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达217万亿,比10年前涨3倍,还指望房价回到十年前吗?

217万亿的M2

M2达217万亿,比10年前涨3倍,还指望房价回到十年前吗?

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十年前,也就是2010年,M2是68.8万亿。也就是说货币总量增加了300%左右。

简单说一下,货币与商品价值是互相体现的,价格体现商品的价值,而商品体现货币的价值。

当然,这是个复杂的经济问题,价格体现商品的价值,而价格简单说是由供需决定。而这个供需显然既包括商品的供应,也包括货币的供应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供应量增长也是必然的事情,你若要说,货币供应量持平,相信谁也都知道,不可能存在完全的平衡。

而近十年货币的供应量增加了300%,经济增量是多少,我就不太清楚了。不过作为小老百姓,物价的变化,我相信大家应该是清楚的。

涨了十年的物价

M2达217万亿,比10年前涨3倍,还指望房价回到十年前吗?

尤其是生活必需品,十年前,我记得大多数的街头快餐店档次的,10元是可以吃一份现炒两荤两素的快餐的,当然,不是很高档次的。而今天,即便是最低档次的快餐店,我也已经找不到这个价位的两荤两素了。

至于猪肉的价格就更加不用提,这两年涨了多少大家应该深有体会。家庭有孩子上学的,相信也相当清楚,学费涨了有多少,不说贵族私立学校,十年普通的幼儿园大约也就三四百一个月,到今天应该没有多少是低于2000元一个月的了。

房价的十年

M2达217万亿,比10年前涨3倍,还指望房价回到十年前吗?

房价相信大家体会就更加深了,毕竟这是个总额高,敏感度大的商品。又刚好处于涨价另一个十年,在多空争吵中持续上涨,虽然短期也有过回调,但基本是上涨,甚至有翻倍的时间段。

以东莞为例,2010年的时候,市区也不过7000左右的新房,次新房还更低一点,不少镇区更是只有三四千,那会儿的松山湖还只是鸟不拉屎的地方。而今天,松山湖的房价已经去到7万/㎡,市区新房基本4万+了;全市的新房均价也已经去到了2.6万,镇区也只有桥头等少数镇,没有上到2万+,但也不远了。

回不去的房价

不敢说懂经济,但是也可以确定的说,物价这么多年来其实一直在涨,房价自然也不可能还会回到十年前的价格,即便是经济可能不这么景气。试问,多少人的老家都是属于十八线外的小地方,当地的经济基本也不怎么样,但是房价比起十年前来说,也是上涨的。

更不用说,一线大城市以及新一线的热点城市,人口基本都在持续的流入,而土地供应是有限得,只能期盼房价涨得不要太快,至于下跌,基本是不存在,最多也只是短期的波动,回到十年前的房价,基本可以确定的说,只存在梦中,或者是幻想里面。

不管你们如何去列举什么数据证明有多少空房,还是经济数据有多差;首先成本上就多少下跌的空间,其次对于大城市来说,土地有限,供应有限,需求却在不断增加,这样的供需比对下,价格又怎么可能下降呢?

继承多套房产是个伪命题

M2达217万亿,比10年前涨3倍,还指望房价回到十年前吗?

至于所谓的老人过世后,90后的独生子可以拥有多套房,根本不需要买房之类的话,稍微去了解下人口的比例总数和商品房的情况,你就会发现,这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毕竟1998年的房改货币化后,才有大量的商品房,而这之前的房子即使到时还没有拆掉,也可以确定年轻人不会过去居住的。

至于房改货币化后的商品房,购买的主力是谁,基本可以确定是60后70后直到80后,甚至90后,按照目前78岁的平均寿命,也就是说,2038年后才会进入继承高峰期,而这个时候60后的子女,也就是90后,甚至是80后期的这代人,也已经48岁,甚至不止。

所以,即便是继承,至少也得是孙辈才继承得了。对于目前的刚需,你愿意等到18年后吗?

所以,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房价都还没有长期下行的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十年前   房价   供应量   快餐店   供需   命题   商品房   物价   大城市   新房   货币   年前   价值   商品   价格   经济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