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关羽与黄忠谁的武功厉害?为什么?

二人武功不相上下。

黄忠生年不详,卒年220年.死时年龄不详。史书上无记载。唯一有黄忠年龄记载的是三国演义,公元222年(章武二年),刘备伐吴为关羽报仇,黄忠不顾年迈,请令担任先锋,追击潘璋途中被马忠射中,不治身亡,卒年75岁。所以如果从演义考究的话,黄忠生于公元148年(农历戊子年)。演义中的黄忠是属鼠的,和关公一个属相。




三国武猛说关公,

长沙城下斗黄忠。

刀来马往一百合,

拖刀绝技对硬弓。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关羽黄忠战长沙一段,文笔极具张力,不弱于三英战吕布、夜战马超等武戏章节。刘备与孙权联兵击退曹操后,开始扩充地盘,先后派赵云、张飞取得了桂阳、零陵两郡,性傲的关羽上书刘备,表示只带五百校刀手攻取长沙。孰料在长沙城下遇到了老将黄忠,两人展开厮杀,未分胜负。第二天又战,关羽诈败欲用拖刀计取胜,正欲施展时,追来的黄忠却马失前蹄,翻倒在地。关羽收刀放过黄忠。第三天再战,有百步穿杨术的黄忠一箭射中关羽盔缨,令关羽退回。后来长沙城内生变,黄忠降了刘备。

这一章关黄斗,极具戏剧特色,你放我一马,我让你一箭,为后来成为五虎大将的黄忠,做了极好的人物刻画、铺垫。明显的是文学艺术渲染手法,包含了民间评话抓人眼球的演义夸张成分。看《三国》,人们容易被作者牵着走,喜欢仁善的主角刘备,喜欢冀望刘备手下猛将个个威武。这也是该书强大的传染力和魅力之一所在,不愧史上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罗贯中的小说素材来源于史传和民间话本,演义历史真与假交替融合递进,扣合巧妙,令人读之每多笃信为正史。然而细读也有小瑕之处,比如在第七十三回中,刘备称王,封关张赵马黄为五虎大将。镇守荊州的关羽得知后,第一反应竟不是兴奋,反是嗔怪为何有黄忠在列,大有脾气的说了句:‘’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还不想受印,幸亏手下晓理相劝,才释了心坎儿。这就令人读后,结合前面战长沙章回,觉得太不通逻辑了。当初相惜黄忠,在刘备面前极赞,到了这整一大拐弯了呢。

只能说两处有一处为虚。一处为评话素材,一处为史传有载。罗贯中在编写时或许掉了这里一丝丝严谨,也可能是两份素材都不舍得弃掉之一。

不难推敲,战长沙桥段为文学艺术,真实中两将斗杀,绝不会有百合之说,利刃长刀,双方对冲,不出五分钟,必有见血。古之大战百合不分胜负,历来为人们所信,实是评书演义渲染所至。古人文化普及率低,看到为之尊敬的说书人绘声绘色的表演,人如若进入其境,回头再传播乡邻、晚辈。总会认为古人打仗就是那样的热血。这种民间艺术的力量很强大,到了认知力发达的今朝,还是有众多书迷,认为古代两军交战,主将单挑武功高是决定胜负的定盘星。


用斗将表达一场战事的胜负,其实是评话演义中一种图省事的窍门,讲述两军对垒千军万马各细节,总难是能表达的面面到位。变化成斗将,又省事又得百姓愿意接受,逐成茶社演义说胜败的主旨。人们知晓武侠小说一阳指、如来神掌是假,却往往还跳不出古书话本、评书之编撰,盖因为它都是围绕真历史、真有其人所演义。

每个人年少时都有敬慕英雄情节,或仗剑走天涯的情怀。喜欢深读《三国》、《说唐》、《水浒》,也多是从愿看大将金戈铁马、斩将夺旗开始。散发弄舟无心细表真史与演义的差异,反让人们愿意聊侃的古将谁谁武功更高,扰了兴致。只是想略表达一下,斗将更多的是书中的娱乐成分,不必太以为真,真实的战场没那么多趣味、向往,有的只是刀光、冷血、残酷。

