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卧底是谁?他们有什么厉害的操作?

我认为最成功的卧底是他,他以一己之力,将战国一个时代玩的团团转,战国七雄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强大的战国前三强,被他一一打残,他就是燕国卧底-苏秦。


图片来源《大秦帝国》


要说天下间者,苏秦才是祖先。


张仪: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

苏秦:我是老实人!


接下来,我来给大家好好介绍下老实人苏秦的事迹,看他如何将7国玩弄,七国还拍手叫好。


苏秦的坎坷之路


苏秦原本是一个布衣农民,机缘巧合之下,与张仪一同拜在鬼谷子门下。


《资治通鉴》记载,张仪比苏秦大40多岁,但是苏秦却比张仪先得到重用。张仪能去秦国还是苏秦相助


学成后的苏秦,也如同其他师兄一样,在外游历多年,辗转各国都没有愿意收留他的,穷困潦倒之际,苏秦只好狼狈地跑回家去了。


他的家人邻居并没有因为苏秦回来而高兴,反而对他嘲笑不止,说他不仅耽误生产,就只能逞口舌之利,耍耍嘴皮子。


苏秦为此感到非常惭愧,没脸见人了,整日躲在家中研究《周书阴符》,钻研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一年后,苏秦揣摩出一套“合纵连横”之术,他认为凭此可以游说当时君王了。


苏秦首先将目光看准周王室,但此时的周显王,在听说苏秦的事迹后,瞧不起他,将他赶出了洛阳


于是,苏秦又来到秦国,但此时的秦国,秦惠文王刚刚即位,这才处死了商鞅,国家正是变动的时候,惠文王就拒绝了苏秦这个说客


苏秦从秦国出来后,先后来到魏国,赵国,齐国,都没有受到待见。


在公元前334年,苏秦来到燕国,等了一年多才见到燕文侯。苏秦给燕文侯分析了燕国当下的局势,指出燕国的战略错误,建议燕国联合赵国,结为攻防同盟,并且将秦国作为大患。


燕文侯觉得苏秦说得在理,便资助苏秦,让他说服赵国,便对他说:“小苏啊,我给你些赞助,你要是能说服赵国,我就信任你。


还有一种说法是,齐国在攻打燕国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苏秦的女朋友打死了,苏秦这才一心地想致齐国于死地。他说服燕文侯“以弱燕灭强齐”,燕齐本就是世代仇敌,燕文侯自然愿意帮助苏秦。


灭敌人的第一步就是要让他膨胀。


苏秦的游说之路。



游说赵国


拉倒赞助的苏秦,马不停蹄地赶到赵国,游说赵国当世君王赵肃侯(赵武灵王他爹),提出联合山东六国共同抵御秦国的主张。


苏秦对赵肃侯说:“你们赵魏韩三家分晋而立,本是一家,但是魏国经过变法,已经远远超过你们赵国了。现在秦国又崛起了,比魏国还要强大,你们要是还跟魏国打,迟早要吃大亏。


