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玩笑:区区300万两白银为何成为压倒大清的最后稻草?


帝国的玩笑:区区300万两白银为何成为压倒大清的最后稻草?

帝国的玩笑:区区300万两白银为何成为压倒大清的最后稻草?

慈禧太后旧照

不过,修建铁路的成本高昂,而历经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两场惨败,欠下十几亿两白银外债的清政府,根本没钱投资铁路建设,而破解之道无外乎举外债、向民间集资两种途径。不过,在历经多次挫辱、举国痛恨洋人的大背景下,向列强借债建铁路虽然很划算,但会背负“卖国”的骂名。因此,在权衡再三后,清廷决定走“官督商办”之路。

由于投资铁路建设的回报丰厚,因此短短数年间,包括湘、粤、川等省份在内,各地掀起商办铁路运动的高潮。仅以四川而论,1903年成立的半国企性质公司-川汉铁路公司,取得川汉铁路的修建权,并为此募款1400万两白银。不过,由于川汉铁路公司技术落后、管理混乱,在耗时7年、花费700万两白银后,最终只完成湖北宜昌到四川万县之间30里长的一段铁路,效率之低下令人瞠目。

帝国的玩笑:区区300万两白银为何成为压倒大清的最后稻草?

川汉铁路公司股票

更加令人发指的是,就在修路期间,担任川汉铁路总公司总收支及上海办事处保款委员的施典章,出于投机的目的,伙同公司高层挪用350万两白银的集资款,用以购买在沪上市、不断高涨的橡胶股票。就在施典章等人大做名利双收的美梦时,上海股市在1910年7月突然崩盘,在极短时间里,便导致铁路公司被挪用的300万两银子的投资款灰飞烟灭。

02 保路运动的真相

商办铁路计划耗时多年、所费不赀,非但没有建成一条铁路,并且还暴露出严重的管理问题,清政府忍无可忍,于是由邮传部大臣盛宣怀出面,在1910年推出“铁路国有”计划,即由国家出面来修路,至于修路费用和专业人才,需要由外国引进。为此,盛宣怀跟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团签订约600万英镑的借款合同,并积极招聘外国工程师,准备举外债来修路。

帝国的玩笑:区区300万两白银为何成为压倒大清的最后稻草?

盛宣怀旧照

平心而论,盛宣怀推出“铁路国有”计划立足于当时的国情,是在权衡利弊得失后不得已采取的补救措施,为了加快铁路建设,这无疑是当时最佳方案。但是,在民族主义空前高涨、革命运动风云激荡的晚清,“铁路国有”计划无疑属于“政治不正确”,有向洋人出卖国家路权的嫌疑,从而给某些人提供攻击口实。

盛宣怀既然打定主意要由国家来出面修路,那么该如何处理原来的民间集资?他的应对之策是“原价赎买”,既由国家按原价买回股东手中的铁路股票。由于广东、湖南等省份的股东人数较少,并且绝大多数都是上层乡绅阶层,深知跟朝廷对抗没有好果子吃,加之“原价赎买”政策对自己并无损失,因此并未提出异议。但是,四川的情况却大不相同。

帝国的玩笑:区区300万两白银为何成为压倒大清的最后稻草?

晚清时期的成都民众

首先,四川绝大部分铁路集资款并非来自上层乡绅,而是通过全民加税的形式收上来的,因此从理论上来讲,包括农民、小商贩等在内的四川全体纳税人都是川汉铁路公司的股东,要想实施“原价赎买”政策,动员力度之大、之难可想而知。更何况,川汉铁路公司还留下300万两白银的亏空,这笔钱该有谁来拿,同样也是个大难题。

在盛宣怀看来,300万两白银的亏空要由铁路公司高层来承担,朝廷没有义务为他们“擦屁股”,但后者却坚持要由朝廷兜底。在僵持不下的情况下,盛宣怀提出折中方案,即由朝廷给股东一律换发国家铁路股票,但原集资款概不退还。对于该方案,铁路公司高层当然不能接受,因为如此一来他们亏空300万两白银集资款的真相便会曝光,愤怒的川人肯定会把他们撕成碎片。

帝国的玩笑:区区300万两白银为何成为压倒大清的最后稻草?

保路运动形势图

为了活命,川汉铁路公司的高层干脆煽动不明真相的民众,喊出“拒借洋款,废约保路”的口号,以转移各界对集资款去向的质疑,并要挟朝廷为他们“擦屁股”。在这种情况下,四川“保路同志会”在1911年6月17日成立,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就此爆发。历史就是这样吊诡,这批损公肥私的“蛀虫”一旦打出爱国主义的旗号,竟摇身变成为民请命的“英雄”。

03 蝴蝶效应

后续的发展想必熟读历史的朋友都清楚。“保路运动”爆发后,清廷委任驻藏大臣赵尔丰为四川总督,坐镇成都以平息事态,但不久便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成都血案”,数十名和平请愿的群众被总督的侍卫开枪打死。血案发生后,官民之间谈判的通道彻底被堵死,各地“保路同志军”闻风举事,旬月之间便攻占全省大半州县,连首府成都也陷入包围当中。

帝国的玩笑:区区300万两白银为何成为压倒大清的最后稻草?

武昌起义油画

面对危局,清廷只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策略,急调鄂、湘等6省援军赴四川镇压,其中尤以湖广总督端方统帅的湖北新军最为精锐。但令清廷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端方等人弹压四川乱局之际,防务空虚的武汉被革命军夺取,辛亥革命由此爆发。而为了扑灭革命,清廷不得已起用袁世凯做总理,而后者正是终结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掘墓人”。

04 砖家点评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清廷能预见到300万两白银的亏空会成为压倒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么即使这个数字再扩大100倍,恐怕它也会心甘情愿地填补上。毕竟,钱没了可以再挣,但江山丢了却再难挽回。可惜历史不能假设,立国近300年的大清王朝因为区区300万两白银,最终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帝国的玩笑:区区300万两白银为何成为压倒大清的最后稻草?

宜万铁路

说句题外话。川汉铁路的建设历经清朝、民国、共和国3个时期,虽然时间已过去百余年时间,但至今依然未能建成,只有从清末便开始建设的湖北宜昌到重庆万州的铁路最终竣工,但直到2012年才正式开通。说句不中听的话,当年四川人拼死保卫的,竟然是一条耗时百余年都没有画完的“大饼”路权。

参考书目

谢青、吴红颖等:《四川保路运动史料书影汇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年。

隗瀛涛:《四川保路运动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1年。

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98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端方   乡绅   典章   清廷   外债   财经   帝国   总督   成都   朝廷   稻草   股东   高层   玩笑   铁路   计划   国家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