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父母从不主动联系孩子的现象?

主要是父母与孩子双方都

“能力”强!

父母从不主动联系孩子,原因虽多,但主要是父母与孩子“能力”都强!

这个“能力”,包括功夫本事、应变能力、身体状况等等。

要是双方“能力”都强,父母从不主动给孩子打电话。反之,一方或双方“能力”欠缺,那就可能电话不断、微信连连……

邻居的儿子在哈尔滨工作,身在成都的父母三五个月都不联系孩子一次。他还常常夸海口说:

我的娃儿得行,用不着担心,我俩老口硬朗,又没啥子找娃儿的麻烦,少有给他打电话,放心得很。

父母不主动给孩子打电话,在某种意义上说还真是一件好事。

当然,随着父母年事已高,作为子女应主动打电话或微信联系父母,不应“不闻不理”,而应经常沟通和交流。





自打儿子去年结婚后,我便不再主动联系他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辛苦大半辈子都在为儿子服务,虽然没能让他大富大贵,但我也竭尽全力让他娶妻安家,就像一个爬到山顶的登山者,早已气喘吁吁,我想休整一下,喘口气。

二、儿子结婚后,他的生活空间不再是他一个人,多了一个儿媳妇,年轻人有他们自己生活方式,父母老是不愿放手还是像原来那样牵肠挂肚,凡事亲力亲为,我觉得没必要,自己累不说,甚至会招来小两口的烦。

三、不主动联系他们倒不是想真撒手不管,人们只注重表面现象。就像我,即使忍着不主动联系他,但每天看好几遍微信运动,看看儿子每天走多少步,上班累不累。父母的家永远是他们的家,只是静等他们的一声召唤,力所能及的出手相助。只要他们过得平安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所以,大家不要纠结父母主不主动联系孩子,父母对儿女的心,天地可鉴!




父母不主动联系孩子的情况,非常常见,不足为奇。反过来,孩子联系父母,工作之前,是为了要钱,工作之后,是想让父母照顾一下小孩子,就这么现实。

我们只谈父母从不主动联系孩子的情况。第一,怕要钱,一打电话,就要钱,钱包伤不起。第二,怕孩子谈,我(我老婆)怀孕了,你们来照顾一下吧,一照顾,就是孩子上小学啊,六年,父母受不了。第三,说明父母身体还好,有钱花,不用人照顾。

这三个情况,导致很多父母,从不主动联系孩子,也不打电话。

但父母一旦半自理,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了,那就会经常性的联系孩子。

相对于亲情,其实,父母和孩子,更是因为相互需要,而存在的。

话糙,但理不糙。生活,就是这么个理。




哈哈,这个问题我可以用我和老公的实际情况来回答。我们两个人的故事或许就代表着两种家庭,代表着两种家庭沟通相处的模式。没有好坏,就是长久以来形成的这种模式,深深的影响着父母子女孩子的日常相处交流。如果想改变,那就从自己当爸妈开始,改变自己家庭的沟通模式。


我老公家的情况

我公公婆婆也都是很好的人,当然也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孩子,倾尽全力的给我们帮助,哪怕自己再苦再累,都希望我们能过的好,能减轻压力。老公呢人品好脾气好,也孝顺自己的父母。可是呢,他平时很少会主动的给我公公婆婆打电话,一年难得打两次,还每次说两三分钟就挂掉了。不仅他这样,他姐姐也是这样,也很少给父母打电话。即使逢年过节一家人聚在一起感觉也不是特热情那种,就是有事说事,没事各干各的。我公公婆婆呢也很少给她们打电话,除非有什么事。


我们家的情况

我们家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家里孩子比老公家多。虽然姐弟几个都已成家,而且在不同的城市,相隔甚远,而且工作都比较忙,但我们总是会利用一切机会相聚,一起去玩一起逛街一起聊天,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跟爸妈也是这样,从小啊,我们家最幸福的事儿,就是一家人围在一起聊天,我们说好多学校的新鲜事给爸妈听,爸妈讲讲村里的事儿亲戚家的事儿给我们听。我们有什么烦恼也会说给他们听,即使他们帮不上忙。而爸妈呢家里有什么事儿也会跟我们商量,即使我们并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现在回家仍然是这样,一年难得回去一次,回去以后家里最多的娱乐活动就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即使弟弟是个男孩子也特别热情,已经是孩子爸爸了还特别有趣,经常聊得大家开心的不行。而平时大家分散在各地,我和妹妹都在千里之外,可平时的电话,视频是很频繁的。,有时候我们忙了,忘记了,几天没联系,老爸肯定会给我们打电话。现在有微信里,怕打扰我们工作就发语音问问我们,等到周末就会跟我们视频。而每次不管是通话还是视频基本都是30分钟以上,想说的话总是很多。


