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明朝300年,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没哪个朝代有这种魄力」?

从此角度看,应为大明王朝点赞。




明朝建于公元1368年,亡于1644年,278年的历史,相传15帝。

明朝的十五帝,没有真正的明主,也没有无道德的昏君。

在276年的史记中,崇洋媚外的事罕见,铲除内患的事情很多,屠杀忠良之臣难计其数,信用馋言,误国家大事不胜枚举。

至于不纳地、不进贡、不屈膝外宼未有迹象。

总之,明朝的兴起,明朝的覆灭,都是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时代的接替,天意如此,奈何?




如何理解?好理解。前半段是明粉“吹”出来的,后半段是朱明“作”出来的。

所谓这个不那个不,都是不了解史实的明粉自我吹嘘自我强化得出的论调。

不纳贡?庚戌之变请了解一下。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鞑靼土默特部领袖俺答汗率军犯大同,大同总兵仇鸾重赂俺答,请求勿攻大同,移攻他处。俺答汗于是一路顺利地攻到北京城下。兵部尚书让军队出城迎敌,结果将领们相顾变色、士兵们流涕不敢前。结果只能任由俺答汗率兵在京郊任意抢掠。接着俺答汗放回一个俘虏的监军太监,开出条件:“予我币,通我贡,即解围,不者岁一虔尔郭!”也就是说:缴纳岁币+开放贸易,我就退兵;否则我每年都来围你都城!

最终嘉靖帝万般无奈,只能给钱、允诺通贡,俺答汗才退兵。


不割地?自己放弃领土算什么?

朱棣放弃了长城以北的土地,于永乐元年(1403)把大宁都司内迁保定,长城以北的土地都放弃了。大宁都司原地盘被蒙古占领,这导致辽东与宣府(今张家口宣化)之间失去呼应,京北的西、北、东三大防区出现漏洞,使北京直接暴露在蒙古力量面前。30年后,奴儿干都司也废弃。

南边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安南不久也放弃了。

天子守国门?

由于明朝放弃了长城之外的缓冲地带,导致长城就成了前线,首都北京就成了国门,这是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这是明朝自己一步步把国都“推进”到了前线位置。

君王死社稷?

政治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根筋顽固到底。当斗争形势不利时,要适度学会妥协,以图东山再起。可明末帝崇祯倒好,为了面子,偷偷滴派人与清谈判,事情泄露之后又杀了办事人作为遮掩。终于丧失了与清和解的机会。崇祯用人也是这样,用人不专,犯了一次错就诛杀,最后终于无人可用、无人愿意出头。当李自成开出最后条件即可退兵时,又优柔寡断拿不出钱来,终于导致不可收拾,最后只好一死了之。

结论:

最后结论是: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这是明粉“吹”出来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朱明自己“作”出来的。




我以前也写过,明朝主要是亡于党争,也就是吏治败坏,这是个值得深思的历史借鉴,太祖朱元璋以刑戮、监察为手段整肃吏风,澄清吏治,措施有三:1、京师筑墙。2、凤阳屯田。3、枭首剥皮。(贪赃60俩以上者,斩首示众,扒皮实草。),历史文治武功最强都是开国皇帝,明朝三百年,客观评价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割地赔款,是宋朝所不能比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崇祯也做到了。




不割地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是真的!

但是这叫做有魄力?却不一定吧

我们来看



不割地

明朝最后的一百年,剩下两京一十三省350万平方公里土地~

对比明初,按面积算的话三分之二的国土都没了!

当然,没有那一点土地是割让的!因为明朝不割地嘛~但是,不割地还意味着和周边国家政权没有边界约定,差不多就被人家蚕食完了,你要去夺回来,连法理都没有~

最典型的,比如云南西南部的三宣六慰,被缅甸占了,人家说土地上原住民本来就不是汉人,明朝开战的借口都没有,还是清朝硬着头皮夺了两个回来,一个是车里,也就是西双版纳,一个是勐卯,也就是瑞丽~其他的后来英国东印度公司来了,只能呵呵了

东北么,满清自己独立了~

北方么,长城以外自己放弃了~

西域么,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



不赔款不和亲不纳贡

先问俺答封贡是怎么回事?

你们以为叫做 封 ,就是别人贡你不是你贡别人了?这不是掩耳盗铃么?

但是,俺答封贡换来了长时间的和平!这是划算的买卖

打仗要不要钱?从后方送粮食到前线,司马迁算过账,从中原送一石粮食到大漠中途要损耗191石粮食

打仗要不要死人?死的不是你你就不心疼了?你到明朝你是能成为贵族?大学士?还是平民百姓?那你死的概率高不高?

换个角度说,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你得有那个实力!强大的西汉一开始也和亲纳贡,但是当它强大以后就直接弄死匈奴,导致这个民族直接没有了~

明朝为什么没有强大到弄死北方那帮人?因为没有休养生息的时间,年年都在打仗,消耗!财政永远枯竭~

这还导致国内矛盾丛生,不然怎么那么多人跟着李自成干?南明那帮人眼中只有自己没有国家最后导致灭亡?

因为他们不爱这个国家!!!不什么不什么都是口号,毛线用没有

后来各地激烈反抗清朝是因为剃头的缘故,所以那个时候才有人说,所谓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意思就是明朝灭亡干我何事,大家努力的是保卫中华文化~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结论~不割地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是真的!但是缺乏智慧,使整个国家缺乏转圜的余地,这种愣头青的政策绝对不是什么魄力,是一种无奈,令人唏嘘~

我不是明粉,明粉喜欢的当年明月我也很喜欢,明朝那些事儿看了怕七八遍~

但是我和明粉不一样的是,我除了这个还看过更多的书,看过的论文都比很多人看过的网络小说多

建议多看书,独立思考,辨证分析,少喊口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明朝   社稷   君王   国门   大宁   崇祯   天子   蒙古   吏治   长城   朝代   魄力   北京   前线   土地   国家   财经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