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你的10本书是什么?

1《道德经》

2《地藏菩萨本愿经》

3《金刚经》

4《素书》

5《论语》

6《楞严经》

7《妙法莲华经》

8《易经》

9《六祖坛经》

10《红楼梦》

前面四本读的次数最多。《鬼谷子》读完也理解的太少。《史记》读的零散不做考虑!




1、《活着》作者:余华

余华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写出了福贵的人生是如何从地主家的阔少爷,到最后的一贫如洗的,同时映射出了生活总是在你充满希望的时候给你当头棒喝,不管怎样活着就好。

2、《围城》作者:钱锺书

无论是婚姻也好,工作也罢,人生的愿望就像围城,围在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3、《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作者:张嘉佳

非常喜欢张嘉佳的作品,虽然未成经历过如此酣畅淋漓的青春,但是通过读这本书希望来生也能如此爱一场。

4《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尼塞

三个小时没停地读完了这本书。能救赎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阿米尔告诉索拉博为你,千千万万遍,正如哈桑曾经告诉他一样。

5、《月亮与六便士》作者:毛姆

心里有股欲望,想活得更危险些。

6、《骆驼祥子》作者:老舍

祥子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但是结婚都不好,说明了人不要太高,因为那样会丢了自己的底线,更不能太坏,因为那样会害人害己。

7、《边城》作者:沈从文

因为儿时的一篇课文,上大学以后读了整本书。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在交通发达,信息秒达,一生忘记爱几人。

8、《白鹿原》作者:陈忠实

以前看书,是看书里的故事人;现在看书,是看书中的社会人,思考身边的书中人。

9、《许三观卖血记》作者:余华

许三观靠着卖血度过了人生中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带给他的不公。我们生活在房贷是有多么的幸福。

10、《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

好羡慕那种灵魂与灵魂之间的沟通,同时更羡慕他们那纯粹的爱情。




1.毛泽东选集

2.曾国藩家书

3.德川家康

4.曾国藩

5.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6.穷查理宝典

7.孩子挑战

8.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9.洛克菲勒就给儿子的38封信

10.沧浪之水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吧。

十本书的先后顺序:

1、《易经》

2、《道德经》

3、《论语》

4、《毛泽东选集》

重点《矛盾论》《实践论》《论十大关系》

5、《李宗吾全集》

6、《缠中说禅全集》

7、《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要强大》系列

8、《方与圆》系列(丁远峙版)

9、《穷爸爸富爸爸》系列

10、《遇见未知的自己》

这些书绝不是鸡汤,最实用的,都是提升你的智慧,绝对能帮你答疑解惑。有兴趣还可以读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再读一些哲学类的书籍。

智慧的明朗当然还需要读一些《历史》书籍,历史书籍这个太多了,原则自己感兴趣的看看,解读的也有意思,如易中天的《品三国》,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

智慧再通透一些,建议你去读读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文学修养再提升一下,就要去读读世界名著:《莎士比亚》《悲惨世界》《红与黑》《雾都孤儿》《堂吉诃德》《少年维特的烦恼》等!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1,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这本书非常牛!

牛到什么程度呢?

这本书对于当时中国抗战的影响以及国共两党的影响就不说了,咱们单说另外一个频道。

话说这本书发表的时候,中日战争还在继续,所以日本人手上也有这本书。

所以你肯定要问了:当时的日本人研读了这本书,会是个啥反应?

答案是:日本头脑冷静的人看到了书中给出的中日战争的发展及结果,不但认同书中给出的论断;而且绝望地发现:即便已经知道了书中的论断,也依然改变不了这场战争的结果!


2,吴承恩的《西游记》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虽然老非我都通读过,但个人最喜欢的就是《西游记》。

怎么评价这本书呢?