看古书,一是趣,二也是明智,知古鉴今。比如说关羽、黄忠二人,我们读后可以思索关羽失荆州的刚而自矜,引以为戒;可以学习黄忠定军山的老当益壮,古稀仍建功前线。


至于二人谁更厉害,严谨讲,肯定是关羽,时人有评:蜀中名将唯羽。关羽,军区司令级别,黄忠也就军、师长级别,不然关羽看到与黄忠同列,心有忿呢。论单练,关羽斩颜良是真,长沙斗黄忠是编,关比黄勇。但白发黄忠亦是刘备手下猛人,值得挑赞,每有战事,总是冲锋在前先登,死后追谥为刚侯,比赵云的顺平侯可强多了。




关羽和黄忠同为蜀汉五虎上将,关羽温酒斩华雄、千军万马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襄樊之战威震华夏,黄忠定军山之战阵斩曹军主帅夏侯渊,两人都是战功赫赫,如果要比较两人武功谁更厉害,就得对两人做一个全方位的对比。

论战绩,关羽远胜黄忠。

关羽斩杀了董卓大将华雄,斩杀了袁绍手下大将河北四庭柱其中的两个:颜良与文丑,而且都是秒杀,不到三个回合解决问题,关羽单枪匹马过五关斩六将,无人可挡,关羽在襄樊之战中,水淹七军,俘虏于禁,斩杀不愿意投降的庞德,威震华夏,搞得曹操几乎要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

而且关羽斩杀的无一例外都是一流的名将,华雄是董卓手下武力排名前三的武将,颜良和文丑是袁绍手下头号猛将和二号猛将,于禁是曹操手下大将,庞德更是曹操手下一员猛将,庞德的武力在曹营可以排到第三,仅次于典韦和许褚。

而黄忠呢,只在定军山之战斩杀了夏侯渊,还是靠法正的疲兵计谋协助的,如果黄忠与夏侯渊单打独斗的话,虽然黄忠的武力要强于夏侯渊,但未必就能斩杀夏侯渊,但不管如何,黄忠能斩杀夏侯渊就是本事,黄忠也就是靠斩杀夏侯渊而被刘备一战封为五虎上将的。

虽然会有不少人认为关羽斩杀颜良和文丑是偷袭得手的,而俘虏于禁和斩杀庞德只是靠水淹七军,算不上武功厉害,但我想说的是:战场上取得的任何胜利都是胜利,战争是一个只看结果的行为,武功再厉害如果战死沙场,又有什么用呢?

论单挑,关羽强于黄忠。

关羽是三国之中斩杀名将最多的武将,虽然不是三国的单挑王,但是成绩却是最好的,关羽斩黄巾军头目程志远,一个回合斩杀,关羽斩华雄,不到五个回合斩杀,关羽斩管亥数十个回合斩杀,关羽斩颜良一个回合斩杀,而且还是在千军万马、众目睽睽之下。

关羽斩文丑只三个回合,关羽斩袁术部将荀正只一个回合斩杀,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没有超过三个回合的,关羽斩蔡阳只数个回合斩杀,关羽斩曹仁部将夏侯存一个回合斩杀。可以看出关羽斩将纪录大多不超过三个回合,不管是名将,还是默默无闻的将领,关羽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斩杀。

而黄忠的单挑与关羽相比则逊色很多,黄忠斩将纪录不多,平手纪录反而最多。黄忠的单挑记录包括一箭射中邓贤,黄忠十个回合与泠苞打成平手,黄忠四五十回合与李严战成平手,黄忠一个回合斩韩浩,一个回合生擒夏侯尚,黄忠与夏侯渊20个回合战成平手,靠突袭一个回合斩杀了夏侯渊。

黄忠还有数个回合斩杀潘璋手下的将领史迹,数个回合击败潘璋,黄忠除了与关羽单挑的纪录之外,黄忠其他的单挑对象基本上是二三流武将,最有名的夏侯渊在也不过是个二流武将。

但关羽就不一样,关羽斩杀的颜良、文丑、庞德,都可以算是一流武将了,华雄算二流武将,明显就是关羽武力强于黄忠。

但又如何解释关羽与黄忠三次单挑合计近二百回合,却不分胜负呢?

