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克服不了拖延症

拖延建筑在人类的底层心理结构上/深植在人类基因里——更看重当下的价值。想想看,一只类人猿/一个原始人,摘到果子或者逮到一只兔子,一定今天吃掉不留到明天,担心夜长梦多嘛。换而言之,对可用物在当下的价值评估高于未来的价值评估,美其名曰活在当下。尽管由于几次科技革命,我们现在战天斗地的能力已经飞跃,但基因的进化可没这么快。底层心理结构上,还是现在能懒一会儿就懒一会儿,能爽几天先爽几天,不是还有几天才到最后期限吗,至于几天后的事儿,过会儿再想,只要时间资源在那里,你就会倾向于把它用光用尽。所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是需要教化、激情和与本能作斗争的。

如果你克服不了拖延症

如果你在跟本能作斗争的过程中屡战屡败,无法克服拖延顽疾,也不要自怨自艾,我们还可以尝试积极利用拖延这点事儿。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哲学教授约翰·佩里研究出了一套对付拖延症的方法——“结构性拖延法”,还写了一本书《拖拉一点也无妨》。

佩里教授认为,人是没法战胜拖延症的,因为人类本来就不是你自己所想象的那种伟大、光荣、正确的物种,人类文明越往深处走,我们越发现人类有大量的非理性地带。罗素曾经说,他一生都在寻找“人是理性的物种”这个结论的证据,但并没有找到。拖延现在当然已经不是理性的选择,正如在物资丰富的今天,饕餮也是不理性的。但如果克服不了,就尝试把拖延变成一件有价值的事。

面对一件重要但困难的事情,你是很容易拖延的,这时候你可以再找几件你觉得有价值但不那么困难的事。例如,你要在半个月后完成一个研究报告,昨天论拖延症的克服 一文里说的动力、能力、触发都用上了,还是没办法心无旁骛,不受控制地想开开小差。既然一定要逃避一会儿,那么就预备几个逃避出口吧,例如写一篇上月学习/工作小结、整理学习笔记、看一篇存在阅读文件夹里的美文/书的一章、清理电脑桌面和整理文件、做一个十分钟的微运动、听一段有料不累的音频课程、扫扫地擦擦桌子、给花儿换水给金鱼喂食等等。当你实在没法继续专注在你当天的小目标任务时,从清单里选一样出来做。这样,你虽然还是拖延了,但毕竟利用这些拖延的时间做了本来也需要做的有价值的事情,这就是结构性拖延法的精髓了。有备而拖,变废为宝,你以为你逃避了偷懒了,其实你掉进了自己早就安排的“套路”,做了其他本也需要做但懒着没做的事儿,但因为后者比前者轻松,于是对前者的望而生畏的你上当了,以为自己偷了懒。这其实就是跟自己玩心理游戏,然而人生就是这样,经常要咬紧牙关与自己作战。

如果你克服不了拖延症

国外有一个专门研究拖延症的网站——Deprocrastination,你可以去上面找找其他有用又/或有趣的方法。如果,所有的方法都无效,你已经对你的拖延绝望,也没法变废为宝,你还可以对自己说,现在这时代变化这么快,有时候,拖一拖,就可以避免做无用功,因为几天里说不定就会有新变化新信息,或者这件事会变得压根就不需要做了。这样想,也未尝不可,如果真的改不了,就悦纳自己——谁还不是独一无二的宝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斯坦福大学   罗素   饕餮   战天斗地   变废为宝   结构性   物种   底层   会儿   事儿   本能   理性   人类   心理   方法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