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沙漠中迷路的人饿死也走不出去?

1996年6月13日,中国徒步第一人余纯顺,在罗布泊沙漠遇难。

2021年2月,在苏丹利比亚库夫拉市西南方400公里的沙漠里有3女5男8具尸体,死后6个月才被发现,警方调查这8个人是被活活的困死在沙漠中的,原因是车辆抛锚。

世界每年都有不少人进沙漠探险徒步,都是全副武装,做好各种准备,但最终还是会有人迷路,永远的留在了沙漠中。

提到沙漠,人们想到的是“不毛之地,茫茫无际,危机四伏”,那么沙漠中到底有多危险呢?

白天晚上温差大

在沙漠里,白天还是热气腾腾,一旦到了夜晚就急速降温,沙漠昼夜温差过大是很多探险家挑战极限的“拦路虎”。

因为沙漠地区极其干旱,蒸发出来的水汽也不多,所以沙漠的上空云特别少。在白天,阳光可以毫无阻挡地烤炙沙漠,导致气温急剧升高,因此沙漠白天热,夏天午间地面温度可达60℃到80℃以上,要是在沙滩里埋一个鸡蛋,一会儿就烧熟了。

而当夜幕降临时,太阳西下,地面辐射就成了主导,地面源源不断地向空中释放热量,但是沙漠上空云少,逆辐射几乎不存在,也就起不到保温作用,所以气温持续降低,最低可达10℃以下,因此沙漠的晚上很恐怖,夜晚极其寒冷。

不能补充水分人类还能坚持几天,但是如果夜晚在沙漠没有做好保暖措施,人类一个晚上都熬不过去。

中暑和脱⽔

我们都知道沙漠中有毒性极强的响尾蛇和毒蝎子,但是沙漠中最⼤的危险还不是遇到这些,⽽是中暑和脱⽔。

中暑的后期表现是体温过⾼,从⽽导致眩晕,甚⾄昏厥。但在初期可能只有⼀些轻微的症状,⽐如恶⼼、头晕、失去⼒⽓,这种不适感必须要引起⾜够的注意。

实际上,在沙漠中行走时,当⽓温⾼过37℃时,随时都有中暑的可能,⽽且暴露在烈⽇下的时间越长,中暑的危险性就越⾼。

沙漠⾥,中暑和脱⽔的情况⼀旦发⽣,⼏乎就不可控了,中暑晕倒的⼈会失去所有⾃救的能⼒。

沙漠迷路

沙漠⼴阔平坦,植被稀少,沙丘基本都是一个样子,⼈在沙漠中⾏进时因为景致单⼀,缺乏定向的⽅位⽽容易迷失⽅向。

这时候我们就会想,一直走直线是不是会更快的走出去,可是沙漠里的沙子本身就是不稳定的,而且是松散的,我们在沙漠中行走的时候,双脚所踩的重量是不一样的,这样行走起来很容易走成一个圆圈而非直线。

⼈在沙漠中,通常都是向右偏。⼀般步⾏者通常约以3~5千⽶竞⾛圆圈,怎么走都是画圈,怎么走都差不多会回到原点,就像俗话说的“⿁打墙”。

有人会说可以以太阳或者月亮来判断方向,但是这两个本来就是移动的,所以,我们专业知识不够的情况下,这样做也很危险,容易辩错方向。

沙漠里经常会遇到沙尘暴或强磁场的环境,指南针在这里也不一定能够好用,所以如果在沙漠中迷路,那可真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很多人会因此而在这里丧失生命

沙尘暴

沙漠里长时期的太阳暴晒,使得沙漠处于异常⾼温之下,造就了超⼤规模的⾼温上升⽓流。这种⽓流⼲燥⽽⼜强⼤,它迅速把地⾯沙粒、尘埃带上天空,产⽣扬尘;它的迅速上升⼜使得地⾯附近形成⼤规模的负压区,势必促成⼤量空⽓来填补,于是导致了地⾯的风暴,继⽽可能会酿成灾难性的沙尘暴。

