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业估值是怎么高起来的?

昨天讨论了中证500的估值问题,今天谈谈海天味业的估值。

海天味业的估值提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2017年3月到2018年6月,PE从20倍冲刺60倍;2、2018年下半年到2020年3月,PE从60回落至中枢,然后又回到PEband上沿;3、疫情过后估值干拔,然后又在今年回落下来。


海天味业估值是怎么高起来的?

2016年是A股交易结构变化的元年,沪深港通打开之后,外资持续涌入。而熔断后,整个机构圈对以TMT为代表的成长股投资开始反思。当时有个私募冠军辛宇,还在呼吁要抄国企壳的底,最后也是一地鸡毛。险资也让市场看明白了PB-ROE框架下的A股中,同样有很多值得配置的资产。

于是公募基金风格开始从成长向价值蜕变,茅台五粮液美的格力平安都是在2016年下半年实现了股价盘整后走出均线向上发散的多头走势。上证50从2016年开始进入了30度向上的爬坡式上涨。在存量市场下,创业板则一路下跌,从2016年的2200点跌到了2019年初的1200点。

这种从炒小炒差到炒龙头的风格切换,在2017年迎来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催化剂:供给侧改革。这一年市场的总龙头叫方大炭素,上游在“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下,利润飞奔,涨价股成为市场主线。衍生出来的逻辑就是,各行各业龙头都被资金簇拥。

东方红在招行发的爆款产品,是那个阶段赚钱效应的最直接体现。这个阶段对海天的解读主要是平台型企业+全国渠道,市场意识到这是一家非常好的企业,开始对其估值从折价走向溢价。

2018年是风险释放的一年,贸易战的黑天鹅袭来,据我所知不止一位私募大佬在沪指2500点前后,都对市场公开表达过悲观情绪。核心资产们也经历了一个回探估值中枢的过程,然后又缓慢地走到了PEband的上沿。也正是这个阶段,应该用DCF对拥有高竞争壁垒企业估值的说法,开始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2020年3月,疫情下全球的超级宽松开启。“全球永续低利率+消费永续稳定增长”的本质是对于稳定增长的企业而言,宽松的低利率环境会给予其“永动机”一般的高估值。这也就是100倍市盈率的酱油为何仍然受到市场疯狂追捧的原因所在。

回过头来复盘海天估值提升路径上的逻辑共识,似乎一切有迹可循。但其实身处其中的时候,那种不知所措始终萦绕在脑门上。高善文说得好啊,“解释过去头头是道,似乎有理;预测未来躲躲闪闪,误差惊人”。

消费股的估值提升更多是市场结构优化和宏观环境变化带来的,这和当下新能源由于行业景气带来的估值提升完全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估值中枢的上移,后者恐怕还要见证退潮后的裸泳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大佬   永动机   中枢   疫情   宽松   下半年   龙头   逻辑   阶段   风格   资产   稳定   环境   财经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