随后苏秦向赵肃侯说了自己的主张,打算进行合纵,联合山东六国,共同对付秦国,如此一来,六国一体,秦国必然不敢来犯,赵国的霸业也就成功了。


赵肃侯一听,这话合理,便采用了合纵的主张,再次资助苏秦去游说其他国家。


其实在苏秦游说赵肃侯的时候,秦国也算间接帮助了苏秦。苏秦也决定在这个时候布下一盘,将七国作为棋子的大棋。


图片来源《大秦帝国》

智激张仪


在苏秦游在赵国时,秦惠文王派犀首攻打魏国河西郡,生擒魏将龙贾,魏国战败准备割让河西。


苏秦担心秦军东进过快,怕赵国不敢与秦国交战,便想到智激师兄张仪入秦,作为自己在秦国的联络人。


苏秦悄悄派人去找四处求职的张仪来投奔自己,张仪来了之后,苏秦对他不理不睬不说,还当众揭他的短,羞辱他。


张仪又羞又气,便想到只有秦国才能不怕山东六国,而且此时的秦国还没有相国,张仪便前往秦国试试运气。


苏秦派人暗中资助张仪共同抵达秦国,这时资助的人才说是苏秦的人,当时羞辱他就是为了让他名正言顺地来到秦国。


张仪这才明白,苏秦都是为了他好,为了给他更大的舞台,张仪感叹自己没有苏秦高明,许诺自己成功后,绝不与苏秦为敌。


图片来源《大秦帝国》

游说韩国


苏秦来到韩国后,此时的韩国国力逐渐强盛,韩威侯也称王了,为韩宣惠王。


但是在此之前,韩国被秦国打的俯首陈臣,虽然韩宣惠王已经称王了,但对秦国的进攻却没有终止。


苏秦便利用韩国的屈辱史对韩宣惠王说:“你们韩国,地处中原,进可攻,退可守,而且还有几十万军队,最关键的是你们锻造兵器的手艺,天下闻名,为何还要对秦国屈服呢?


苏秦又对韩宣惠王说,对秦国称臣的坏处:“你们侍奉秦国,只会让秦国更加强大,到时候,人家要你的城池、人口,你给不给?长久以往,韩国就离灭亡不远了。


苏秦见韩宣惠王犹豫不决,直接转身,冷哼道:“我本以为大王英明,军队又如此强悍,却甘居秦国之后,我真替大王感到羞耻!


这句话也彻底激起了韩宣惠王,只见他脸色一变,拔出宝剑,仰天长叹:“我虽然是个废物,但也决不能侍奉秦国。既然赵王、燕王已经决定了,我愿意举国听从您的安排。


游说魏国


苏秦来到魏国后,刚打败仗的魏襄王听说苏秦是来帮他抗秦的,直接迎为座上宾。


苏秦简单了当指出魏国当下所面临的困局,指出“魏国面积虽小,但土地大多是可以耕种的,人口相对密集,要是利用得当,国力可进战国排行榜前三。


但如今你魏国却愿意对秦国俯首称臣,割让河西,这样会让你魏国威严尽失,以后谁还愿意来帮助你们魏国?


苏秦还用《周书》中的话对魏王说:“你现在不将事情的后果考虑清楚,以后必然会吃亏,你如果听了我的建议,六国同心协力抵抗秦国,你魏国就不用再怕魏国了。现在赵王、韩王、燕王都已经同意合众,你加不加入?


魏王被苏秦说得哑口说得哑口无言,对苏秦说:“如今我听了先生如此贤明的指教,魏国愿意加入联盟,以先生为尊。

图片来源《大秦帝国》


游说齐国


苏秦来到齐国,感触可不一般,这个与他有着家仇国恨的国家,他也只能强忍着仇恨,来实施自己计划的第一步。


苏秦找到齐宣王,根据齐国的国势分析出:“齐国四面都是天险,而且兵多粮广,自从战国开启以来,齐国就没有过在全国抽调兵力的行为。可见齐国富有而殷实,妥妥的战国第二强。


想要说服齐国加入联盟难度可想而知,因为齐国已经在吊打周边国家,秦国又远,也威胁不到他。苏秦只好从齐国对天下的战略上说服齐国了。


苏秦对齐宣王说:“魏、韩之所以怕秦国,因为他们两家本就与秦国接壤,一旦交战,可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可是他们又打不过秦国,很容易就会屈服。


但是齐国不一样,你们离秦国远,而且地势险峻,秦国对你们构不成威胁,你们如果选择对秦国视而不见,坐等秦国壮大,到时候只会变成齐国独自对抗秦国。如果能遏制住秦国,那么将会是齐国一家独大,所以我希望大王好好考虑一下。


齐宣王被苏秦说的心动,决定听从苏秦的建议,联合山东六国。


齐宣王虽然明面上答应了,但心里却打着自己的小九九。


游说楚国


苏秦来到楚国后,此时楚怀王刚刚上任,正是想立功的时候。


苏秦就对他说:“楚国占地5000余里,坐拥百万士卒,战车千乘,这些都是称霸的资本。如果你也想侍奉秦国,那么天下就没有那个诸侯国能是秦国的对手了。


楚国想要争霸,恢复你们先祖楚庄王的霸主地位,秦国就是你们最大的阻碍,楚强则秦弱,秦强则楚弱,秦楚不能并存。合纵成功,楚国就能称王;连横成功,秦国就会称帝。


苏秦又提醒楚王:“秦是虎狼之国,有吞并天下的野心,是天下诸侯的公敌。合纵成功,各诸侯会割地事楚;连横成功,楚就要割地奉秦。二者天上地下,希望您能好好考虑。


此时的楚怀王早已被苏秦成功洗脑,只想自己的霸业,对苏秦说:“秦楚接壤,秦有吞并之意,不可亲和。我自料以楚抗秦,未必能胜。如今您打算统一天下,团结诸侯,保护危国,我愿举国服从。