沙尘暴来临时,尘埃遮天蔽⽇,白天像晚上一样昏天暗地。

地⾯上的杂碎⽯被刮的满地跑,打在身上⽪破⾎流,甚⾄发⽣⾻裂、⾻折;沙粒刮在脸上像针扎般的疼痛,甚⾄扎破⽪肤⽽渗出⾎来,沙漠里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伤口,在没有及时处理的情况下会得沙漠疮,受伤处会又疼又肿,随时会恶化不能行走…

⼀旦发⽣沙尘暴、⼈和骆驼必须迅速转移,避开可能从天⽽降的沙尘,以免遭到被风沙掩埋的厄运。如果避让不及时,就会特别危险。

最后: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意为“进去,出不来的地方”,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任何地方的沙漠都是如此,里面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尤其是在其中难以寻找到参照物,容易迷失方向,一旦这样人就会出现方向感知的错误,从而在原地转圈或者是离既定路线越来越远,即使不遇到前面所讲的那些危险,最终也会饿死在沙漠中。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用这一次的生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所以,珍爱生命,不要随意冒险践踏生命。




2021年2月,苏丹警方接到报警称:在苏丹利比亚库夫拉市西南方400公里的沙漠处有一辆抛锚的白色越野车,在现场散落着大量的生活用品,在车里有3女5男8具尸体。接到报警后,警方立即展开了调查,经过调查警方排出了他杀的因素,这就是说这8个人是被活活的困死在沙漠中的,起因是车辆抛锚。根据法医的鉴定,这8人的死亡时间大约在6个月前。

看到这个事件,许多人可能会有疑问:即便是车抛锚了,这八个人也可以结伴走出沙漠,况且只要去沙漠玩,食物和水也是必备的,为何这些人直到饿死都没有走出沙漠呢?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生命的禁区”沙漠

生命的禁区是指人类无法在此生存的区域,在世界上有许多“生命的禁区”,比如亚马逊热带雨林、我国的“四大无人区”等等,这些地区要么是危险重重、要么是氧气稀薄、气温很低,总之都不适合人在此居住。

除了无人区和原始森林外,沙漠也是典型的生命禁区,因为沙漠缺少人类生存必须的水,而且沙漠的昼夜温差大,白天的高温更是让人无处躲藏,再加上沙漠中还有许多流沙区,让多少进入到其中的人长眠于此。

除了以上这些因素外,进入沙漠最危险的一件事情无疑就是迷路了。在沙漠中迷路与在热带雨林中迷路一样,生还的几率几乎为零。

正是因为这样,沙漠才被称为“生命的禁区”。

在沙漠中迷路为何走不出去?

按理说,我们迷路了,朝着一个方向走,总是能够找到出路的,但是,这个方法只是在正常情况下能用,在沙漠中这个方法是完全没有用的,因为人在其中迷路压根就不可能朝着一个方向走。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从下面两个角度来说一下:

01 参照物。我们迷路时辨别方向需要有参照物,比如树木、周围的地形等等,但是在沙漠中,没有任何的树木,到处是一片黄沙,而且沙漠中的地形几乎是一样的,我们深陷其中很难发现它们的差异。

其次即便你找到了几个沙丘作为参照物,这也是不准确的,因为覆盖在沙漠上的是可以流动的沙子,在风的作用下,一些沙丘会被风吹着移动,也就是说沙漠中的所谓参照物是可以消失和移动的。

在这种可变的参照物下,我们迷路后还能找到出路就奇怪了。

02 没有参照物我们也能走直线?