现在我们一家三口的相处模式

我和我儿子很喜欢在一起聊天,我会把自己的事情说给他听,他也会把自己的事情,学校的事情说给我听,我们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也喜欢邀请儿子参与家庭事务,从他上幼儿园开始我们家就有个活动吃吃喝喝家庭会,这是我儿子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其实就是弄点吃的喝的摆在桌子上,三个人围坐在一起俩聊天看看书,反省自己最近不好的行为,接受他人的监督,表扬好的行为,鼓励保持。还有家里有什么事情,大家一起讨论讨论拿个主意。


我经常跟老公说我最怕的就是一家人却无话可说,都藏在心里。爱要表达,要让对方感受得到。所以我从不吝啬跟儿子说爱,同样儿子也是。而且我觉得这样对孩子的教育也有好处。如果孩子有什么话都不愿意跟我们说,我们又怎么了解他,怎么引导他呢。前几天,我在加班,儿子用奶奶手机给我打个电话,你们知道他要说什么吗?他学拼音了,第一次学拼音,学了a,o,e。他特别激动,急于要跟我分享,要读给我听。


我和儿子也慢慢的影响着老公,从一个不怎么喜欢说话不怎么善于表达的人,慢慢的也会经常跟儿子聊聊天,爷俩的话题也挺多。也会积极的参与家庭活动,甚至都开始加入我和儿子的日常斗嘴了。而且特别善于制造冷笑话。让我和儿子事后哈哈大笑开心不已。带的我儿子都经常会跟我讲冷笑话。而且讲完了我还必须配合着演一下瑟瑟发抖。


这种相处模式也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简单很多,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达成一致。既锻炼了他独立自主,又让我们之间保持亲密。


所以我觉得长久以来形成的家庭氛围,家庭相处沟通的模式都会影响着家里的每一个人,包括家里的孩子们长大以结婚以后新家庭的相处模式。我不能说孰好孰坏。但我更喜欢父母子女之间能够保持沟通交流和互动的相处模式,感觉更亲密更幸福更能感受到爱。

上班又带娃的80后宝妈,带的好团队带的了娃。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都来自于自己的实践。欢迎关注,获取更多的育儿知识,成为更好的妈妈。



如何看待父母从不主动联系孩子,这个问题,我可能和别的家长答案不太一样。现实就是,不是家长不主动联系孩子,而是主动联系孩子,往往十次有八次会被孩子怒怼。

给孩子打电话,想问问最近怎么样了,她常常不会接你的电话。我每次遇到不接电话的情况,就会胡思乱想,害怕孩子有什么事情?就会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结果就是因为紧张而不停的给孩子拨打电话,然后孩子生气了,冲着我一通嚷嚷,最后就是不欢而散,两人都不痛快。

要不就是打电话孩子接了,然后会问啥事,忙着呢,你能说啥,你能说想聊聊天?想知道孩子的情况?美死你了,两句话不到,电话放了,没时间和你聊天。

我女儿就和我明确的说,有事微信,她看到了会回我的。一般情况不要打电话,打了也不接。女儿还说,家里有事需要她做随时打电话,聊天没时间,她的一切,想和我说的自然就说了,不想说的,问了也没用。所以,做父母的,哪是不主动联系孩子,是没法联系。

打电话不能聊天,他忙。打电话不能问她工作生活怎么样了,你知道了也帮不上忙,知道有什么用。还剩下什么需要打电话的?

做父母的,知道孩子在外打拼不容易,知道孩子生活工作压力大,所以不会轻易打电话给孩子的。主动给你打电话,那是实在想你了,想和你说说话。不要除了要钱的时候有电话,其他的时候杳无声音。

做父母的还能奢求什么,就希望你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健健康康。我想说的就是,孩子,在闲暇之余,给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说说闲话,时间一晃,父母就会老去,等你想打电话的时候,父母不一定还能和你唠叨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主动   父母   孩子   公公   婆婆   事儿   家里   儿子   现象   事情   能力   模式   情况   电话   家庭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