除此之外,魏相公孙衍还说服了义渠国,从背后捅秦国刀子。


图片来源《大秦帝国》


第一次合纵攻秦


公元前318年,七国成立合纵联盟,团结一致。


苏秦担任军师,持六国相印;


楚国楚怀王担任纵长,成为盟主;


魏相公孙衍成为领头将军。


各方诸侯在魏国大量集合,而这个时候,矛盾便来了。由于韩、赵、魏、楚、燕这几国都在这几年内被齐国痛打过,都不愿意与齐国为伍,齐国一怒之下带兵回去了。


而燕国本就弱小,加上燕王可能知道苏秦的计谋,他是出兵不出力,到处磨洋工。


当时的楚国也想一举击败秦国,所以打算其他五国从东面进攻秦国函谷关,楚国从南面单独进攻。


结果,楚国也是一个磨洋工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军却磨磨蹭蹭的,最后导致只有赵、魏、韩三国真正地在合纵攻秦。


此次为第一次合纵攻秦,历时几年之久,双方都损失惨重。


最后以秦国打败赵、魏、韩三国联军,斩首8.5万人而结束,而秦国也因此元气大伤,内忧外患,15年不敢东出函谷。


诸侯乱战,比合纵攻秦惨烈百倍

(从公元前314年燕国内乱开始。真正乱战是公元前307年到公元前296年。)


第一次合纵虽然失败,各国也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利益。于是,山东六国再次发生内斗。


  • 首先是燕国,爆发了储君之争,燕国大乱。


  • 齐国,齐湣王上位,趁着燕国内乱,进攻燕国,几乎灭亡燕国。随后四处出击,攻打赵国、魏国、韩国、楚国,全部获胜,自称东帝。


  • 秦国,秦惠文王、秦武王相继去世,秦国也爆发王位之争,秦国超长待机王秦庄襄王嬴稷继位,芈八子垂帘听政。
  • 楚国,自合纵之后成为战国第三强国,楚怀王也开始了自己的争霸之路,攻打秦国,可惜遇上白起,三战三败,直接被打残,三分之一军队灭亡。之后齐国联合魏、韩再次攻楚,楚国只能退出中原,彻底没落。
  • 魏、韩两国一直联合,可是除了对楚战胜之外,其他全部失败,国力更加弱了。
  • 赵国,赵国这个时候相对稳定,赵武灵王除了联合秦国、中山国、宋国攻齐救燕,之后便采取休养的政策。


图片来源《大秦帝国》

第二次合纵攻秦


公元前306年,宣太后搞定义渠王,秦国便准备再次东出,不断向魏、韩、楚、赵等国进攻。


燕国也在秦国的帮助下,重新复国,但燕王却一直没有忘记齐国对燕国的伤害,便再次和苏秦商议,让苏秦入齐。


燕王为了让齐湣王相信苏秦,便对苏秦展开追杀,说苏秦是出卖国家之人,燕国大乱就是苏秦引起的。


苏秦一路逃到齐国,对齐湣王说:“我苏秦一心为燕国着想,但燕王却不信任我,反倒将责任怪在我的头上,我不能咽下这口气。”


最后,苏秦让齐湣王给他些兵马,他要给燕国一点颜色。此时的齐湣王本就有攻打燕国的主意,便同意了苏秦。


苏秦果然不负众望,以20万齐军,打败燕军,斩首10万,占领城池十多座。


齐湣王本想是占领燕国地盘,不料苏秦对他说:“打败燕国可以,但是一味地想要占领城池,只会让齐国死得越快。

图片来源《大秦帝国》

齐湣王不解,苏秦解释说:“燕国和秦国是联姻之国,齐国占领燕国的城池等于是与强秦结下了仇怨。


齐王闻言大惊,忙讨教解危之策。苏秦建议归还夺来的城池,这样燕王喜欢,秦王也一定高兴,就能转祸为福,那样我们再次合纵攻秦,击败秦国,然后去占领比较富有的宋国不是更好?


