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如何做?三个尊重是前提,实用性是核心,跨界融合是良方

村庄,为什么要重新规划设计呢?

一方面,现状倒逼:村庄,有村无庄,50%处于濒临凋敝与解体,很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都转移到乡镇了。村庄,处在“空心化、高龄化、缺职化”的大环境,衰败不堪,老龄化严重,耕地抛荒,产业缺失,就业没机会,儿童教育严重失衡,伦理道德缺失,等等......

村庄规划如何做?三个尊重是前提,实用性是核心,跨界融合是良方

另一方面,政策环境改善:“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开展乡村建设行动”三大趋势推动。

厘清农村分类,按需谋求发展

中国2300多个行政县中, 山区县有1 500多个,238万个自然村,山区的村庄分布更多。山地与平原的村庄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山地气候垂直多样, 生物多样性丰富;二是山地文化多元, 文化多样性突出;三是山地生态脆弱, 环境承载力较低;四是耕地较少, 人地矛盾突出。正因如此, 山地作为地表的隆起区, 同时也是经济的洼地。它们,分布在山河大川的各个角落,过于分散,呈分布式的形态。大致可以分为:

1、大都市郊区的城乡融合型村庄,依托大都市圈、城市群的综合资源要素辐射,带动发展,开展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产业集聚群带的村庄,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农村,早已工业化了,二三产业繁荣发展。尤其,以“产业”为主的特色小镇,在江浙一带,试点比较理想。

3、文旅资源丰富地区的村庄,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特色资源支撑,依托资源禀赋的巨大内生吸引力,通过有效的策划、规划设计手法,包装打造成文旅景点、旅游重点村落等,振兴山区经济,改善山区农民的生活条件。云贵川一带,比较有优势。

4、偏远、普通、廉价的村庄,大多数农村,都是这样。交通不便、不适合长期定居、基础建设缺失,服务配套跟不上,不利于统一建设农村基础配套设施,投资量又巨大,可塑性也不强,中西部地区是重点区域。这种,只能集中资源,多村共建中心村,多村共建中心镇,辐射周边自然村落。

村庄规划如何做?三个尊重是前提,实用性是核心,跨界融合是良方

上述细分下的村庄,面对不确定事件冲击时,是否有可持续地适应和应变能力?

结合时下的发展趋势、新科技发展,如何重构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所需的农村理想发展模型,增强村庄内生发展的韧性?

这就需要了解原住民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给规划设计做准备。

三个尊重,是村庄规划设计的前提

一、要了解,并尊重农民的多元化需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大跃进、一刀切,不能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推进村庄撤并。农民的生活及就业,住房品质如何,公共服务质量,农民的各种产权及财产性收入,土地增值及增值收益,村集体经济及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都需要考虑进去。要的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做新如旧;需要保护性的规划,采取必要建设。如果简单排斥农民、破坏乡村形态,甚至发生诸如强制合村并镇、合村并居、农民被上楼等,必然影响农民幸福感,这是对乡村的破坏而非建设,也不是振兴乡村,而是折腾乡村。

二、要了解,并尊重自然地理格局,彰显乡村特色优势。守住生态红线及18亿亩耕地红线,不挖山、不填湖、不毁林,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风险控制线等管控边界。明确建筑高度等空间形态管控要求,保护历史文化和乡村风貌。农村,自古以来,就有这些特点:明确的领域感,相对模糊的社区边界,多层级的公共空间形态,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的交往空间,与自然的高度融合,稳定的邻里关系,强烈的集体意识等,必须在其考虑的范围内,来搞规划设计。不能罔顾自然规律,来破坏其农村生态。

三、要了解,并尊重乡村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农村经济发展的背后,将迎来一个大休闲的潮流,城乡对流,消费者需求“生态、文化、健康”的多元化文旅产品,还有有机、绿色的农产品等。能靠生态发展,就开发旅游,村庄景区化;能靠农产品,以产业兴村,就靠产业振兴乡村;能做电商、物流的,就搞电商或物流村等。因地制宜,把脉问诊,按需求搞规划,要真正地把真金白银带进村,让农民装口袋。

