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看后市:A股开启慢牛时代,跨年行情未完待续

私募看后市:A股开启慢牛时代,跨年行情未完待续

继2021年首周开门红暴涨后,上周市场缩量震荡调整,上证指数下跌-0.1%,深圳成指下跌-1.88%,创业板指下跌-1.93%。而涨幅落后的香港恒生指数上涨+2.5%,全周表现强势。


市场风格转化还在继续,机构抱团明显的白酒、光伏、新能源车等板块出现回撤,而银行、电子、建筑装饰、通信等行业指数五日涨幅超过1%,其中又以银行板块涨幅最为明显。机构抱团股松动上周就开始出现,不少机构认为,市场的风格已经在转换中。但是抱团回调后谁将接力?新的趋势在哪里?在此,我们整理了部分私募公司及券商的最新观点,供各位投资者参考。


私募看后市:A股开启慢牛时代,跨年行情未完待续

于翼观点 | 重视具备优质内容产出的标的,抓住视频行业商业化变现的机遇


上周全球市场表现有所异同,A股上证指数周涨跌幅-0.1%,中小板指-2.03%,创业板指-1.93%;港股恒生指数涨幅2.5%,恒生科技指数1.68%。


互联网方面,互联网巨头企业受到美政府行政禁止投资令调入调出影响,部分呈现震荡走势,视频、电商、游戏等相关标的开年以来涨幅尚佳。一季度在线娱乐方面重视产品排挡周期,部分头部游戏公司具备较为亮眼的新品上线。内容与渠道的利益之争将继续延续,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持续互相博弈,看好有优质内容产出能力的内容生产型企业,看好遵循良性分成商业模式的社区平台。


其次,重视产业互联网的变革大趋势,部分头部私域流量建设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提升客户销售业绩的能力,可从单纯的提供开店营销工具深化成为协助客户内化运营的服务。一季度重视视频赛道的新进上市龙头,注重观察其商业化变现的能力,或将存在较为可观的收益。


最后,互联网券商在交易量大增的市场下,将快速获得份额提升,兼具行业和自身成长的双重逻辑。全年看,互联网仍旧将是一个表现强劲的板块。


翼虎投资| 龙头主题仍有很好的持续性


板块方面:前期表现较弱和低估值的银行、电子、建筑装饰、通信等行业涨幅居前,而在2020年涨幅较大的农林牧渔、国防军工、电气设备、有色金属等跌幅较大,其中银行、电子基本面存在反转的可能性,后期预期可更乐观一些。资金流向方面,北上和南下资金流入均较大,尤其南下低估值的配置程度在加速,融资融资继续上行超100亿。


主题方面:运营商、银行、能源设备等顺周期和低估值主题涨幅较大,虽全周市场的下跌的,但龙头主题都有很好的持续性,赚钱效应较强。虽前期涨幅较大的军工、新能源等有所回调,但景气的趋势还在延续,后期继续很值得关注。


整体来看:全球的疫情复苏超预期,经济复苏的周期在推后,疫苗的有效性和推广速度成为市场最关注的点。国内方面,央行定调全球政策环境,上半年逐步回归中性,不缺不溢,下半年看啥情况,相机抉择。展望后市,宽松的全球政策环境支持资本市场继续上行,中短期关注疫情复苏下的出口链的反弹,长期继续关注低估值的港股,新能源,国产替代和疫苗等方向及个股。


重阳投资| 解读社融数据不及预期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1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2万亿元,同比少增0.48万亿元,超市场预期回落。我们认为,年末扰动主要来自非标压降目标和国企违约阴影的影响。


首先,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环比少增5160亿元,这大概率与此前的资管新规截止时点有关,主要是为了完成2020年融资类信托规模同比压降20%的目标。


其次,企业债融资442亿元,同比大幅减少2183亿元,信用债市场违约风险事件对信用债融资的冲击持续发酵。


同时,12月表内信贷符合预期且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表内信贷结构上以中长期贷款为主,其中居民贷款中长期贷款相对稳定,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高增,均为经济复苏动力在居民和企业层面的有力证明,也表明信贷政策和投放是稳定的,没有发生变化。


总体来看,12月社融增速的回落是短期扰动,表内符合预期,更多受到表外融资回落、企业债融资信用环境不友好的影响。


如何看待2021年的货币政策环境?重阳信用周期指标10月以来连续三个月回落,本轮信用周期大概率已经见顶。同时,我们预计2021年信用周期的回落将是温和的,不会出现剧烈的信用收缩。


首先,202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提“稳杠杆”表述,强调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对经济恢复提供必要支持力度,提出2021年主线是“不急转弯”,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其次,1月8日晚,央行行长易纲就2021年金融热点问题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


这会对资本市场有什么潜在影响呢?资管新规的重点在于打破刚性兑付、推动产品净值化转型,它的一次性冲击对资本市场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在信贷政策平稳的情况下,逐步压降存量非标资产的同时,这部分资金方需要寻找新的风险配置,这对于股票市场和标准化债券市场都是有利的。