齐王认为苏秦说得很对,归还了侵占燕国的城池,打算再次合纵。


这次合纵还是以苏秦为首,不过就在合纵大军集合之际,苏秦却便衣来到了秦国,面见了秦昭王。


苏秦对秦昭王说:“我效忠于燕王,与齐国有不共戴天之仇,这次攻秦,只是为了灭亡齐国。我让齐湣王趁着六国攻秦之际去灭亡宋国,那样就会落下口实,这个时候秦国就可以联合五国攻齐了。


秦王被苏秦的策略说服,答应如果真如苏秦所言,一定出兵齐国。那时将会是秦国一家独大,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正如苏秦所说的那样,各国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合纵也只是吓唬人的。


秦国的对手只有一个,便是齐国。韩、赵、魏、楚只想夺回自己的城池,齐国也只是打算吞并富庶的宋国,而燕国只想灭亡齐国。


这次攻秦,六国确实战胜了秦国,将秦国打回到了函谷关。韩、赵、魏、楚本想一举攻破函谷,但齐国突然集中兵力攻打宋国,将宋国灭了


消息一出,各国便没有合纵之意了,都在想“我们在攻打秦国,你齐国倒好,趁机占领富庶的宋国,我们还打个毛。”


这个时候,秦王站了出来,找到其他五王说:“战国数百年,从未有大国被灭,如今齐国公开灭亡宋国,那么下一个会是谁呢?反正不是我秦国,我倒无所谓,可是诸王呢?


秦王的话,深深印人诸王的脑海中,秦王再次说道:“我秦国为了给宋国一个公道,愿意打头阵,出兵20万,对阵齐军主力,而且事后不占领一寸土地,一丝粮草,全员退回函谷。


五王也被说动了,决定六国联合,以燕将乐毅为统帅,攻打齐国。

图片来源《大秦帝国》


齐国灭亡,苏秦车裂


秦军率先出击,决战齐军主力,五国先后而至,短短两年攻占齐国数百座城池。燕军更是疯狂,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将齐国打得只剩下2座城池,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齐国40多年都没有缓过来。


齐湣王逃跑之际,才发现一切都是苏秦在背后推动了,将他的齐国给玩没了,下令将苏秦车裂,而他也被楚国大将灭了。


苏秦也完成了他的使命,后世对苏秦的评价远在张仪、范雎等谋士之上。

苏秦以一己之力将战国诸王玩弄于股掌股掌之间,将战国第二强的齐国玩到灭国。

司马迁: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




1941年9月2日,陆军大学郭教官被陈诚荐任为第九战区暂编第5师少将师长,这是一支挺能打的湘军部队,在随即爆发的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表现非常英勇,然而郭师长在作战中才惊奇地发现,这个在军政部花名册上应该拥有7000多人的步兵师,实际兵员却只有3000余,还不如日军的一个步兵联队人马多,终知蒋军在抗日战场上屡败屡战,并不完全是因为装备和训练的差距,也庆幸自己走对了路。


(梁桐剧照)


黄埔五期毕业的郭汝瑰,实际上早在1928年便已经秘密入党,后被选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进修,1931年回国后再入陆军大学第十期深造,这就是“黄马卦、绿袍子”通通具备了的嫡系天子门生,加之其兄郭汝栋很早就是川军的中将军长,因此在军中背景颇为深厚。1943年鄂西会战期间,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判断不准日寇第11军的作战企图,召自己比较欣赏的“国防研究院”(军委会直辖)四名委员参赞军机,惟有郭汝瑰发表了不同意见。


其他三个高参都认为日酋横山勇的目标是常德,为取城夺粮,而郭汝瑰坚决认为日军是要诱歼第六战区主力,是机动作战,众人根据战场形势推演,皆疑。而半信半疑的陈诚终于没有上了横山勇的圈套,保持战区主力做机动配置而非死守,次日凌晨,日军第13师团突然掉头北渡长江,直扑公安地区的87军等部,寻歼意图显露无遗,陈诚拍案大叫:“这个郭矮子,真有两刷子!”,遂有鄂西会战的最后胜利,郭汝瑰从此声名鹊起。


(人物原型即为郭汝瑰)