关羽在长沙之战中,确实三次与黄忠交手,第一次是两人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第二次是两人单挑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诈败,用拖刀之计赢了黄忠,却没有下手杀黄忠;第三次是两人大战三十回合,也是不分胜负,但黄忠射中了关羽头盔一箭,也没有下狠手杀关羽。

为什么关羽明明比黄忠强,却三次与黄忠战成平手?很明显关羽就是故意而为之。

不能因为两人战成平手,就是关羽和黄忠的武力一样,那张飞两次和吕布战成平手,能说张飞和吕布武力一样吗?影响武将单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临场发挥、巅峰状态、环境影响、地利影响等等各种因素。

关羽有没有击败黄忠的能力?很明显有,如果关羽真想杀黄忠的话,在第二次两人单挑之时,关羽早就能一刀砍了黄忠,可是关羽没有,关羽又不是仁慈的人,他在战场上杀的将领也不少,为什么不杀黄忠?

因为关羽听说了黄忠忠勇的名声,根本就不想杀黄忠,只想把黄忠收入帐下,关羽第一次与黄忠交锋时,对黄忠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来将莫非是黄忠吗?可见关羽就算不认识黄忠,也知道这号人物,对黄忠的事迹有所了解。

关羽在赤壁之战后,就成为刘备镇守荆州的大将,这个时候的关羽不仅仅只有一位武将,而且还是一位帅才,镇守荆州可是镇守一方领土,手下需要无数的精兵强将,关羽在听说了黄忠的英勇事迹之后就想着把黄忠收为已有,所以才会在明明有机会杀黄忠的时候,却没有动手。

从定军山之战前黄忠说自己不满70岁来推算的话,在长沙之战时,黄忠不到60岁,这个年龄并不算老,而且当时关羽也年近50岁,两人相差不到10岁,虽然这个时候的关羽武力不在巅峰期,但是击败黄忠应该是不难的。

黄忠的特长并不是武功,而是射箭术,从三国演义的描述来看,黄忠一次能拉动两张弓,而且有百步穿杨的射术,也就是百发百中的射箭术,射箭术高明不代表武功高强,至少黄忠的武功与关羽不能相比。

黄忠位列五虎上将之一,完全凭借他斩杀了曹军在定军山的主帅夏侯渊,为刘备打赢了汉中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仅仅一战成名而已,即使在五虎上将中,黄忠也是排在最后一名,勉强凑数而已,更不能与关羽相比了。

关羽不但名声在外,而且武将排名远高于黄忠,关羽在五虎上将之中名列第二,仅次于赵云,同时关羽在三国武将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吕布、赵云和典韦,显然比黄忠强得多,所以关羽比黄忠厉害。




如果按照黄忠出场时的表现来算,那么他的武艺比关羽要略逊一筹。不过如果双方都以壮年时的状态来比较,则鹿死谁手不好说。

黄忠是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之一,也是《三国演义》中顶尖级别的超一流武将里年纪最大的一个,在长沙之战出场时就年近六旬。如果按照后来刘备伐吴,黄忠中箭临终前说已经“七十有五”来算,那么他出场时已经六十三岁,比很多人的寿命都高了。

黄忠出场时年纪虽大,不过老当益壮,武艺高强,当时人们都说他有万夫不当之勇。关羽去攻打长沙时,刘备和诸葛亮也再三劝他要小心黄忠,可见黄忠名气之大。而且黄忠也不是徒有虚名,在长沙之战中他三次和关羽交手,都没有落于下风:

