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银行纷纷下调个人存款利率?是什么原因?

很简单,国内民间经济投资乏力,可是央行已经释放了充足的流动资金,问题是钱躺在在银行睡大觉,降低存款利率,配合降准,目的就是试图给市场再度放水,让市场活跃起来,这一套组合其实就是金融政策松绑,给市场再度注入充足的资金。

其实明白人都懂,市场投资不够活跃,真实的原因还是和疫情有绝对关系,疫情因素的不稳定,使市场环境如惊弓之鸟,对疫情的走向没办法预测,所以市场信心跌落到谷底。

结论疫情不稳,你就是零利率,资本对投资也不是很热衷,等疫情清晰一点,不用鼓励,投资收益有上升的趋势,不用政策也会触地反弹。




引你消費、誘你买房,大伙看透了,不上当。……没招了,使出此招"看似有招实无招"之烂招。




殖人们(金融买办)在行动。他们降低存款利息,是对人民(存款人)厚颜无耻的剥夺。他们这么做还是为了救美元给美元输血,是在帮美元收割人民币!我们应该做的,是大幅度降低存贷差额,是降低金融超额资本利得,是降低金融机构的超级工资福利。我们乐见金融机构退出股市排行榜前十名。然而,他们在通胀上涨时降低了存款利息。可恶至极!




重要消息:多家国有银行自15日起,再度下调个人存款利率。包括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在内,都有不同程度的微调。这其中,三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的利率,下调15个基点。

对于喜欢在银行存钱的人来说,降息就是一场灾难。这预示着同样的本金,每年就要少拿不少的利息。

很多储户都纷纷哀叹,存钱,现在已经是越来越没存头了。

银行下调存款的利息,根本原因是什么?

银行下调存款利息的目的是什么?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不想储户存钱。降低存款的利息,逼着储户把钱从银行里取出来。然后拿到市场上去消费,或者是去做投资。

很多人会说,银行降息的目的,就是为了救房地产。

是有这个功能,但不是全部。

根本原因还是经济不景气,经济增长的速度不能达到预期。

尤其是这几年,各行各业都颇有点“百业待兴”的感觉。经济不景气,每年提供的劳动岗位就有限。但是,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有好几百万,急需就业。如果社会闲散人员太多,会造成不稳定因素。

国家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只能想方设法的提高经济增长。这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降息。只要银行降息,就能释放大批的存款。市场上的热钱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自然就提上来了。

对我们普通人,会有哪些影响?

表面上看,降息对我们普通人的影响,就是存钱的利息少了。而实际上带来的影响,是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都有。

首先,就是物价可能会上涨。

银行释放大批的存款,市场上的热钱自然而然的就多了。钱多了,生产的商品没有能加,就会造成“钱多物少”的局面。市场都是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物价自然而然地就会上涨。

可能以前一个月的生活费,只需要1500块钱。但是降息后,物价轻微上涨,每个月就需要花1600块钱。

其次,经济复苏,劳动岗位增加,就业更加的容易。

前面已经说了,降息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刺激消费和投资,最终达到带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投资多了,劳动岗位自然也就大幅度地增加。普通人在求职的时候,也能有更多的选择。

那些用人单位,为了能招揽到足够的员工,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岗位工资。这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就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我们普通人,只需要考虑个人的得失。而国家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

对于降息,大多数人都是看不到带来的好处,也确实是感受不到。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是安安稳稳的上班,平平淡淡的存钱。

至于什么经济复苏,增加就业岗位,基本上他很难感受到。他能知道的就是,银行存款利息降了,利息更少了,心里越来越烦躁了。

但是,国家要从大局出发考虑。个人的得失,不在国家的考虑范围之内。国家的每一个政策,都是对大多数人有利的。

所以,降息就降息呗,可能就是每年少拿了几百块钱的利息而已。省一省、少逛一趟超市,少买一点零食就够了。

只有国家好了,个人才能真正的好。




现在为了让老百姓花钱,真是什么烂招都使出来了,为了让老百姓买房而降低贷款利率,贷款利率降了,如果存款利率不降,那么银行就少赚钱了,所以存款利率也得跟着降,老百姓可以吃亏,银行不行,银行就指着赚利息差价呢[笑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银行   目的   不景气   储户   块钱   疫情   利息   物价   普通人   存款   老百姓   岗位   国家   财经   经济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