在陈诚的一路提拔下,已经成为“土木系十三太保”之一的郭汝瑰步步高升,1944年赴英考察,1945年成为军政部军务署长(主管所有部队的编制和装备),同时兼国防研究院副院长(原陈诚兼)。抗日战争胜利后,军委会改制为“国防部”,参谋总长陈诚再委郭汝瑰为第五厅厅长(主军务)、第三厅厅长(主作战),期间还一度出任顾祝同陆军总司令部的中将参谋长。


由于作战厅长直接参与最高层的作战指挥,并经常要向蒋、陈提供资料和方案、定期到老蒋官邸汇报战况听取指令,有时还要随蒋、陈诚到各战区视察,因此郭汝瑰一跃成为蒋军军事中枢的核心人物,一时红的发紫。而谁也不知道,郭汝瑰1945年就已经恢复了组织关系,成为位置最关键、情报最机密的高级“卧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做出了卓越攻勋。


(四川铜梁人)

至于说到郭汝瑰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和厉害操作,那就不胜枚举了,1947年5月,老蒋在官邸批准了“鲁南会战”的兵力部署,郭汝瑰当时在场,关于汤恩伯、欧震和王敬久三个兵团的作战序列和攻击目标,以及整编第74师担任前锋的情报,当夜就被郭汝瑰秘密传送了出去。


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说明粟裕在5月10日收到的绝密情报,遂改变决心从歼击桂军改为围歼整74师,而情报来源这里便是谜底,孟良崮一战,五大主力之首全军覆灭。1948年10月,在何应钦主持召开的军事会议上,蒋军拟定了“徐蚌会战”的作战要旨和部署方案,甚至连徐州剿总所属的各兵团司令部还没有收到会议纪要,郭汝瑰已经通过地下渠道送到了西柏坡和华东野战军首长的案头。



战役打响之前,黄百韬第七兵团已经接到了向徐州收缩的命令,而正是在郭汝瑰的运作下,刘峙命令黄百韬必须带上川军第44军一起撤退。黄百韬这一等就是48小时,终于让华野先头部队抢占先机,断了第七兵团的去路,最终将其包围全歼,也拉开了淮海战役的大幕。


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对郭汝瑰始终有所怀疑,他本意是将华东战区的蒋军集中使用进行机动作战,即便要守也应该以蚌埠为支撑点,然而在郭汝瑰的巧妙影响下,老蒋最终坚持固守徐州。杜聿明对此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在成为功德林的战犯之后,他曾经在《淮海战役始末》一文中写道:



(陈诚剧照)


“这里,我心忐忑不安,觉得上了蒋的当,并认为蒋和顾祝同是完全听信郭汝瑰这个小鬼(因他是军校五期毕业生,人又矮小,所以我称他小鬼)的摆布,才造成这种糟糕局面。我想责问郭汝瑰为什么不照原定计划主力撤到蚌埠附近,正在犹豫不决之际,见顾祝同等人同意郭汝瑰报告这一方案,觉得争也无益,一个人孤掌难鸣,争吵起来,反而会失了蒋的宠信。”


三大战役胜利后,郭汝瑰为防止老蒋推卸责任以及引起不必要的怀疑,决定主动引咎辞职离开军队指挥中枢,并且在顾祝同的保举下就任第72军中将军长,于是离开南京前往四川始招兵买马整编部队。期间郭汝瑰在部队内部剪除了暗藏的务和反动分子,提前做好了所部官兵的思想工作,当二野大军入川之际,于1949年12月11日在宜宾地区通电起义,胜利归队,堪称最成功最传奇的卧底生涯!


前两年的谍战剧《风云年代》就是以郭汝瑰将军的事迹为原型的,因为其祖籍四川铜梁,随在剧中以“梁桐”的名字代指,留英经历、跟陈诚的关系、作战指挥中的隐密操作,无不一一与历史契合。




特工加西亚,非常牛,当了24年卧底,最后一个任务混成了二把手,跟接头人说:“再不收网我就当老大了!”

这位特工,名为杰昆·加西亚

加西亚从小学习一般,但是身材魁梧,打得一手好棒球,梦想是进入国家队,后来他凭着打球的特长进了大学。

大学毕业后,对于打球就不那么热衷了,反而是对FBI兴趣颇浓。

1980年,他做了影响其一生的决定,报考加入FBI。

那年,他28岁,身高1.93,体重200多斤。

经过一番努力,还真成了!

