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期,农民几乎天天出工,为什么粮食产量不高?

生产队粮食不高吗!我肯定告诉你你这个问题纯属胡扯,划到户后没有平地的人生活很不好的,特别是开荒的地划给他家的人,他只有舍弃地而生活,交公粮是用找差价交粮,不然粮管所和食品所一样,可食品所也是买统购条或差价的吧,平原地区我不清楚,但是出现了很多人去经商,实则是过去说的叫货郎 别在这里否定生产队,我说过粮食不够农民有意见是加大产量所至,多交粮,你真以为是没有产粮,山区造梯田都是有成效的,解放军在哪里没有生产粮食,包括建国解放军就是叫建设兵团 。




六七十年代,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建设时期。由于解放前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解放后,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重新整治和建设我们的国家,一切从零开始。

在建国初期,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大力发展农业,在农村全面开展粮食生产,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虽然当时的粮食产量还不高,但已经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今日头条》里有网友提出:“在生产队时期,农民几乎天天出动,为什么粮食产量不高?”下面我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向大家谈几点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在六七十年代,农村正处于各项建设的初始阶段,农民个个“甩开膀子加油干”,为了夺得农业生产的大丰收,不管是清天还是下雨天,天天出功劳动,人人为集体积肥、沤肥,改良土壤,进行精耕细作。农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的是集体能多打粮食,多赚“票子”,尽最大努力改善农民生活。

二、六七十年代,由于国家的工厂、企业与及科技事业等都处于起步建设阶段。农业生产所需的化肥还很紧缺,农民只能靠施用人粪尿、猪牛粪、草木灰、石灰、劣质稻草和草沤制的肥料,用来给农作物施肥,这些肥料根本满足不了农作物的所需要的养份。那时生产队的农作物由于严重的缺少所需要的肥料,作物生长缓慢,发蔸分蘖少,而且结粒也少,所以造成粮食产量不高。

三、六七十年代,国家的农药制造企业还处于起步建设阶段,农村还很少用上农药。农民对于庄稼的杀虫,还是采用土制办法:在田头地角搭一个大约脚盆口面大的水池台,垫上薄膜后,装满水,中间放一盏煤油小马灯,等天黑时分,点亮所有小马灯。晚上虫蛾扑灯溺水而死,用这种方法只能杀灭部分虫蛾,而绝大多数蛹虫和其他不会飞的虫类,就无法杀灭。遇到虫害多的年份,不但农作物产量得不到提高,而且还会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

四、在六七十年代生产队时期,农作物的种子,都是没有经过培育的,传统自留的种子,这种种子经过了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传统种植,种子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变异,产量无法提高。到了八十年代初期,专家们才培育出了农作物优良品种。如水稻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优质高产的大豆新品种等。从那时起,农作物优良品种不断涌现出来。随着化肥、农药、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出现,农业生产的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现在的粮食亩产量比原来已提高了近四倍以上。

以上几点,是造成“生产队时期,农民天天出功,粮食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现在这些原因已经彻底得到了改善,而且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了,农业运用机械化大生产,即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又加快了生产进度,赢得了宝贵的农时。为夺得农业生产的大丰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谢谢阅读,我的原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走荒唐的路,越走越贫穷,走辉煌的路,越走越富强!改革开放伟大的决策,给祖国带来了辉煌的崛起和强大的发展,人民再也不忍饥受冻了,当今人民的幸福生活,衣食住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恩改革开放伟大的决策,给当今的祖国带来了辉煌的成就!




我在67年始,插队落户到生产队干过九年农民!对当年农业农村农业有一定理解!

为什么农民几乎天天出工,粮食产量不高?

首先,说农民天天出工,并不十分准确

农业生产有季节时,当年稻麦两季,主要农忙出工在三夏与秋收秋种。当庄稼在地里生长两季共九十个月期间,此时主要是堆积肥和冬季生产队派遣部分壮劳力.上河工,其余有半年时间并不出工,因为庄稼在地里生长,除了拔些草,不然没多少事干。你让出工就要给工分,给工分不干活儿引发社员矛盾。所以根本不存在天天出工!

