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城市,陡然失速!竟然有这个“神一样的城市”……

作者:刘晓博

只有在退潮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货币膨胀的时候,整个社会都存在“财富幻象”,好像人人都在发财。当货币退潮的时候,那些掉队的企业和个人,才会彻底被曝光。


现在,就到了货币退潮的时候。


下面这张M2同比增速的走势图清晰地告诉我们,疫情之后,中国的货币政策在收紧。


四大城市,陡然失速!竟然有这个“神一样的城市”……


M2的同比增速,可以看做央行的印钞速度。社会融资额规模存量增速(下图),是更宽泛的印钞速度指标:


四大城市,陡然失速!竟然有这个“神一样的城市”……


这个指标也在快速回归到疫情爆发之前。


钱少了,每个城市的“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的增速,也出现了快速的下降。


下面是截止4月末,已经公布了“资金总量”的主要城市的排行。


四大城市,陡然失速!竟然有这个“神一样的城市”……


北京仍然高居第一,资金总量达到了18.8万亿。事实上,这个数量是比3月下降了的,3月一度达到过19.03万亿元。


细看一下,北京在过去3个月的资金总量增速,分别是8.5%(2月末)、7.7%(3月末)和3.6%(4月末)。3个月的增速不断下降,而且速度很快。


上海的资金总量位居第二,达到了16.3万亿元,四月增速仍然达到了13.2%。这个增速虽然比北京快很多,但跟上海自己的3月和2月相比,增速也明显下降了。


深圳的资金总量位居第三,达到了10.5万亿,四月增速为14.3%,在主要大城市里位居第一。但深圳的资金增速,也比3月、2月明显下降了。


我们再看表格的最后一行,是全国的资金总量同比增速,4月为9.2%,3月为10.1%,2月为10.4%,也是不断下降的。


那么截至4月末,中国主要城市的“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速,谁大幅跑输了全国平均水平?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表格:


四大城市,陡然失速!竟然有这个“神一样的城市”……


可以看出,已经公布了数据的城市里,天津(2.5%)、大连(2.7%)、北京(3.6%)、沈阳(4.3%)是资金增速最慢的,也是大幅跑输全国平均水平的。


如果你再看一下3月和2月,这四个城市基本上都大幅跑输了全国平均水平!


换句话说:在全国资金退潮中,天津、大连、北京、沈阳是最引人注目的“裸泳者”。


大连、沈阳,属于辽宁,或者都属于东北地区;天津和北京,都属于京津冀地区。


反过来,我们看一下资金增速仍然澎湃的城市,会发现前三名都是浙江的:绍兴(16%)、宁波(15.6%)、台州(14.8%)。


资金长期增长得好,一般跟经济发达有关;短期增长得好,往往跟楼市有关。浙江各城市在吸引资金上表现优秀,上述两个原因是兼备的。


名列第四的是深圳,深圳汇聚资金超过了10万亿,相当于“杭州+宁波+绍兴+台州”。这样大的体量,仍然增速这样快,说明经济活跃、楼市也没有完全变冷。


排名第五、第六、第七的分别是无锡、上海、杭州。


这说明,中国的钱仍然最喜欢长三角和大湾区,其中上海、浙江、深圳,是资金最活跃的地区。


沈阳、大连为代表的东北,天津、北京为代表的京津冀,仍然在深度调整之中。


东北和京津冀调整,这不算新闻,因为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了。北京之前一直置身事外,是增长最好的北方城市。但是自疫情爆发之后,由于防疫措施空前严厉,增长开始不尽如人意了。


北京最辉煌的时候,汇聚的资金总量相当于“上海+杭州”,但现在只相当于“上海+济南”了。


上海最近两年表现非常强势,跟科创板的设立有密切关系。上海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资金加速流入上海。


可以这样说,在北京上海之间的“超一流城市争夺战”中,最近两年上海占尽上风,北京自1960年代确立的、对上海的资金优势,未来有可能发生重大逆转。


另外一个变化出现在广州和杭州之间,杭州跟广州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早些年杭州汇聚资金不到广州的一半,大概40%左右。但到了现在,杭州已经相当于广州的82%。未来广州面临着杭州的贴身紧逼。


第三个重要变化是:宁波迅速拉近了自己跟郑州、西安的差距。


之前,这个差距超过20%,但最近两年差距基本上消失。如果郑州增速一直没有改善,那么今年年底宁波可能会超过郑州,成为中国内地资金第13城。


在中国,GDP属于政治经济学范畴,很难用来判断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实力,而资金总量则可以,因为数据更可靠、更单纯。


所以我对一线、强二线、二线城市的划分,是采用资金总量的方式。北上深是中国内地目前3个资金总量超过10万亿的城市,是当然的一线城市。广州汇聚资金接近7万亿,虽然偏弱,也可以算入一线城市。


至于强二线城市,是杭州、成都、重庆、南京、苏州、天津、武汉、西安和郑州。郑州和西安差不多,汇聚资金都在2.5万亿以上,而杭州代表着上限,汇聚资金5.72万亿。


至于有媒体搞出了新一线城市的说法,把很多资金总量连2万亿都没有的城市,都算作新一线。这其实是城市排名的“通货膨胀”,是满足很多不达标城市虚荣心的做法。


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就好比“好企业”、“好学生”的荣誉一样,永远是少数,不可能扩容。扩容了,就不值钱了,就没有说服力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宁波正在跟西安、郑州争夺9个强二线城市名额里的后2个名额。西安和郑州相互纠缠了很多年,现在宁波加入了其中。而郑州的增速处于劣势,弄不好会被宁波挤出强二线城市。


但城市竞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郑州依托一个9000万人口大省,在省内没有竞争对手。某个时间段表现不理想,不意味着长期不理想。所以,宁波、西安、郑州的争夺会长期化,而长沙也即将加入这场竞赛。


四大城市,陡然失速!竟然有这个“神一样的城市”……


上图是北上深广杭津6大城市,过去近20年资金总量的走势图,为了方便大家看清楚相互关系,以每年上海的数据为1,其他城市按照上海来折算。


可以看出,北京最近增长不好,跟上海的差距在缩小。


深圳则一路高歌,从早年相当于上海的35%增长到了今天的65%附近,并超过了广州。


杭州在2015年超过了天津,目前正在拉近跟广州的距离。


天津最好的时候,曾达到过上海的34%,现在只相当于上海的22%,差距越来越大了。


广州最好的时候达到过上海的54%,现在下降到了43%。近年来,广州跟上海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城市   郑州   西安   大连   宁波   天津   杭州   月末   广州   深圳   上海   北京   总量   差距   资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