理论上说,只要我们不拐弯,向着进来的方向往回走是能走出去的。但实际上被困沙漠最终饿死的人往往是在原地打转的。这是什么原理呢?先给大家看两个相关实验:

如果蒙上我们的眼睛,我们还能走直线吗?早在20世纪初,国外的科学家就找了15位年轻的志愿者,将他们带到一片空地上进行了蒙眼走路实验,结果多数人出现了在原地半径小于10米的范围内转圈。

第一个实验是蒙眼,而在沙漠中迷路是睁着眼的,所以二者之间还是有差异的。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2020年8月,德国科学家索曼博士同样招募了一批志愿者进行了实验,这次没有选择蒙眼,而是找了一个陌生的原始森林宾瓦尔德森林以及撒哈拉沙漠。

在实验时,他在志愿者身上安装了定位装置,以免发生意外。其中在森林中的那一组一共6名志愿者,博士将他们分成了两个小组,其中4名实验者在阴天进入森林,其余2名在晴天进入森林,结果发现第一组的4名志愿者都在原地转圈,其中有3人与自己走过的路线高度重合,但是他们表示自己在走直线。而第二组在能看到太阳时基本上可以走直线。

而在沙漠中的那一组只有3名志愿者,博士也将他们分成了两个小组,一个小组有2名志愿者他们在白天走,另一个小组只有一人在夜间走,结果发现:第一组志愿者虽然没有原地转圈,但是已经偏离了既定的直线路线,而第二组志愿者在看到月亮时能保证整体向前,但是一旦云遮住了月亮,他就开始严重的偏离路线。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即使人是看得见的,在参照物极少的情况下,人也很容易迷失方向,而且一旦参照物发生了变化,那么人的方向感也会出现很大的偏差。

基于这个科学实验,我们再来看回沙漠中迷路的人,当人在沙漠中迷失方向时,可以利用月亮和太阳作为参照物尽可能地走直线,但是这里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偏差。在沙漠中,容错率是非常低的,一旦偏离了既定的路线,人就可能走向沙漠的深处,而不是边缘。

这样从原地出发的人就会出现恐慌,从而原路返回,如果太阳或者月亮没有太大的变化,短时间内他是能够回到起点的,而这就是开头8个人死在越野车里的原因,他们数次出去寻找出路未果,逐渐的将食物和水消耗殆尽。

如果坚持要走“直线”走出去,除非沙漠边缘离自己非常的近,否则人会因为方向感知出现问题,无法走直线脱险,最终困死在沙漠中。

最后

沙漠作为人类的禁区之一,里面充满了死亡的威胁,尤其是在其中难以寻找参照物容易迷失方向,一旦这样人就会出现方向感知的错误,从而在原地转圈或者是离既定路线越来越远,最终饿死在沙漠中。

所以,珍爱生命,不要随意地去挑战这些“禁区”,因为这不是儿戏,而是拿生命在开玩笑。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去过撒哈拉沙漠,说说我的观点。

在沙漠中死亡的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脱水。

有很名气的余纯顺死在了罗布泊,时间是6月。

其实余纯顺本不应该会死,因为他的徒步穿越其实没有大的危险性,因为沿途早就设置了很多补给点,里面放在食物和最重要的水。

余纯顺只要按照预定路线行走,绝对不会出现缺水缺粮的问题:出发前,余纯顺在停车处不远的河岸上,放置了矿泉水一箱,食品一箱,这些水和食物,足够他去前进桥一天路程所需。随后,在返回土垠的路上,我们每7公里埋6瓶矿泉水,隔35公里埋全天干粮及饮用水。

余纯顺的穿越线路,全长约107公里,严格来说不是沙漠,而是主要是戈壁。

正常来说,余纯顺大约3天可以完成穿越。而且还有电视台的拍摄车作为支援,会不定时同他碰面,理论上危险并不大。

但是,余纯顺犯了两个重大的错误,第一是不听别人劝告,选择了6月。

6月虽然不是罗布泊最热的季节,白天气温也在四五十度,极端气温超过50度。人在这种温度下徒步,很容易出现脱水情况。

余纯顺有丰富的徒步经验,却也是很艰苦的。电视台工作人员回忆:下午4时25分,我们终于在湖盆中撵上了他。里长程表在离开土垠时,显示为3305,此时正指向3338公里。余纯顺用8个小时,孤身徒步33公里,平均每小时4.125公里!这里距他徒步计划中的第一个宿营补给点还有3公里不到。我们争先恐后跳下车,围住他问这问那。只见他满头大汗,汗水浸湿了衣服和背包,黑红的脸庞上,汗水不住地流淌。