在第一天的交战中,黄忠和关羽大战一百余合,不分胜负。最后还是长沙太守韩玄担心黄忠有失,鸣金收兵才各自回营。

第二天关羽和黄忠再次交手,两人战了五六十合无法还是分出胜负。关羽见无法取胜,想用拖刀计取胜,于是诈败而走。黄忠追赶时马失前蹄倒地,关羽不想占便宜,于是让他回去换马再战。

第三次黄忠和关羽战了三十余合以后诈败而走,一箭射在关羽盔缨根上,将他吓退。

如果单纯从这三次交手看,关羽和黄忠的武艺半斤八两。不过仔细比较的话,关羽的武艺其实要比黄忠略强一些。

在第一天交战结束以后,关羽评价黄忠的刀法“全无破绽”,要用拖刀计才能取胜。从这个评价来看,一方面关羽肯定了黄忠的武艺不错,但是另一方面关羽也只是认为黄忠难以直接击败而已,并没有认为对方能给自己构成什么威胁。

此外在后来的益州之战马超奉张鲁之命救援刘璋,率军攻打葭萌关。消息传到绵竹,刘备和诸葛亮商议派谁去迎战马超时,虽然黄忠此时就在军中,不过刘备等人都认为只有张飞和赵云可以和马超一战,显然是认为黄忠的武艺要比张飞、赵云、马超要略逊一筹。

这一点也可以从后来汉中之战黄忠被徐晃、张郃困住,赵云却能吓退徐张两人得到验证。关羽虽然没有和张飞、赵云、马超直接交过手,但是总体来说这四人的武艺接近,自然关羽也要比黄忠强一些。相对来说,黄忠是五虎上将里最弱的一个。

但是黄忠这个弱不是说他武艺不行,而是他毕竟年纪太大,已经过了人生的巅峰时期,有些年老体衰,这无疑会影响他的武艺发挥。如果说黄忠也是正当壮年,那么他的武艺肯定还要强一些。所以如果关羽在长沙遇到的是壮年时的黄忠,打起来究竟谁会赢就不好说了。




《三国演义》里关羽、黄忠是赫赫有名的两位超级猛将,并且都完成了斩名将的壮举,关羽斩颜良、文丑两个名将,黄忠定军山斩杀夏侯渊一个名将,这已经是整部书中相当耀眼的战绩了,那关羽与黄忠谁武功更厉害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不难回答,那就是关羽武力值要比黄忠更胜一筹!关羽属于早早就扬名立万的人物,与刘备、张飞一起起事,首先坡黄巾斩程远志初露锋芒,再到汜水关前温酒斩华雄,白马坡阵斩颜良,延津杀文丑已名声大震很久!而黄忠在关羽攻打长沙时并没有名气,起码黄忠并不出彩,因为长沙属于荆州,在刘表与东吴有仇互相攻伐不占上风时,没有谁提出来让黄忠应战,而是黄祖丧命!

在演义里黄忠虽然年迈却是以逸待劳应战关羽,关羽又杀了杨龄之后黄忠出战,两人交手100回合韩玄恐黄忠有失鸣金收兵,说明黄忠略显下风,第二次大战五十合关羽准备用拖刀计,黄忠马失前蹄,关羽放过,黄忠作为用刀者没看出关羽欲用拖刀计,若不是马失前蹄可能脑袋就被关羽砍下来了,第三次黄忠诈败箭射关羽盔英不是武力值高,如同孟达射死徐晃,不会有人认为孟达比徐晃武力值高!

从演义里的描写看关羽武力值略胜黄忠一点点,黄忠要名列五虎上将之中,也不能比关羽武力值低很多,实际上关羽、黄忠并没有交战,设计关羽、黄忠大战一场,主要是罗贯中要通过此战抬升黄忠的武力值,塑造一位老英雄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武功   庞德   演义   荆州   马失前蹄   文丑   长沙   武将   武艺   名将   上将   大将   胜负   手下   夏侯   厉害   财经   黄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