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江浙一带的农村有很多自建的像别墅一样的房子,东北却几乎看不到,以土地来看,东北不是更充裕吗?

东北人看似毛糙,其实驯服得不得了。你家想盖楼,你盖盖试试,一万个人管着你。




南方人是对东北有多冷是无法理解的;

我当年上学的时候做课程设计,为了容易过关,选了一个非常冷僻的项目:

那就是北方农村房屋院落设计,我自己是山东人,但是去过东北,生活过一段时间。

怎么说,南方那种别墅式的小洋楼,在东北基本上就是个笑话。

其核心问题在保温性和耐久性;

而且越好看的房屋,在东北越不实用。

南方这种乡下漂亮的小楼东北完全是不行的,如果强行加保温层,这个造价可是非常高的。并且墙面装饰材料根本就无法在东北使用,会被冻融损坏。

例如东北民房的墙,基本上都是三七打的的,四九墙加保温层才靠谱。

如果屋顶加厚,整个支撑的梁柱需要更高强度,另外这些梁柱还带有“热桥”问题。

其次耐久性,其实这个保温层并不长寿,不如直接用砖加厚,主要在于保温层内部可能容易进水,然后反复结冰,造成空鼓,脱落,墙体裂缝。

所以最好就是墙体足够厚,并且有很好的隔水性能,防止水分渗透。

二层小楼还带来另外一个弊端,只有在乡下生活过的人才有经验:

那就是取暖带来的墙体阴油渍问题。

我们燃烧的柴草,其实里面有大量的水分,焦油,以前学校生炉子的时候,炉筒会产生油渍。

同样在烟囱内部也是如此,这些水,焦油,时间长了会从墙壁内部渗出来,形成棕色污渍,损坏墙体。两层小楼,烟囱更长,这个问题会更严重。东北燃烧的柴草数量更多。

东北房屋的土炕是主要取暖方式,另外平层可以自己加装暖气,但是两层的小楼就需要加装循环泵,造价和运行费用就贵很多。

东北农村

最后发现这个设计有点坑啊,怎么样都过不了关。

总不能原样子画个东北民居交稿吧。

最后,终于想到一个现行的可行的办法。那就是传统房屋,高屋顶,加大坡面,设计了一个小阁楼,并且加厚屋顶保温层,但实际上还是单层房屋,阁楼低矮能放一些生活杂物。

最重要的是围绕这这个房屋,设计了外延伸的玻璃房,并且设计了大雪承载力,防止被压塌。

有整个一圈的玻璃房,也是密闭的,采用中空真空玻璃,这个玻璃房密闭能够挡风,能够拓展活动空间。就是在屋子里面比较温暖的环境和外界零下二三十度之间有个缓冲区。

所以在东北应该有实用价值,当然,至于夏天·······去他的,课程设计,估计夏天热不热就不管了···

交稿,过关。

南方的朋友们,其实是不能理解北方的冷的,例如南方吃粥,喝胡辣汤,可以御寒。

在东北,早餐就得按正餐吃,来一碗稀饭或者胡辣汤,你摄入的能量可能一上午就不足以应付寒冷····

所以在东北,一日三餐都是油大的正餐,不然身体难以御寒。

北方人的胃口不大不行,也是一样的逻辑。

至于有人说南方不集中供暖,魔法攻击的是冷,那只是凉而已····




这是因地区气候而决定的,浙江人要是去东北生活,也不会造楼房,建个大平房四合院就行。东北零下20度感觉不冷,你在浙江零度就会把你冻感冒了,原因是江浙沪沿海地区湿度大,空气中含有大量水份,我们叫潮湿,阴冷。而且每年有一个季节叫黄霉节气,东北人知道有这个节气但从不曾经历过黄霉。在浙江黄霉节来临水泥地上会冒水珠,墙上会生霉花,衣服,被子由于干燥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所以三天不晒就变潮,人居住在一楼,木质家具会霉烂变质,人也会得病,所以睡觉必须离地面,房子一定要造二层或以上,一楼是很少住人的,东北气候干燥,睡地上都没事,没必要建楼房,再说大平层其实比高楼好。




主要是前期造价太高,同样大小的房子,同样的装修,不用想,东北的盖下来要比南方贵很多很多。因为东北冬天太冷了,地基,外墙厚度是南方人想不到的。

房子造好了,南方人住不住都没有问题,因为没有啥费用,东北的不行,冬天要取暖啊,就算没有人住也要取暖啊,不然房子冻坏了,房子一大,没有集体供暖,劳民伤财。




东北太冷,建多层不保暖也不好烧坑,再说东北地广人稀,犯不着节省建房用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梁柱   东北人   房子   柴草   油渍   耐久性   焦油   正餐   南方人   节气   墙体   充裕   造价   屋顶   别墅   土地   玻璃   农村   房屋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