第二是他没有携带定位装置,自己定位又搞错了方向。

其实电视台的车辆同余纯顺分开时,余只需要再走1天半就可以完成任务。

没想到时间到了,人却没来。电视台知道事情不好,立即开车沿着道路去寻找,但找了几天并没有找到。

实际上,余纯顺在经过一个路口时认错了方向,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走过去。

这个方向上没有补给点,也就没有他急需要补充的水。其实如果他走对方向,距离这个路口只有3公里,就有一个补给点,有充足的水和食物。

但余纯顺走错了路,从11日上午就没有喝过水。

如果是平时,人不喝水进行徒步,至少可以活3天。但这里是高温的罗布泊,不喝水连1天都坚持不了。

余纯顺发现走错路以后,已经脱水严重,勉强搭建了帐篷,似乎试图在这里等待救援,减少水分消耗。

但救援又不得力,直到18日才通过飞机找到余纯顺的帐篷,人早就死了。

后来尸检表明,余纯顺严重脱水,甚至胃里面都没有胃液:离飞机不远处盐碱丘有个余纯顺挖的坑,约洗脸盆大小,深约50厘米。

这个坑应该是他试图自行找水。但在戈壁滩或者沙漠,这种找水方法形同笑话。

这也客观说明了,余纯顺严重缺乏在这种极端环境下的求生的能力和知识。

像他这样搞下去,即便这次没事,将来肯定也会出事。

其实,像余纯顺这种徒步的水分很大,路线早就规定好了,还是资深专业人士规划的路线,每隔7公里就有一个补给点,还有车辆保驾护航,叫什么独立穿越?

这更像是为了拍摄电视节目,搞得一个秀场,半真半假。

而且他们是开车先走过了这条线,帮助余纯顺辨认后面徒步的路线,最大程度避免迷路。而且拍摄车一直护送到差不多走完一半路程,余下的只有1天半就可以搞定,就这样还是出事了。

为什么会这样?

余纯顺虽然有一定的徒步经验,几乎都是沿着公路行走,不需要太多的辨别方向能力。

而罗布泊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里面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忙辨别方向,需要这方面很高的能力。

余纯顺没有这种能力,也没有走过沙漠或者戈壁滩,就应该借助GPS等设备。但他又认为这107公里算不了什么,毕竟保障都这么充分了,最终没有携带GPS设备(他也不会用)。其实余纯顺遇难的地方,距离补给点直线距离只有二三公里,只要他弄清楚了方向是可以活下来的。他走过路口的时候,却只是跟着车辙走,误以为车辙是之前拍摄车留下的,但实际上并不是,结果遇难。

另外,余纯顺在沙漠和戈壁求生能力比较差。虽然他不可能坚持4天到被人援救,也不会在迷失方向第2天就遇难了。

这是因为他没有这种环境下的求生经验,不明白水的重要性。

在高温的沙漠或者戈壁里,人只要几个小时就会脱水而死。所以水极为重要,彭加木就比他有经验得多,在这里喝水都是小口小口,尽量节省水。

而且一旦发现迷路,就应该尽量避开高温时候步行,搭起帐篷等待救援或者等待气温较低的时候再走,同时减少喝水的量。

有意思的是,他们一行人最初曾经遇到过当地的牧民。这个不识字的牧民听说他们要在6月徒步穿越罗布泊,急得连连摇头,但说来说去只有一句话:这会死人的哦!

