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超万吨非转基因大豆进口单!中美大豆之争,国产大豆出路在哪

韩国AT公司近日举行了非转基因大豆的国际招标,超万吨非转基因大豆的大额订单落入美国怀抱。我国是世界上种植大豆历史最长的国家,与美国相比,国产的非转基因大豆到底输在了哪里?

大家好,这里是财经十二辰,资深财经爱好者。本篇为大家带来的是中美之间,没有硝烟的大豆之争。为什么国际大额大豆订单花落美国?我国大豆为何年年减产?国产大豆的复兴之路到底在哪?

今年4月份和今年7月份,韩国的AT企业举行了两次国际招标,两次加起来有超万吨的非转基因大豆,明明两次中美都在,为什么韩国选择了美国的大豆?

丢失超万吨非转基因大豆进口单!中美大豆之争,国产大豆出路在哪

我国是世界上种植大豆历史最久远的国家。中华上下五千年,大豆种植的历史就有4500多年,最早,我国大豆的种植主要集中在我国黄河和长江的中下游地区,随着历朝历代的不断发展,民族融合也促进了文化经济交流,大豆的种植范围极大地扩展开来。明清时期,全国各地都有大豆的影子。

直到19世纪时,大豆才第一次登上美洲大陆。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时,我国的大豆出口居世界前列,出口量高达170万吨。美日韩等国家都是我国大豆的主要出口国。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经过百年发展,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之一,我国的大豆产量却越来越低,超80%的大豆要依赖进口。

丢失超万吨非转基因大豆进口单!中美大豆之争,国产大豆出路在哪

我国作为大豆的故乡,为什么大豆生产却每日俱下?

首先,从先天条件来看,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多山地丘陵,平原地形相对较少,大豆比较难找到宜居地。而美国地势平坦,平原地形广布,非常适合种植大豆。另外,我国季风性气候广布,夏日雷电、台风天气较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对于作物种植有很大考验。美国季风性气候区域相对较小,影响也相对较小。

从后天条件来看,美国商品粮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种植技术先进。我国小农经济历史久远,加上地形、气候等因素,实现机械化务农还是有一定难度。两相对比,我国大豆种植的成本就比美国高出许多。

再者,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大力扶持大豆种植生产。美国每年在大豆生产方面补贴超百亿美金,用于提升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美国对大豆生产的投入早就回本,成本也就自然而然地降下来了。

丢失超万吨非转基因大豆进口单!中美大豆之争,国产大豆出路在哪

我国大豆种植不仅面临着自然条件的约束,同时进口大豆的价格偏低,相较之下,是对我国国产大豆价格的严重打压。豆农种豆投入了高成本,但是却卖不出好价钱,只能不断缩小种豆区域,因此造成了我国大豆的不断减产。据统计,我国农民种大豆的纯利润,下降了90块钱,更有甚者,出现了投入成本和获得的利润相抵的情况

丢失超万吨非转基因大豆进口单!中美大豆之争,国产大豆出路在哪

那么,国产大豆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我国大豆该何去何从?未来的大豆会全部依赖进口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国大豆虽然处于劣势,但是,对于大豆的挽救正在进行中。

相关媒体报道称,我国三亚正在进行的南繁育种实验亩产超过了250公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关于南繁育种,是指将那些夏季的作物在秋收之后,将他们的种子移到南方种植,这样一来,本来每年只能繁育一代的作物就能繁育两到三代。同时,南繁育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粮食品种的抗病虫能力,对光热、湿度的适应性。大豆南繁育种实验为我国大豆种植带来新希望。

丢失超万吨非转基因大豆进口单!中美大豆之争,国产大豆出路在哪

除此之外,相关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要提高国产大豆的品质,加大科研力度,培育出高产高品质的大豆品种。其次要为国产大豆的生产消费扫清重重阻碍,这就要求:一是要加大反垄断、反倾销的力度;二是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国产大豆的种植发展,补贴农民,提高农民种豆热情。最后,还要提高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加大力度发展商品粮经济。

丢失超万吨非转基因大豆进口单!中美大豆之争,国产大豆出路在哪

以上就是关于中美大豆之争的相关内容了。大家对中美大豆之争持什么态度?对于国产大豆的发展之路,大家有什么意见?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这里是财经十二辰,资深财经爱好者。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资讯,我们一起学习更多财经相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中美   多山   大豆   商品粮   财经   季风   韩国   美国   作物   地形   出路   力度   成本   我国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