券商观点


中信证券:投机性抱团继续瓦解,"抢跑式"建仓紧迫性缓解


“抢跑式”建仓缓解,投机性抱团将继续瓦解,市场重回轮动慢涨,将转战高性价比品种,建议聚焦A股与港股两大市场的3条主线。


首先,宏观流动性依然保持宽松状态,海外政策宽松预期还在强化,外资将继续增配A股;国内宏观流动性在量上虽有回笼,但信用周期下行的约束下,银行间利率依然保持在较低水平。


其次,各类资金权益配置偏好提升下,市场流动性反而更加充裕,开年来A股每日成交额都破万亿。其中公募基金新发节奏前移,预计1月募集规模2500亿元,上半年会带来资金净流入5700亿元,将是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再次,投机性抱团继续瓦解,公募今年以来累计收益率收敛,“抢跑式”建仓紧迫性缓解,市场整体将会转战高性价比品种。


最后,基本面复苏符合预期,疫情影响下,市场对一季度经济预期有所修正;结构上,财报季工业和可选消费业绩弹性较大。


配置上,建议继续转战A股和港股两大市场的3条高性价比主线。其中“顺周期”主线推荐顺序为地产龙头、出口产业链、工业品涨价、可选消费轮动;安全主线推荐顺序为消费电子、半导体、种植链和种子;港股优质蓝筹主线的推荐顺序为电信运营商、互联网龙头、教育。


中信建投证券:市场调仓机会再现,高端制造贯穿全年


在宏观层面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方向并不改变,货币政策走向正常化过程中在经济数据上呈现出拐点,但并不构成市场下跌的条件。仍然维持2021年呈现出震荡格局的特征,建议投资者淡化指数,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角度挖掘结构型的机会。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新能源汽车、光伏、军工等行业的龙头公司,这些行业都是在2021年中国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核心资产。这种抱团反映的是机构投资者对价值的挖掘和发现,本身也是龙头资产应当享受溢价。短期市场的扰动并未改变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市场下跌反倒是加仓的良机。


华泰证券:股市不缺“水”,“水”往性价比处流


上周A股市场宽度回升,资金从前期抱团的食饮/电新中向性价比与业绩催化共振的方向摆布。社融拐点进一步确认,M1增速拐点待确认,但信用周期高点后仍有6-12个月的货币下沉,且居民资金搬家与外资入市热度不低,微观流动性显著好于宏观,股市不缺“水”。行业上或呈现“水”往性价比处流,17-20年元旦至春节期间预增概念均跑赢全A,春季躁动中场,关注性价比行业中业绩预增方向。另需留意大额增发的短期结构性冲击。


建议继续关注:


1)受益于春季躁动期间流动性偏松、年报/一季报预计向好、性价比有所凸显的TMT;


2)受益于碳中和目标、高景气的新能源链;


3)出口链、冷冻效应、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影响的相关行业,如汽零、家电、农牧、军工等;中期主线建议继续配置受益于全球再通胀和制造业投资周期回升的大宗、制造。


安信证券:龙头效应仍是长期趋势,关注两大风险点


当前市场的“机构抱团”是现象和结果,而非手段和目的。2014年以来,随着A股制度的变革和外资的流入,机构投资的思路逐渐成熟,其择股标准日益清晰,即行业景气度高、成长路径明确、或是具有稳定良好的业绩。公司的业绩增长才是推动股价持续上涨的核心因素,反观业绩或赛道差的公司则不断被资金抛弃,造成了当前的分化格局。


从中长期看,A股的赛道化和龙头化趋势还会延续。从短期来看,当前A股的行业分化和个股分化已经处于高位水平,而一些基本面出现边际改善的赛道龙头公司开始显现新的性价比。因此,预计未来的市场将呈现如下的特点:


龙头效应仍是长期趋势,好赛道中的优质公司仍将长期获得估值溢价,股价虽有短暂回调但仍保持强势。


当前的市场情绪和配置风格使得抱团品种面临分化,行情向具有较高性价比和有短期反弹动力的板块扩散。


一些前期弱势的板块能够获得反弹和补涨,但如果其行业逻辑未发生关键改善,其估值依然无法获得永久性提升,在补涨至估值合理水平后其向上弹性将被大幅削弱。


当前重点关注补涨品种中行业逻辑出现边际改善的和成长板块中赛道不太拥挤的,如景气度高且估值相对合理的电子(半导体、面板、消费电子)板块,涨价链相关(玻璃、化纤、钛白粉、锂等),和其他年报业绩预告超预期行业。


今年市场的一个关键是需警惕阶段性回撤,目前关注两大风险点:一是美国国债上行;二是中国信用收缩。


中金公司:轻指数,重结构


随着上证综指、沪深300等关键指数近期纷纷创下阶段性新高,市场整体估值已升至历史中等偏高水平,沪深300市盈率已经接近2006年以来的75分位数,但行业间的分化依然明显,军工、食品饮料等行业的估值相比历史区间偏高的同时,地产、银行以及上游原材料等行业的估值仍然较低,这可能是上周资金在板块间出现了明显的切换的原因之一。年初至今上涨的A股数量仍然仅有一千余家,市场的结构性特点较为明显。


