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粮食安全视角分析白糖的交易机会

2020年是个不平凡的年度,疫情过后的中国,“粮食安全”仿佛一夜之间占据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餐饮浪费”,也上升到要由主席亲自指示的地位。


作为中国人,已经太久,没有亲身感受过饥饿的恐惧。当普通人还在为节食减肥而努力的时候,突然听到“粮食安全”,心理落差非常大,于是有比较敏感的人,心里会想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开始恐慌性的抢粮屯粮,而后的事实却证明根本没必要。


那究竟是为什么,高层如此强调“粮食安全”?我们的粮食安全是否有保障?粮食安全视角下,我们在期货市场上的相关农产品又有哪些交易机会呢?


其实早些年国内关于粮食安全、18亿亩耕地红线等是有过讨论的。

经济学家茅于轼,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思路出发,认为“国外有足够的粮食生产和全球化的市场。发生饥荒的可能性即使不等于零,也是微乎其微的。确保18亿亩耕地以保障粮食安全的观点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


显然从早些年的全球化经济如火如荼的格局、从比较优势的经济学理论来说,进口量又便宜质量又好,确实没必要在国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种粮。但是很可惜,粮食安全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或者农业问题,而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关乎到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这一点上,作为政治家的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就看得更透彻: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全世界;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粮食不同于普通的商品。一般普通的商品,供给出现缺口,价格上涨,导致出不起或不愿意出高价的人不去购买也就完了。但是粮食不一样,粮食只能多,不能少,粮食供给如果出现10%的缺口,那价格就不是上涨10%那么那么简单,而是要一直上涨到10%的人完全买不起为止。因为谁都不想成为那10%,谁都不想被饿死。


利用粮食发动经济战,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玩得很溜了,《管子-轻重戊》中就记载了一篇名为《鲁梁之君请服》的文章,讲述了管仲如何不费一兵一卒,帮助齐国征服鲁梁的故事:

桓公曰:“鲁梁之于齐也,千谷也,蜂螫也,齿之有唇也。今吾欲下鲁梁,何行而可?管子对曰:“鲁梁之民俗为绨。公服绨,令左右服之,民从而服之。公因令齐勿敢为,必仰于鲁梁,则是鲁梁释其农事而作绨矣。”桓公曰:“诺。”即为服于泰山之阳,十日而服之。管子告鲁梁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绨千匹,赐子金三百斤;什至而金三千斤。”则是鲁梁不赋于民,财用足也。鲁梁之君闻之,则教其民为绨。十三月,而管子令人之鲁梁,鲁梁郭中之民道路扬尘,十步不相见,曳繑而踵相随,车毂齺,骑连伍而行。管子曰:“鲁梁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公宜服帛,率民去绨。闭关,毋与鲁粱通使。”公曰:“诺。”后十月,管子令人之鲁梁,鲁梁之民饿馁相及,应声之正无以给上。鲁梁之君即令其民去绨修农。谷不可以三月而得,鲁梁之人籴十百,齐粜十钱。二十四月,鲁梁之民归齐者十分之六;三年,鲁梁之君请服。


从粮食安全的广角聚焦到国内的白糖产业上,我们来看看目前的白糖是否具备交易机会?


我国主产糖区在广西,主产区地形崎岖,生产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差,成本相对较高:2016年,我国甘蔗生产成本为360-400元/吨,与巴西(134-158元/吨)、印度(140-168元/吨)、泰国(200-230元/吨)、美国(214-227元/吨)和澳大利亚(214-229元/吨)相比,处于较高水平。


从粮食安全视角分析白糖的交易机会

国家对甘蔗收购实行的是保底价,18年收购价是500元/吨,19年下调至490元每吨。按11-13%的出糖率,加工成本1200-1400元/吨,目前国内白糖成本在5200-5600元/吨。同期广西柳州地区白糖现货报价也在5400左右。


以8月28日ICE原糖12.77美分的收盘价,按50%配额外的进口关税计算,进口到岸价格为4445元/吨,仍远低于国产白糖成本,进口糖价格优势巨大。


既然如此,国家为何不全部放开白糖进口,而是要实施严格的进口配额制度?


说到底,还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国内的白糖产业,不至于在极端情况下,受制于人。


中国近些年来白糖年产销都在1000w以上,每年约有300多万吨的供给缺口,由国储和进口填补。


白糖的属于贸易保护比较严格的农产品。自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开始实施白糖进口配额关税制度,该制度演变如下:


从粮食安全视角分析白糖的交易机会

额外关税细则:配额内关税维持15%不变,配额外关税在原来50%基础上,上浮45%,即为95%,往后逐年递减5%。也就是17-18年为95%,18-19年为90%,19-20年为85%。


自2016年以来,年度配额保持在194.5万吨不变,配额内进口量,按7:3的比例向国营和非国营渠道分配,国营渠道进口的白糖大部分进入国储库。19年数据是,配额内194.5万吨,配额外进口量发放许可时135万吨,实际进口134.5万吨,总进口量339万吨。


4-5月份这轮白糖的千点下跌行情,回顾其驱动逻辑,一是美原糖的暴跌带动,郑糖向外糖价格靠拢,二是额外进口关税到期后,进口成本的下降;同时也还有当时整个商品空头氛围的影响


从粮食安全视角分析白糖的交易机会

但是,这样的驱动逻辑是难以持续的,进口配额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仅税额的小幅度调整,并不能成为左右国内白糖价格的主要因素。郑糖的价格走势仍要以国产白糖成本及需求状况作为主导逻辑。所以,结合目前产区5400左右的白糖价格,个人认为郑糖2101是具备做多条件的。


期货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盈亏自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白糖   管仲   粮食安全   进口量   甘蔗   配额   关税   缺口   中国   视角   粮食   逻辑   成本   机会   国家   国内   价格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