小的时候读它,我是把它当作神话来看的。

青年时候读它,我是把它当作枕边读物来看的。

到了中年之后再读它,我是把它当作政治、生活、人性读物来读的。

怎么看怎么精彩,并且越读越有意思。


3,王伟的《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纠正了我看世界的一个错误的习惯,就是比较肤浅而又直接地把一个国家人格化和符号化。

比如美国就是“霸权主义”、“好莱坞”、“战争贩子”。

比如英国就是“贵族文化”、“黑暗料理”、“女王符号”。

比如日本就是“军国主义僵尸”、“色情文化”、“卡哇伊泛滥”。

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看一个国家,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可以落脚于“利益”二字,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另外,这本书还清晰地告诉了我一个结论:苏联的解体,占主导作用的原因并非来自美国的逼围与施压,而是源自内部的腐烂与信念的坍塌。

我们最大的敌人,要么来自于我们内部,要么甚至就是我们自己。


4,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

众所周知,以这本书为剧情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早已成为影史上排名极其靠前的经典。

如果你打着文化人的标签,而又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话,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好吧,这是老非我读书的习惯之一:看到好的电影,就想读一读它的原著。

话说斯蒂芬·金原本是当代惊悚小说之王,有超过70多部的电影和电视取材于他的作品。

而这本《肖申克的救赎》,小说并不算长,内容也并不算惊悚,但却闪耀着引人入胜的人性的光辉。

反正我是牢牢记住了书中的一句话:有些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羽翼太光鲜……

我知道,我并不是羽翼光鲜的鸟儿,那仅仅是我的向往罢了。


5,孤独星球的旅行丛书

我有很多本孤独星球的旅行丛书。

而读这些书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老非我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旅行。

这套书在旅行界,是当之无愧的排行榜首,堪称全球背包客心目中的“旅行圣经”。

作为一个永不跟团、坚持自由行的背包客,我每去一个国家旅行之前,都会翻翻这套书中对应的国家,以及它所建议的旅行目的地。

它让我在旅行时玩得更充分、更投入、更有故事以及更有意思。


6,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

作为一个很难把大部头的明史啃完,而又对历史很感兴趣的人,自然会感谢有这么一位有趣的作家,用十分有趣的文字,娓娓道来地写完一部明史。

然后不用费劲,就能通读一遍。

然后明代历史的主要脉络和各路人物,差不多就清楚了。


7,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

怎么说呢,这套书对应的电影,我一部不漏地全看完了。

环球影城根据书中的场景还原的哈利波特主题乐园,我也去过美国洛杉矶的、以及咱们北京的。

没错,我算是一个“哈利波特”的粉丝,我还买过老魔杖,喝过黄油啤酒。

除了这套书带给我的乐趣之外,它还给了我另外一个维度的思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罗琳是在困顿的情况下,靠着自己执着的坚持写完了这套书。

然后等她依靠版税成为超级富婆之后,就再也写不出好书了。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实在是太多了。


8,金庸的武侠小说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虚构的、丰富多姿的江湖世界。

金庸先生的书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影响力:如果你没有读过金庸的书,那么很多时候与人聊天,你就会丢失一个很大的交流频道。

甚至于有很多电影,你都无法看懂或看进去。

9,王阳明的《心学》

王阳明的“格物穷理”,王阳明的心学,堪称是一种神奇而又实用的智慧。

这就是王阳明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的原因;也是王阳明为什么能成为曾国藩、梁启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诸多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的原因。

王阳明的心学绝非玄学,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高明思维。


10,各种好书

其实有很多好书都值得一读,反正我读书挺杂的,并没有特别聚焦的读书方向。

咱就不说关于读书的各种高大上的理由和鸡汤了。

单说一个极具功利色彩的角度——如果你和我一样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那么大概率上而言,最能改变我们、提升我们、为我们赢取各种好处的最有效的工具和路径,就是读书,就是读好书以及多读书。

含着金勺出生的人,以及各路超级牛人,请忽略此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道德经   斯蒂芬   易经   西游记   论语   明朝   红楼梦   明史   毛泽东选集   智慧   原因   旅行   作者   系列   财经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