从市场的成交活跃度来看,交易量显示市场内的情绪仍然较为积极,年初仍然相对充裕的资金面、持续流入的北向资金和新基金的大量发行可能意味着市场仍未到需要全面转向谨慎的时机。但考虑到市场整体的估值,市场已经对后续经济复苏有较为充分的预期,而中国政策渐变,投资者在中期维度要防止市场波动增加,建议A股及港股均继续注重结构,结合行业景气程度及估值等因素来选择。


重结构、轻指数。


1)消费全年或在低基数上继续复苏,确定性相对高,仍是自下而上选股的重点方向,包括家电、汽车及零部件、家居、酒店、其他可选消费、食品饮料、医药等;


2)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上游高景气的领域;


3)科技及产业自主领域关注电子半导体等科技硬件自下而上、逢低吸纳机会;


4)周期性行业中关注后续景气程度可能继续改善、估值不高的部分金属原材料、原油产业链等。


广发证券:躁动延续,行情将迎来扩散


历史经验来看,流动性环境未恶化之前,本轮躁动行情仍将持续,但短期波动加剧。年初流动性保持宽松,疫情扰动下流动性大幅收紧概率有限,躁动行情仍将持续。配置上,过去几轮抱团具备中长期逻辑的行业在后期未显著跑输,但领涨行业将有轮动和扩散,赚钱效应将更为广谱。当前可将视线逐步扩展至其他景气方向。


清晰的盈利上升周期中若金融条件未大幅紧缩,A股仍处“春季躁动”。但短期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必要性下降,单纯依靠流动性的快速估值抬升不可持续,波动加剧。后期行情将扩散,布局需求主导叠加短期供需缺口“涨价”主线:1. 出口链和 “内需”共振的可选消费(汽车/家电);2. “涨价”主线的顺周期及科技(有色金属/半导体/面板/新能源);3. 景气拐点确认的低估低配大金融(银行、非银)。主题投资关注国企改革。


浙商证券:A股开启慢牛时代,把握结构调整窗口


近期市场波动较大,浙商证券认为主要矛盾不在指数涨跌,核心在于结构切换。换言之,短期震荡是结构调整的关键拐点。


其一,先进制造风口下,从2019年的半导体到2020年新能源,2021年重视国防装备,当前处在行情初期,短期震荡是布局窗口;


其二,2021年战略性看好港股,盈利改善是核心驱动,结构上除了新经济,积极关注银行、汽车、餐饮、纺服、教育、博彩等顺周期;


其三,2020年一季度,前期调整充分、估值合理且业绩高增长的优质成长次新,预计随着业绩陆续发布将迎做多窗口。


A股开启权益慢牛时代,拐点的意义更体现在结构调整。当前时间窗口,重视结构调整的战略意义。一方面,从中长期视角来看,随着经济转型的实质性跃升,A股的运行规律正在经历一些趋势性变化,包括分部牛市、牛长熊短、周期缩短等。另一方面,参考过去两年的结构轮动规律,结构领涨2-3个月后,即便中期趋势没有走完,但往往面临阶段性切换,进一步考虑到2020年10月以来新能源和白酒等强势板块持续领涨,市场经过短期震荡后,后续大概率迎来结构切换。


国盛证券:不要犹豫,跨年行情未完待续


近期,市场分歧加剧,行情震荡波动。但不必过度担忧,跨年行情未完待续:


1、拜登上台在即,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迎来修复。


2、近期,12月社融增速超预期回落引发市场担忧。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流动性的系统性收紧。而是从去年下半年的“紧货币+宽信用”向“宽货币+紧信用”转变。这带来的更多的不是市场整体的风险,而是市场风格的变化。


3、近期市场出于对“抱团瓦解”、“抱团崩盘”的担忧导致行情调整。但短期市场情绪导致的阶段性的“抱团放松”难以阻挡长期内市场资金向龙头集中的趋势。参考美股市场,美股龙头持续跑赢40年,各行业龙头跑赢非龙头。其背后,是美股龙头强者恒强,以及美股经历从散户化到机构化变革所共同推动。当前中国经济同样进入转型期,龙头优势凸显。同时A股市场机构化持续加速。未来,A股龙头跑赢与溢价也有望成为常态。


投资策略:沿着三条战线积极参与跨年行情:当前货币-信用组合下,看好成长方向的军工、新能源、半导体等板块。景气确定性高的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机械、医药、白酒和电子等。港股迎来“明明白白”的牛市,聚焦港股科技巨头和价值龙头。


来源:于翼资产、翼虎投资、重阳投资、券商中国


声明:本文观点来源于管理人,不代表本公众号的立场,本公众号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评论、预测、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行情   抱团   新能源   流动性   景气   主线   涨幅   未完   板块   周期   龙头   信用   资金   结构   时代   行业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