村庄规划如何做?三个尊重是前提,实用性是核心,跨界融合是良方

实用性,是村庄规划设计的核心

中国,这个文明几千年来,其实一直是有一个基本的特性,叫落叶归根,叫衣锦归乡,或者叫入土为安,因为中国这个文明是土地文明,我们对“土地”的这种感情和恋情是所有民族都不能超过的,要不然怎么会叫全世界的农耕文明在中国呢。

所以,村庄的规划设计,实用性一定是核心。乡村振兴、乡村建设,并不是消灭农村,大拆大建。毕竟,乡村振兴,需要巨额的投资,免得重复性建设,劳民伤财。有些地方,找机构给做的村庄规划设计,建得城不像城,村不像村,建成四不像,生态环境出现恶劣的破坏,严重失衡。基于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人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危房改造、饮水安全、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缺什么补什么,合理规划布局。让公共服务在农村落地,解决好水电路气网热等对边远村组的供应保障,切实保障农村生活质量的提高,加快交通、水利、仓储、物流、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有效支撑农村现代产业的发展。

各类村庄,按需求规划设计,后建设行动,实用性要强,突出其核心点。

规划引领,建设落地,必须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结合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基建配套等,做好顶层设计,找对发展方向。

村庄规划如何做?三个尊重是前提,实用性是核心,跨界融合是良方

跨界融合,是村庄规划设计的良方

农村,单一、平庸的(农业规划、旅游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等)规划思路,难以适应,目前的需求。

必须,多规合一、找准定位,操控全盘,采取跨界融合的思路,给农村发展寻找更多的理由,侧重强落地性。

基建上:包括道路建设和公共交通、水电气通信宽带设施、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生活污水处理、乡村厕所建设等,得配套完善。

策划上:追求极致,瞄准优质、可塑性强的村庄,寻找特点,包装提升成为卖点,颠覆的创意,建设为爆点,形成品牌,打造成独立的“IP"乡村。然后,靠"IP"来带产业(农林牧副渔)等,一二三产业融合来发展。

规划上:保持农村特色、民俗风貌、独立性的差异化前提下,国土空间规划、旅游规划、产业规划、组织规划、乡村治理体系规划,要同步进行,综合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渗透到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给农村注入“方案定制化、产业规模化、旅居生态化、管理智慧化”的规划结构。

设计上,建筑设计,要与生态融合,整体空间、建筑风格及布局,将在地文化元素融入进去,营造建筑风貌特色,更要体现建筑质量及工匠精神;景观设计,结合在地环境风貌,不仅要有创意的大地景观,而且更要将艺术融入乡村风貌建设;特别重视土壤修复、水环境治理、生态景观营造等技术在本地的使用;每个规划节点,要把当地世代形成的风土民情、乡规民约、民俗演艺等结合,让人们可以体验农耕活动和乡村生活的苦乐与礼仪,以此引导人们重新思考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的关系,从而产生符合自然规律的自警、自醒行为,在陶冶性情中自娱自乐,化身其中,缺乏文化内涵的村庄是不可持续的,没有活力的。传统乡土文化日渐式微,亟需复活。

通过,跨界融合的策划、规划设计手法,数字科技赋能,落实到位,才能让偏远、普遍、廉价的农村,构建新功能,打造新产业,形成具有内生韧性,能够应变未来的乡村发展模式,更宜居宜业,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自然村庄,才能开枝散叶,永续发展。

文 / 李国民 / 跨界融合策划人 / 三农观察员 专注文旅、农旅、康养等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设计!

从开发到运营,选项目,抓政策,打市场,盯运营;请关注“唯美乡村”微信公众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村庄   良方   山地   风貌   实用性   中国   城乡   乡村   山区   前提   生态   核心   需求   农民   特色   农村   产业   文化   财经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