不幸言中!




一些人粮食充足,水分充足,在沙漠里迷了路,可是死活走不出来。

曾经有一个人做过假设,假如我准备非常充足的水粮食以及各种各样的资源。

在没有指南针没有地图不知道方向的前提之下,朝着一个方向一直走,走到头。

我能不能穿越沙漠,对此我来告诉大家非常抱。

不能,你非但走不出沙漠,反而会活活地把自己给累死。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人想当然地,认为在沙漠里面怎么会迷路呢。

就算是迷了路,我只需要一头走到黑,朝着一个方向一直走到头就行了。

只要走到头肯定能走出去,为什么还走不出去呢?

难不成他在沙漠里面遇到了什么莫名其妙的事情,今天咱们就用这个话题来讨论一下。

为什么一些人在沙漠迷路,哪怕是饿死了也走不出去。

第1点,很少有人想到的诡异事情。

首先我来问大家,如果我们现在往前走10步,然后再回过头来往后走10步。

并且以自认为最标准的方式走直线的话,你觉得你走的是直线吗?

不用太过怀疑,我来告诉大家,你走的就是直线,那你为什么能够走出直线来?

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因为我们有对照物或者参考物。

这个参考物能告诉我们,这个方向走下去是直线,如果出现了问题会及时矫正或者修正方向。

那如果我再问大家,如果我们周边没有任何的参考物。

没有桌子椅子,甚至都没有墙面,没有太阳,没有月亮。

就在一个灰蒙蒙的时候,你往前走10步,这个时候你走的是直线吗?

不好意思已经偏离了那么一点点,你已经走不出一个相对值的线来了。

那如果我们再往前面走100步会怎样?

你会发现你走过的路是一个轻微的弧形,那如果往前走1万步,往前走10万步呢。

你这个时候会异常诡异地发现,你可能压根没有往前走,为什么,因为你走了一个圈。

你始终在绕圈走,而这个圈有半径有原因,虽然这个圈不是非常规则。

但是也基本是一个弧形的不可控的圈子,这就意味着在过去你可能走了很多步。

自认为往前走了很远,可能只是两米的距离罢了。

第2点,人类的自然发展。

在人类的自然发展当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进化模式。

比如我们最开始的时候可能就是从猴子变成人。

我们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慢慢地学会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之后,为了能够获得生存,我们的大脑发展得越来越发达。

我们的四肢却在慢慢退化,尤其是在现代科技发展越来越得天独厚的时候。

已经不需要我们爬上爬下,也不需要我们辛苦劳作。

只需要按一个按钮,就可以获得各种各种情况之下。

我们的大脑开发得越来越大,同时我们的四肢却相当于远古人而言,未必有多么强大。

当然这个话题探讨起来的话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话题本身就太过深奥了。

如果这么探讨下去,估计得探讨到后面去。

我们得出一个最简单的结论来直接把答案告诉大家。

那就是我们的左右腿其实不是均匀发展的,并不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对称。

因为长时间的历史缘故发展,就导致我们的右腿会更加强壮,同时左腿可能稍微逊色一下。

当然这其中就不排除左撇子或者右撇子,再或者其他极端情况。

我们只是举一个案例,而且这个也是有比例的。

只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右腿会更加强壮,在更加强壮的情况之下。

同样的迈出步伐,所需要耗费的能量不同,最终得出来的结论也不同。

也就是说如果在没有任何参考物的情况之下,我们往前走。

就很有可能出现某些小品当中,所说的一脚踩高一脚踩低的情况。

那大家知道出现这种情况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我们一条腿往前跨入一步的时候,另一条腿再往前。

