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不管用,中信银行被银保监会立案侦查

这夏天还没到,银行的瓜就吃个不停了,中行原油宝的事还没盖棺定论,中信银行又因为池子的一条微博上了热搜,原因,私自查询客户流水。

本来这事中信银行已经快糊弄过去的,但5月9日银保监会突然插了一脚,要对中信银行启动立案调查。也难怪网友说解救中国银行的只有宁波银行,能解救宁波银行的只有中信银行了。


道歉不管用,中信银行被银保监会立案侦查


简单回顾一下整个事件

这本来是一场娱乐圈的撕逼大战,和银行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在笑果文化寄给池子的文件中,后者发现了自己的账户流水,而卡和身份证都稳稳的躺在自己口袋里。于是池子在针对笑果文化的声明中就捎带了中信银行,卡在我这,身份证在我这,就敢私自查询我的流水,还有王法吗?干嘛不直接把钱转走呢?这本来是一个比较普通的发泄,但瞬间唤起了广大网友被银行多次不尊重的回忆,也有人怕老婆跑银行查自己的私房钱,于是这个事就这么火了,大家已经忘了笑果文化和池子的撕逼大战,中信银行被喷成了筛子。

不过实话实说,中信银行也够意思,道歉,撤职,处分,一样都没少,至少人家开除的是一个行长,不是临时工或者保安保洁啥的。不过看完整个事件,笑果文化和中信银行迷一样的操作普通人压根就理解不了啊

第一、怎么就敢随便查人家流水?

只要是有点智商的人都知道,未经客户允许查询流水,是绝对不能干的,除非执法机关拿着查询函过来。银行柜员好歹是受过培训的,不会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更何况拿去给笑果文化当证据,这不没事惹得一身骚吗?后来池子质问中信银行,得到的答案是配合大客户。这中信银行公关能力我也是醉了,什么大实话都往外说啊,小客户就不是人吗?这不明显没事找事嘛。但是无论如何,桂圆和行长肯定受到了某种指示,至于支行行长是不是最后的BOSS,要等银保监会的调查了,但中信银行什么都没调查明白,就拿一个支行行长开刀,明显糊弄观众。

第二、笑果文化把流水寄给池子

这个操作估计能让中信银行吐血,这就好比走后门开大奔进故宫,还非得发微博炫耀。像这种情况自己偷偷看看就行了,还把白纸黑字的证据寄给别人,是中信银行的行长没交代好?还是笑果文化侮辱池子的智商呢?反正事儿是出了,不合规矩的中信银行遇到了不懂规矩的笑果文化,后果很严重。

道歉不管用,中信银行被银保监会立案侦查

重压之下必有莽夫,银行业的乱象

我个人观点倾向于柜员和支行行长都是背锅侠,最近银行的瓜一直吃个不停,反映的也是银行业的一个现状。那就是行业盲目的竞争,我国的银行数量从4大行发展到现在的4千多家银行,短短的几十年,翻了100倍。网点数量超过了20万个,从业员工将近400万,在一些高端小区,银行比便利店都多,竞争压力自然很大,银行的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基本都是标准化量产,谁也不谁好不到哪里去。

按理说银行的利润率已经非常高了,增量也很好,但是经历过十几二十几个百分点的增长,一位数的增量根本就不满足了。同业之间攀比非常严重,关键我国的银行还是金字招牌,申请一块非常难,挂上去就能赚钱,现在是个企业都想开银行,实在不行给自家企业融融资也行嘛,总是比发债去借便宜多了。

此外,银行也是一个政绩工程,要解决就业要当好提款机,因此哪怕是有些亏损的网点也要咬牙继续开,这导致我国银行的数量是只增不减。银行在定位上也是有些尴尬的,说是上市企业,政府的影子却无处不在,说是政府单位,却拼了命的要业绩。

