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方形》看瑞典文化中公民对社会共存的理解

《方形》是电影The Square的直接译名,与大陆所翻译的名字《自由广场》不同,香港将其译成了《方见寸心》,似乎更能向观众传达导演的核心观点。方形应是信任与关爱的场所,更是权利共享和义务同担的圣地!


从电影《方形》看瑞典文化中公民对社会共存的理解

电影《方形》海报


电影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而本片导演又用了电影这门艺术表达了对“艺术”本身的思考,这一点值得玩味!不得不说,本片虽然获得了多项国际大奖,而且还获得了第七十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第九十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从这一大堆的头衔来看,本片似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如果说观众的数量是衡量影片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的话,我们不得不说本片票房并不是尽如人意。电影的叙事基本上是场景式的,导演在叙事上野心太大,事件描述繁复,隐喻过多,后果就是即便是用了一百四十分钟,很多小的思想还是因为表达不清而造成观众在观影时大费脑筋。影片所用的语言瑞典语和英语混杂,缺乏流行元素,加上中瑞文化差异较大,因此只能吸引学院深思派观众的青睐。但话又说回来,艺术不一定会让人舒服,但一定会让人沉思,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部不错的电影。


从电影《方形》看瑞典文化中公民对社会共存的理解

电影《方形》片段截图


本片所表述的似乎一直都在直击人性的本源:人类由生存权所衍生出来的统治权、社会资源占有权、交配权和对名望地位的追求构成了社会活动的主要动因。在影片的开始时,以做艺术作品展览为生的主人公克里斯蒂安走在广场上,他的手机被来自贫民窟的伪装成疯子的两个人偷走,手机里保存了所有艺术家和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这个来自中产阶级的男人似乎是一个受害者,可是他却用发恐吓信这样的卑鄙手段威胁了贫民窟每一家。在酒吧里,他用灵巧的手指弹出了美妙的音符,最后却背叛家庭睡了采访自己的记者。便利店门口的乞丐高傲的索取着路人的钱财食物。艺术家的作品被清洁工毁坏后被满口尊重艺术的主人公隐瞒。如果说我们把以上动因总结为欲望的话,那么人类的欲求不满就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沦丧!

这是一次用艺术来表现艺术的盛宴!可是艺术的界限在哪里,不同的时代却有着不同的界定,有时更会让人一头雾水。就像影片开始时,两个小偷在主人公面前大喊大叫、杀人救命,作为观众的我们会不会觉得他们是在进行一场行为艺术呢?而在艺术的表达手段上,就不得不借助媒介来向观众展现,而当代传媒在转达艺术作品时似乎已经能做到让作品面目全非的地步。何为真实,何为虚伪,谁能辨别。《方形》所要传达的是真实与信任,但赤裸裸的现实却是虚伪与冷漠!从剧中两名营销人员的口中说出,与主题反差越大越具有吸睛效果,从这一点上我们作为观众也需要自我批评,谁让我们自己这么无聊呢?所以,这一点我们需要自省——媒体是艺术传达的手段,也是摧毁艺术的重要原因。


从电影《方形》看瑞典文化中公民对社会共存的理解

电影《方形》片段截图


在瑞典社会看来,我们同处于一个方形之内,无论是弱势群体,还是社会的上层阶级,都有需要反思自身的所在。这个社会该是一个共商共建的广场,也该是充满信任与真诚的方形。人和人的沟通需要跨越种族、阶级、宗教、性别还有价值观念的束缚。本片对知识分子进行了无情的嘲弄,也对整个社会做出了深刻的解剖,就像影片中的那个大猩猩,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我们真的从满是兽性的猩猩变成了衣冠楚楚的“人”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瑞典语   方形   瑞典   社会   贫民窟   电影   动因   这一点   主人公   传达   公民   导演   观众   手段   人类   影片   艺术   文化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