说社员天天出工者违反庄稼生长规律,庄稼象麦子十月播种下去,到第二年五月收割,这其间六七个月时间农民下地干什么?一棵一棵麦子拔苗助长吗?所以说农民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下地干活,那是三农作者忽悠撒谎欺骗世人的!农民干活是以庄稼生长为中心的,不是以面子为中心,以工分为中心!庄稼在地里生长期,能有多少活儿让农民天天干?

其次,粮量产量不高是生产方式科学化程度低下导致的

  1. 土壤问题!在五十代,我们农村土壤还盐碱化严重,全年只种一季水稻,收成很低,亩产至多四五十斤,盐碱土庄稼长势差。秋天稻子收割后,田里全灌上水,农村大地水汪汪的,这叫沤田。意思就是通过水泡田一个冬春季,将田里盐碱泡去淡化,直到五月才播种水稻。正是由于土壤盐碱化,所以盐碱是制约庄稼产量第一个因素。这是现在小鲜肉小美女不知也不懂的问题,总以为现在亩产两季2400斤,当年也是如此,其实绝对错误,当年土壤盐碱化风调雨顺年亩产五十斤就不错了!
  2. 旱涝问题。中国五十年代前根本不存在水利建设,农村旱则赤地千里涝则汪洋一片,这是由于几千年小农生产一盘散沙决定的。建国后尽管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工农商学兵齐上河工,包括伟人总理都上河工劳动,治理贯河淮河长江海河松花江,改造祖国山河,但直到七十年代后期全国水利建设才基本完成,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但在五六十年代水利建设还在进程中,所以受旱涝灾害制约,粮食产量不高!最典型的是六二年三年自然灾害,粮食歉收太严重!
  3. 肥料问题。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没肥料还长什么庄稼?那时代建国不久,又经历朝鲜战争中印边界战争越南战争,尽管国家拿出宝贵外汇引进化肥成套设备,在各地建化肥厂,但积重难返,无法一蹴而就。我在生产队时,每年五六月,都到河里罱乌泥,抛上岸,社员们在田里挖一个个方塘,将河泥与割的青草倾倒塘中,加上猪屎鸡屎草木灰,令其自然在高温下发酵,这叫沤绿肥!但这种绿肥肥效还不是高的。比较高的是人粪尿,需要到县城收,而县城当年不过几千人,人粪尿有限!所以庄稼缺少肥料长得黄巴巴的,粮食产量根本高不上去!
  4. 其他虫害问题种子问题!那时农民也不会生产农业机械诸如拖拉机抽水机,劳力多而收获少,就是缺乏工人支持的农民劳动多是无高效劳动。那时农民不会发电,农村电力不足!那时农民不会生产农药,所以病虫害多,蝗虫一吃一大片,农民敲锣打鼓也无济于事!那时农民不会杂交水稻,种子严重退化,种子中杂草如稗子很多,农民又不懂优选良种!

‬这就是说,在传统小农生产方式下,在没有工人科学家利用大工业手段,对农业生产革故鼎新改造制作下,仅凭农民,当年粮食亩产在四五十斤低产量上徘徊,就不足为奇了!




我退休前是水利工程师。曾经也当过农民,还当了一年生产队的记工员。我不敢说当时的社员出工不出力,说了肯定会招开一些骂人的声音。但有一点,当时的农民谁都不会否认,在没任何化肥的前提下,那就是农民自留地里的庄稼比生产队集体的庄稼长的高,秋后的产量至少比生产队集体的也要多出百分之三十以上。有的年份甚至是一亩顶生产队的二亩还多。据我观察主要原因就是自留地里的庄稼很少出现缺苗断垄现象,而集体地的里则随处可见。

以我们生产队为例,当年耕种的土地在1200亩以上,其中大部分是水浇地,最好的年景产粮接近18万斤,最差的年景产粮不足5万斤。不可否认的是当年没有优良的种子,也没有或很少使用化肥(主要是无钱购买),这些都是粮食低产的原因。

农村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产量大幅度提高,吃粮短缺的问题成为历史。现在年产粮食10几万斤乃至20万斤的农户都大有人在。农业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农民也不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让我们衷心感谢伟大的党,领导我们过上了物阜民丰的幸福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生产队   人粪尿   河工   农民   亩产   水稻   农作物   庄稼   肥料   农业生产   粮食   产量   种子   当年   时期   农村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