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年轻人最重要的事,不是赚钱

普通年轻人最重要的事,不是赚钱

#钉钉新工作方式#

文字 | 小丫

来源 | 小丫投资笔记(XiaoyaNotes)

在5月讲“财务人生规划”的时候写过这个话题,之所以要重新贴一遍,是因为留意到在读者群体中,不少人都是进入职场不久的年轻人。

以下内容,主要针对拿着普通薪水的普通年轻人还有一些在校生,篇幅有点长,但算是我和身边人的一些经验总结。

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的标准答案,也不一定说的都对,只做分享参考。

01

比投资赚钱更重要的事

年轻人赚钱重要吗?很重要,因为要生存。但温饱无忧之后,明白以自己的能力如何才能容易的赚钱、合适的赚钱更重要。

不同的人生时期,我们的财务目标和规划是不一样的:

普通年轻人最重要的事,不是赚钱

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的理财金字塔:

普通年轻人最重要的事,不是赚钱

多数普通人,没有好的身家背景,成年后需要凭借自身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收入。当我们开始往赚钱的道路上走的时候,总希望能尽早实现“财务自由”,但我们首要面对的并非投资理财,而是积累自己的第一笔本金。

因而,小丫一直倡导的其实是:普通年轻人应该花更多时间在精进自身能力上面,去开源,去节流,并藉此完成一定的原始本金积累。

有人问:手中有10万块如何理财?

当你有10万的时候,高收益的投资方式譬如炒股,碰上行情好的时候赚100%的收益率,你能赚到的绝对收益约10万。什么时候行情好?上一轮高涨行情出现是在2015年。

普通年轻人最重要的事,不是赚钱

在这之后一直是走下坡路的,现在已经跌到了2700点,抹去了一半的涨幅。下一轮高涨行情要再等几年?

而且本金太少,收益率再高,你能赚到的绝对收益也高不到哪里去。何况100%的收益率基本要冒极大的风险,问下自己是否有能力在高风险的市场中全身而退?

如果有100万、1000万就不一样了,按照5%年化收益率计算,一年也能赚5万、50万,还不需要你冒太高的风险。

所以在本金少的时候,不要把太多心思花在投资这个事上,不想资产贬值适当配置些低风险产品即可。你最重要的事是学会合理开支,并把注意力放在本职工作或你更擅长的专业领域上,给自己定下短、中期的能力提升和本金积累目标。

02

提高工作溢价的方法

工作是赚钱的渠道之一。如果你评估了自身条件,并认为目前最合适自己积累本金的方式就是工作,那就坚定的先在工作上多做努力。

(1)衡量你的时间价值,提高溢价能力

都是差不多的岗位,别人一天工作8小时月薪过万还每年加薪,而你一天10小时月薪只有5千?根据小丫的经验,在一家公司呆了1年还没加薪的,你就得开始好好反思:是老板太操蛋还是自己太low?

老板太操蛋不重视你的价值,这样的公司可以趁早拜拜;确实是自己的工作溢价太低,那就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两方面着手,想办法提高“单位时间价值”。

(2)增加不可替代性,提高议价能力

优秀的人,会让老板觉得没有这个人,是公司的损失,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缺了你,公司会少赚钱或浪费更多资源。

做企业要赚钱天经地义,做优秀员工帮公司赚更多的钱,和公司议价提高待遇也合情合理。

议价之前,先认真审视自己和周围的同事:

如果现在离职,公司能否迅速找到其他人全面接手你的工作,而且丝毫不影响工作进度和结果?甚至只要招个月薪3千的人,就能干你手上的活?

如果是的话,不好意思你真的很弱。赶紧想办法研究如何才能把活干得比别人更好更快,让公司的赚钱速度加快,你的不可替代性就从这一件又一件做得更好的事中慢慢凸显。

(3)寻找自己的护城河,建立竞争壁垒

其实这也是提高个人不可替代性的一种,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都是你的竞争壁垒。

光谈理论太虚,直接给个小丫身边的真实案例:

小丫的朋友Q高中毕业就出来工作,日常工作就是站在店里给客户介绍家居产品。几年后来自己出来组建团队单干,如今房车皆备,日子过得也算自由。

Q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财富目标的?

(1)端茶倒水的普通销售员:高中毕业,什么都不懂,只能从一个兼端茶倒水的普通销售员做起。

(2)服务国外客户的销售员:国外的客户采购订单大,提成高。Q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去进修英语,升级为专门服务国外客户的销售员。

(3)会设计家装的销售员:很多国外客户都有“定制家装”的需求,并愿意支付更多费用。Q开始自学设计软件,研究设计图纸,请教设计师,最后她既懂销售,又懂设计。老板直接派她去对接工厂的定制订单,负责外贸平台,专门服务定制型的国外客户。

就职业发展来说,Q无疑华丽的完成了从“职场菜鸟”到“得力干将”的变身,一层一层构建起了自己的专业壁垒。老板越来越欣赏她,加薪、升职、分红样样不缺。

在积累了足够的能力、经验和资源之后,Q选择跳出职场,拿着工作多年的积蓄自己成立家装设计公司,专门服务外贸客户。

没有背景没有资源,甚至没有学历,初入职场的小白要怎么突破?小丫觉得Q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不停升级自己的专业能力,最后实现跃迁,积累了超出身边许多同龄朋友的财富。

Q并非有“足够运气”的那个人,连大学的门也没有进去过。但她有“足够的努力”和“明确的目标”。趁年轻时,尽早设立你的阶段目标,并坚定的努力和钻研,无疑是接近成功的最好路径。

03

如何确定自己的专业道路?