道歉不管用,中信银行被银保监会立案侦查


银行混战抢业绩手段无非有三个

第一,研究法规漏洞

要想在业务上超过同业,别人不敢干的我来干,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因为这个版块是空白啊,没有竞争,干了就能赚钱。因此我们看到有些银行天天吃银保监会的罚单,但人家发展就是好,罚个几十万不痛不痒的。

第二,提升软硬件实力

这个事所有银行都在做,但是很难出黑马,尤其是中小银行,因为这些事非常烧钱,见效又慢,大家都在跑,凭什么你跑的比别人快,除非偷吃大力丸。

第三,压榨员工

这个操作空间就比较大了,你一天8小时我就一天10小时,你一周休2天,我就周末加班,连节假日都不要了。你每个员工分500万的任务,我就分1000万,你让员工给高端客户接孩子,有人就敢让帮忙生孩子。总之你加码我也加码,最后看谁先倒下。

说实话在进入银行之前,我也和诸位想的一样,高端大气上档次,钱多事少离家近。

但是事实上,银行业和房产中介没有什么不同,看似光鲜的外表,每天打电话营销客户,早上跳个舞晚上开个会,想拿钱业绩说话,无非一个卖房子,一个卖金融产品。去年在青海旅游,遇到一个某银行理财经理,他们每个周末都要去隔壁的县城发传单,而临县支行的同事来他们县发,他说没想到混了十几年的银行,三十多岁了要跑到大街上发传单,见到自己的大客户会非常的不好意思。这种现象真的不是个例,你上午去银行可能见客户经理在签上百万的单子,下午就看到他在电线杆子刷小广告了。银行员工冒充客户去同业挖资源,当场干架的事我也见过。

道歉不管用,中信银行被银保监会立案侦查


金融行业不能只追求利润

当然了各个行业都有压力,我并不反对银行业竞争,但是金融行业及其特殊,恶性的盲目竞争会扰乱市场秩序,产生很多违规问题,比如前几年保险业的无序竞争,很多业务员死缠烂打,跑到客户家里不走,有的甚至欺骗老人,产品固然是卖出去了,保险业也得到了发展,但是名声也臭了,现在仍然很多人相信保险就是骗人的。银行业同样好不到哪去,为了创造中收,招商银行对接的钱端,中国银行对接的原油宝,都是在自己把控风险不严格的情况下,让投资者面临上亿元的损失。还有的银行为了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采用返点的方式拉存款,前段时间一个网友说在贵州某银行存的定期利率竟然高达7%,这要把贷款利率定多高才能裹住成本呢?

因此,银行绝不能一心只追求利润,这种恶性竞争的后果会伤害自己的员工,转嫁风险给社会,最后连累自己和客户。

道歉不管用,中信银行被银保监会立案侦查


个人的账户隐私怎么保护?

相信这个也是大多数人关心的话题,评论区看到不少人把中信银行的户都消掉了。但是实话说,这样的效果非常有限,如果银行不为侵犯客户隐私而付出大的代价,那下一次面临这种情况,他还是会帮大客户,可以开除的支行行长多的是。不过,侵犯个人隐私已经是比较大的社会问题,所以银保监会这次要严查,而中信银行正好撞枪眼上了,这应该是一个契机,对于个人账户的保护国家是比较重视的,采取法律保护自然不用多说,技术手段的运用比如正在测试的数字货币,都会有帮助。

但是作为老百姓我们能采取的手段非常有限,没法再事前预防,只能等事情出来之后进行维权,但是想查询是谁泄露隐私,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毕竟笑果文化这样的骚操作不是谁都能碰到的。针对于银行方面,不用的账户及时注销,选择2.3家常用的银行就可以了,一旦自己的权益被侵害了,及时找银行或者银保监会投诉。相对来说,在金融领域,银行还是比较正规的,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平台,P2P平台更是乱象丛生,信息被卖是大概率事件,需要重点提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中信   中国银行   银行   池子   同业   银行业   行长   支行   流水   员工   竞争   客户   操作   金融   文化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