双方之间的距离不一样,比如右腿是45厘米左腿是43厘米。

双方之间又有一个两厘米的差距,而这两厘米的差距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大。

可是如果先右腿在左腿时间的差距就是非常大的。

而这样一个差距特别类似于我们小学时学过的,对于圆的切割问题。

当一个圆被无限度地切割切割得那么一点点,就类似于一条直线。

可是从宏观角度出发,这却是一个圆或者最起码是一个弧形同样的道理。

在没有任何参考物的情况之下,我们的身体不能够做主观条件。

就意味着我们表面上看起来走的是直线,其实走的是弧线。

那如果我们走的是弧线的话,这个弧线无限度地放大。

甚至放大到最大的情况,会出现什么情况,出现的只有一个情况。

这个弧线最大情况下就是一个圆,所以我们如果在没有任何参考物。

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一直往前走,最终走出来的是一个圆。

而这个圆可以是一个大圆,或者是一个小圆。

再或者是一个不规则的圆,简而言之我们在绕圈子。

那其实到这里就能理解了,为什么一些人一旦走到沙漠里面去之后就再也走不出来了。

因为他们没有知识或者说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根本不知道往哪边走,是往前走,往哪边走,还是往后走。

也根本不知道我是在走直线还是在绕圈圈。

更重要的是他们自认为,自己走的直线其实是兜了一个大圈子。

而这个大圈子就是一个圆,就如同驴拉磨一样,把眼睛蒙上了。

然后一直往前走,自认为自己走了很远。

其实就是围着一个小小的磨盘,来回不断地转动罢了。

第3点,真的到了沙漠中怎么办?

姐最希望我们在刻薄一些生活当中的小常识。

如果我们有一天真的到了沙漠当中,应该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其实最容易解决的就是趁着手机还有电的时候,不要瞎导航,也不要瞎琢磨。

更不要浪费时间,去玩游戏,第一时间给紧急部门打电话。

让他们来救自己,虽然自己非常愚蠢,糊涂犯了如此大的错误。

但这是一条命,终归还是得救一下的。

你不爱惜自己,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亲戚姐妹呢?

如果在紧急情况之下手机也没有电了。

则需要运用太阳光线,指南针,手表等一系列的软件。

硬件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尽可能的辨别方向,再之后是白天走路晚上休息。

千万不要一个劲地往前走,因为有的时候你会做无用功。

那至于最后就是遇到一切,可能遇到的人,然后寻求他们的帮助。

多少钱也认了,谁让自己闲着没事非得往沙漠去跑呢。

沙漠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大得多,而且比我们想象的要可怕得多。

甚至还会出现各种各样,海市蜃楼来欺骗我们的眼睛。

所以在沙漠当中旅游或者游行,着实不是一件体面的事。

而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一句话,就是没有参照物。人要想走出来,最简单的想法,就是沿着一个方向一直往前走,因为没有参照物,只能凭自己的感觉来实现。结果如何呢?有一个很简单的实验,自己就可做一下!

蒙住自己的眼睛,在一个大操场上凭感觉走直线,口袋里装上一些小石子,一边走一边将小石子抛在脚下,走完以后,你会发现,你抛下的小石子,几乎排列成一个很大的圆(多数是逆时针)。

道理也不复杂,既然要走直线,双腿的步幅就要一致,人体进化的已经比较完美,但左右并非完全对称,双腿也是这样,并且双腿的力量也不相同(一般是右腿更有力),自然跨步时,一般两条腿跨出的步幅并不一致,短时间内差别不大,时间一长,积累下来就很可观,本来要走直线,实际却向一侧弯曲(一般往左侧弯曲),坚持走下去,只能在一个地方绕圈子。

如果不蒙眼,可以看到周围有许多物体,虽然双腿跨出的步幅不同,但可以利用周围的物体做参照物,不断地进行修正,也就不会老是转圈子。

想想在茫茫沙漠中行走,周围看不到任何其他物体,是不是相当于人蒙着眼睛行走,不绕圈才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罗布泊   沙漠   参照物   月亮   右腿   禁区   直线   志愿者   原地   白天   路线   危险   方向   情况   生命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