按理来说这么胖的身材,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特工。然而对于加西亚来说肥胖的身材是他的保护色。他面相憨厚,身材肥硕,看见他根本联想不到跟罪犯斗智斗勇的特工,如果稍微打扮一下,还挺像痞子暴发户的。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卧底,经过了很多的严格的训练。因为执行任务时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暴露他的身份。加西亚学习纯正的意大利语、意大利礼节,学习黑帮成员的形式方式,学习心理学将自己完全带入到角色当中。

时间一晃,到了2000年,此时加西亚已经作了二十年的混混卧底。就在以为此生再无波澜之时,加西亚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渗透进当时纽约规模最大的黑手党——甘比诺家族,成为一名黑手党卧底!

这项任务很难,相当于在刀尖上舞蹈,一不小心就会丧命。而加西亚没有推辞,接受了这一任务,那一刻他感觉是神圣的,仿佛过去二十年的卧底生活就是为这一个任务而积累经验。

加西亚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叫杰克的珠宝商,开始一步步接近当时甘比诺的领袖德帕尔玛

他深知黑手党人的最大缺点,那就是贪婪。

所以加西亚出手极其阔绰(FBI大力支援),不久就跟黑手党的喽啰们打成了一片,然后顺其自然的接触到更高层的成员。

认识了德帕尔玛后,加西亚疯狂给他送礼物。德帕尔玛很高兴,却不知他收到的礼物中含有窃听装置。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加西亚能给德帕尔玛带去利益,那么他就是好朋友。

渐渐地,加西亚在黑手党的地位越来越高,最后竟然成了二把手。德帕尔玛有意向让加西亚成为他的接班人。

加西亚虽然身在魔窟,但是从未忘却正义,每当帮派安排他去杀人是,他就推脱说自己太胖了,有心脏病。

最后,在一次犯罪活动中,加西亚没忍住出手阻止了他们伤人。

加西亚明白,自己的行为在黑手党看来很不合理,一定会有人对自己产生怀疑,不能等了,是时候收网撤退了。

于是他跟接头人联系请求收网,“再不收网,我就要当老大了!”

潜伏甘诺比三年,收集了足够多的证据,最后有32名黑手党成员落网,70多岁的领袖德帕尔玛被判了十二年有期徒刑。

德帕尔玛对于自己选定的接班人是卧底这一事实感到难以置信,怕是死都不会瞑目。

(德帕尔玛)




1938年4月,抗日战场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卫立煌率部向中条山转移时,借道延安,亲自到延安参观,并受到热情接待——其实他的部队原本可以直达中条山。

卫立煌在延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军委参谋长藤代远和陕北留守处主任肖劲光远迎至城外,而主席则很少见的在接待处出门迎接,然后与卫立煌热情长谈,设宴款待,甚至晚上举办的欢迎晚会,主席都亲自陪同。这种高规格的接待显然与众不同。

访问延安之后,卫立煌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前敌总指挥的名义,签发了一道命令:“即发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步枪子弹100万发,手榴弹25万发”。在下发时,卫立煌又临时加上180箱牛肉罐头。这也是我军在抗战时期获得的最大一次补给。

为此,卫立煌受到了蒋校长的责问,但他理由充分,让蒋校长也无可奈何。

朱德曾劝告过卫立煌,延安知道他的处境不太好,让他必要时可以“骂一骂八路军”,但从来没有听过卫立煌对我军有不利的言语。

延安一行后,卫立煌判若两人,他原来对我军可不是这个态度。1932年,蒋校长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第四“围剿”,时任十四军军长的卫立煌,猛打猛冲,曾率部占领苏区军政中心,这让蒋校长喜出望外,对他大加褒奖,甚至以他的名字立煌作为县名,这在蒋阵营中,除了中山县,绝无仅有。

1948年1月,赋闲的卫立煌被蒋校长派到东北接替被林彪打得灰头土脸的陈诚。他的夫人十分恼怒:“人人都知道东北快完了,连我这个女人都能看清楚,你为什么还要去为陈诚当替死鬼”。没有人知道精明的卫立煌是怎么想的。

至1948年11月,能征善战的卫立煌到东北仅十个月后,辽沈战役结束,东北全境解放——他的表现竟然还赶不上陈诚,这不免让人大跌眼镜。虽然此时东北野战军兵强马壮,但原本骁勇善战的卫立煌,当时的表现却是瞻前顾后,碌碌无为,东北迅速被解放与他有着莫大的关系。

1945年,卫立煌曾称病出国旅游、考察很长时间,在英国,他与夫人的亲戚、居里夫人女儿的学生、法国留学生进步学生领袖汪德昭曾有过推心置腹的交谈。

卫立煌:“将来回国,蒋还是要用我的”。

汪德昭:“那你就起义么”?

