控技术与仪器,核工程与核技术学航天航空类和武器类,理论与应用力学,海洋科学类,电子科学类,地球物理学。仅供参考。

地理,可选专业有:气象类专业,城市规划类,水利水电类,酒店管理类,旅游类,地质勘探类,资源管理类,地理教育类,地图测绘类。仅供参考。

生物,可选专业有:生物工程类,草业科学类,植物生产类,环境生态类,动物医学类,水产类,动物生产类,医学类,森林资源类,科学类,环境科学类。仅供参考。

我是禾页老师,欢迎您的关注!




这是不想活的选择,一科比一科奇葩。




生物这门学科将来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光明的。因为随着AI的发展,机器人都用到了生物方面的科技,还有我们人类的发展,也离不开生物的发展。选不选他作为你的考试科目,那主要是看你对这门科学有没有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很讨厌这门学科的话,即使他再有前途,你也学不好。那么如果你对某门课感兴趣的话,即使他前途不太好,但是行行出状元,无论你干哪一行,只要有兴趣你就能够坚持下去,就能做到此行的状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中下等   组合   理科   仅供参考   学科   难度   角度   地理   物理   成绩   化学   生物   科学   财经   学生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