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985,211院校的大学生多数孩子的家境都比较好?

感谢诚邀,我说几点自己的看法。

1 家境好的家长更有经济实力。有人曾算过一笔帐,培养一个孩子从小到上大学的花费差不多50万,如果家有两个孩子那就是上百万,试想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靠几亩薄田或打工还是很难在40多岁之前挣出这么多钱,因此有点普通或贫困家庭会受经济制约,从小学到初中都不大可能择校择班,先天就输在起跑线上。

2对孩子的教育或帮扶能力不强,也就是说没有更好的思维导向。

很可能由于自己的生活质量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或考学等方面缺乏专业的指导,这也会影响孩子的发展。

当然,现实生活中也有寒门学子考上好大学的,相对家境好的孩子来说几率不大,我认为就是跟经济条件与人的思维导向有关系的。

一己之见,不知是否有理,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吧!




没有统计数据,很难证明现在985、211院校的大学生多数孩子的家境比较好。笔者是乡村教师,接触的大多为教师。乡村教师在乡村中家境不算很好,但双职工家庭的家境也不算差,年龄长点的到长沙买套把房,问题还是不蛮大,以前还可用公积金贷款,后来非长沙的不行了。但教师子弟是不是都有985、211呢?有多种情况:1、身边没有教师子弟考北大清华的。2、孩子考上985、211的。3、孩子考上一本非985、211的。4、孩子考二本的。5、孩子考三本或专科的。6、孩子读职高没考上大学的。早期考专科现在考二本的多。考985、211的和没考上大学的都不多。

但目睹了农村许多贫困家庭,也分析了孩子为什么考不上大学的原因。不是经济问题,也不是孩子智商问题,大多是教育关念问题,一句话,穷人带娇崽!

本人也是农村人,读书时家中条件也不好。甚至可以说,家中才不考虑你读书几名几名,认为那是自然形成的,也是没关系的!就是必须完成家里布置的劳动任务!顶风冒日,不辍劳作!甚至缺吃少穿!如此以来,读书必定认真,改变命运的心情也是急切万分!现在,家长可不这种,不让孩子干一分钱的活,生怕孩子在学校遭到纨绔子弟的嘲笑,天天给钱买零食。唯独对孩子的学习没有什么期望!说实话,教师子女不是农村经济中条件最差的,大抵有中等或中等偏上,但买零食一般都是最少的!这就形成了,读书的,零食买得少;不读书的,零食买得多。结果是孩子嘴里叼着零食,手里玩着手机,根本就不想发奋读书。一名民教师的儿子考上了985,当然除了孩子思维本身不错外,他不喜欢教师补课,要求回家劳动!村民小组开会,他让儿子停下学习,去村民小组的会议,要亲眼目睹那些村民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争得面红耳赤、拍桌打椅的场面!告诉儿子你与他们为伍还是去读大学!另一名比较贫困的同学,被村关工委评为贫困户,该生拒绝领这笔助学励志款,倒最后都没领。他说他家经济情况比较好,不存在贫困情况。具体情况没有进一步跟进调查了,但我知道,他没有通过读书改变现状的想法。本来,千金难买儿时贫!最富不能富孩子!被他们改了,变成了:寒门难出贵子,最苦不能苦孩子!

车胤、朱买臣、匡衡、欧阳修、宋镰、毛泽东……从古到今,许多会读书的人,都是寒门人!现在,为什么家境不好就难难成才,值得教育界深思!有人说是缺钱!那敢直是对扶贫工作的污蔑!任何一名学生都不会因贫困而失学(现在)!笔者觉得是教育导向、教育观念的问题!比如,家长深信补课是成绩好坏的分水岭,贫困孩子自然补不了课!那么成绩差就找到理由!就我所见,教师们的子女,小学初中补课的,可能就1%,且时间是短期,一般补短项,如作文、初三英语之类。90%以上是不补课的。我想,补课主要是家长的精神作用,对成绩起作用不大。总之,带普遍性观念想法不同,教育效果就会大不一样。回答供参考。




确实是这样的,虽说寒门出贵子仍然很难。985,211院校的大学生多数孩子的家境都比较好。下面是我采访一位TOP政法大学的同学,分享的真实情况:我们学校里绝大部分同学都是家境好的,我们宿舍除了我父母是在县城做个体户,还是国企和公务员父母多。

或许是因为现在的教育成本太高了吧。

一方面是金钱成本。说实话,能进入985,211院校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大都上的是当地的名校或者重点高中,这些学校教学资源优秀,人脉资源广泛,而这样的教育资源往往是集中在大中小城市,也即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的往往是家境好的,家境好的人家更重视子女的教育,他们从子女小的时候就对其特长进行开发,在教育上舍得花钱,对子女未来要求也更高,人生设计规划也明确,这些是一般家庭敢想但来必能做到的事。

另一方面是时间成本。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般来说,家境好的父母,对于孩子教育上的投入都很舍得。他们会抽出时间监督孩子,辅导孩子学习,甚至是有的父母直接全程陪学陪读。而对于家境一般的人(特别是农村地区),很多的家庭忙于生存,受生活条件和个人观念的限制,在孩子学习上往往是顺其自然,对孩子学习投入的时间很少。

不过虽然是这样,但是也不是说出生寒门就不能成为贵子,也不是说家境一般就只能认命。

学习这件事资源之类的虽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努力。况且其实现在很多的高校都有针对家境不太好的同学的招生项目,所以哪怕家境一般也是能够上重点大学的。再者,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现象是一定会改变的。

而且家境不好的同学,其实学校会推荐勤工俭学的机会,也是一种锻炼。




感謝头条邀请

这个没有绝对的,我就是乡下的,孩子985大学已毕业,目前已进入体制内工作。一个人的优秀,是悟性和努力,再加上孩子的天赋也有关系的。不过,家庭条件好,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这是事实!




一个孩子上什么大学主要是看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孩子学习的努力程度,农村贫苦孩子也有许多考上北大清华,家庭生活好环不全是上好学校的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家境   孩子   寒门   贵子   零食   贫困   子女   家长   院校   父母   条件   同学   农村   教师   时间   大学生   财经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