卫立煌:“我决心这样干,难办的是,我的意见没法传到延安”。

汪得昭:“回到巴黎后,我可以找适当的关系,取得联系,寻求配合”。

有资料显示,卫立煌到东北上任后,曾接到过一封绝密电报:“前次在巴黎发出的电报,已到达目的地,对方有回信,谓可以利用目前情况,相机行事”。

过不多久,汪德昭便到了东北,在卫立煌身边工作,把一个海外学者请到部队,卫立煌的用意让人难以琢磨。

在抗战时期,卫立煌曾让他的秘书任天马(我组织派往卫立煌司令部的燕京大学毕业生),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找负责人林伯渠询问:“如何能加入贵方组织”?

任天马带回来的答复是:“卫先生若能忠实执行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比参加我方组织对中国革命更为有利”。

丢了东北的卫立煌,被蒋校长撤职查办,曾遭短期软禁,不久后获得自由,去了香港。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卫立煌欣喜万分,亲自起草一份祝贺电报发给主席。1955年,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下,卫立煌回到北京,并得到了很高的荣誉,曾担任过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他的晚年生活非常愉快、幸福。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你有见过做卧底整个国家对他毕恭毕敬,即便最后卧底的身份暴露了,人家还是选择尊敬他,让他继续高官厚禄,让他在国家内部,拥有崇高地位的嘛!

做卧底做到这个份上,那也确实是无敌了!比较于其他那些见不得光的卧底,或者是见光就死的卧底来讲,这种卧底才是真的强无敌。

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战国时期,韩国人郑国!这个人替秦国修建了一条有名的水利系统,就是郑国渠郑国渠的修建,让秦国60万的军队从此再无军粮之忧!

历史上面确实存在一些传说之中的卧底,然后在这个国家受到重用,或者是有的甚至于登顶成为权力的巅峰,但是说实话这些都是谣言,关于它们是否是其他国家的卧底,这必须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其他的一些卧底按照我的说法就是见光死,无论这个卧底到底收获了多少情报,也无论这个卧底之前是干什么的,什么样的地位只要被暴露出来或者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你是卧底,那么你这个人就完蛋了,你要么消失你要买死无葬身之地,总之就这么两种选择!

可像郑国这样的,确实历史上面独一无二没有其他的人了!不仅活下来了,而且得到举国上下的尊重,为什么这一方面得益于当时有一个雄心壮志的君王,也就是秦始皇对于统一天下的迫切,她太需要人才替他服务了,所以即便你这个人才到底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不在乎,只要对国家有益的他。统统都吸收进去!

比如说他的著名的外交家尉缭,曾经就说过,秦始皇这个人不能跟他共富贵,所以急着想走,结果秦始皇硬把他给留下来,即便顶着这样一个罪名,他也乐呵呵地接受了,后来呢就是王翦,(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带领着大军在外面征讨楚国不停地向秦始皇要地皮要经营财宝,秦始皇二话不说直接答应了!

秦始皇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人!所以在后来攻陷韩国以后,韩国站出来拿出了决定性的证据,证明替他修建郑国渠的郑国,这个人是韩国派过来的,卧底的时候秦始皇把郑国,带到了大殿之上,亲自质问他是卧底的这个事情!

郑国,结成了说自己就是卧底,但是自己修的这个郑国渠确实对秦国百利而无一害!秦始皇听了这事儿,二话不说直接把他卧底,先略过,然后让他继续修这个郑国渠,并且秦国上下对于这个郑国那是佩服不得了!

据说这个人真是最成功的卧底,卧底做到他这个份上也确实没谁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苏秦   卧底   魏国   秦国   秦王   楚国   延安   燕王   齐国   战区   帝国   作战   城池   韩国   西亚   厉害   操作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