有人问:对目前的工作并没有太大兴趣,如何确定自己的专业道路?

时常有年轻人迷茫,自己每天做着不喜欢的工作,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但你们有没有发现:说“我不喜欢什么”往往容易,明白“我喜欢什么”却很难。

先做减法,去掉明显不喜欢的。然后再做加法,找你擅长或者愿意做的。 这是一个认知并剖析自我的过程,大概5年前我准备换行业的时候,我曾经针对上述问题画过一张思维导图。唯有真实认知自我,你才能对将要选的路做出规划。

更多的人可能解完第一个问题,后面的就无解了。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一门心思只想赚钱。那就给自己多一点时间,争取把第二个问题解决。

因为就职业发展来讲,人都是在凭“优势”赚钱,无论是天赋还是后天努力形成的专业能力。擅长的东西很少,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在行业中寻求专业道路。

Q进入职场的时候,只有十八九岁的年纪,从农村出来,谈不上爱好和理想。但她明白,以自身的条件除了努力和持续学习,没有其他更好的道路。所以她用了10年的时间把不懂的行业、谈不上喜欢的工作,努力变成了自己的专业和出路。

如今再问Q喜欢什么?Q说:

“每搞定一个客户、一个项目,在赚钱之外,会有专业能力和服务被认可的成就感,这算喜欢么?我现在只想把这一行做好。”

如果你没有那样的运气在年轻时就明白自己喜欢做什么,那不妨试着“做一行专一行”,或许最后你会爱上这行。

只有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把自己锻炼为“某个行业/领域的专家”,你才有可能凭借这些能力积累到更多财富,并有更多自由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理想。

04

自律的人会得到更好的

读大学时,很多同学抱怨所选的专业并非自己喜欢,敷衍至毕业。极少有人去多修1个专业,或者通过考试转换专业。要么是因为吃不了多上很多课的苦,要么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

有个师兄因为高考分数差一点,专业被调剂成生物科学。他修了第二个学位,计算机。整个大学期间他不但比别人多上课,多考试,还另外报了校外的机构培训课。

生物专业的本科生确实很难就业,但计算机专业相对容易,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机会更多。师兄毕业后去了深圳的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没两年便常驻美国负责专项,老婆孩子也接过去了。

在我们还未踏足社会前,学校其实是一个极好的完善个人学习能力和积累基础知识的地方。

我们面试应届生前,会从简历中找亮点。虽然不排除有些天资聪颖的人因为贪玩不好学导致学业成绩一般,也不排除个别学业优异的人在素养方面存在不足,但用人单位还是会把在校表现作为筛选简历的重要参考:至少说明这个人学习能力上要优于他人,或者说有比较好的做事习惯和自律性。好的能力和习惯,将成为他快速掌握工作技能的有利条件,也是PK掉其他人的必备实力。

哪怕你没有计划进入职场,想创业,训练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也很有必要,这个模式在任何领域的工作中都是适用的。校园中的课业学习,除了知识累积,更是“发现、分析、解答”问题的过程。

有天赋的人,在学业阶段浪费天赋不思进取,进入职场时容易错失一些更好的机会,走更多弯路。而没有天赋的人,在学业阶段更应以勤奋和自律完善自我,把起点拔高。

课堂知识当认真的学,涉及专业领域的课外书、工具书需要看,完善个人素养、认知的其他类型作品也不可缺,一些实践机会也要争取以检视自我、适时调整自我。甚至可以涉猎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行业、领域相关知识,了解某个行业/岗位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你不能在毕业之后,把个人成长寄托于企业培训。小丫在面试的时候听到不少应届生说,希望能找到一份让自己成长的工作。当我问他们在学校长期坚持做过什么事,或者为了自己心仪的工作提前做过哪些准备时,只有极少数人能回答。真正想成长的人,早已做了一定的准备,不需要等一份工作、一家企业去解救自己的成长问题。企业首要解决的不是你的成长问题,而是提供合理的薪资待遇,以匹配你的工作价值。为员工提供更多职业培训和成长机会,则在其后。过程中也离不开员工自身的成长意愿和自律。

优秀的企业,很少会忽略优秀员工的成长诉求。

05

以上是今日絮叨,总结起来,小丫想表达的是以下四点:

1、普通年轻人,先积累足够的本金,再去想“投资赚钱”的事。本金少的情况下投资赚不到钱,可以配置一些低风险产品做下资产保值即可。

2、工作是多数普通人积累本金的重要渠道,甚至年增长率远高于投资理财,多花时间在提升工作收入上面。

(1)通过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方法提高“单位时间价值”

(2)在工作中修炼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专业性,建立职场竞争壁垒

3、确立自己的专业道路,并长久坚持把自己打造成某个领域的专家。

4、在校期间不浪费天赋,也不放弃完善自我。

在校期间就应该开始专业知识积累,训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当然还有个人素养的完善。

最重要的投资,就是投资你自己的成长。在年轻时不浪费时间,多努力多自律去学习,其实是最低廉且珍贵的一项投资支出。

你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有什么心得?又曾走过哪些弯路?欢迎留言区和小丫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年轻人   本金   销售员   壁垒   收益率   素养   努力   领域   能力   客户   时间   更多   工作   财经   专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