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最终成为民族信仰的三国名将是关羽?

圣者,一个领域内专业顶级并能为后来人起模范表率的人。

军人不能只讲功劳,还要有威信,不能光功夫好,还要具备武德。

关羽对那些夸夸其谈,清谈玄虚的所谓"士",就是一帮富裕的公知们很瞧不上,而这恰恰是当时社会风尚,人人趋之若鹜。关公虽然傲慢讨厌虚礼,但是富有人情味,对自己的下级很好,群众中有威信。

武将就是武将,应该自有主见,拥有独立人格,不搞趋炎附势那一套。云长并非一文盲勇夫,勤读《春秋》,有着自己的价值观。

其实不论文士还是武夫,只眼里见利,可能谁都瞧不起。

比照那有奶便是娘的三姓家奴,持技放肆,横行无忌,孰武圣孰匹夫,岂不一目了然。






“忠、义、仁、勇”四字成就了关羽,满满的正能量,最终成为了民族信仰。

这足以说明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尊崇的理想信念,但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正是当今所缺失的东西。

民族要复兴、文化要自信,正是重新构建社会伦理价值体系的时候,认真探讨这个问题,反思历史,意义重大。


豹眼理解,“忠”可有三层意思。

第一,忠于国家、民族;

第二,忠于组织、制度;

第三,忠于领袖、领导。

就忠于国家、制度而言,汉末三国时期可以说鲜有其人。都说要匡扶汉室、一统天下,实质都在制造分裂。

就忠于组织、领袖而言,倒是不乏其人。像关羽、荀彧、诸葛亮、夏侯惇、许褚等等,都是忠心之人。

但有一个问题,这个组织、领袖究竟是谁?是汉献帝及其代表的汉室,还是曹操、刘备、孙权及其代表的利益集团?

每次看到类似的问题,豹眼总在想,关羽究竟是忠于献帝及汉室,还是忠于刘备?

豹眼一直搞不明白,关羽为何要在最不合适的时候发动襄樊之战?

一般认为,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是其战略眼光短浅,失荆州是其骄狂、刚愎自用,而豹眼却认为这是关羽与刘备分道扬镳的结果,在信仰上出现了分歧。

关羽是忠于汉室、忠于献帝的。在刘备一直坚持匡扶汉室的时候,忠于刘备就是忠于汉室。但在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刘备已经与曹操、孙权没有区别,成为分裂汉室的汉贼。

刘备说匡扶汉室,难道曹操没说吗?

刘备自立汉中王,难道孙权就不可以自立为吴王吗?因为你姓刘就可以自立为王吗?

关羽是读过《春秋》的人,明白其中的大义,彼此翻脸是可能的。


但不管关羽是忠于汉室还是忠于刘备,这都是统治者需要的、极力宣导的东西。

因此,关羽必然会成为统治者及其吹鼓手力捧的对象。

同时,刘备、关羽也是聪明人,就算彼此各奔前程,但嘴上就是不说,而且把戏做得很真。

如夷陵之战,目的就是夺回荆州,嘴上却说替兄弟报仇,这就很上台面了。

吃瓜群众被感动地哇哇的,其实上层人士都心知肚明。

但统治者最喜欢装聋作哑、指鹿为马,不提忠于谁,只说有大忠,把关公请进庙里,让大家都要认真学习。

因此,关羽成了统治者大力宣导的信仰标兵。




关羽传: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不可否认,刘关张三兄弟的情义的确是令人敬仰。异姓兄弟处到这份上,确实很难得。

无论演义如何描述都不为过。千百年来,作为偶像崇拜是经得住历史考验的。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过五关斩六将是虚构的,但千里走单骑却是真实的。关羽的行为不仅感动了曹操,就是裴松之也很服气:

臣松之以为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於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

裴松之不仅称颂关羽的义气,而且对曹操的为人也很称赞。认为曹操不是有王霸之度量,何能如此?

就这一点,也看出曹操是性情中人,是很可爱的。不要总把曹操看做奸臣,其人设没那么差。

人是情感动物也是社会动物,需要与人交往,谁不希望结交重情重义的朋友?

关公因此受到尊崇,是由其人格魅力决定的。

生活不易,都想报团取暖,谁不愿意与关公这样的人做朋友呢?




张飞传:初,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关羽、张飞都是万人敌,具有国士之风。但两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张飞喜欢媚上,巴结君子,而关羽却能善待属下,不屑于同君子打交道。

毕竟做老板、做领导的人少,替人打工的人多。谁不希望有个好老板、好领导呢?

同样是提着脑袋干革命,撇家舍业混饭吃,为何还要受憋屈呢?

张飞被部将割了脑袋,那是他咎由自取。但谁又愿意、喜欢割领导的脑袋呢?不是逼到份上,谁愿意得罪领导哦!

打工都希望遇到一个好老板,谁不愿意跟着关公混呢?

关公的仁德,具备了足够的群众基础,受到底层的追捧并不偶然。





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

做领导喜欢有本事的人替他出力,没有愿意招纳混饭吃的员工。

做朋友不仅仅需要两肋插刀的义气,更需要有能力替你出头。没有本事却总给你惹事,谁也不想结交这样的朋友。

选择老板,不能仅仅看他为人如何,更看他有没有本事。老板能力不行,跟着他混,不仅不能跟着吃肉,甚至连汤都喝不上,人再好有啥用呢?

关公是天下无敌的英雄,能力是杠杠的,跟着这样的领导混,不仅体面,而且实惠!


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但关公是人不是神,起码活着的时候是这样。但他的缺点是他自己的事,吃亏的是他自己。其缺点与其“忠、义、仁、勇”相比,不足为道。

关公基本是完人,被尊为“武圣”,并不为过。

至于把关公尊为财神、庇护神,那是迷信色彩。当然,这也是中国人信仰的一部分。祈求平安、升官发财,都是人之常情。


因此,汉末三国时期,虽然人才辈出,豪杰云集,但能够得到统治者、同仁、底层百姓广泛认可的,唯关公一人。这是由其过硬的人设决定的,不是吹捧出来的。

作为崇拜的偶像,关公最初是从民间出现的。有了足够的群众基础,才逐步被统治者认可,走向了神坛,成为民族信仰的最标杆。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因为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国名   荆州   各为其主   民族   黎民百姓   汉室   统治阶级   统治者   自立   演义   老板   兄弟   领导   社会   故事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